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发明涉及电磁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线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又称绕组线。电磁线必须满足多种使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前者包括其形状、规格、能短时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以及承受某些场合中的强烈振动和高速下的离心力,高电压下的耐受电晕和击穿,特殊气氛下的耐化学腐蚀等;后者包括绕制和嵌线时经受拉伸、弯曲和磨损的要求,以及浸渍和烘干过程中的溶胀、侵蚀作用等。

在电磁线的加工操作中,需要对加工成型的电磁线进行切割操作,由此切割成对应的长度规格。现有的电磁线切割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切割,人工的切割方式不但生产效率不高,且电磁线的切割面的平整度不能够保证,从而需要进行二次修剪,由此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不同规格的电磁线的切割长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切割设备不能适应多规格的电磁线切割加工,当需要更换另一种规格的电磁线进行切割时,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切割设备进行调试,或者更换对应的切割部件,由此对生产加工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电磁线进行切割操作,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电磁线切割加工的电磁线切割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磁线切割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工作台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与所述工作台上;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导向轮组及下导向轮组,所述上导向轮组与所述下导向轮组分别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导向轮组与所述下导向轮组之间设置有导向通道;

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运输凸台、传送滚轮、升降板、升降驱动件、调节滑块及调节驱动件,所述运输凸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运输凸台上开设有运输凹槽,所述运输凹槽与所述导向通道相对齐,所述升降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送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向所述运输凸台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以使所述传送滚轮与所述运输凹槽抵持或脱离,所述调节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运输凸台上,所述调节驱动件与所述调节滑块连接,所述调节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滑块向所述运输凸台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所述调节滑块上开设有运输限位通道,所述运输限位通道与所述运输凹槽相对齐;

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件及第二切割件,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第二切割件上下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且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第二切割件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滑动座及夹爪,所述夹持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夹持滑动座上,且所述夹爪与所述调节滑块相平齐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导向轮组包括导向安装板、导向压板、弹性复位件及多个上导向轮,所述导向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向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弹性复位件分别与所述导向安装板及所述导向压板连接,各所述上导向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压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导向轮组包括多个下导向轮,各所述下导向轮呈“一”字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为气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驱动件包括调节电机及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调节电机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滑块为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割件包括第一切割安装座、第一切割刀片及第一切割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切割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所述第一切割刀片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割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切割刀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上方,所述第一切割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一切割刀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割件包括第二切割安装座、第二切割刀片及第二切割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切割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所述第二切割刀片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二切割刀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第二切割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横向驱动气缸,所述横向驱动气缸与所述夹持滑动座连接,所述横向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滑动座向所述切割组件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电磁线切割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导向组件、运输组件、切割组件及夹持组件,从而能够代替人工对电磁线进行切割操作,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电磁线切割加工,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及切割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线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电磁线切割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导向组件、运输组件、切割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工作台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导向轮组及下导向轮组,所述上导向轮组与所述下导向轮组分别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导向轮组与所述下导向轮组之间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运输凸台、传送滚轮、升降板、升降驱动件、调节滑块及调节驱动件,所述运输凸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运输凸台上开设有运输凹槽,所述运输凹槽与所述导向通道相对齐,所述升降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送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向所述运输凸台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以使所述传送滚轮与所述运输凹槽抵持或脱离,所述调节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运输凸台上,所述调节驱动件与所述调节滑块连接,所述调节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滑块向所述运输凸台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所述调节滑块上开设有运输限位通道,所述运输限位通道与所述运输凹槽相对齐;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件及第二切割件,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第二切割件上下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且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第二切割件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滑动座及夹爪,所述夹持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夹持滑动座上,且所述夹爪与所述调节滑块相平齐设置。本发明的电磁线切割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导向组件、运输组件、切割组件及夹持组件,从而能够代替人工对电磁线进行切割操作,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电磁线切割加工,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及切割精度。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电磁线切割装置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电磁线切割装置的构思。请参阅图1,一种电磁线切割装置10,包括:支撑组件100、导向组件200、运输组件300、切割组件400及夹持组件500,支撑组件100包括工作台110及支撑板120,支撑板120垂直设置与工作台110上;导向组件200包括上导向轮组210及下导向轮组220,上导向轮组210与下导向轮组220分别上下间隔设置于支撑板120上,上导向轮组210与下导向轮组220之间设置有导向通道;

