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差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差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差传感器是一种用来测量两个压力之间差值的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内燃机管道或部件前后两端的压差。随着国vi法规的实施,汽油机颗粒补集器(gpf)的使用也逐步增多,而汽油机的排放温度更高,因此,gpf的冷凝水会严重。现有技术中的压差传感器设计高压腔体和低压腔体内部结构复杂,腔体空间大,积水不容易排出,造成传感器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差传感器,其可以在有效降低压差传感器内腔的积水问题的同时,不增加成本,同时还可以让压差传感器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差传感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低压管及高压管,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

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外部器件连接以通讯;

高压腔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高压管连通;

低压腔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低压管连通,所述低压腔模块包括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通讯端子;

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高压腔模块及低压腔模块之间,用以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连接器;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低压管及高压管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开口连接的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与所述开口通过硅胶粘接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电路板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芯片,所述电路板及芯片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水平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以与外部器件对接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不锈钢嵌件。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管和低压管分别接入进气管,进气管与壳体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开口设置在低压管及高压管的相对一侧,易于冷凝水的排出;

通过将芯片的轴线与壳体的水平线垂直设置,即芯片竖直安装在内腔中以形成结构简单的高低压腔,结构紧凑且更进一步利于冷凝水的排出,从而减少电路模块因为积水问题带来的可靠性风险,提高压差传感器的整体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压差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见图1及图2,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压差传感器,其包括具有内腔15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端且与所述内腔15连通的低压管13及高压管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管13及高压管12与所述壳体1一体成型设置。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管13及高压管12也可与所述壳体1分体设置后进行焊接、粘接等方式的拼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是,焊接或粘接或其他形式的拼装,即不能简化制作工艺,也为后续压差传感器的安装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所述壳体1为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本实施例不对壳体1的材料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以与外部器件对接安装的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内嵌不锈钢嵌件,其能适应顽劣的外部环境,同时防止在装配壳体1的过程中,壳体1受外力冲击导致安装孔14破损或断裂的现象的发生。

所述壳体1具有与所述低压管13及高压管12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开口连接的盖体11。即,所述开口与低压管13、高压管1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所述盖体11与所述开口通过硅胶粘接密封,快捷方便。所述高压管12和低压管13分别接入进气管,进气管与壳体1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结构,以提高壳体1上的进气口处的强度。

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连接器2,所述连接器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具体的,所述连接器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端,用于与外部器件连接以通讯。所述连接器2为设置在壳体1上的插针引脚,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高压腔模块3,设置在所述内腔15内且与所述高压管12连通;低压腔模块4,设置在所述内腔15内且与所述低压管13连通;电路模块5,设置在所述高压腔模块3及低压腔模块4之间,用以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连接器2。其中,高压腔模块3与低压腔模块4分别独立设置在电路模块5的两侧,低压腔模块4靠近连接器2设置,所述低压腔模块4具有与所述连接器2连接的通讯端子。该通讯端子与连接器2的连接方式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电路模块5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芯片51,所述电路板为pcb板。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也可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电路板及芯片51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的水平线垂直,即,于所述压差传感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芯片51竖直安装在所述内腔15内以形成结构简单的高低压腔,结构紧凑且更进一步利于冷凝水的排出,从而减少电路模块5因为积水问题带来的可靠性风险,提高压差传感器的整体寿命。

综上所述:通过将开口设置在低压管13及高压管12的相对一侧,易于冷凝水的排出;

通过将芯片51的轴线与壳体1的水平线垂直设置,即芯片51竖直安装在内腔15中以形成结构简单的高低压腔,结构紧凑且更进一步利于冷凝水的排出,从而减少电路模块5因为积水问题带来的可靠性风险,提高压差传感器的整体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差传感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低压管及高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

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外部器件连接以通讯;

高压腔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高压管连通;

低压腔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低压管连通,所述低压腔模块包括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通讯端子;

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高压腔模块及低压腔模块之间,用以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连接器;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低压管及高压管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开口连接的盖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开口通过硅胶粘接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电路板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芯片,所述电路板及芯片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水平线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以与外部器件对接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不锈钢嵌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管和低压管分别接入进气管,进气管与壳体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差传感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低压管及高压管,还包括: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外部器件连接以通讯;高压腔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高压管连通;低压腔模块,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且与所述低压管连通,所述低压腔模块包括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通讯端子;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高压腔模块及低压腔模块之间,用以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连接器;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低压管及高压管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压差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开口连接的盖体。本申请结构紧凑且利于冷凝水的排出,从而减少电路模块因为积水问题带来的可靠性风险,提高压差传感器的整体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王业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世德汽车电子智能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