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门上的门把手以及一种用于将盖件安装在门把手上和从其拆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门把手具有可旋转地连结到门的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
门把手被安装成在门的止动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在门上可旋转地移动,在该止动位置,门把手被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门,在该打开位置,门把手相对于门倾斜,第二端在这种情况下远离门。
尽管机动车辆装备有集中式打开和关闭设备,但是锁芯(或锁)被固定在门上以能够打开门,以防集中式打开和关闭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或紧急情况。
出于美学原因,该锁定位于门把手上或门把手后面。然后用盖子或盖遮盖。
存在诸如文献ep3118400中的一种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描述了一种可旋转移动的门把手,该门把手包括装饰元件,该装饰元件形成安装在门把手主体上的可移除盖,从而允许完全遮盖该锁。装饰元件在把手主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从而允许确保把手的美学连续性。可以通过取下装饰元件来接近锁。
然而,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装饰元件必须被完全移除以便接近锁,并且当车辆行驶时它可能会丢失。
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案,例如文献ep2853665中的一种,其描述了一种可旋转移动地安装在门上的把手。把手包括与固定在门上的锁相对的开口。开口被夹在把手上的小盖封闭。通过用拇指推开盖可以很容易地移出盖。
在us6240755中,该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动车门的把手,其类型为把手包括外部抓握杆,该外部抓握杆设计为由使用者从止动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以控制与包括定子的类型的锁芯相关联的锁,该锁芯的一端能够从外部接近,使得钥匙可通过开口到锁芯的该端的狭缝插入到锁芯中,其中,抓握杆包括覆盖锁芯的保护盖件和/或装饰件,该保护盖件和/或装饰件被组装成使其相对于抓握杆在正常组装位置和移位位置之间自由滑动,在该正常组装位置,当抓握杆处于其止动位置时,盖件至少掩盖了锁芯中的狭缝,该移位位置使得能够接近钥匙插入狭缝。
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当由于振动而使车辆移位时或在清洗车辆时,当从把手上拆下盖时,盖可能会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把手来克服这些缺点,该门把手包括用于遮盖安装在门上的锁的可移除盖件,当车辆行驶时,该盖件不能与该把手分离。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门上的门把手。
门把手包括抓握套筒,该抓握套筒包括端部部分并且布置成在止动位置和门的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地移动,在该止动位置,门把手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门定位,端部部分与门相邻,在该打开位置,门把手相对于门倾斜,并且端部部分远离门。
根据本发明,抓握套筒包括固定部分和能够从固定部分移除的盖件。盖件形成门把手的端部部分。
盖件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安装在车辆的门上的锁。
该抓握套筒包括紧固装置,仅当门把手处于门的打开位置时,该紧固装置允许通过盖件的平移移动而将盖件紧固至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和将盖件从固定部分移除。
盖件的深度与抓握套筒的深度基本相同,以将抓握套筒阻挡在紧固装置和门之间,当门把手处于止动位置时,该紧固装置和该门能够形成止挡件。
当门把手处于打开位置时,紧固装置的厚度e小于盖件的第二端与门之间的距离d,以便使盖件能够朝向门平移以便将盖件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分离。
替代地,当门把手处于止动位置时,盖件具有被紧固装置阻挡的第一端和用于被门阻挡的第二端。
并且当门把手处于门的打开位置时,盖件能够沿平移轴线在阻挡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平移移动,在所述阻挡位置,盖件的第一端被紧固装置阻挡,在所述释放位置,盖件与紧固装置分离。
替代地,紧固装置包括容纳在盖件的腔中的柔性夹。
柔性夹包括相对的两个柔性紧固端,其分别夹持到定位于抓握套筒的腔中的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相对的两个凸耳中以抵着抓握套筒阻挡盖件。
柔性夹的两个紧固端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凹口,其容纳所述抓握套筒的一个凸耳,以在所述盖件紧固在所述抓握套筒的所述固定部分上时将所述柔性夹保持压缩状态。凹口被凸耳阻挡。
替代地,柔性夹定位于盖件的侧向端处,柔性夹的两个紧固端均定位于盖件的纵向凸缘附近并定位于盖件的第二端处,
凸耳定位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侧向端附近和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纵向凸缘附近。
当将盖件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时,侧向端是相邻的。
柔性夹具有弯曲的形状,该弯曲的形状被调整为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内表面的形状。
