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1


本发明涉及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轴心方向滑动而能够通过该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的变更来调整燃料压送机构部的燃料压送量的控制齿条、能够将工作部沿着工作轴进行进退动作的致动器、以及被枢支轴部支承为能够摆动并且伴随着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的进退动作而进行摆动来使上述控制齿条滑动的连杆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机械式的燃烧喷射泵的柴油发动机等中,为了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控制、转速控制来控制燃料压送机构部的燃料压送量,而设置燃料喷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若致动器使工作部进行进退动作,则连杆与该工作部的进退动作连动地摆动。并且,控制齿条与该连杆的摆动动作连动地沿轴心方向滑动。而且,通过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致动器,从而能够伴随着控制齿条的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调整,而将燃料压送机构部的燃料压送量设定为适当的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7918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燃料喷射装置中,一般来说,致动器配置于装置主体的中央部附近。然而,由于控制齿条配置于燃料压送机构部的侧方,因此控制齿条以及连杆配置于从中央部附近向侧方侧偏移的位置。

由此,存在从连杆对致动器的工作轴施加载荷的作用点配置于相对于致动器的工作轴向侧方偏倚的位置的情况。就这样的结构而言,在使致动器的工作部沿工作轴进行进退动作时,其工作轴被施加相对较大的弯矩。于是,致动器的工作轴等的滑动部件的磨耗过度地进行,由此导致的响应性的降低、损伤等成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该实际情况,本发明的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能够维持良好的响应性并且实现长寿命化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1特征结构在于,涉及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具备:

控制齿条,其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能够通过变更该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来调整燃料压送机构部的燃料压送量;

致动器,其能够使工作部沿工作轴进行进退动作;以及

连杆,其被枢支轴部支承为能够摆动,伴随着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的进退动作进行摆动来使上述控制齿条摆动,

其中,

具备致动器侧连接部,其对上述连杆连接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

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配置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轴上。

根据本结构,在使致动器的工作部沿工作轴进行进退动作来使连杆摆动时,在致动器侧连接部中,从连杆对致动器的工作轴沿该工作轴作用有载荷。由此,能够减轻施加于致动器的工作部的弯矩,由此能够抑制致动器的滑动部件的磨耗过度的进行。

因此,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维持良好的响应性并且实现长寿命化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在于,具备施力部件,其对上述连杆朝着该连杆的摆动方向的一方侧施力,

上述施力部件相对于上述连杆的连接部位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的中心,配置于与上述连杆的摆动轴的轴心正交的同一平面上。

根据本结构,由于设置有对连杆朝着摆动方向的一方侧施力的施力部件设,因此能够防止该连杆的松动,实现控制齿条的顺畅的滑动。而且,在设置这样的施力部件时,由于施力部件相对于连杆的连接部位与致动器的工作部的中心,配置于与连杆的摆动轴的轴心正交的同一平面上,因此即使在对连杆施加来自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也由于该作用力作为沿工作轴的载荷传递于致动器的工作轴而不是作为弯矩传递,因此能够抑制由该弯矩引起的致动器的滑动部件的磨耗的进行。

另外,对于施力部件的与连接于连杆的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的连接部,能够固定于适当的部位,但例如若直接固定于致动器的主体侧,则能够进一步减轻对该致动器的工作轴施加的弯矩。

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在于,上述连杆在将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夹在中间的两侧,具有分别被上述枢支轴部支承且一体地摆动的一对杆部,将上述一对杆部这两者连接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而构成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

根据本结构,连杆具有一体地摆动的一对杆部,并且该一对杆部相对于致动器的工作部从将其夹在中间的两侧连接,而构成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由此,在致动器的工作轴从其两侧大致均衡地沿工作轴施加载荷。结果是,在致动器侧连接部中,能够使载荷从连杆对致动器的工作轴沿该工作轴作用。

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在于,使架设于上述一对杆部之间的贯通销贯通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而构成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

根据本结构,采用将贯通致动器的工作部的贯通销两端侧分别固定于配置于将该工作部夹在中间的两侧的一对杆部这一合理的结构,而构成将一对杆部这两者连接于致动器的工作部而成的致动器侧连接部,由此能够实现施加于致动器的工作轴的弯矩的减轻。

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在于,在供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收容的收容部的侧壁部,形成有用于对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插入上述贯通销的插入口。

在如上述那样使架设于一对杆部之间的贯通销贯通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而构成的致动器侧连接部的组装作业中,在从一对杆部的侧方侧插入贯通销时,存在位于该侧方侧的收容部的侧壁部成为阻碍的情况。

