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至少一个扇叶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6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aninwardswingingdoor)的至少一个扇叶的系统,该系统特别适用于例如公共汽车、火车等的客运车辆的门。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有数种类型的用于关闭和打开门的一个或者多个扇叶的机构,其特别适用于例如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和火车的客运车辆。所述类型的示例是滑动门(slidingdoors),其也被称为转动滑动门(swinging-slidingdoors)、向内转动门(inwardswingingdoors)和向外转动门(outwardswingingdoors)。

具体地,向内转动门被理解为具有扇叶,该扇叶在其主侧边缘附近布置有引导装置(在具有两个扇叶的门中,该主侧边缘被定位成朝向另一扇叶的一侧)。该装置被迫使移动穿过在门的立柱中配置的固定轨道或柱。门的竖直轴借助于在上述柱处终止的臂和支承件被连接到门扇叶的靠近侧外边缘(其与主侧边缘相对)的上部和/或下部。

当主马达使门的轴旋转时,门的外边缘被带向车辆内部,同时引导装置迫使主边缘在打开位置朝门边框移动。在该打开位置,门扇叶垂直于车辆的侧面,并尽可能靠近边框。在该打开位置,门扇叶的主边缘可能会超出车辆的侧面。因此,当从关闭位置改变为打开位置时,主侧边缘的拐角形成了实质弯曲的路径,而侧外边缘的拐角形成了基本垂直于车辆的所述门所在的一侧的路径。

来自与本申请相同的申请人的专利es2344333描述了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尤其是客运车辆的门的至少一个扇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驱动杆,该驱动杆可在水平面上绕固定在车辆上的点上的第一端旋转,并且其形成了门的分别朝向车辆的内部和远离车辆的内部的交替的有角度的打开和关闭运动,杆的第二端铰接结合到门扇叶的上边缘的第一区段上。该系统还包括水平支撑引导件,该水平支撑引导件布置在设置在本体中的用于门的容纳间的过梁的下方,并且载架以直线且交替的来回运动通过该水平支撑引导件滑动,以关闭和打开门;并且还包括由铰接在其间的两个臂形成的推拉装置,其中一个臂被联接到扇叶的上边缘的第二区段,并且另一臂被联接到载架,使得当扇叶在与门的打开和关闭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端部停靠位置之间旋转时,由于驱动杆的作用,所述推拉装置迫使扇叶的上边缘的所述第二区段形成在门的打开和关闭期间被引导的路径。

实际上,这种类型的系统的驱动杆趋于通过其第一端固定地连接到基本竖直的柱,所述竖直的柱绕其轴向轴旋转,其上端和下端是固定到车辆的点,由此驱动杆与所述竖直柱一起旋转。当前,电动和气动致动装置都用于旋转该柱。

但是,这种类型的系统具有的缺点是:由于系统机构的几何形状,当扇叶打开和关闭时,不能有效地控制扇叶的速度。必须注意的是,在接近打开位置的位置,即,在最终打开阶段或在初始关闭阶段,速度控制更为关键,因为运动的乘数效应(themultipliereffect)需要竖直柱的小的旋转会产生杆的大行程/路径,因此会产生扇叶的大的平移,导致扇叶上的不期望的突然运动。

在其中车辆处于倾斜地面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坡度大于20度的情况下,此问题更加复杂,因为气动致动器或电动马达必须以更高的功率运行,才能克服由于重力的作用在系统上产生的过载,这在门扇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过程中会引起过分突然运动的产生,具有由于在其部件上的过大应力而可能导致系统中出现故障的风险。

关于通常使用电动马达和齿轮系统的电致动系统,必须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柱的低旋转速度,在齿轮系统中需要高比率/传动比。但是,高比率需要在从驱动部分到门扇叶的运动的传递中具有相当大的贡献,导致运动的无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的比率将导致系统不可逆,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将解耦系统增加到门上。因此,由于系统是不可逆的,所以施加在门扇叶上的所有外部应力都将被传递到马达,这需要加大整个系统的尺寸以吸收不希望的应力。

此外,在使用在柱上致动的气动缸体的气动致动系统中,重要的是要注意,系统的几何形状本身和前述的乘数效应导致扇叶的运动的无效控制。另外,有效的关闭力直接取决于气压的供应,而气压并不总是稳定的。因此,关闭位置的安全性完全取决于气动缸体和空气供应,这意味着这些元件中的任何故障都将使门保持打开。同样,在打开和关闭方向上的应力控制都表明控制和致动系统的复杂程度很高,这会增加制造和维护成本。

