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压网机及其压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至图3所示,网盖13用于安装在制冷设备的制冷剂过滤器上,该种网盖13由滤网12压在网框10上后再将网框10包边而来,其中滤网12还需从一条很长的网带11冲出得来,现有技术都是多个工人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压网机及其压网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台1,在所机台1上设有转台6,在转台6上设有多个工位,在机台1上围绕转台6分别设有将网框10输送至工位上的网框上料装置2、驱动网带11运动的网带上料装置3、冲出网带11上的滤网12然后将其压至网框10上的压网装置4、将网框10包边成网盖13并进行下料的包边下料装置5。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网装置4包括有第一支架401,在第一支架401上设有用于驱动从所述网带11上冲出滤网12的上部气缸402,所述上部气缸40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3,在第一固定板403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04,第一固定杆4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5,第二固定板405上固定有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中部气缸406的缸体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407,第一固定杆404穿过第三固定板407,第三固定板407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固定杆408,第二固定杆408的下端穿过第二固定板405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409,在第四固定板409固定有下部气缸410,在第四固定板409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冲压头411,在第一冲压头411上设有竖直的通孔,在该通孔内设有将第一冲压头411上的滤网12顶出至所述网框10的第一顶芯412,所述第一顶芯412的上端与下部气缸41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401上设有第一支台413,在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柱414,导柱414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固定板407,在导柱414上套有对第四固定板409复位的弹簧415,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向板416,在所述导向板416上设有对所述网带11导向的导向槽417,所述网带11从所述导向槽417中穿过,在导向板416上设有伸入第一支台413内的沉孔418,在沉孔418内固定有成型杆419,成型杆419设于所述网带11的下方,在每个所述工位上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网框10的安放柱7。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包括装有多个所述网框10的振动盘201、与振动盘201连接用于输出网框10的输送轨道202,在输送轨道202的末端设有第二支台203,在第二支台203上设有与输送轨道202连通、用于接收网框10的卡口204,在卡口204的上方设有抓取卡口204上的网框10的夹爪205,围绕卡口204的外侧设有三个供夹爪205收缩的滑行轨道206,夹爪205由第二气缸207驱动升降,第二气缸207与第一气缸20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08固定在支撑板209上,所述支撑板209和第二支台203均设在所述机台1上。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上料装置3包括设在所述机台1上的第二支架301、第三支架302和驱动第三支架302运动的第三气缸303,所述第二支架301固定在机台1上,第三气缸303的活塞杆与第三支架30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301与第三支架302之间设有对第三支架302运动导向的第三导向杆304,在第二支架301上设有第四气缸305,第四气缸30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住所述网带11的第一压板306,在第三支架302上设有第五气缸307,第五气缸30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住网带11的第二压板308。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包括设在所述机台1上的第四支架501,在第四支架501上固定有油缸502,油缸502的活塞杆固定有第二冲压头503,在第二冲压头503的底面设有将装有所述滤网12的所述网框10包边成所述网盖13的包边孔505,在所述第二冲压头503的侧面横向设有贯通孔504,在第二冲压头503的底面轴向设有与贯通孔504连通的连通孔,在连通孔内设有将网盖13顶出的第二顶芯507,在贯通孔504内设有与第二顶芯507顶部固定连接的活动杆509,在第四支架501上设有将所述网盖13吹出下料的气嘴508。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台6上对称设有六个所述的工位,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与所述压网装置4成90度设置,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成150度设置,压网装置4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成120度设置,在压网装置4与包边下料装置5之间的工位处还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上的所述网框10是否装有所述滤网12的第二探头8,在包边下料装置5与网框上料装置2之间的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是否有所述网盖13的第三探头9。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台203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卡口204的第一探头14。