因此,根据本结构,由于在收容部的侧壁部形成有插入口,因此能够经由该插入口从一对杆部的侧方侧插入贯通销。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单化,并且能够尽可能缩窄设置于收容部的侧壁部与一对杆部之间的空间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6特征结构在于,上述贯通销构成为能够沿轴心方向分割为多个。

根据本结构,由于贯通销构成为能够沿轴心方向分割为多个,因此在致动器侧连接部的组装作业中,即使在一对杆部的侧方侧无法充分地确保用于插入贯通销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分割了贯通销的状态,将分割后的各个贯通销从一对杆部的侧方侧插入。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单化,并且尽可能缩窄设置于收容部的侧壁部与一对杆部之间的空间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7特征结构在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具有供上述贯通销插通的轴承部件,

上述轴承部件构成为:不能沿上述工作部的进退方向相对于上述工作部移动,且能够沿与上述枢支轴部的轴心正交并经过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以及齿条侧连接部的摆动轴正交方向相对于上述工作部滑动。

根据本结构,由于在设置于致动器的工作部的轴承部件支承贯通销,因此能够将致动器的工作部与贯通销经由轴承部件以面接触方式连接,避免成为磨耗的进行的重要因素的线接触。并且,能够将贯通销支承为良好地防止沿工作部的进退方向的松动并且能够沿摆动轴正交方向滑动的状态,由此能够将工作部的进退动作适当地经由贯通销向连杆传递。

本发明的第8特征结构在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构成为:通过沿该工作部的进退方向前后分割该工作部,而能够将上述贯通销从孔径方向对上述贯通销所贯通的销贯通孔进行插入。

根据本结构,通过在分割工作部的状态下将贯通销从孔径方向对销贯通孔插入而配置,之后组装工作部,从而不需要用于将贯通销从侧方插入的空间,由此能够实现装置进一步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供致动器的工作部收容的收容部的主视图。

图3是供致动器的工作部收容的收容部的立体图。

图4是致动器侧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致动器侧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6是对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贯通销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供致动器的工作部收容的收容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齿条侧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齿条侧连接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装置100构成为用于控制柴油发动机中的燃料喷射量。上述燃料喷射装置100具备装备有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控制、转速控制而被控制工作的致动器40的调节器(governor)10;与装备有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燃料泵50而构成。

在燃料泵50中,并列设置有多个向设置于柴油发动机的各气缸的喷嘴间歇地压送液体燃料来使液体燃料从该喷嘴喷射的燃料压送机构部51。在这些多个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侧方侧(图1中的背面侧)设置有用于对从各燃料压送机构部51向各气缸的喷嘴的燃料压送量进行调整的控制齿条55。上述控制齿条55被支承为以横穿多个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各个柱塞52的侧方部的姿势而沿轴心能够滑动。

并且,在多个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柱塞52侧(图1中的下方侧)支承有具有用于使该柱塞52上下运动的凸轮57a的凸轮轴57。通过对该凸轮轴57进行旋转驱动,从而通过形成于该凸轮轴57的凸轮57a而泵动(上下运动)各个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柱塞52。由此,燃料压送机构部51能够通过该柱塞52的泵动来压缩液体燃料。

而且,燃料压送机构部51构成为能够通过变更控制齿条55的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从而伴随着燃料供给端口的位置变更等来调整燃料压送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控制齿条55的轴心方向上从调节器10侧朝着燃料泵50侧滑动的方向(图1中的右向方向)称为“压入方向”。反过来,将在控制齿条55的轴心方向上从燃料泵50侧朝着调节器10侧滑动的方向(图1中的左向方向)称为“拔出方向”。

而且,对燃料压送机构部51而言,例如,构成为若控制齿条55向压入方向滑动则使燃料压送量减少,反过来,若控制齿条55向拔出方向滑动则使燃料压送量增加。另外,在控制齿条55的一端侧,设置有在后述的调节器10的收容部10a与连杆20连接的连接端部55a。并且,在燃料泵50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齿条55的向拔出方向的滑动的辅助弹簧56等。

调节器10在控制齿条55的连接端部55a侧与燃料泵50连结。而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该调节器10形成有临近燃料泵50侧的收容部10a。

在调节器10的与燃料泵50侧相反的一侧安装有电动式的致动器40。该致动器40具有配置于调节器10的收容部10a的工作部41,并且构成为能够将该工作部41沿与控制齿条55的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工作轴45进行进退动作。