柔性夹具有侧向壁,当盖件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时,侧向壁垂直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内表面延伸。
替代地,紧固装置包括定心装置,定心装置在盖件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上时允许引导盖件,并在盖件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期间允许抵着固定部分牢固地保持盖件以避免盖件相对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移位。
替代地,定心装置包括基本平行于在固定部分的内表面上突出的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侧向端在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内表面上延伸的定心元件。
定心装置还包括形成在盖件中的凹槽。
凹槽由柔性夹的侧向壁、基本上平行于侧向壁的保持壁以及连结这些壁的下壁界定。
当盖件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时,抓握套筒的定心元件被插入到盖件的凹槽中。
替代地,盖件的凹槽的下壁包括相对的两个凹陷,其容纳柔性夹的紧固端的一部分。
替代地,紧固装置包括引导装置,以在盖件相对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沿平移轴线平移的过程中相对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引导盖件。
替代地,引导装置包括形成在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突起,其与形成在盖件的凹槽的下壁中的引导孔配合。
固定部分的突起插入到盖件的导向孔中,以在将盖件紧固在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上或移除盖件的操作的期间沿着平移轴线引导盖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将盖件安装如前所限定的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上和从其拆卸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门把手最初处于止动位置,在所述止动位置,门把手基本平行于门定位,端部部分与门相邻,该方法包括打开门把手的步骤,其中门把手相对于门倾斜。然后,端部部分远离门,
之后,该方法包括通过紧固装置将盖件连接在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上或从其分离的步骤。
该方法还包括使盖件相对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平移的步骤,该平移或者朝向与门相反的方向,以通过紧固装置将盖件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以便当门把手返回止动位置时至少部分地覆盖安装在车辆的门上的锁,该平移或者在将盖件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分离之后朝向门以使锁可接近。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把手,其包括不会丢失的用于遮盖安装在门上的锁的盖件。
实际上,仅当把手朝门的打开位置致动时,才能将盖件从把手移除。当把手处于止动位置(未致动)时,盖件被门和紧固装置阻挡。
因此,当车辆行驶时或在车辆清洗期间,盖件不会单独从把手分离。它不会意外丢失。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的美学外观的把手。该解决方案看起来像一体的把手。很难注意到它包括一个可移除的盖件,因为后者延伸了把手的端部部分。另外,当把手被致动时,盖件能够随把手的其余部分旋转移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件,该盖件可以容易地与把手分离,而不必使用可能损坏把手的工具。沿与将把手保持在打开位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把手移除盖件。
定心装置允许避免盖件相对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倾斜。
因此,定心装置允许在盖件的外表面和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外表面之间获得完美的对准,从而保证了完美的美学外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仅作为示例给出的说明,并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把手的示意图,该门把手以止动位置安装在门上;
-图2是该门把手在门的打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该门把手在门的打开位置并且盖件从把手拆下时的示意图;
-图4是该门把手在门的打开位置且盖件被完全移除时的示意图;
-图5是紧固到把手的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盖件的详细示意图;
-图6是抓握套筒的前部的示意图;
-图7是抓握套筒的后部的示意图;
-图8是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盖件的后部的详细示意图;
-图9是紧固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盖件的后部的另一详细示意图;
-图10是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和盖件的柔性夹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单独的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2是根据可能的实施例的在将盖件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分离的操作的期间的盖件的示意图;