如上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柱414,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09上设有导套422,导柱414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支台413上,导柱414的上端伸入导柱414内,在导柱414上设有设有伸入导套422内的滑套423和对滑套423复位的弹簧415,在滑套423上设有多个在用于在导套422内壁滚动的滚珠424;所述第四固定板409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杆420,第一导向杆420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401,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09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杆421,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杆421插入的导向孔。
如上所述自动压网机压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盘201上的网框10经输送轨道202逐个输出至第二支台203上的卡口204上;
转台6每转一次转动30度;转台6上的其中一个工位运动至夹爪205处,夹爪205在滑行轨道206上收合将卡口204上的网框10抓取,第二气缸207驱动该夹爪205升降,第一气缸208驱动该夹爪205水平运动将被抓取的网框10放置于该工位的安放柱7上,夹爪205每抓取一个网框10,下一个网框10自动运动到卡口204位置;
第一探头14如果检测到夹爪205没有从卡口204处成功抓取到网框10时会报警并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两次共60度后,转台6转动将相邻两工位中间的位置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下方,上部气缸402驱动第一固定板403向下运动,同时第一固定板403通过第一固定杆404带动第二固定板405一同运动,第二固定板405通过中部气缸406带动第三固定板407一同运动,第三固定板407通过第二固定杆408带动第四固定板409一同运动,第四固定板409带动第一冲压头411向下运动与成型杆419配合在下方的网带11上冲出一个滤网12;
在第一冲压头411冲出滤网12时,第四气缸305驱动第一压板306夹住网带11对网带11定位,在第一冲压头411冲出滤网12后,第四气缸305驱动第一压板306松开网带11,第三气缸303驱动第三支架302运动以带动网带11运动;
转台6继续转动一次,装有网框10的工位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的下方,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缩回,驱动第三固定板407向下运动,第三固定板407通过第二固定杆408带动第四固定板409一同运动,第四固定板409带动第一冲压头411向下运动至靠近下方的网框10,然后下部气缸410驱动第一顶芯412向下运动将第一冲压头411上的滤网12压在下方的网框10上;
转台6继续转动三次共9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第二探头8的位置,第二探头8检测该工位的网框10上是否装有滤网12,如果没有检测到则报警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一次,转动3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包边下料装置5的位置,油缸502驱动第二冲压头503向下运动将所述网框10向内包边压住所述滤网12形成网盖13,在第二冲压头503向上运动复位时,第二顶芯507将所述网盖13顶出脱落,同时气嘴508吹气将网盖13吹至指定位置下料;
转台转动两次共6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第三探头9的位置,第三探头9检测该工位是否还有网盖13,如果有检测到则会报警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三次共9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夹爪205处,夹爪205抓取卡口204上的网框10至该工位,重复上述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驱动结构大都采用气缸驱动,成本低廉,通过与别的结构组合设计,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带来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网框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滤网压在网框上的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网盖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压网机的立体图1;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a处的剖切示意图;
图7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网带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压网机的立体图2,图中隐藏了部分零件;