在调节器10的收容部10a设置有连杆20。该连杆20被枢支轴部25支承为能够摆动,枢支轴部25在相对于控制齿条55的滑动方向扭转的位置具有垂直的轴心。在被支承为能够摆动的连杆20设置有供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连接的致动器侧连接部20a、与供控制齿条55的连接端部55a连接的齿条侧连接部20b。这些连接部20a、20b以在枢支轴部25与齿条侧连接部20b之间配置致动器侧连接部20a的状态沿与枢支轴部25的轴心大致正交的方向并列设置。

另外,在连杆20中,将沿枢支轴部25的轴心的方向称为“摆动轴心方向”,而将与枢支轴部25的轴心正交且经过致动器侧连接部20a以及齿条侧连接部20b的方向称为“摆动轴正交方向”。

在连杆20的规定部位连接有弹簧30(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一端侧,该弹簧30的另一端侧与固定于调节器10的收容部10a的底部侧的连接件31(参照图3。)连接。即,该弹簧30对连杆20朝着朝向该连杆20的摆动方向的一方侧的方向施加作用力,来防止连杆20的松动。另外,对于将弹簧30连接于收容部10a的底部侧的连接件31,能够固定于调节器10的适当的部位。该连接部31例如也能够固定于致动器40的主体侧。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轻对该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施加的弯矩。

在燃料喷射装置100中,若致动器40使工作部41沿工作轴45进行进退动作,则与之伴随地,连杆20绕枢支轴部25摆动。并且,伴随着连杆20的摆动,连接于连杆20的控制齿条55沿压入方向或者拔出方向滑动。即,通过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部(省略图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致动器40,从而能够伴随着控制齿条55的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调整,而将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燃料压送量设定为适当的量。

本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装置100具有用于维持良好的响应性并且实现长寿命化的特征结构,对于其详细内容在以下追加说明。

将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对连杆20连接的致动器侧连接部20a配置于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上的轴心上。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连杆20在将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夹在中间的两侧具有一对杆部21,该一对杆部21分别被枢支轴部25支承而一体地摆动。而且,致动器侧连接部20a构成为以使架设于一对杆部21之间的贯通销32贯通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的形态,将一对杆部21这两者连接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

另一方面,齿条侧连接部20b构成为使上述一对杆部21的一方侧向与枢支轴部25相反的一侧延伸突出,并将该延伸突出部21a对控制齿条55的连接端部55a经由臂27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杆部21的一方侧设置有齿条侧连接部20b。然而,也可以构成为使一对杆部21这两者向与枢支轴部25相反的一侧延伸突出,并在架设于这两个延伸突出部之间的销连接控制齿条55的连接端部55a。

具有一对杆部21的连杆20以将板状部件的两侧向相同的方向弯折而剖面成u字状并将该折弯部设为一对杆部21的形态构成。即,连杆20所具有的一对杆部21构成为以相互平行且使厚度方向沿着摆动轴心方向的姿势分别配置于工作部41的两侧的板状部。另外,一对杆部21在枢支轴部25侧以及齿条侧连接部20b侧这两侧被一对连结部22、23连结。

在这样构成的连杆20中,成为杆部21的面内方向沿在枢支轴部25、致动器侧连接部20a、以及齿条侧连接部20b施加的载荷的方向的状态。由此,连杆20的相对于这些载荷的刚性提高。另外,对于连结一对杆部21的连结部22、23的个数,也可以考虑杆部21的刚性等而适当地变更。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燃料喷射装置100中,使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沿工作轴45进行进退动作来使连杆20摆动。在像这样使连杆20摆动时,在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从其两侧经由贯通销32大致均衡地沿进退方向被施加载荷。即,在致动器侧连接部20a中,从连杆20对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沿该工作轴45的轴心作用有载荷。由此,减轻对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施加的弯矩,抑制致动器40的滑动部件的磨耗过度的进行。因此,能够维持致动器40的良好的响应性,并且抑制由磨耗引起的损伤等而实现长寿命化。

并且,用于防止连杆20的松动的弹簧30相对于连杆20的连接部位设为从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的轴心向摆动轴正交方向偏倚的部位。具体来说,弹簧30在连结一对杆部21的一对连结部22、23中的齿条侧连接部20b侧的连结部22,连接于连杆20。而且,弹簧30相对于该连杆20的连接部位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的中心配置于与连杆20的摆动轴心正交的同一平面f(参照图2。)上。

