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光耦隔离器。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机,存在目前市面激光电源的电源地和控制信号地非隔离的技术问题,容易造成机器主控制板的损坏和容易对机器的控制器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光耦隔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包括输入端接口、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第三光耦合器模块、输出端接口和供电电源,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有控制信号,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和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端接口外接有激光装置控制系统,所述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光耦隔离器提供电源。
作为优选,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有控制信号有pwm信号、ttl电平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oc1、电阻r1、电容器c1、电阻r2和mos管q1,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五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s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六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均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1的s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d极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oc2、电阻r6、电容器c2、电阻r7和mos管q2,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五引脚与所述mos管q2的s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mos管q2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均通过所述电阻r7与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2的s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d极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三光耦合器oc3和电容器c4,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三引脚与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六引脚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电容器c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4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处理器的型号和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型号均为sn74lvc1g5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包括输入端接口、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第三光耦合器模块、输出端接口和供电电源,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有控制信号,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和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端接口外接有激光装置控制系统,所述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光耦隔离器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将输出端接口的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发送至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第一光耦合器模块和第二光耦合器模块可有效的将激光电源的工作地与控制卡的信号地隔离,得到保护激光装置控制卡及其加强抗干扰能力的作用,还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采用单向导通,可有效的起到反向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包括输入端接口、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第三光耦合器模块、输出端接口和供电电源,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有控制信号,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和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端接口外接有激光装置控制系统,所述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光耦隔离器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将输出端接口的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发送至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第一光耦合器模块和第二光耦合器模块可有效的将激光电源的工作地与控制卡的信号地隔离,得到保护激光装置控制卡及其加强抗干扰能力的作用,还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采用单向导通,可有效的起到反向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有控制信号有pwm信号、ttl电平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oc1、电阻r1、电容器c1、电阻r2和mos管q1,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五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s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六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均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1的s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d极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oc2、电阻r6、电容器c2、电阻r7和mos管q2,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五引脚与所述mos管q2的s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mos管q2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均通过所述电阻r7与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2的s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d极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三光耦合器oc3和电容器c4,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三引脚与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六引脚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电容器c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4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的型号和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型号均为sn74lvc1g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光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接口、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第三光耦合器模块、输出端接口和供电电源,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有控制信号,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和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端接口外接有激光装置控制系统,所述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光耦隔离器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端接口的输入端输入的控制信号包括pwm信号、ttl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oc1、电阻r1、电容器c1、电阻r2和mos管q1,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五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s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六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均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1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1的s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d极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一光耦合器oc2、电阻r6、电容器c2、电阻r7和mos管q2,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五引脚与所述mos管q2的s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mos管q2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均通过所述电阻r7与所述mos管q2的d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合器oc2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mos管q2的s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d极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模块包括第三光耦合器oc3和电容器c4,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三引脚与所述输入端接口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六引脚与所述输出端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电容器c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光耦合器oc3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电容器c4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型号和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型号均为sn74lvc1g5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