图10是本发明压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为机台;2为网框上料装置;201为振动盘;202为输送轨道;203为第二支台;204为卡口;205为夹爪;206为滑行轨道;207为第二气缸;208为第一气缸;209为支撑板;3为网带上料装置;301为第二支架;302为第三支架;303为第三气缸;304为第三导向杆;305为第四气缸;306为第一压板;307为第五气缸;308为第二压板;4为压网装置;401为第一支架;402为上部气缸;403为第一固定板;404为第一固定杆;405为第二固定板;406为中部气缸;407为第三固定板;408为第二固定杆;409为第四固定板;410为下部气缸;411为第一冲压头;412为第一顶芯;413为第一支台;414为导柱;415为弹簧;416为导向板;417为导向槽;418为沉孔;419为成型杆;420为第一导向杆;421为第二导向杆;422为导套;423为滑套;424为滚珠;5为包边下料装置;501为第四支架;502为油缸;503为第二冲压头;504为贯通孔;505为包边孔;507为第二顶芯;508为气嘴;509为活动杆;510为行程开关;6为转台;7为安放柱;8为第二探头;9为第三探头;10为网框;11为网带;12为滤网;13为网盖;14为第一探头;15为下料滑道;16为第四探头;17为第五支架;510为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所述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一种自动压网机,如图3至图10所示,包括有机台1,在所机台1上设有转台6,在转台6上设有多个工位,在机台1上围绕转台6分别设有将网框10输送至工位上的网框上料装置2、驱动网带11运动的网带上料装置3、冲出网带11上的滤网12然后将其压至网框10上的压网装置4、将网框10包边成网盖13并进行下料的包边下料装置5。
压网装置4在网带11上冲出一个滤网12然后装在工位上的网框10上,压网装置4每压一个滤网12,网带上料装置3就驱动网带11运动一次,之后转台6将该装有滤网12的网框10转动至包边下料装置5处,包边下料装置5对该网框10进行包边,使其压紧在滤网12上形成网盖13。整个过程都是全自动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同9和图10所示,所述压网装置4包括有第一支架401,在第一支架401上设有用于驱动从所述网带11上冲出滤网12的上部气缸402,所述上部气缸40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3,在第一固定板403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04,第一固定杆4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5,第二固定板405上固定有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中部气缸406的缸体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407,第一固定杆404穿过第三固定板407,第三固定板407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固定杆408,第二固定杆408的下端穿过第二固定板405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409,第四固定板409的外形更像是固定架,在第四固定板409上固定有下部气缸410,在第四固定板409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冲压头411,在第一冲压头411上设有竖直的通孔,在该通孔内设有将第一冲压头411上的滤网12顶出至所述网框10的第一顶芯412,所述第一顶芯412的上端与下部气缸41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第一冲压头411呈圆柱状,图9是沿第一冲压头411的轴心线剖切的。所述第一固定杆404穿过第三固定板407不与第三固定板407固定连接,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03和第二固定板405;第二固定杆408穿过第二固定板405不与第二固定板405固定连接,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固定板407和第四固定板409上;中部气缸406的缸体固定在第三固定板407上,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固定在第二固定板405上。下部气缸410的缸体固定在第四固定板409上。
如图9所示,在所述第一支架401上设有第一支台413,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向板416,在所述导向板416上设有对所述网带11导向的导向槽417,所述网带11从所述导向槽417中穿过,在导向板416上设有伸入第一支台413内的沉孔418,在沉孔418内固定有成型杆419,成型杆419设于所述网带11的下方,如图10所示,当相邻两工位之间的位置转至在第一冲压头411下方时,成型杆419与第一冲压头411配合冲压出一个滤网12,该滤网12会卡在第一冲压头411底部的孔内;每个所述工位上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网框10的安放柱7,当工位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下方时,该工位上的安放柱7处于所述导向板416与所述第一冲压头411之间,如图10所示。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柱414,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09上设有导套422,导柱414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支台413上,导柱414的上端伸入导柱414内,在导柱414上设有设有伸入导套422内的滑套423和对滑套423复位的弹簧415,在滑套423上设有多个在用于在导套422内壁滚动的滚珠424,用于减少运动摩擦;所述第四固定板409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杆420,第一导向杆420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401,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09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杆421,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杆421插入的导向孔。