保持扇叶锁定在端部关闭位置所需的力直接取决于致动装置(无论是通过气动致动器还是电动马达)这一事实使得这种类型的系统实质上容易受到企图从外面强迫门以擅自进入车辆的内部的人的反社会行为或故意破坏的行为的伤害。

文献cn10676113a公开了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用于乘用车的向内转动门的两个扇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转动机构和传动机构。该转动机构对于每个扇叶包括:杆,该杆在水平面上绕固定在车辆上的点上的第一端旋转,并且该杆的第二端铰接结合到扇叶的上边缘;水平引导件,载架通过所述水平引导件滑动;和推拉装置,其将扇叶的上边缘联接到载架。传动机构包括电动马达,其连接至不同的上轮和下轮,上轮和下轮分别连接至不同的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第一传动带联接至上轮并构造成驱动分别连接至两个扇叶的杆的可旋转轴的两个带轮,该第二传动带联接到下轮并被配置为同时驱动两个扇叶的各自的载架。上轮和下轮输出不同的转速,以协调杆的旋转运动和载架的滑动运动。然而,差速装置是复杂的机构,并且难以结合到这种需要小尺寸部件的系统中。

文献ep0536528a1涉及一种用于操作用于乘用车,尤其是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动滑动门的装置,其门扇叶沿其纵向方向沿着引导元件移动,该引导元件作为四杆连杆机构的一部分是与门扇叶的平面成直角可移动的。门扇叶的纵向运动通过导轨与横向运动相协调,该导轨牢固地连接至门框,并且牢固地连接至门扇叶的引导装置接合在该门框中,并且其中门框上的驱动装置的输出动力沿引导元件的方向作用。驱动装置的反作用力将扭矩施加到布置在引导元件和连接至门框的支撑部件之间的扩展器(spreader)元件上,该扭矩将沿基本垂直于引导元件的方向作用的力作用在所述引导元件上,以产生横向运动。该驱动装置包括带有负载侧传动装置的电动马达,其壳体可绕竖直轴线旋转地安装在引导元件上,并且其输出轴驱动链条或皮带传动装置,该链条或皮带传动装置平行于引导元件设置并且门扇叶被联接到该传动装置上,并且扩展器元件采用扩展器杆的形式,该扩展器杆牢固地连接至马达变速箱,并通过引导辊被支撑在牢固连接至门框的轨道上。然而,该装置旨在操作转动滑动门,但是它不适用于操作向内转动门。

期望具有一种系统,其能够在门扇叶的打开和关闭路径期间实现对其速度的最佳控制,防止任何突然移动。

还期望具有一种系统,其确保将扇叶有效锁定在其端部关闭位置,以防止扇叶在致动装置的操作中可能发生故障时保持打开,同时使得它不能迫使扇叶从车辆的外部或内部打开。

也对这样的解决方案感兴趣,该解决方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以很少的部件机械地实现,以避免制造成本的增加,同时避免高的维修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供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至少一个扇叶的系统,所述系统特别适用于客运车辆的门,所述系统包括:

-杆,其可围绕在固定到车辆的点上的第一端在水平面上旋转,并且所述杆形成了门分别朝向车辆内部和远离车辆内部的交替的有角度的打开和关闭运动,所述杆的第二端被铰接结合到门扇叶的上边缘的第一区段上;

-水平引导件,其位于门扇叶的上边缘上方,载架通过所述水平引导件以直线且交替的来回运动滑动,用于关闭和打开门,所述引导件与纵向支撑件成一整体,所述纵向支撑件安装在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中的门的容纳间的过梁上;和

-推拉装置,其通过铰接接头将上边缘的第二区段联接到载架,被布置成使得,当扇叶在对应于门的打开和关闭位置的两个端部停靠位置之间旋转时,由于杆的作用,所述推拉装置迫使所述扇叶的上边缘的所述第二区段在门的打开和关闭期间形成引导路径,

所述杆和推拉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当门扇叶处于端部打开位置时,构成门扇叶的竖直平面基本上垂直于限定用于门的容纳间的竖直平面,扇叶留在车辆内部,

