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1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



背景技术:

在造纸生产线的废纸制浆步骤中,需要通过轻质除渣器去除其中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塑料、热熔物、蜡、其他轻质漂浮性物质,以便提高成纸质量。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841749y,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1月2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纸浆轻质除渣器,包括除渣器壳体,除渣器壳体中上部为直径渐缩的上锥桶,下部为直径渐大的下锥筒,在上锥筒的顶口部安装有下伸到除渣器壳体内腔中的旋流形成装置,旋流形成装置的上部安装有上封盖,上封盖上设有进浆口,在下锥筒的底部设有下封盖,下封盖上设有良浆管,自下封盖的中心处安装有上伸到上锥筒与下锥筒连接部上方的排渣管。

但是在上述纸浆轻质除渣器中,因排渣管上伸到上锥筒与下锥筒连接部上方,而上锥筒的直径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所以上锥筒和排渣管之间的空腔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缩小。因上锥筒的最下端与排渣管之间的空腔较小,偶尔会因纤维缠绕或杂质造成阻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通过设置可伸缩的排渣管,以解决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出现阻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包括内径沿着竖直方向逐渐缩小的上筒体、设置在上筒体下端的下筒体、设置在上筒体上的进浆口、设置在上筒体顶部内的导流器、设置在下筒体上的良浆出口、设置在下筒体底部且上端延伸至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处上方的排渣管,所述上筒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间距以实现带动排渣管相对于上筒体伸缩的调节组件;所述排渣管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可伸缩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停止使用时,通过观察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是否发生阻塞,因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在通过调节组件实现调节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的间距时,可实现带动排渣管相对于上筒体伸缩,从而解决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出现阻塞的问题;同时因排渣管的下端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在其他管道上,第二可伸缩波纹管的设置可实现在排渣管最下端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调节下筒体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筒体下端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所述下筒体上端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法兰,所述第一可伸缩波纹管两端固定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固定法兰、第二固定法兰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法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筒体上设置第一固定法兰、下筒体上设置第二固定法兰、第一可伸缩管两端设置分别与第一固定法兰、第二固定法兰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法兰,从而实现第一可伸缩波纹管分别与上筒体、下筒体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法兰的周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片,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连接片上的第一螺纹杆、设置在下方的连接片上的第二螺纹杆、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的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在通过转动两个螺纹套的同时,可实现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互相远离或靠近,从而实现调节上筒体、下筒体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套的周侧设置有防滑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套的周侧设置有防滑条纹,能增大螺纹套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法兰与第三固定法兰之间、第二固定法兰与第三固定法兰之间均设置有多道内径不一的第一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密封圈的设置可保证第一固定法兰与第三固定法兰之间、第二固定法兰与第三固定法兰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可伸缩波纹管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四固定法兰,所述排渣管位于第二可伸缩波纹管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四固定法兰固定连接的第五固定法兰,所述第四固定法兰、第五固定法兰之间设置有多道内径不一的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在第二可伸缩波纹管上设置第四固定法兰,在排渣管上设置与第四固定法兰连接的第五固定法兰,从而实现将第二可伸缩管安装在排渣管上,同时多个第二密封圈的设置可保证第四固定法兰、第五固定法兰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停止使用时,通过观察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是否发生阻塞,因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在通过调节组件实现调节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的间距时,可实现带动排渣管相对于上筒体伸缩,从而解决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出现阻塞的问题;同时因排渣管的下端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在其他管道上,第二可伸缩波纹管的设置可实现在排渣管最下端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调节下筒体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筒体;11、第一固定法兰;2、下筒体;21、第二固定法兰;3、进浆口;4、导流器;5、良浆出口;6、排渣管;61、第五固定法兰;7、第一可伸缩波纹管;71、第三固定法兰;72、连接片;8、调节组件;81、第一螺纹杆;82、第二螺纹杆;83、螺纹套;831、防滑条纹;9、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1、第四固定法兰;101、第一密封圈;10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包括内径沿着竖直方向逐渐缩小的上筒体1、设置在上筒体1下端的下筒体2、一体设置在上筒体1上的进浆口3、固定设置在上筒体1顶部内的导流器4、一体设置在下筒体2上的良浆出口5、一体设置在下筒体2底部且上端延伸至上筒体1和下筒体2连接处上方的排渣管6。