转台6一次转动半个工位,上部气缸402的作用是驱动第一冲压头411压在网带11上冲出一个滤网12;然后转台6转动一次将工位上的安放柱7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的正下方,中部气缸406的作用是驱动第一冲压头411靠近安放柱7上的网框10;下部气缸410的作用是驱动第一顶芯412将卡在第一冲压头411底部孔内的滤网12压在网框10。设置三个气缸而不是两个或一个的原因是本专利气缸的行程固定;如果没有设置中部气缸,则第一冲压头411与安放柱7上的网框10距离太远,第一顶芯412无法准确将滤网12压在网框10上。
本专利压网装置4的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也较低,与转台6配合可实现快速冲出滤网12和将滤网12压在网框10上。
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包括装有多个所述网框10的振动盘201、与振动盘201连接用于输出网框10的输送轨道202,在输送轨道202的末端设有第二支台203,在第二支台203上设有与输送轨道202连通、用于接收网框10的卡口204,网框10运动到卡口204后就会被挡住,卡口204只能容纳一个网框10,在卡口204的上方设有抓取卡口204上的网框10的夹爪205,围绕卡口204的外侧设有三个供夹爪205收合的滑行轨道206,夹爪205由第二气缸207驱动升降,第二气缸207与第一气缸20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08驱动第二气缸207水平运动,第一气缸208固定在支撑板209上,所述支撑板209和第二支台203均设在所述机台1上。
夹爪205沿滑行轨道206收紧夹住卡口204上的网框10,夹走一个网框10后,下一个网框10自动运动到卡口204位置;在所述第二支台203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卡口204的第一探头14,第一探头14如果检测到夹爪205没有成功抓取网框10,则会报警停机。
所述网带上料装置3包括设在所述机台1上的第二支架301、第三支架302和驱动第三支架302运动的第三气缸303,所述第二支架301固定在机台1上,第三气缸303的活塞杆与第三支架30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301与第三支架302之间设有对第三支架302运动导向的第三导向杆304,在第二支架301上设有第四气缸305,第四气缸30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住所述网带11的第一压板306,在第三支架302上设有第五气缸307,第五气缸30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住网带11的第二压板308。
在机台1上设有第五支架17,所述网带11穿过所述的第五支架17,在第五支架17上设有第四探头16,第四探头16用于感应网带11,第四探头16感应不到上方的网带11时,说明网带11无料,就会报警。
冲网后,第一压板306松开网带11,第二压板308压紧,第三气缸303拉动第三支架302,然后第一压板306压紧网带11,第二压板308松开网带11,第三气缸303将第三支架302推回去;第一冲压头411每冲出一个滤网12,网带上料装置3就带动滤网12运动一次;。每次冲网后重复。
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包括设在所述机台1上的第四支架501,在第四支架501上固定有油缸502,油缸502的活塞杆固定有第二冲压头503,在第二冲压头503的底面设有将装有所述滤网12的所述网框10包边成所述网盖13的包边孔505,在所述第二冲压头503的侧面横向设有贯通孔504,在第二冲压头503的底面轴向设有与贯通孔504连通的连通孔,在连通孔内设有将网盖13顶出的第二顶芯507,在贯通孔504内设有与第二顶芯507顶部固定连接的活动杆509,在第四支架501上设有将所述网盖13吹出下料的气嘴508。
在第四支架501上设有油缸502的两个行程开关510;用于调整油缸502退位与下压的力,压不紧的时候可以调下一点。
包边孔505的设计比较特别,在第二冲压头502压一次网框10后,网框10就会向内包边从而压住滤网12,形成网盖13。之后网盖13就会卡在包边孔12上随第二冲压头503一起向上运动,但因为第二顶芯507是活动设在贯通孔504上的,此刻第二顶芯507不会立即随第二冲压头503向上运动,因此第二顶芯507会顶下网盖13脱料,气嘴吹气将网盖13吹入下料滑道15内。
具体地,本专利在所述转台6上对称设有六个所述的工位,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与所述压网装置4成90度设置,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成150度设置,压网装置4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成120度设置,如图4和图9所示,在压网装置4与包边下料装置5之间的工位处还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上的所述网框10是否装有所述滤网12的第二探头8,在包边下料装置5与网框上料装置2之间的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是否还有所述网盖13的第三探头9。
本专利还请求保护一种如上所述自动压网机压网的方法,具体如下:
振动盘201上的网框10经输送轨道202逐个输出至第二支台203上的卡口204上;
转台6每转一次就转动30度;转台6上的其中一个工位运动至夹爪205处,夹爪205在滑行轨道206上收合将卡口204上的网框10抓取,第二气缸207驱动该夹爪205升降,第一气缸208驱动该夹爪205水平运动将被抓取的网框10放置于该工位的安放柱7上,夹爪205每抓取一个网框10,下一个网框10自动运动到卡口204处;
第一探头14如果检测到夹爪205没有从卡口204处成功抓取网框10时会报警并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两次共60度后,相邻两工位中间的位置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下方,上部气缸402驱动第一固定板403向下运动,同时第一固定板403通过第一固定杆404带动第二固定板405一同运动,第二固定板405通过中部气缸406带动第三固定板407一同运动,第三固定板407通过第二固定杆408带动第四固定板409一同运动,第四固定板409带动第一冲压头411向下运动,上部气缸402最终驱动第一冲压头411与成型杆419配合在下方的网带11上冲出一个滤网12,冲出之后的滤网12呈拱形,之后滤网12卡在第一冲压头411的底部孔内随第一冲压头411向上运动复位;
在第一冲压头411冲滤网12时,第四气缸305驱动第一压板306夹住网带11对网带11定位,在第一冲压头411冲出滤网12后,第四气缸305驱动第一压板306松开网带11,第二压板308继续夹住网带11,第三气缸303驱动第三支架302运动以带动网带11运动;