即,从弹簧30对连杆20施加的作用力作为沿工作轴45的轴心的载荷适当地传递于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而不产生成为使磨耗进行的重要因素的弯矩。另外,该弹簧30相对于连杆20的连接部位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如图7所示,能够在齿条侧连接部20b连接弹簧30。另外,在连杆20的松动不成为问题的情况、能够通过其他的手段来抑制该松动的情况等下,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弹簧30。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供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收容的收容部10a的侧壁部11,在致动器侧连接部20a的贯通销32的轴心方向上的部位形成有插入口12。该插入口12是为了对该致动器侧连接部20a插入贯通销32而设置的。通过形成有这样的插入口12,从而在致动器侧连接部20a的组装作业中,即使在设置于收容部10a的侧壁部11与一对杆部21之间的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也能够经过插入口12从一对杆部21的侧方侧将贯通销32简单地插入。而且,在组装作业后,能够将该插入口12通过塞子15等封锁。

另外,在组装作业中不利用插入口12就能使贯通销32插通于工作部41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该插入口12。

如图4所示,在连杆20的致动器侧连接部20a,在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形成有沿摆动轴正交方向形成长度并相对于摆动轴心方向平行地穿设的销贯通孔41a。在该销贯通孔41a设置有轴承部件42,该轴承部件42不能够沿着工作部41的进退方向相对于工作部41移动,且能够沿该销贯通孔41a的长度方向亦即摆动轴正交方向相对于工作部41滑动。而且,在形成于该轴承部件42的孔插通有被杆部21支承的贯通销32。

即,能够使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与贯通销32经由轴承部件42以面接触方式连接,避免作为磨耗进行的重要因素的线接触。并且,由于贯通销32被能够沿着摆动轴正交方向滑动的轴承部件42支承,因此其被支承为沿该工作部41的进退方向良好地防止松动,并且沿摆动轴正交方向能够滑动的状态。由此,能够将工作部41的进退动作经由贯通销32适当地向连杆20传递。另外,对于这样的轴承部件42,也能够予以省略而构成为使贯通销32直接插通于销贯通孔41a,或是改变形状、结构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构成为一体,但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构成为沿着该工作部41的进退方向能够前后分割。即,在该结构中,工作部41构成为以销贯通孔41a的中心部分为边界,末端侧的末端部件41a相对于基端侧的基端部件42b能够分割的部件。上述末端部件41a与基端部件42b能够通过多个螺丝41c连结而成为一体。而且,在将工作部41分离的状态下,能够对销贯通孔41a将插通有贯通销32的轴承部件42从孔径方向插入而配置。之后通过组装工作部41,从而不需要用于将贯通销32从侧方插入的空间。

插通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的贯通销32能够构成为一体,但如图6所示,能够构成为沿着轴心方向能够分割为多个。即,该贯通销32构成为能够分割为2个销部件33,被分割的各个销部件33构成为由抵接于杆部21材的外侧的头部33a、与从该头部33a延伸突出的轴部33b构成的t字状。而且,这2个销部件33构成为能够通过形成于轴部33b的末端的螺丝部33c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贯通销32,从而即使是在一对杆部21的侧方侧无法充分地确保用于插入贯通销32的空间的情况,也能够将杆部21连接于工作部41。这样的连接是通过将这2个销部件33分别从一对杆部21的外方侧插入内方侧的工作部41(参照图6的(a)。),并使轴部33b的末端部的螺丝部33c螺合而连结(参照图6的(b)。)来进行。

〔其他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限于各自单独地应用,也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组合而应用。

(1)对于连杆20以及其连杆20中的致动器侧连接部20a以及齿条侧连接部20b的结构而言,基于图8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追加说明。其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在图8所示的连杆20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将板状部件的两侧向相同的方向弯折而使剖面呈u字状,并将该折弯部设为一对杆部21。而且,该一对杆部21只通过枢支轴部25侧的连结部23连结,而能够一体地摆动。

另外,在一对杆部21中的一方侧的末端部设置有供控制齿条55经由臂27连接的齿条侧连接部20b。而且,在该齿条侧连接部20b连接有用于防止连杆20的松动的弹簧30。

在图8所示的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安装有圆盘状的基座板部43,并在比该基座板部43靠末端侧的位置设置有向朝着一对杆部21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4。

而且,由沿该杆部21的内侧设置的一对侧部37a与将这些侧部37a的基端侧彼此连接的连接部37b构成的u字状的承接部件37,通过设置于各个侧部37a的末端侧的轴部37c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一对杆部21之间。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安装连杆20的组装作业中,能够一边使承接部件37绕轴部37c旋转,一边将承接部件37的侧部37a简单地插入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中的基座板部43与突出部44之间。而且,通过像这样组装连杆20,从而能够将工作部41的进退动作经由承接部件37适当地向连杆20传递。

