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95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和疏水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材料可以据其孔径大小分为微孔材料(小于2nm),介孔材料(2~50nm),介孔材料(大于50nm)。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模板法、嵌段共聚自组装和直接合成法。直接模板法是简单常用的方法。选择不同的模板,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多孔材料,其制备步骤为将原料渗入或吸附到模板的表面或者模板的间隙中,再将分散的原料原位聚合或凝固,最后除去模板。制备多孔材料的嵌段聚合物可作为孔模板与预聚物进行自组装,再通过刻蚀形成孔隙,或者作为多孔聚合物框架的原料。直接合成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受到单体结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多孔材料由于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孔道大小均匀,排列有序,孔径内可调节和生物活性等优点,可应用于吸附和分离介质、催化、生物医学分子识别、能量储存和光电材料等领域。

根据材料表面的拒水能力,该材料可分为亲水性材料和疏水性材料。水和接触角小于90°的材料表面是亲水性材料,大于90°的材料是疏水性材料。降低材料的表面能并构建粗糙的表面结构是疏水材料研究的关键。因此,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蚀刻法,气相沉积法,静电纺丝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聚合物溶胀法和喷涂法等。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疏水材料在流体运输,防污,防雾,防冰,自清洁,油水分离和抗菌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关于疏水性多孔膜在现有技术中有相关报道,如“cn201710661229.3,一种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水滴模板法,在嵌段共聚物ps-b-pmma薄膜表面形成多孔结构,然后降低浸泡在硅油中获得一种疏水表面。其中形成多孔结构的两亲性聚合物一端亲水、一端疏水,即内部亲油、外部亲水;当灌注硅油后,由于亲和作用孔洞会向内收缩,从而将硅油包覆得更加紧密,相比于普通的聚合物锁油能力更强,降低了硅油的流失速度,延长了疏水表面的工作寿命。其中虽然教导了两亲性聚合物更有利于疏水表面的制备,但该方法得到的多孔结构规整性差,孔洞大小严重不均匀,而且得到的疏水薄膜的接触角最佳效果为108.7°,置于空气环境下放置,随着时间的增长,水接触角下降较为明显。如何提高多孔膜的规整度,改善疏水性能,提高疏水表面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便,反应条件简单。

具体步骤为:

(1)合成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

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浓盐酸,无水甲醇混合,在40℃加热条件下以400rpm搅拌反应7天,得到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

其中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浓盐酸,无水甲醇的体积比为5:4:100。

(2)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

将苯乙烯,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氯化亚铜和2,2’-联吡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溶剂加入schlenk瓶中,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无氧无水110℃下反应24h,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

其中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氯化亚铜,2,2’-联吡啶的摩尔比为1:1:3。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50-200:5-10。

(3)改良硅油;

将一定配比的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室温固化硅橡胶和硅油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改良后的硅油。

其中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可以较好的分散在硅油中,形成微纳结构,可提高疏水性。室温固化硅橡胶既可以做粘合剂,硅油又可以溶胀在固化的硅橡胶中,当表面油层被破坏,溶胀在固化的硅橡胶中的硅油可以扩散到表面,可以自补给硅油,增加锁油能力。不仅能提高薄膜的稳定性接触角,还能提高疏水持久性。

(4)制备多孔薄膜

称取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溶于氯仿,超声至溶解。在40℃恒温水浴加热湿润环境下,将完全溶解后的聚合物溶液涂在载玻片上,溶剂随着蒸汽蒸腾,在载玻片上通过呼吸图案法得到聚合物的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薄膜灌注硅油,垂直悬挂除去多余硅油,得到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

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2.5mg/ml~37.5mg/ml,浓度低于12.5mg/ml难以成孔,高于37.5mg/ml会导致孔塌陷。本发明通过成分和浓度的选择,最终制备得到大小均匀的多孔膜,从而显著改善膜的疏水性能。

(5)制备疏水薄膜

将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溶于氯仿,超声至溶解,在恒温水浴加热湿润环境下(40~60℃),将完全溶解后的聚合物溶液涂在载玻片上,溶剂随着蒸汽蒸腾,在载玻片上通过呼吸图案法得到聚合物的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薄膜灌注改良的硅油,垂直悬挂除去多余硅油,得到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

本文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以poss为核,ps为近核层(疏水端),phema为远核层(亲水端),疏水端在里面,亲水端在外面。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通过聚合物溶解浓度的确定,制备得孔径大小均匀,且孔分布均匀的多孔膜,经过灌油改性后,该规整结构能显著提高疏水表面的稳定性和锁油能力。

本发明灌入改良硅油,相比常规硅油,能进一步提高薄膜的锁油能力和疏水持久性,不仅如此,灌入硅油后的还能显著提高膜的透光性,透光性接近玻璃。该材料的改进无论在疏水性能还是光学性能,都得到显著提高,在透明材料,自清洁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poss和poss-b-ps-b-phema的傅里叶红外谱图,图中a是poss,1274cm-1是si-c的伸缩振动峰,1110cm-1是si-o-si的伸缩振动峰,698cm-1是c-cl的伸缩振动峰。b是poss-b-ps-b-phema,3457cm-1是-oh的伸缩振动峰,3100-3000cm-1是苯环c-h的伸缩振动峰,1629cm-1是苯环c=o的伸缩振动峰,1620-1430cm-1是苯环c=c的伸缩振动峰。说明成功合成poss和poss-b-ps-b-phema。