进一步地,上导向轮组210包括导向安装板211、导向压板212、弹性复位件213及多个上导向轮214,导向安装板211固定设置于支撑板120上,导向压板212滑动设置于支撑板120上,弹性复位件213分别与导向安装板211及导向压板212连接,各上导向轮214分别转动设置于导向压板212上;下导向轮组220包括多个下导向轮221,各下导向轮呈“一”字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支撑板120上设置上导向轮组210与下导向轮组220,从而能够通过上导向轮组210与下导向轮组220之间的导向通道对电磁线进行导向限位,使得电磁线的传送操作更加平稳。具体的,下导向轮组220由多个下导向轮221组成,从而能够与上导向轮组210中的多个上导向轮214相配合,使得电磁线压持在各上导向轮214及各下导向轮221之间,由此能够通过各上导向轮214及各下导向轮221的转动起到传送导向的作用,由此使得电磁线的传送操作更加平稳;同时,各上导向轮214分别转动设置于导向压板212上,且弹性复位件213分别与导向安装板211及导向压板212连接,如此,各上导向轮214与各下导向轮221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弹性复位件213的伸缩进行调节,由此能够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电磁线生产加工,且能够提高各上导向轮214与各下导向轮221之间压紧力,使得电磁线的传送操作更加平稳。

请再次参阅图1,运输组件300包括运输凸台310、传送滚轮320、升降板330、升降驱动件340、调节滑块350及调节驱动件360,运输凸台310固定设置于支撑板120上,运输凸台310上开设有运输凹槽,运输凹槽与导向通道相对齐,升降板330滑动设置于支撑板120上,传送滚轮320转动设置于升降板330上,升降驱动件340与升降板330连接,升降驱动件340用于带动升降板330向运输凸台310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以使传送滚轮320与运输凹槽抵持或脱离,调节滑块350滑动设置于运输凸台310上,调节驱动件360与调节滑块350连接,调节驱动件360用于带动调节滑块350向运输凸台310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调节滑块350上开设有运输限位通道,运输限位通道与运输凹槽相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为气缸。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线通过导向组件200压持固定后,通过人工或对应的机械手拉伸放置在运输凸台310的运输凹槽内,此时,升降驱动件340带动升降板330向运输凸台310的方向进行运动,使得传送滚轮320与运输凹槽内的电磁线进行抵持,然后通过电机带动传送滚轮320旋转的方式,使得电磁线能够在运输凹槽内进行传送,由于调节滑块350上开设有运输限位通道,且运输限位通道与运输凹槽相对齐,如此,电磁线能够在传送运动中移动至调节滑块350的运输限位通道内,并能够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传送出来,由此实现电磁线的传送操作,且能够使得电磁线的传送操作更加平稳。

请再次参阅图1,切割组件400包括第一切割件410及第二切割件420,第一切割件410与第二切割件420上下对称设置于调节滑块350上,且第一切割件410与第二切割件420均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进一步地,