并且,若将工作部41的突出部44构成为能够绕该工作部41的中心轴旋转,或是构成为夹设弹簧等而能够从基座板部43取下,则连杆20的组装作业变得更简单。

(2)对于齿条侧连接部20b的结构而言,基于图9以及图10,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追加说明。其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在图9所示的齿条侧连接部20b中,设置在一对杆部21之间架设的贯通销35,并在该贯通销35的中央部连接用于防止连杆20的松动的弹簧30,并且在该贯通销35的端部连接供控制齿条55连接的臂27。通过该结构,连杆20的刚性进一步提高,一对连杆部21在齿条侧连接部20b更为一体地摆动。另外,弹簧30相对于连杆20的连接部位成为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的中心向摆动轴正交方向偏倚的部位,弹簧30的连接部位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的中心配置于与连杆20的摆动轴心正交的同一平面f上。由此,能够减轻施加于致动器40的工作轴的弯矩。

另外,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由于贯通销35的端部连接于控制齿条55侧,因此在连杆20的摆动时该贯通销35略微旋转摆动,而在贯通销35与弹簧30的连接部之间产生摩擦。

为此,也能够不将弹簧30直接连接于贯通销35,而是减轻其摩擦。

例如,在图10所示的齿条侧连接部20b中,在一对杆部21之间设置筒状部件36,并在该筒状部件36插通贯通销35。而且,弹簧30连接于筒状部件36的中央部,并且供控制齿条55连接的臂27连接于贯通销35的端部。通过该结构,即便在贯通销35摆动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弹簧30与筒状部件36之间产生摩擦。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连杆20中,作为与枢支轴部25正交的面,经过齿条侧连接部20b的中心的面成为相对于经过致动器侧连接部20a的中心的面向侧方偏移的状态。

与此相对,也可以例如设为将枢支轴部25的轴心方向倾斜地旋转的状态以使得这些面变得相同。若像这样构成,则能够使作用于齿条侧连接部20b的力作为沿工作轴45的载荷适当地传递于致动器40的工作轴45而不产生成为使磨耗进行的重要因素的弯矩。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a...收容部;11...侧壁部;12...插入口;20...连杆;20a...致动器侧连接部;20b...齿条侧连接部;21...杆部;25...枢支轴部;30...弹簧(施力部件);32...贯通销;40...致动器;41...工作部;41a...销贯通孔;42...轴承部件;45...工作轴;51...燃料压送机构部;55...控制齿条;100...燃料喷射装置;f...平面。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具备:

控制齿条,其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能够通过变更该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来调整燃料压送机构部的燃料压送量;

致动器,其能够使工作部沿工作轴进行进退动作;以及

连杆,其被枢支轴部支承为能够摆动,伴随着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的进退动作进行摆动来使上述控制齿条滑动,

其特征在于,

具备致动器侧连接部,其对上述连杆连接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

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配置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具备施力部件,其对上述连杆朝着该连杆的摆动方向的一方侧施力,

上述施力部件相对于上述连杆的连接部位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的中心,配置于与上述连杆的摆动轴的轴心正交的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上述连杆在将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夹在中间的两侧,具有分别被上述枢支轴部支承且一体地摆动的一对杆部,

将上述一对杆部这两者连接于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而构成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使架设于上述一对杆部之间的贯通销贯通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而构成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在供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收容的收容部的侧壁部,形成有用于对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插入上述贯通销的插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上述贯通销构成为能够沿轴心方向分割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具有供上述贯通销插通的轴承部件,

上述轴承部件构成为:不能沿上述工作部的进退方向相对于上述工作部移动,且能够沿与上述枢支轴部的轴心正交并经过上述致动器侧连接部以及齿条侧连接部的摆动轴正交方向相对于上述工作部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中,

上述致动器的工作部构成为:通过沿该工作部的进退方向前后分割该工作部,而能够将上述贯通销从孔径方向对上述贯通销所贯通的销贯通孔进行插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维持良好的响应性并且实现长寿命化的技术。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100)具备:控制齿条(55),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心方向滑动,能够通过变更该轴心方向上的滑动位置来调整燃料压送机构部(51)的燃料压送量;致动器(40),能够使工作部(41)进行进退动作;以及连杆(20),被枢支轴部(25)支承为能够摆动,伴随着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的进退动作进行摆动来使控制齿条(55)滑动,具备致动器侧连接部(20A),对连杆(20)连接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致动器侧连接部(20A)与致动器(40)的工作部(41)配置于同轴上。

技术研发人员:高岸勋;南光政树;岩乃亮太;町山博之;中口健一;福田雄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洋马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8.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7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