一种曲率可控的折弯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产品中软排线的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软排线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

一种用于数码相机上的软排线,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折弯。折弯三处,分别为a、b、c三处,分别标记为91、92、93,结合图1、图2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在一套机械设备上按序完成软排线a、b、c三处折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率可控的折弯治具,包括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所述a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一定位座处,c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二定位座的旁侧,b处折弯模组设有翻转件,翻转件设有定位槽,翻转件设有定位槽的上表面能够与第二定位座的上表面齐平;第二定位座和翻转件能够同步升降;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定位在第一定位座上,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定位在第二定位座和所述定位槽中,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处。

按上述技术方案,软排线定位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横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软排线被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的真空吸孔吸附,其中,需要被折弯的部分不被吸附。

首先,a处折弯模组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进行折弯。之后,翻转件翻转180度,将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进行180度折弯。之后,翻转件复位,第二定位座下降,第一定位座保持不动,软排线与第二定位座脱离而仅定位在第一定位座上。之后,c处折弯模组对软排线的c处进行折弯90度,原定位在第二定位座上的软排线部分向下弯曲,向第一定位座的侧壁靠拢,由于第二定位座和翻转件的下降,软排线向下弯曲部分不会与第二定位座或翻转件干涉,保证软排线c处折弯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利用分体结构的软排线定位座(其中一个定位座能够升降),配合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按序在一个折弯治具上完成软排线三处折弯。软排线一次定位,折弯动作精简且按序地进行,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软排线未折弯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软排线折弯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折弯治具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壳体62和电气控制箱61隐藏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任一套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从前下方观察一套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所得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从后方观察一套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所得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从右侧观察一套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所得的示意图;此时,c处折弯模组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进行折弯;

图9为图5中a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图11为第一定位座41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折弯头121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压头111的示意图;

图14为第二折弯头31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0、第一套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

200、第二套a处折弯模组、b处折弯模组、c处折弯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

10、a处折弯模组;11、下压模组;111、第一压头;112、第一气缸;12、上折弯模组;121、第一折弯头;122、折弯头主体;123、左侧折弯头;124、右侧折弯头;125、三角形凹槽;126、第二气缸;

20、b处折弯模组;21、翻转件;22、旋转机构;

30、c处折弯模组;31、第二折弯头;32、凹形结构;33、第四气缸;

40、软排线定位模组;41、第一定位座;411、条形槽;42、第二定位座;43、第一升降机构;44、三角形块;

50、第二升降机构;51、第二压头;

60、机架板;61、电气控制箱;62、安装在机架板上的壳体;

90、软排线;91、需要折弯的a处;911、需要折弯的a处的固定部分;912、需要折弯的a处的折弯部分;92、需要折弯的b处;93、需要折弯的c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5至图10,一种曲率可控的折弯治具,包括a处折弯模组10、b处折弯模组20、c处折弯模组30、软排线定位模组40,软排线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定位座41和第二定位座42,所述a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一定位座处,c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二定位座的旁侧,b处折弯模组设有翻转件21,翻转件设有定位槽,翻转件设有定位槽的上表面能够与第二定位座的上表面齐平;第二定位座和翻转件能够同步升降。

软排线90需要折弯的a处91定位在第一定位座上,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92定位在第二定位座和所述定位槽中,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93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处。

软排线90定位在第一定位座41和第二定位座42上,横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设有仿形于软排线形状的仿形槽,仿形槽的底部设有真空吸附孔,软排线90定位在仿形槽中且被真空吸孔吸附,其中,软排线需要被折弯的部分不被吸附。

实际操作中,首先,a处折弯模组10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91进行折弯。之后,翻转件21翻转180度,将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92进行180度折弯。之后,翻转件21复位,第二定位座42和翻转件21下降,第一定位座41保持不动,软排线90与第二定位座脱离而仅定位在第一定位座上。之后,c处折弯模组30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93进行折弯90度,原定位在第二定位座42上的软排线部分向下弯曲,向第一定位座41的侧壁靠拢,由于第二定位座42和翻转件21的下降,软排线向下弯曲部分不会与第二定位座或翻转件干涉,保证软排线c处折弯的顺利进行。

a处折弯模组10包括下压模组11和上折弯模组12,下压模组的第一压头111压在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固定部分911上,上折弯模组的第一折弯头121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折弯部分912进行折弯;第一定位座41开设折弯让位结构。

所述第一压头111与下压模组12的第一气缸112连接,第一折弯头121与上折弯模组12的第二气缸126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机架板60上。其中,第二气缸倾斜设置,相应地,第一折弯头121倾斜设置,指向第一压头111。

第一气缸112驱动第一压头111竖直下行,第一压头压在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固定部分911上,之后,第二气缸126驱动第一折弯头121斜向上行,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折弯部分912进行折弯,折弯处位于第一压头111的端部和下述第一折弯头121端部的三角形凹槽125之间。

如图11,上述折弯让位结构包括一对平行的条形槽411,如图12,第一折弯头121包括折弯头主体122和并列设置在折弯头主体上的左侧折弯头123和右侧折弯头124,左侧折弯头和右侧折弯头能够以一对一的方式配合在一对条形槽中,且折弯头主体能够抵压在第一定位座41的底部,对左侧折弯头和右侧折弯头上行的位移量进行限制,使软排线的折弯角度得到控制。