该系统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同时地联接到杆和载架的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适于根据为了打开和关闭扇叶要克服的力在杆和载架上分布其作用,使得在默认情况下,致动装置适于在扇叶的打开和关闭路径期间作用在载架上,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移动载架时,这实质上是在扇叶从端部关闭位置的初始打开操作期间以及在扇叶的从即将关闭位置的关闭和锁定操作期间,自动地将其作用分布到杆上。

以这种方式,由于致动装置可以根据为实现扇叶的打开和关闭要克服的力来交替地作用在载架上或作用在杆上的事实,因此可以实现门扇叶的速度的最佳控制,这在扇叶的整个打开和关闭路径期间为扇叶的运动提供了一致性,没有突然的运动,这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中杆是唯一的驱动元件的系统的情况不同。此外,确保了扇叶在其端部关闭位置中的有效关闭和锁定。

有利地,所述致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纵向支撑件联接的电动马达,其转子和定子布置成能够相互共同旋转;转子与第一传动机构联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促使载架的交替来回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扇叶,在这种情况下,杆被驱动;并且,定子联接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促使杆的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载架被驱动,使得定子在转子制动时易于旋转,因为它不能将在关闭位置为锁定或解锁扇叶所需的力传递到载架。

以这种方式,不是马达的动作将扇叶保持锁定在端部关闭位置,而是通过第二机构实现所述动作,所述第二机构由于其几何结构使得该系统能够被锁定,从而使马达免于过度用力,这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中马达或气动致动器作用在杆上以保持扇叶关闭的系统的情况。

因此,由于本发明的系统,实现了以下优点:

-在任何负载下均保持门关闭,这使得不可能迫使扇叶例如由于反社会行为或故意破坏行为而从车辆内部或外部打开。

-使得马达免受系统上的过度用力。

-通过采用少量的元件确保门机械地关闭。

-在任何能量供应条件下或在马达运行可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均维持门关闭。

-如上所述,在整个路径上维持运动的均匀性。

-在门扇叶的任何位置,尤其是当车辆处于倾斜地面上时,都具有更大的操作能力。

优选地,所述马达在靠近扇叶的与杆的第一旋转端相对的主侧边缘的区域中被紧固至纵向支撑件。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两个扇叶的门中,两个马达在纵向支撑件的中央区域中彼此相邻放置。

可替代地,可以设想用于定位马达的其它可能的布置;例如,用于每个扇叶的马达可以放置在纵向支撑件的两侧端,以提供更多空间来容纳其它外部元件,例如用于打开门的应急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所述第一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被联接到载架并围绕驱动带轮和一组从动带轮以闭环安装,所述驱动带轮与转子的轴共同地旋转,并且所述一组从动带轮与所述纵向支撑件形成整体,使得传动带根据线性来回运动为载架在水平引导件上的运动限定直线路径,以根据转子的旋转方向打开或关闭扇叶。

优选地,所述一组从动带轮包括至少一个带轮至少一个惰轮,所述至少一个带轮布置在与所述载架的路径的起点和终点相对应的相对端处,所述至少一个惰轮与驱动带轮结合,使传动带能够根据两个基本平行的支部被布置,载架联接到所述支部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所述第二机构是曲轴-杆机构,其包括旋转平台和传动连杆,所述旋转平台与定子共同地旋转,所述传动连杆通过第一端与旋转平台的偏心点铰接结合,并且通过其第二端与推力臂的第一端铰接结合,所述推力臂通过其另一端又与杆的围绕固定到车辆的点枢转的上述第一旋转端铰接结合,以根据定子的旋转方向打开或关闭扇叶。

有利地,在扇叶的关闭和锁定位置,所述连杆的两端的两个铰接轴相对于定子的旋转轴径向彼此相对地布置,并且优选地,连杆的第一端的轴布置在延伸超过定子的旋转轴的位置,使得连接连杆的两端的轴的假想线相对于定子的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以预定距离异相/偏移(outofphase)。

这种几何布置确保了将系统锁定在扇叶的端部关闭位置时的最佳效果,使得能够掩盖系统本身的可能发生的振动或变形。

优选地,所述马达被安装成使得转子从所述纵向支撑件的下部在存在载架的水平引导件的表面上突出,并且使得定子从纵向支撑件的上部突出。这样,两个传动机构分别被放置在纵向支撑件的一侧上,这使得系统更紧凑。