-图13是在盖件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分离后盖件的后部的示意图;
-图14是在盖件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分离后盖件的后部的另一示意图;
-图15是在盖件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分离后盖件的侧视图;
-图16是在盖件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连接之前的盖件的另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外门把手1,该外门把手1可旋转移动地安装在机动车辆的门2的外表面32上。
门把手1连结至基座34,该基座34紧固至门2的内表面33。
门把手1根据纵向方向a’延伸。
如图1所示,当门把手1处于止动位置时,门把手1的纵向方向a’基本平行于门2的纵向方向a。
门把手1包括经由定位于门把手1的第一端36处的铰链35连结到基座34的把手主体3。铰链35包括能够绕旋转轴线38旋转的枢转臂37。枢转臂37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经由旋转轴线38连结到基座34,该第二端连结到把手主体3。
操纵杆39将门把手1的第二端40连结到基座34。更具体地,操纵杆39将基座34连结到把手主体3。
门把手1被布置成在止动位置和门2的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移动,在该止动位置,门把手1与门2基本平行,端部部分7与门2相邻(图1),在该打开位置,门把手1相对于门2倾斜,端部部分7远离门2(图2)。
如图2至图4所示,当门把手1处于门的打开位置时,门把手1的纵向方向a’相对于门2的纵向方向a是倾斜的。
门把手1根据方向c执行旋转以到达门的打开位置。
操纵杆39在基座34中在止动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滑动。
门把手1包括抓握套筒5或盖子,该抓握套筒5或盖子包括端部部分7。更具体地,抓握套筒5覆盖把手主体3并且改善了把手的美学外观。它通常形成装饰元件。
门2包括位于抓握套筒5的端部部分7下方的锁8。
根据本发明,抓握套筒5包括形成门把手1的端部部分7的可移除盖件9,如图6和7所示。
盖件9被紧固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并且能够从所述固定部分43移除。
盖件9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安装在车辆的门2上的锁8。
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包括与锁8相邻并由侧端或凸缘21界定的侧向开口6。
盖件9用于封闭该侧向开口6。在该示例中,侧向开口6沿着平面(x,y)延伸。
在图1至图4的示例中并且以优选方式,盖件9完全覆盖并保护锁8。
抓握套筒5包括紧固装置10,该紧固装置10允许将盖件9紧固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并且仅当门把手1处于门2的打开位置时通过盖件9在平面(x,y)中的平移运动而将盖件9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移除。
“打开位置”是指如下文所定义的足以使盖件9移动的足够的开口。门把手1可以完全打开或不完全打开。
图3示出了一实施例,其中盖件9能够沿垂直于门把手1的纵向方向a’的平移轴线b平移移动。平移轴线b平行于垂直于图3的平面的平面(x,y)。
或者,平移轴线b或平面(x,y)可以相对于纵向方向a’倾斜。
在取下盖件9的过程中,其移动在方向d上横向地指向门2。
替代地并且如图12所示,操作者可以沿着方向f向盖件9施加轻微的旋转移动(例如5°至15°),以使其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
然后,通过盖件9根据平移轴线b并在方向d上的平移运动,将盖件9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移除。
然后,使盖件9在与门2相反的方向e上移动,以将其从抓握套筒5的其余部分完全释放,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操作者可以自由接近锁8以使用钥匙41将其打开。
当门把手1处于止动位置(图1)时,盖件9具有被紧固装置10阻挡的第一端30和被门2阻挡的相对的第二端31,更具体地说是被门2的外表面32阻挡的相对的第二端31。
因此,在该位置,盖件9不能单独与把手分离。
当门把手1处于门2的打开位置时,如图2所示,盖件9可以沿着平面(x,y)并且更具体地沿着平移轴线b在阻挡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阻挡位置,第一端30被紧固装置10阻挡,在释放位置,第一端30与紧固装置10分离。
当门把手1处于止动位置时(图1),无法根据平移轴线b或平面(x,y)平移盖件9。
盖件9的深度(或高度)与抓握套筒5的深度(或高度)基本相同,以将抓握套筒5阻挡在紧固装置10和门2之间,当门把手1处于止动位置时,该紧固装置10和门2形成止挡件。
当门把手1打开时,盖件9的第二端31与门2的外表面32分开距离d。
紧固装置10的厚度e小于距离d,以便能够使盖件9向门2平移,以便使盖件9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
门把手1必须沿着方向c以距离d执行最小旋转,以足够使盖件9能够平移并释放。门把手1可以仅部分打开。
距离d必须大于盖件9的厚度e,以使后者不再被门2的外表面32阻挡。
例如,紧固装置10的厚度e可以在3mm至6mm的范围内。
图5至图16以更准确的方式描述了紧固装置10。
紧固装置10包括容纳在盖件9的腔12中的柔性夹11。
图10仅示出了盖件9的柔性夹11,其固定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