如图13,第一压头111的端部横截面呈三角形,如图12,第一折弯头121的端部设有三角形凹槽125,三角形凹槽仿形于第一压头的三角形端部。折弯软排线时,第一压头111的端部与第一折弯头121的端部处于配合状态,其间隔了软排线的折弯部分。配合的第一压头111的端部与第一折弯头121的端部,能够得到预定的折弯角度。结合上述折弯头主体122与第一定位座41底部的抵压,能够准确地控制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折弯角度。这也是本发明名称为曲率可控的原因所在。

翻转件21安装在旋转机构22上,旋转机构和第二定位座42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43上。作为一种选择,旋转机构为电机;第一升降机构为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机架板60上。

作为一种改进,第二定位座42的上方设有第二压头51,第二压头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50上。作为一种选择,第二升降机构为第四气缸,第四气缸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机架板60上。在翻转件21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92进行180度翻折后,翻转件盖在第二定位座42上,之后,第二升降机构50驱动第二压头51下压在翻转件21上,进行保压,保证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的折弯效果。在保压结束后,第一升降机构43驱动第二定位座42及旋转机构22下行,让位于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的折弯操作。

c处折弯模组30设有第二折弯头31,第二折弯头倾斜设置在第二定位座42的斜上方,第二折弯头指向第一定位座41和第二定位座42之间的间隙,第一定位座设有三角形块44,三角形块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折弯头的端部开设仿形于三角形块的凹形结构32,如图14。

第二折弯头31安装在c处折弯模组30的第四气缸33上,第四气缸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板60上,第四气缸倾斜设置,相应地,第二折弯头倾斜设置。在第二定位座42及旋转机构22下行让位后,第四气缸33驱动第二折弯头31斜向下行,凹形结构32与首先作用于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93,再与三角形块44配合,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位于配合在一起的凹形结构32和三角形块44之间,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得到折弯。

本发明涉及的各气缸和电机可以由操作者按序逐个控制,也可由固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各气缸和电机的动作,可由plc自动控制各气缸和电机的连续动作。

结合图3、图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本发明涉及的a处折弯模组10、b处折弯模组20、c处折弯模组30、软排线定位模组40为两套,两套a处折弯模组10、b处折弯模组20、c处折弯模组30、软排线定位模组40并列设置在折弯治具的机架上。两套a处折弯模组10、b处折弯模组20、c处折弯模组30、软排线定位模组40彼此独立运作。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曲率可控的折弯治具,包括a处折弯模组(10)、b处折弯模组(20)、c处折弯模组(30)、软排线定位模组(40),其特征在于:软排线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定位座(41)和第二定位座(42),所述a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一定位座处,c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二定位座的旁侧,b处折弯模组设有翻转件(21),翻转件设有定位槽,翻转件设有定位槽的上表面能够与第二定位座的上表面齐平;第二定位座和翻转件能够同步升降;

软排线(90)需要折弯的a处(91)定位在第一定位座上,软排线需要折弯的b处(92)定位在第二定位座和所述定位槽中,软排线需要折弯的c处(93)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a处折弯模组(10)包括下压模组(11)和上折弯模组(12),下压模组的第一压头(111)压在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固定部分(911)上,上折弯模组的第一折弯头(121)对软排线需要折弯的a处的折弯部分(912)进行折弯;第一定位座(41)开设折弯让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折弯让位结构包括一对平行的条形槽(411),第一折弯头(121)包括折弯头主体(122)和并列设置在折弯头主体上的左侧折弯头(123)和右侧折弯头(124),左侧折弯头和右侧折弯头能够配合在一对条形槽中,且折弯头主体能够抵压在第一定位座(41)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头(111)的端部横截面呈三角形,第一折弯头(121)的端部设有三角形凹槽(125),三角形凹槽仿形于第一压头的三角形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翻转件(21)安装在旋转机构(22)上,旋转机构和第二定位座(42)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43)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座(42)的上方设有第二压头(51),第二压头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50)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c处折弯模组(30)设有第二折弯头(31),第二折弯头倾斜设置在第二定位座(42)的斜上方,第二折弯头指向第一定位座(41)和第二定位座(42)之间的间隙,第一定位座设有三角形块(44),三角形块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折弯头的端部开设仿形于三角形块的凹形结构(3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率可控的折弯治具,包括ABC三处折弯模组和软排线定位模组,软排线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A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一定位座处,C处折弯模组位于第二定位座的旁侧,B处折弯模组设有翻转件,翻转件上表面能够与第二定位座齐平;第二定位座和翻转件能够同步升降;软排线需折弯的A处定位在第一定位座上,需折弯的B处定位在第二定位座和翻转件上,需折弯的C处位于两定位座之间的间隙处。本发明利用分体结构的软排线定位座(其中一个定位座能升降),配合A B C三处折弯模组,按序在一个折弯治具上完成软排线三处折弯,一次定位,折弯动作精简且按序进行,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东;陶连成;唐红兵;闫朝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启航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3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