可替代地,可以设想其它可能的布置,例如,根据可用空间,将转子和定子布置在纵向支撑件的同一侧上,在其上部或其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杆的第一旋转端牢固地附接到基本竖直的柱,所述基本竖直的柱围绕其轴向轴旋转,并且其上端和下端是固定到车辆的点。

优选地,所述推拉装置包括臂,所述臂通过一端被牢固地结合至扇叶的上边缘的第二区段,并且在其另一端处铰接地结合到与载架成一体的竖直杆,所述臂可绕该竖直杆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所述水平引导件由限定凹槽的开放的横截面轮廓构成,并且,所述载架包括具有竖直轴的至少一个脚轮,其在所述凹槽内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两个扇叶的系统,该系统特别用于客运车辆的门,所述系统包括对称地布置的如上所述的两个系统,并且一个系统用于每个扇叶,所述系统的水平引导件整体形成在同一纵向支撑件中。

附图说明

附图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了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至少一个扇叶的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附图中: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从车辆的内部观察的、并应用于具有两个扇叶的向内转动门的系统的立体图,其中该门分别处于终端关闭位置和处于中间打开位置;

图3、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系统处于门的终端关闭位置中的正视图、仰视平面图和俯视平面图;

图6a、6b和6c分别示出了与门扇叶联接的第一带轮和传动带机构在终端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终端打开位置中的顺序运动;

图7a、7b和7c分别示出了与门扇叶联接的第二曲轴-杆机构在端部关闭位置、中间位置和端部打开位置中的顺序运动;和

图8是图7a的放大图,其示出了在门的锁定位置中,连杆的第一端的轴布置在延伸超过定子的旋转轴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部分地示出了处于终端关闭位置的具有两个扇叶1的向内转动门,该向内转动门用于客运车辆中,例如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火车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示出了用于关闭和打开每个扇叶1的系统。

图2示出了处于中间打开位置的门,其中为了改善清楚程度示出了单个扇叶1。

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每个扇叶1的系统基本上包括:旋转杆2,载架4滑动通过的水平引导件3,推拉装置10、11和致动装置12,这将在下面说明。

如图1至图5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示,使用了两个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它们对称地布置,并且每个用于门的每个扇叶1。在门的打开运动期间,载架4沿着其相应的水平引导件3滑动,彼此远离运动,而在关闭运动期间,载架4沿与先前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彼此靠近运动。

为了提高清楚程度,在下文中将仅参考扇叶1之一来描述本发明的系统。

前述杆2在水平面上围绕固定到车辆的点上的第一端2a旋转,例如固定到车辆的地板、车身的内面或门开口的立柱的内面。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杆2的第一端2a牢固地附接至基本竖直的柱5,该基本竖直的柱5绕其轴向轴旋转,并且其上端和下端是固定到车辆的点。

杆2由于与柱5一体旋转所以形成了门的分别朝向车辆内部和朝向其外部的交替的有角度的打开和关闭运动。为此,杆2的第二端2b被铰接结合至门扇叶1的上边缘6的第一区段,并以第一端2a为中心形成弯曲路径。

前述的水平引导件3位于门扇叶1的上边缘6的上方,并且位于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中的门的容纳间的过梁(lintel)的正下方,水平引导件3与安装在所述过梁上的纵向支撑件7成一体。对应的载架4沿水平引导件3以直线且交替的来回运动滑动,以关闭和打开门。在图1至5的实施例中,两个扇叶1的相应的水平引导件3被整体形成在同一纵向支撑件7中。

在显示端部关闭位置的图1和6a中,可以看到载架4位于水平引导件3的一端处,靠近扇叶1的主侧边缘8(在带有两个扇叶的门中,该主侧边缘被定向成朝向另一扇叶的侧部);而图2和6b示出了载架4已朝着中间位置移动,朝着水平引导件3的相反端移动,靠近扇叶1的侧外边缘9(其与主侧边缘8相对),在该侧外边缘处扇叶1将到达其端部打开位置(参见图6c)。

载架可以理解为配置有水平平移运动的任何部件,可以是垫、脚轮、辊、轴承/支承件、滑动件装置等。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平引导件3由限定凹槽3a的开放的横截面轮廓构成,并且载架4包括具有竖直轴的两个脚轮4a,它们运动通过所述凹槽3a的内部并且沿着所述凹槽3a运动(参见图4)。