夹持组件500包括夹持滑动座510及夹爪520,夹持滑动座510滑动设置于工作台110上,夹爪520设置于夹持滑动座510上,且夹爪520与调节滑块350相平齐设置。夹持组件500还包括横向驱动气缸530,横向驱动气缸530与夹持滑动座510连接,横向驱动气缸530用于带动夹持滑动座510向切割组件400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磁线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时,横向驱动气缸530带动夹持滑动座510向切割组件400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夹爪520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此时,通过夹爪520将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的电磁线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再通过横向驱动气缸530带动夹持滑动座510进行复位,使得电磁线呈拉伸张紧状态,通过设置切割组件400与夹持组件500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应电磁线的切割长度;当电磁线呈拉伸张紧状态时,第一切割件410及第二切割件420分别进行相互靠近的切割操作,由此能够将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的电磁线切断,由此完成电磁线的切割操作;由于电磁线在切割时保持拉伸张紧状态,使得切割后的电磁线表面保持平整,从而提高整体的切割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1,调节驱动件360包括调节电机及调节齿轮361,调节齿轮361设置于支撑板120上,调节电机与调节齿轮361连接;调节滑块为调节齿条,调节齿条与调节齿轮相啮合;第一切割件410包括第一切割安装座411、第一切割刀片412及第一切割驱动气缸413,第一切割安装座411设置于调节滑块350上,第一切割刀片412滑动设置于第一切割安装座411上,且第一切割刀片412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上方,第一切割驱动气缸413与第一切割刀片412连接。第二切割件420包括第二切割安装座421、第二切割刀片422及第二切割驱动气缸423,第二切割安装座421设置于调节滑块350上,第二切割刀片422滑动设置于第二切割安装座421上,且第二切割刀片422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下方,第二切割驱动气缸423与第二切割刀片4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电磁线的切割长度进行调节时,亦即,需要对切割组件400与夹持组件50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如此,通过调节电机带动调节齿轮361进行转动,使得调节滑块能够在运输凸台310进行移动,由于第一切割安装座411及第二切割安装座421分别设置在调节滑块上,因此,能够根据实际切割长度要求对调节滑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靠近或远离夹持组件500,如此,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规格的电磁线的切割操作;通过设置第一切割安装座411及第二切割安装座421,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切割刀片412及第二切割刀片422分别位于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由此能够通过第一切割驱动气缸413及第二切割驱动气缸423的驱动,使得第一切割刀片412及第二切割刀片422进行相互靠近的运动,从而能够将运输限位通道出料端处的电磁线切割成型,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及切割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电磁线切割装置10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00、导向组件200、运输组件300、切割组件400及夹持组件500,从而能够代替人工对电磁线进行切割操作,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电磁线切割加工,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及切割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工作台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与所述工作台上;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导向轮组及下导向轮组,所述上导向轮组与所述下导向轮组分别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导向轮组与所述下导向轮组之间设置有导向通道;

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运输凸台、传送滚轮、升降板、升降驱动件、调节滑块及调节驱动件,所述运输凸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运输凸台上开设有运输凹槽,所述运输凹槽与所述导向通道相对齐,所述升降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送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向所述运输凸台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以使所述传送滚轮与所述运输凹槽抵持或脱离,所述调节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运输凸台上,所述调节驱动件与所述调节滑块连接,所述调节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调节滑块向所述运输凸台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所述调节滑块上开设有运输限位通道,所述运输限位通道与所述运输凹槽相对齐;

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件及第二切割件,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第二切割件上下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且所述第一切割件与所述第二切割件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处;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滑动座及夹爪,所述夹持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夹持滑动座上,且所述夹爪与所述调节滑块相平齐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轮组包括导向安装板、导向压板、弹性复位件及多个上导向轮,所述导向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向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弹性复位件分别与所述导向安装板及所述导向压板连接,各所述上导向轮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压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向轮组包括多个下导向轮,各所述下导向轮呈“一”字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为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驱动件包括调节电机及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调节电机与所述调节齿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滑块为调节齿条,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调节齿轮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件包括第一切割安装座、第一切割刀片及第一切割驱动气缸,所述第一切割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所述第一切割刀片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割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一切割刀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上方,所述第一切割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一切割刀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件包括第二切割安装座、第二切割刀片及第二切割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切割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调节滑块上,所述第二切割刀片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二切割刀片位于所述运输限位通道的出料端下方,所述第二切割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横向驱动气缸,所述横向驱动气缸与所述夹持滑动座连接,所述横向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滑动座向所述切割组件的方向进行往复式位移。

技术总结
一种电磁线切割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导向组件、运输组件、切割组件及夹持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工作台及支撑板,导向组件包括上导向轮组及下导向轮组,上导向轮组与下导向轮组分别上下间隔设置于支撑板上,运输组件包括运输凸台、传送滚轮、升降板、升降驱动件、调节滑块及调节驱动件,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件及第二切割件,第一切割件与第二切割件上下对称设置于调节滑块上,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滑动座及夹爪。本发明的电磁线切割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导向组件、运输组件、切割组件及夹持组件,从而能够代替人工对电磁线进行切割操作,且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电磁线切割加工,由此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及切割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过武军;许兴根;鱼健;张旭辉;孙红军;许晓卿;由建忠;黄健;陈文;陶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苏锡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2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