柔性夹11包括两个相对的紧固端13,其分别夹持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相对的两个凸耳14中。它们被定位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腔4中,以将盖件9抵着抓握套筒5阻挡,如图5和7至10所示。
柔性夹11和盖件9形成一体部分,例如通过模制获得。它们由塑料制成。
类似地,凸耳14和抓握套筒5形成一体部分,例如通过模制获得。它们由塑料制成。
其他变型是可能的。柔性夹11和盖件9可以是不同的部分,就像凸耳14和抓握套筒5一样。
柔性夹11的两个紧固端13中的每一个包括凹口15,该凹口15容纳抓握套筒5的凸耳14之一,以在将盖件9紧固在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43上时将柔性夹11保持在压缩状态。凸耳14阻挡凹口15。
凹口15呈被两个突起48围绕的曲线47的形式。
为了使盖件9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必须从抓握套筒5的相关凸耳14移除柔性夹11的至少一个凹口15。然后,柔性夹11恢复其未压缩的初始形状。
柔性夹11定位在盖件9的侧向端42处。
盖件9包括在门把手1的第二端40处连接的纵向凸缘26、27。
柔性夹11的两个紧固端13定位于盖件9的纵向凸缘26、27附近,并且定位于盖件9的第二端31处。
凸耳14定位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侧向端21附近和固定部分43的纵向凸缘28、29附近。
当将盖件9紧固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时,侧向端42、21是相邻的。更具体地,盖件9的侧向端42和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43的侧向端21重叠。
柔性夹11具有弯曲的形状,该弯曲的形状被调整为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的形状。
当将盖件9紧固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时,柔性夹11具有侧向壁16,该侧向壁16垂直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延伸。
换句话说,柔性夹11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上突出。
柔性夹11包括由两个柔性紧固端13延伸的中心部分44,该两个柔性紧固端13比中心部分44更薄并且可弹性变形。
当将柔性夹11紧固到凸耳14时(图10),两个固定端13变形并倾斜。它们不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壁接触,从而在分离时为抓握套筒5提供固定性。
固定装置10包括定心装置18、19,该定心装置18、19允许在将盖件9紧固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时引导盖件9,并且在将盖件9紧固至固定部分43时将盖件9牢固地保持在固定部分43上,以避免盖件9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移位。
定心装置18、19包括定心元件18,该定心元件18通过在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上突出而基本平行于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43的侧向端21在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之上延伸。
在图1至图13的示例中,定心元件18包括彼此平行且由空间隔开的两个壁45,以增加定心元件18的厚度。
定心装置18、19包括在盖件9上形成的凹槽19。
凹槽19由柔性夹11的侧向壁16,基本平行于侧向壁16的保持壁20以及连接这些壁16、20的下壁24限定。
当将盖件9紧固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时,抓握套筒的定心元件18插入到盖件9的凹槽19中。
定心装置18、19具有对应于紧固装置10的厚度e的非零深度e,从而使盖件9的定心元件18能够在紧固盖件9或移除盖件的过程中根据平移轴线b沿着凹槽19的壁16、20滑动。
在连接之后,定心装置18、19允许避免盖件9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倾斜。
柔性夹11的侧向壁16和保持壁20基本平行于平面(x,y)并垂直于方向a’。类似地,定心元件18的两个壁45基本平行于平面(x,y)。
在盖件9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平移的过程中,定心元件18的两个壁45分别在柔性夹11的侧向壁16和凹槽19的侧向壁20上并沿着柔性夹11的侧向壁16和凹槽19的侧向壁20滑动。
盖件9的保持壁20包括上支承表面51,其与容纳定心元件18的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支承表面52以及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43的侧向端21抵接。
盖件9的凹槽19的下壁24包括相对的两个凹陷25,该两个凹陷容纳柔性夹11的紧固端13的一部分。
这些凹陷25允许紧固端13是柔性的。
紧固装置10包括引导装置22、23,以在盖件9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沿平移轴线b平移的过程中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引导盖件9。
引导装置22、23包括形成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上的至少一个突起22,如图11所示,其与形成在盖件9的凹槽19的下壁24中的引导孔23配合。
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突起22插入到盖件9的导向孔23中,以在将盖件9紧固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或移除盖件9的操作的期间沿着平移轴线b引导盖件9。