推拉装置通过铰接接头将上边缘6的第二区段联接到载架4。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推拉装置由臂10形成,该臂10在一端处被牢固地结合到扇叶1的上边缘6的第二区段,并通过其另一端铰接地结合到与载架4一体的竖直杆11上,它可绕其旋转。这样,当扇叶1在与门的打开和关闭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端部停靠位置之间旋转时,由于杆2的作用,所述推拉装置10,11迫使扇叶1的上边缘6的所述第二区段在门的打开和关闭期间形成引导路径。

结果,在打开和关闭运动期间,扇叶1的主侧边缘8的端部形成弯曲路径,而侧外边缘9的端部形成基本垂直于门的过梁的直线路径。

另外,杆2和推拉装置10,11布置成使得当门扇叶1处于端部打开位置时,构成门扇叶1的竖直平面基本上垂直于限定用于门的容纳间的竖直平面,扇叶1留在车辆内部。

如例如图3至图5所示,致动装置包括联接到所述纵向支撑件7的马达12,其转子12a和定子12b布置成能够彼此同样地旋转。马达12同时联接到杆2和载架4,能够根据为打开和关闭扇叶1而克服的力将其作用分布在杆2和载架4上,如下面将要解释的。

默认情况下,马达12在扇叶1的打开和关闭路径期间作用在载架4上,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移动载架4时,这实际上是在扇叶1的从端部关闭位置的初始打开操作期间,以及在扇叶1的从即将关闭位置的关闭和锁定操作期间,将马达12的作用分布在杆2上。

从图4中可以看出,转子12a联接到第一传动机构13,该第一传动机构13促进载架4的交替来回运动,用于打开和关闭扇叶1,在这种情况下,杆2被驱动。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6a至6c),所述第一机构13包括传动带14,该传动带14联接至载架4,并且围绕驱动带轮15和一组从动带轮16、17以闭环安装,该驱动带轮15与转子12a的轴一起共同地旋转,该一组从动带轮16、17与所述纵向支撑件7成为一体,使得传动带14根据直线来回运动为载架4在水平引导件3上的运动限定直线路径,以根据转子12a的旋转方向打开或关闭扇叶1。

在该示例中,所述一组从动带轮包括:带轮16,其布置在与载架4的路径的开始和结束相对应的两个相对端处;以及惰轮17,该惰轮17与驱动带轮15结合,使得传动带14能够根据两个基本平行的支部布置,载架4联接到所述支部之一。

如图5所示,定子12b联接到第二传动机构18,该第二传动机构18促进杆2的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载架4被驱动,使得定子12b在转子制动时易于旋转,因为它不能将将扇叶1在关闭位置锁定或解锁所需的力传递到载架4。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7a至7c),所述第二机构18是曲轴-杆机构,其包括与定子12b一起共同旋转的旋转平台19,以及传动杆20,所述传动杆20通过第一端20a铰接结合至旋转平台19的偏心点并通过其第二端20b铰接结合至推力臂21的第一端,所述推力臂21又在其另一端处被铰接结合至与杆2的围绕固定在车辆上的点(在该示例中,围绕柱5)枢转的上述第一旋转端2a,以根据定子12b的旋转方向打开或关闭扇叶1。

而且,如在图1至图5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的,马达12在靠近扇叶1的主侧边缘8的区域中,即与杆的第一旋转端2a所在的边缘相对的区域中,被紧固到纵向支撑件7。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两个扇叶的门中,两个马达12在纵向支撑件7的中央区域中彼此相邻布置。

同样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马达12被安装成使得转子12a从纵向支撑件7的下部在存在载架4的水平引导件3的表面上突出,并且使得定子12b从纵向支撑件7的上部突出。这样,两个传动机构13和18分别放置在纵向支撑件7的一侧上,这使得该系统更紧凑。

第一传动机构13和第二传动机构18的运动顺序分别在图6a和7a(端部关闭位置),图6b和7b(中间位置)以及图6c和7c(端部打开位置)中示出。

为了从端部关闭位置(参见图6a和7a)打开扇叶1,重要的是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转子12a不能通过第一带轮和传动带机构13提供移动载架4所需的力,所以它制动,从而迫使定子12b旋转。结果,定子12b作用在第一曲轴-杆机构18上。