转台6继续转动一次,转动30度,装有网框10的工位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的下方,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缩回,驱动第三固定板407向下运动,第三固定板407通过第二固定杆408带动第四固定板409一同运动,第四固定板409带动第一冲压头411向下运动至靠近下方的网框10,然后下部气缸410驱动第一顶芯412向下运动将第一冲压头411上的滤网12压在下方的网框10上。
转台6继续转动三次共9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第二探头8的位置,第二探头8检测该工位的网框10上是否装有滤网12,如果没有检测到则会报警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一次,转动3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包边下料装置5的位置,油缸502驱动第二冲压头503向下运动将所述网框10向内包边压住所述滤网12形成网盖13,在第二冲压头503向上运动复位时,第二顶芯507将所述网盖13顶出脱落,同时气嘴508吹气将网盖13吹至下料滑道15下料;
转台转动两次共6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第三探头9的位置,第三探头9检测该工位是否还有网盖13,如果有检测到则会报警停机,机器正常工作时,不会出现报警的情况;
转台6继续转动三次共9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夹爪205处,夹爪205抓取卡口204上的网框10至该工位的安放柱7上,重复上述步骤。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台(1),在所机台(1)上设有转台(6),在转台(6)上设有多个工位,在机台(1)上围绕转台(6)分别设有将网框(10)输送至工位上的网框上料装置(2)、驱动网带(11)运动的网带上料装置(3)、冲出网带(11)上的滤网(12)然后将其压至网框(10)上的压网装置(4)、将网框(10)包边成网盖(13)并进行下料的包边下料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网装置(4)包括有第一支架(401),在第一支架(401)上设有用于驱动从所述网带(11)上冲出滤网(12)的上部气缸(402),所述上部气缸(40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3),在第一固定板(403)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杆(404),第一固定杆(4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5),第二固定板(405)上固定有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中部气缸(406)的缸体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407),第一固定杆(404)穿过第三固定板(407),第三固定板(407)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固定杆(408),第二固定杆(408)的下端穿过第二固定板(405)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409),在第四固定板(409)上固定有下部气缸(410),在第四固定板(409)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冲压头(411),在第一冲压头(411)上设有竖直的通孔,在该通孔内设有将第一冲压头(411)上的滤网(12)顶出至所述网框(10)的第一顶芯(412),所述第一顶芯(412)的上端与下部气缸(410)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401)上设有第一支台(413),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向板(416),在所述导向板(416)上设有对所述网带(11)导向的导向槽(417),所述网带(11)从所述导向槽(417)中穿过,在导向板(416)上设有伸入第一支台(413)内的沉孔(418),在沉孔(418)内固定有成型杆(419),成型杆(419)设于所述网带(11)的下方,在每个所述工位上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网框(10)的安放柱(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包括装有多个所述网框(10)的振动盘(201)、与振动盘(201)连接用于输出网框(10)的输送轨道(202),在输送轨道(202)的末端设有第二支台(203),在第二支台(203)上设有与输送轨道(202)连通、用于接收网框(10)的卡口(204),在卡口(204)的上方设有抓取卡口(204)上的网框(10)的夹爪(205),围绕卡口(204)的外侧设有三个供夹爪(205)收合的滑行轨道(206),夹爪(205)由第二气缸(207)驱动升降,第二气缸(207)与第一气缸(208)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08)固定在支撑板(209)上,所述支撑板(209)和第二支台(203)均设在所述机台(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上料装置(3)包括设在所述机台(1)上的第二支架(301)、第三支架(302)和驱动第三支架(302)运动的第三气缸(303),所述第二支架(301)固定在机台(1)上,第三气缸(303)的活塞杆与第三支架(30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301)与第三支架(302)之间设有对第三支架(302)运动导向的第三导向杆(304),在第二支架(301)上设有第四气缸(305),第四气缸(30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住所述网带(11)的第一压板(306),在第三支架(302)上设有第五气缸(307),第五气缸(30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住网带(11)的第二压板(30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包括设在所述机台(1)上的第四支