在该示例中,突起22由两个平行的壁46形成。
盖件9包括将盖件9的内表面50连结至紧固装置10的肩部49。
柔性夹11的侧向壁16和保持壁20基本垂直于弯曲(凹入)的盖件9的内表面5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盖件9安装在可旋转地安装在机动车辆的门2上的门把手1的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和从其拆卸的方法。
如图1所示,门把手1最初处于止动位置,在该止动位置,门把手1基本平行于门2定位,该方法包括打开门把手1的步骤,其中门把手1相对于门2倾斜。然后,把手的端部部分7或盖件9远离门2。
之后,该方法包括通过紧固装置10将盖件9连接在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或从其分离的步骤,如图3、12到14所示。
图12示出了如上所述的分离步骤,其中,在盖件9上施加旋转以使其在平面(x,y)上在方向f上转动,以使其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
图3、图13和图14示出了另一种分离模式,其中,盖件9通过在平面(x,y)上沿平移轴线b并朝向门2的平移移动而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
更具体地,是盖件9的柔性夹11通过使用者用手施加的盖件9的平移或旋转移动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凸耳14脱开。
之后,该方法包括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在平面(x,y)上并且沿平移轴线b朝向门2平移盖件9以使盖件9与抓取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并且使锁8可接近的步骤,如图15所示。
该平移步骤是通过定心装置18、19实现的,该定心装置18、19允许引导盖件9。
之后,如图3所示,在方向e上移除盖件9。
类似地,可以将盖件9相对于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在平面(x,y)上并且沿着平移轴线b朝向与门2相反的方向平移,以便通过紧固装置10将盖件9紧固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如图16所示。
当门把手1返回其止动位置时,这使得盖件9能够至少部分地覆盖安装在车辆的门2上的锁8。
前面作为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不同变型。
1.一种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门(2)上的门把手(1),所述门把手(1)包括抓握套筒(5),所述抓握套筒(5)包括端部部分(7)并且布置成在止动位置和门(2)的打开位置之间能够旋转地移动,在所述止动位置,所述门把手(1)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门(2)定位,所述端部部分(7)与所述门(2)相邻,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门把手(1)相对于所述门(2)倾斜,并且所述端部部分(7)远离所述门(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握套筒(5)包括固定部分(43)和能够从所述固定部分(43)移除的形成所述门把手(1)的所述端部部分(7)的盖件(9),所述盖件(9)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安装在车辆的门(2)上的锁(8),所述抓握套筒(5)包括紧固装置(10),仅当门把手(1)处于所述门(2)的打开位置时,所述紧固装置(10)允许通过所述盖件(9)的平移移动而将所述盖件(9)紧固至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和将所述盖件(9)从所述固定部分(43)移除,所述盖件(9)的深度与所述抓握套筒(5)的深度基本相同,以将所述抓握套筒(5)阻挡在能够在门把手(1)处于所述止动位置时形成止档件的所述门(2)和所述紧固装置(10)之间,当所述门把手(1)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紧固装置(10)的厚度e小于所述盖件(9)的第二端(31)与所述门(2)之间的距离d,以便使所述盖件(9)能够朝向所述门(2)平移以便将所述盖件(9)与所述抓握套筒(5)的所述固定部分(43)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把手(1)处于止动位置时,所述盖件(9)具有被所述紧固装置(10)阻挡的第一端(30)和用于被所述门(2)阻挡的第二端(31),并且当所述门把手(1)处于所述门(2)的打开位置时,所述盖件(9)能够沿平移轴线(b)在阻挡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平移移动,在所述阻挡位置,所述盖件(9)的第一端(30)被所述紧固装置(10)阻挡,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盖件(9)与所述紧固装置(10)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10)包括容纳在所述盖件(9)的腔(12)中的柔性夹(11),所述柔性夹(11)包括相对的两个柔性紧固端(13),其分别夹持到定位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腔(4)中的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相对的两个凸耳(14)中以抵着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阻挡所述盖件(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11)的两个紧固端