定子12b的旋转引起平台19的旋转,平台19促使连杆20的运动,连杆20进而推动臂21,该臂的旋转使得竖直柱5旋转,从而使得杆2在朝车辆的内部的方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杆2用作驱动元件,从扇叶1的上边缘6抽出,其继而拉动推拉装置的铰接臂10,从而使载架4被拉动,使得能够打开要启动的扇叶1。

一旦启动了载架4的运动,那么保持载架4的运动所需的力由于惯性而减小,由此转子12a自动地开始旋转,借助于所述第一带轮和传动带机构13作用在载架4上。进而,定子12b将停止作用。

被传动带14拉动的载架4沿着水平引导件3运动,直到它到达与扇叶的端部打开位置相对应的最终限位开关的相对端(参见图6c和7c)。在这种情况下,载架4是驱动元件,其运动导致推拉装置的铰接臂10被推动,铰接臂10又将运动传递到杆2。在这种情况下,杆2用作从动元件,拉动扇叶1的上边缘6,直到它完全地打开。

然后,为了关闭门,从端部打开位置(见图6c和7c)开始,转子12a继续通过第一带轮和传动带机构13作用在载架4上,但沿相反方向旋转,为了将载架4带向水平引导件3的初始限位开关(参见图6a)。结果,杆2沿相反方向旋转,以推动扇叶1的上边缘6,从而导致门扇叶关闭。

在扇叶1的接近关闭位置的位置,转子12a为了保持载架4运动而必须克服的力增大,使得在这种情况下转子12a不能使载架4运动,这使得定子12b自动地开始旋转,作用在第一曲轴-杆机构18上,引起扇叶1的关闭和锁定。

从示出了端部关闭位置的图7a和8可以看出,第二曲轴-杆机构18采用的几何结构使得连杆20的两端20a和20b的两个铰接轴相对于定子12b的旋转轴沿径向彼此相对地布置。同样地,连杆20的第一端20a的轴布置在延伸超过定子12b的旋转轴的位置,使得连接连杆20的两端20a和20b的轴的假想线l相对于定子12b的所述旋转轴的位置在预定距离d处异相(参见图8)。这种布置导致所述第二机构18的锁定,并且因此导致门扇叶1的锁定。

尽管理论上所述锁定效果是通过使连杆20的端部20a和20b的两个铰接轴与定子12b的轴对准来实现的,但重要的是要注意,连杆20的第一端20a的所述延伸位置保证了在锁定系统时的最佳效果,从而能够掩盖系统本身可能发生的振动或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至少一个扇叶(1)的系统,所述系统特别适用于客运车辆的门,所述系统包括:

-杆(2),其可围绕固定到车辆的点上的第一端(2a)在水平面上旋转,并且所述杆(2)形成了门的分别朝向车辆的内部和远离车辆的内部的交替的有角度的打开和关闭运动,所述杆(2)的第二端(2b)被铰接结合到门扇叶(1)的上边缘(6)的第一区段;

-水平引导件(3),其位于门扇叶的上边缘(6)上方,载架(4)通过所述水平引导件以直线且交替的来回运动滑动,以关闭和打开门,所述引导件(3)与纵向支撑件(7)形成整体,所述纵向支撑件(7)被安装在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中的门的容纳间的过梁中;和

-推拉装置(10,11),其通过铰接接头将上边缘(6)的第二区段联接到载架(4),所述铰接接头被布置成使得,当扇叶(1)在对应于门的打开和关闭位置的两个端部停靠位置之间旋转时,由于杆(2)的作用,所述推拉装置(10,11)迫使所述扇叶(1)的上边缘(6)的所述第二区段在门的打开和关闭期间形成引导路径,

所述杆(2)和推拉装置(10,11)被布置成使得,当门扇叶(1)处于端部打开位置时,构成门扇叶(1)的竖直平面基本上垂直于限定用于门的容纳间的竖直平面,扇叶(1)留在车辆内部,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同时联接到杆(2)和载架(4)的致动装置(12),所述致动装置适于根据为了打开和关闭扇叶(1)要克服的力在杆(2)和载架(4)上分布其作用,使得在默认情况下,致动装置(12)适于在扇叶(1)的打开和关闭路径期间作用在载架(4)上,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移动载架(4)时,这基本上是在扇叶(1)的从端部关闭位置的初始打开操作期间以及在扇叶(1)的从即将关闭位置的关闭和锁定操作期间,自动地将其作用分布在杆(2)上;和