如图1所示,上筒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7,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间距以实现带动排渣管6相对于上筒体1伸缩的调节组件8;排渣管6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

如图1和图2所示,上筒体1下端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11,下筒体2上端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法兰21,第一可伸缩波纹管7两端固定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固定法兰11、第二固定法兰21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法兰71,第一固定法兰11与第三固定法兰71之间、第二固定法兰21和第三固定法兰71之间均通过多个螺栓螺母固定。同时在第一固定法兰11与第三固定法兰71之间、第二固定法兰21与第三固定法兰71之间均设置有两道内径不一的第一密封圈101。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第三固定法兰71的周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片72。调节组件8包括固定设置在上方的连接片72上的第一螺纹杆81、固定在下方的连接片72上的第二螺纹杆82、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81和第二螺纹杆82上的螺纹套83。第一螺纹杆81和第二螺纹杆82的螺纹方向相反,且螺纹套83的周侧设置有防滑条纹831。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四固定法兰91,排渣管6位于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四固定法兰91固定连接的第五固定法兰61。第四固定法兰91、第五固定法兰61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螺母实现固定,同时在第四固定法兰91、第五固定法兰61之间设置有两道内径不一的第二密封圈102。

实施效果:通过观察上筒体1与排渣管6之间是否发生阻塞,因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7,在通过调节组件8实现调节上筒体1和下筒体2之间的间距时,可实现带动排渣管6相对于上筒体1伸缩,从而解决上筒体1与排渣管6之间出现阻塞的问题;同时因排渣管6的下端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在其他管道上,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的设置可实现在排渣管6最下端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调节下筒体2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包括内径沿着竖直方向逐渐缩小的上筒体(1)、设置在上筒体(1)下端的下筒体(2)、设置在上筒体(1)上的进浆口(3)、设置在上筒体(1)顶部内的导流器(4)、设置在下筒体(2)上的良浆出口(5)、设置在下筒体(2)底部且上端延伸至上筒体(1)和下筒体(2)连接处上方的排渣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7),所述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间距以实现带动排渣管(6)相对于上筒体(1)伸缩的调节组件(8);所述排渣管(6)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下端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法兰(11),所述下筒体(2)上端的周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法兰(21),所述第一可伸缩波纹管(7)两端固定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固定法兰(11)、第二固定法兰(21)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法兰(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法兰(71)的周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片(72),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设置在上方的连接片(72)上的第一螺纹杆(81)、设置在下方的连接片(72)上的第二螺纹杆(82)、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81)和第二螺纹杆(82)上的螺纹套(83),所述第一螺纹杆(81)和第二螺纹杆(82)的螺纹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83)的周侧设置有防滑条纹(8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法兰(11)与第三固定法兰(71)之间、第二固定法兰(21)与第三固定法兰(71)之间均设置有多道内径不一的第一密封圈(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第四固定法兰(91),所述排渣管(6)位于第二可伸缩波纹管(9)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四固定法兰(91)固定连接的第五固定法兰(61),所述第四固定法兰(91)、第五固定法兰(61)之间设置有多道内径不一的第二密封圈(1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生产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造纸生产线的轻质除渣器,包括上筒体、下筒体、进浆口、导流器、良浆出口、排渣管,上筒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可伸缩波纹管,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排渣管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可伸缩波纹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观察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是否发生阻塞,且第一可伸缩波纹管和第二可伸缩波纹管的设置,可实现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上筒体和下筒体之间的间距,从而带动排渣管相对于上筒体伸缩,从而解决上筒体与排渣管之间出现阻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州市骏树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