(13)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凹口(15),所述凹口(15)容纳所述抓握套筒(5)的一个凸耳(14),以在所述盖件(9)紧固在所述抓握套筒(5)的所述固定部分(43)上时将所述柔性夹(11)保持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11)定位于所述盖件(9)的侧向端(42)处,所述柔性夹(11)的两个紧固端(13)均定位于所述盖件(9)的纵向凸缘(26、27)附近并定位于所述盖件(9)的第二端(31)处,所述凸耳(14)定位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侧向端(21)附近和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纵向凸缘(28、29)附近,当将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时,所述侧向端(42、21)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11)具有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被调整为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的形状,所述柔性夹(11)具有侧向壁(16),当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时,所述侧向壁(16)垂直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10)包括定心装置(18、19),所述定心装置(18、19)在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的期间允许引导所述盖件(9),并在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时允许抵着所述固定部分(43)牢固地保持所述盖件(9)以避免所述盖件(9)相对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移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装置(18、19)包括定心元件(18)和形成在所述盖件(9)中的凹槽(19),所述定心元件(18)基本平行于在所述固定部分(43)的所述内表面(17)上突出的所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43)的侧向端(21)在所述抓握套筒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上延伸,所述凹槽(19)由所述柔性夹(11)的侧向壁(16)、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侧向壁(16)的保持壁(20)以及连结所述壁(16、20)的下壁(24)界定,当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时,所述抓握套筒的所述定心元件(18)被插入到所述盖件(9)的所述凹槽(19)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9)的凹槽(19)的下壁(24)包括相对的两个凹陷(25),其容纳所述柔性夹(11)的紧固端(13)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10)包括引导装置(22、23),以在所述盖件(9)相对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沿着所述平移轴线(b)平移的期间相对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引导所述盖件(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22、23)包括形成在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的内表面(17)上的至少一个突起(22),所述至少一个突起(22)与形成在所述盖件(9)的定心凹槽(19)的下壁(24)中的导向孔(23)配合,所述固定部分(43)的突起(22)插入到所述盖件(9)的所述导向孔(23)中以在将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和移除所述盖件(9)的操作的期间沿着所述平移轴线(b)引导所述盖件(9)。
12.一种将盖件(9)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旋转地安装在机动车辆的门(2)上的门把手(1)的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和从其拆卸的方法,所述盖件(9)形成所述抓握套筒(5)的端部部分(7),所述门把手(1)最初处于止动位置,在所述止动位置,所述门把手(1)基本平行于所述门(2)定位,所述端部部分(7)与所述门(2)相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打开所述门把手(1)的步骤,其中所述门把手(1)相对于所述门(2)倾斜,所述端部部分(7)远离所述门(2),
-通过紧固装置(10)将所述盖件(9)连接在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上或从其分离的步骤,
使所述盖件(9)相对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平移的步骤,所述平移或者朝向与所述门(2)相反的方向,以通过所述紧固装置(10)将所述盖件(9)紧固到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以便当所述门把手(1)返回止动位置时至少部分地覆盖安装在车辆的门(2)上的锁(8),所述平移或者在所述将所述盖件(9)从所述抓握套筒(5)的固定部分(43)分离之后朝向所述门(2)以使所述锁(8)可接近。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