其中,所述致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纵向支撑件(7)联接的电动马达(12),其转子(12a)和定子(12b)布置成能够彼此共同旋转;转子(12a)被联接到第一传动机构(13),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促使载架(4)的交替来回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扇叶(1),在这种情况下,杆(2)被驱动;并且,定子(12b)被联接到第二传动机构(18),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促使杆(2)的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载架(4)被驱动,使得定子(12b)在转子(12a)制动时易于旋转,因为它不能将在关闭位置锁定或解锁扇叶(1)所需的力传递到载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2)在靠近扇叶(1)的与杆(2)的第一旋转端(2a)相对的主侧边缘(8)的区域中被紧固至纵向支撑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13)包括传动带(14),所述传动带被联接到载架(4)并围绕驱动带轮(15)和一组从动带轮(16、17)以闭环安装,所述驱动带轮(15)与转子(12a)的轴共同地旋转并且所述一组从动带轮(16、17)与所述纵向支撑件(7)形成整体,使得传动带(14)根据线性来回运动为载架(4)在水平引导件(3)上的运动限定直线路径,以根据转子(12a)的旋转方向打开或关闭扇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从动带轮包括至少一个带轮(16)和至少一个惰轮(17),所述至少一个带轮(16)布置在与所述载架(4)的路径的起点和终点相对应的相对端处,所述至少一个惰轮(17)与驱动带轮(15)结合,使传动带(14)能够根据两个基本平行的支部被布置,载架(4)联接到所述支部之一。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构(18)是曲轴-杆机构,其包括旋转平台(19)和传动连杆(20),所述旋转平台(19)与定子(12b)共同地旋转,所述传动连杆(20)通过第一端(20a)与旋转平台(19)的偏心点铰接结合,并且通过其第二端(20b)与推力臂(21)的第一端铰接结合,所述推力臂(21)又通过其另一端与杆(2)的围绕固定到车辆的点枢转的上述第一旋转端(2a)铰接结合,以根据定子(2b)的旋转方向打开或关闭扇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扇叶(1)的关闭和锁定位置,所述连杆(20)的两端(20a,20b)的两个铰接轴相对于定子(12b)的旋转轴径向彼此相对地布置,并且优选地,连杆(20)的第一端(20a)的轴布置在延伸超过定子(12b)的旋转轴的位置,使得连接连杆(20)的两端(20a,20b)的轴的假想线(l)相对于定子(12b)的所述旋转轴异相预定距离(d)。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2)被安装成使得转子(12a)从所述纵向支撑件(7)的下部在存在载架(4)的水平引导件(3)的表面上突出,并且使得定子(12b)从纵向支撑件(7)的上部突出。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2)的第一旋转端(2a)牢固地附接到基本竖直的柱(5),所述基本竖直的柱(5)围绕其轴向轴旋转,并且其上端和下端是固定到车辆的点。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包括臂(10),所述臂(10)通过一端牢固地结合至扇叶(1)的上边缘(6)的第二区段,并且在其另一端处铰接地结合到与载架(4)形成整体的竖直杆(11),所述臂可绕竖直杆旋转。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引导件(3)由限定凹槽(3a)的开放的横截面轮廓构成,并且其中,所述载架(4)包括在所述凹槽(3a)内循环的具有竖直轴的至少一个脚轮(4a)。

11.一种用于关闭和打开向内转动门的两个扇叶(1)的系统,所述系统特别是用于客运车辆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对称地布置的两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并且一个系统用于每个扇叶(1),所述系统的水平引导件(3)整体形成在同一纵向支撑件(7)中。

技术总结
系统包括:杆(2),其可绕固定到车辆的点旋转并铰接结合到扇叶(1)的上边缘(6)上;水平引导件(3),载架(4)通过所述水平引导件滑动;推拉装置(10,11),其将上边缘(6)铰接联接到载架(4);以及同时连接到杆(2)和载架(4)的致动装置(12),其适于根据为了打开和关闭扇叶(1)而克服的力在杆(2)和载架(4)上分布其作用,使得当需要更大的动力来移动载架(4)时,这基本上是在从端部关闭位置的初始打开操作期间以及从即将关闭位置的关闭和锁定操作期间,其作用就自动地分布在杆(2)上。

技术研发人员:J·普霍尔奥列尔;J·弗雷克萨奥尔蒂斯;F·索莱蒙托亚;E·西斯凯拉维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萨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8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