架(501),在第四支架(501)上固定有油缸(502),油缸(502)的活塞杆固定有第二冲压头(503),在第二冲压头(503)的底面设有将装有所述滤网(12)的所述网框(10)包边成所述网盖(13)的包边孔(505),在所述第二冲压头(503)的侧面横向设有贯通孔(504),在第二冲压头(503)的底面轴向设有与贯通孔(504)连通的连通孔,在连通孔内设有将网盖(13)顶出的第二顶芯(507),在贯通孔(504)内设有与第二顶芯(507)顶部固定连接的活动杆(509),在第四支架(501)上设有将所述网盖(13)吹出下料的气嘴(50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台(6)上对称设有六个所述的工位,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与所述压网装置(4)成90度设置,所述网框上料装置(2)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成150度设置,压网装置(4)与所述包边下料装置(5)成120度设置,在压网装置(4)与包边下料装置(5)之间的工位处还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上的所述网框(10)是否装有所述滤网(12)的第二探头(8),在包边下料装置(5)与网框上料装置(2)之间的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是否还有所述网盖(13)的第三探头(9)。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台(203)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卡口(204)的第一探头(1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压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固定有导柱(414),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09)上设有导套(422),导柱(414)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支台(413)上,导柱(414)的上端伸入导柱(414)内,在导柱(414)上设有设有伸入导套(422)内的滑套(423)和对滑套(423)复位的弹簧(415),在滑套(423)上设有多个在用于在导套(422)内壁滚动的滚珠(424);所述第四固定板(409)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杆(420),第一导向杆(420)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401),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09)上固定有第二导向杆(421),在所述第一支台(413)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杆(421)插入的导向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自动压网机压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盘(201)上的网框(10)经输送轨道(202)逐个输出至第二支台(203)上的卡口(204)上;
转台(6)每转一次转动30度;转台(6)上的其中一个工位运动至夹爪(205)处,夹爪(205)在滑行轨道(206)上收合将卡口(204)上的网框(10)抓取,第二气缸(207)驱动该夹爪(205)升降,第一气缸(208)驱动该夹爪(205)水平运动将被抓取的网框(10)放置于该工位的安放柱(7)上,夹爪(205)每抓取一个网框(10),下一个网框(10)自动运动到卡口(204)处;
第一探头(14)如果检测到夹爪(205)没有从卡口(204)处成功抓取到网框(10)时会报警并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两次共60度后,相邻两工位中间的位置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下方,上部气缸(402)驱动第一固定板(403)向下运动,同时第一固定板(403)通过第一固定杆(404)带动第二固定板(405)一同运动,第二固定板(405)通过中部气缸(406)带动第三固定板(407)一同运动,第三固定板(407)通过第二固定杆(408)带动第四固定板(409)一同运动,第四固定板(409)带动第一冲压头(411)向下运动与成型杆(419)配合在下方的网带(11)上冲出一个滤网(12);
在第一冲压头(411)冲出滤网(12)时,第四气缸(305)驱动第一压板(306)夹住网带(11)对网带(11)定位,在第一冲压头(411)冲出滤网(12)后,第四气缸(305)驱动第一压板(306)松开网带(11),第三气缸(303)驱动第三支架(302)运动以带动网带(11)运动;
转台(6)继续转动一次,装有网框(10)的工位转动至第一冲压头(411)的下方,中部气缸(406)的活塞杆缩回,驱动第三固定板(407)向下运动,第三固定板(407)通过第二固定杆(408)带动第四固定板(409)一同运动,第四固定板(409)带动第一冲压头(411)向下运动至靠近下方的网框(10),然后下部气缸(410)驱动第一顶芯(412)向下运动将第一冲压头(411)上的滤网(12)压在下方的网框(10)上;
转台(6)转动三次共9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第二探头(8)的位置,第二探头(8)检测该工位的网框(10)上是否装有滤网(12),如果没有检测到则报警停机;
转台(6)转动一次,转动3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包边下料装置(5)的位置,油缸(502)驱动第二冲压头(503)向下运动将所述网框(10)向内包边压住所述滤网(12)形成网盖(13),在第二冲压头(503)向上运动复位时,第二顶芯(507)将所述网盖(13)顶出脱落,同时气嘴(508)吹气将网盖(13)吹至指定位置下料;
转台转动两次共6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第三探头(9)的位置,第三探头(9)检测该工位是否还有网盖(13),如果有检测到则会报警停机;
转台(6)继续转动三次共90度后,该工位转动至夹爪(205)处,夹爪(205)抓取卡口(204)上的网框(10)至该工位的安放柱(7)上,重复上述步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