图2为实施例1中poss和poss-b-ps-b-phema的1h核磁图。图中a是poss,δ=0.8ppm是-ch2-si的氢,δ=1.8ppm是-ch2-ch2-的氢,δ=3.62ppm是-ch2-cl的氢。b是poss-b-ps-b-phema,δ=6.55ppm,7.07ppm是苯环的氢,δ=1.8ppm是-ch2-ch2-的氢,δ=1.42ppm,1.85ppm是乙烯基的氢,δ=3.6ppm,是与酯基相连的亚甲基的氢。说明成功合成poss和poss-b-ps-b-phema。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poss-b-ps-b-phema多孔膜的扫描电镜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膜表面形成大小均匀的孔,且分布均匀,孔径约为2um。

图4中的a图是实施例1中灌注改良硅油多孔膜的水相接触角图,静态接触角达到了113°,呈疏水状态。b图是对比例1中灌注未改良硅油的多孔膜的水相接触角图,静态接触角达到了107°,呈疏水状态。

图5中左图是实施例1中没有灌注改良硅油多孔膜的透光性图,中间图是实施例1中灌注改良硅油多孔膜的透光性图,右图是玻璃片的透光性图。灌注硅油后多孔膜的透光性接近玻璃,比未灌注硅油的多孔膜透光性好。

图6为对比例4制备poss-b-ps-b-phema多孔膜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的条件,按照常规条件进行选择。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1)合成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

将10ml的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8ml的浓盐酸,200ml的无水甲醇加入到单口烧瓶中,在40℃加热条件下以400rpm搅拌反应7天,得到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

(2)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

将0.2g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0.02g的氯化亚铜和0.1g的2,2’-联吡啶,4ml的苯乙烯,0.24m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2ml的n,n-二甲基酰胺或甲苯,加入到schlenk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无氧无水110℃下反应24h,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

(3)改良硅油

将0.5g疏水纳米二氧化硅,0.1g室温固化硅橡胶(采用传统方法现配,制备方法同cn201410378042.9中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和10g硅油混合均匀,制得改良后的硅油。

(4)制备多孔薄膜材料

称取12.5mg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溶于1ml氯仿,(溶度为12.5mg/ml)超声至溶解。在40℃恒温水浴加热湿润环境下,将完全溶解后的聚合物溶液涂在载玻片上,溶剂随着蒸汽蒸腾,在载玻片上通过呼吸图案法得到聚合物的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薄膜灌注改良的硅油,垂直悬挂除去多余硅油,得到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

图1为实施例1的poss-b-ps-b-phema多孔膜的水相接触角图,静态接触角达到了113°。在室温下放置5天后接触角基本无变化。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将步骤(4)中灌注改良的硅油替换成灌注常规硅油,其余操作不变。

对比例1a

对比例1a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将步骤(4)中灌注改良的硅油换成不灌注硅油,其余操作不变。

不灌注硅油的薄膜检测接触角时,水和多孔膜表面形成液-气界面,而非液-液界面,表面虽呈疏水性(>90°),但疏水稳定性不佳,且薄膜透明性差。

实施例2

(1)合成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同实施例1;

(2)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同实施例1;

(3)改良硅油,同实施例1;

(4)制备多孔薄膜材料,将实施例1步骤(4)中的溶液浓度12.5mg/ml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换成25mg/ml,其余操作不变。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将改良硅油替换成未改良硅油,即纯硅油,其它操作和条件不变。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将12.5mg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换成37.5mg,其余操作不变。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在于:将改良硅油替换成未改良硅油,即纯硅油,其它操作和条件不变。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将12.5mg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换成40.0mg,其余操作不变。

经检测,薄膜的表面接触角为93°,在室温下放置5天后接触角为90°。

图6为对比例4制备poss-b-ps-b-phema多孔膜的扫描电镜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多孔薄膜表面孔径均匀性差,从而使其疏水性和疏水稳定性均得到降低。

表1是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灌注硅油后直接测得的接触角数据。

表1

表2是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灌注硅油5天后测得的接触角数据。

表2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案,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方案,已经对一些常规技术方面进行了简化和省去。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方面的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1)先合成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然后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

(2)配制改良硅油:将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室温固化硅橡胶和硅油混合均匀,制得改良后的硅油;

(3)称取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超声至溶解,通过呼吸图案法得到聚合物的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薄膜灌注改良硅油,垂直悬挂除去多余硅油,得到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具体合成方法为: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浓盐酸,无水甲醇混合,在加热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浓盐酸,无水甲醇体积比为5:4-5: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的具体方法为:以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用作引发剂,苯乙烯作为单体,加入氯化亚铜和2,2’-联吡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溶剂,在无氧无水环境下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n,n-二甲基酰胺或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氯化亚铜,2,2’-联吡啶,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1:1:3:50-200:5-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室温固化硅橡胶和硅油的质量比为0.5-2:0.01-0.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具体方法为:将poss-b-ps-b-phema星型共聚物溶于氯仿,超声至溶解,在40~60℃恒温水浴加热湿润环境下,将完全溶解后的聚合物溶液涂在载玻片上,溶剂随着蒸汽蒸腾,在载玻片上得到聚合物的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薄膜灌注改良硅油,垂直悬挂除去多余硅油,得到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2.5mg/ml~37.5mg/m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和疏水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先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浓盐酸为催化剂,无水甲醇为溶液,通过溶液聚合合成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引发剂。再以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2联吡啶,氯化亚铜为原料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POSS‑b‑PS‑b‑PHEMA嵌段共聚物,以呼吸图案法制成多孔薄膜。再将多孔膜灌注改良硅油,制备疏水性星形聚合物多孔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易,操作简便,制得的薄膜具有优异的疏水抑菌效果,透明性能得到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文;李欣;马媛媛;丁颜;郭秋月;刘俊;胡建;顾钦天;姜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2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