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杆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旋塞阀是关闭件或柱塞形的旋转阀,通过旋转90度使阀塞上的通道口与阀体上的通道口相通或分开,实现开启后关闭的一种阀门。旋塞阀耐久测试中,需要将旋塞阀固定在测试台位上,由气缸驱动下压杆下压和旋转旋塞阀阀杆。由于人工安装偏差的存在,存在着测试台下压杆与旋塞阀阀杆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问题,从而导致旋塞阀出现卡死无法下压的状况,并且测试台在阀体卡死的情况下继续反复下压也会导致测试台气缸损坏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阀杆对位装置,该装置能消除旋塞阀安装时产生的误差,并能使测试台下压杆施加的力与旋塞阀阀杆在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使用完毕后能自动复位的阀杆对位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滑配连接在对位座的一端,第二安装座滑配连接在对位座的另一端,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阀杆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阀杆的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孔道延伸方向与第一安装座的滑移方向垂直,第二安装孔的孔道延伸方向与第二安装座的滑移方向垂直,而第一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与第二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
为便于测试结束后阀杆对位装置复位,各所述安装座与对位座的连接处均留有对位间隙,该对位间隙两侧的安装座与对位座的对应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该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能相互吸引,且当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正对时,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分别于对位座正对,并使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在同一直线上。测试结束后,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相互磁吸作用能使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分别与对位座正对,恢复无偏差状态,以便于后续测试的进行。
为使整个阀杆对位装置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恢复至无偏差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与对位座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上述对位间隙,各对位间隙中分别安装有上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同样地,第二安装座与对位座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上述对位间隙,各对位间隙中分别安装有上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
为使各安装座能更加准确的复位,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的两个第一磁块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另一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
为使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同步复位,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两个第一磁块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二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为α,而第二安装座的两个第一磁块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一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为β,则α与β的大小相等。
为使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能进一步准确复位,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的相互磁吸面的形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座与对位座通过第一滑配结构形成滑配连接,该第一滑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与对位座相互连接处的其中一处的第一滑轨和另一处的第一滑块,该第一滑轨嵌装在第一滑块中并能沿第一滑块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上述第二安装座与对位座通过第二滑配结构形成滑配连接,该第二滑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与对位座相互连接处的其中一处的第二滑轨和另一处的第二滑块,该第二滑轨嵌装在第二滑块中并能沿第二滑块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并且,上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为能更加准确、快速地将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调整至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第一限位槽中,且该第一滑轨沿第一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横隔在第一限位槽中,第一滑块的两侧槽壁分别位于第一滑轨两侧的第一限位槽的对应内腔中,第一滑块的长度短于第一限位槽的长度,且当第一滑块相对于第一滑轨滑移至最外端时,第一滑块沿其滑移方向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能分别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的对应处相抵,相对应地,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第二限位槽中,且该第二滑轨沿第二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横隔在第二限位槽中,第二滑块的两侧槽壁分别位于第二滑轨两侧的第二限位槽的对应内腔中,第二滑块的长度短于第二限位槽的长度,且当第二滑块相对于第二滑轨滑移至最外端时,第二滑块沿其滑移方向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能分别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的对应处相抵。
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安装座与对位座分别正对时,第一滑块位于第一限位槽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第二滑块位于第二限位槽沿长度方向的中部。
作为优选,各所述滑块与对应的限位槽的长度差均大于0小于等于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阀杆对位装置可用于需要两根阀杆对位且容易存在偏差的场合,可对为人为的安装误差进行校准,例如旋塞阀测试台中,由于旋塞阀安装时的误差可能出现在任意方向上,因此本发明中,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滑配连接在对位座相对的两端,并且第一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与第二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当旋转阀安装产生偏差时,通过相对于对位座滑动第一安装座或/和第二安装座能使旋塞阀的阀杆和测试台下压杆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在360度方向消除安装偏差,避免旋塞阀卡死而无法下压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阀杆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阀杆对位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阀杆对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阀杆对位装置,包括对位座1、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上述第一安装座2滑配连接在对位座1的上端,第二安装座3滑配连接在对位座1的下端,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上下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座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阀杆(未示出)的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座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阀杆(未示出)的第二安装孔31。本实施例中,该阀杆对位装置用于旋塞阀耐久测试台中,因此上述第一阀杆为耐久测试台的下压杆,而上述第二阀杆为旋塞阀固定装置的阀杆,该阀杆与旋塞阀的阀杆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当旋塞阀固定装置的阀杆与下压杆在同一直线上时即下压杆与旋塞阀的阀杆在同一直线上。当然,本发明中的阀杆对位装置也适用于其他需要两根阀杆对位并容易存在偏差的场合,可对人为的安装误差进行校准。上述第一安装孔21的孔道相对于第一安装座2竖直向下延伸,第二安装孔31的孔道相对于第二安装座3竖直向上延伸,第一安装座2与第二安装座3分别沿水平面相对于对位座1滑移,且两者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
由于旋塞阀安装时的误差可能出现在任意方向上,因此本发明中,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分别滑配连接在对位座1相对的两端,并且第一安装座2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与第二安装座3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当旋转阀安装产生偏差时,通过相对于对位座1滑动第一安装座2或第二安装座3能使旋塞阀的阀杆和测试台下压杆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在360度方向消除安装偏差,避免旋塞阀卡死而无法下压状况的产生。
进一步,上述第一安装座2与对位座1通过第一滑配结构4形成滑配连接,该第一滑配结构4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与对位座1相互连接处的其中一处的第一滑轨41和另一处的第一滑块42,该第一滑块42能沿第一滑轨41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上述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1通过第二滑配结构5形成滑配连接,该第二滑配结构5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1相互连接处的其中一处的第二滑轨51和另一处的第二滑块52,该第二滑块52能沿第二滑轨51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并且,上述第一滑轨41与第二滑轨5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为使阀杆对位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并且能更加准确的校准阀杆的位置而使两端的阀杆在同一直线上,上述对位座1呈平台状,其横截面呈倒角正方形状,下述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的结构相同并均为方形槽,并且,第一限位槽11沿对位座1的宽度方向位于对位座1顶面的中部,而第二限位槽12沿对位座1的宽度方向位于对位座1底面的中部,并且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51的结构相同并分别沿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12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对应的限位槽中。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的结构相同,第一滑块42和第二滑块52均具有u的滑槽(分别为第一滑槽421和第二滑槽521),上述各滑轨嵌装在对应的滑槽中,使得各滑块能沿对应的滑轨来回滑移。
再进一步,为能更加准确、快速地将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调整至同一直线上,上述第一滑轨41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1中,且该第一滑轨41沿第一限位槽11的长度方向横隔在第一限位槽11中,第一滑槽421的两侧槽壁分别位于第一滑轨41两侧的第一限位槽11的对应内腔中,第一滑块42的长度短于第一限位槽11的长度,且当第一滑块42相对于第一滑轨41滑移至最外端时,第一滑槽421沿其滑移方向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能分别与第一限位槽11的内壁的对应处相抵,相对应地,上述第二滑轨51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2中,且该第二滑轨51沿第二限位槽12的长度方向横隔在第二限位槽12中,第二滑槽521的两侧槽壁分别位于第二滑轨51两侧的第二限位槽12的对应内腔中,第二滑块52的长度短于第二限位槽12的长度,且当第二滑块52相对于第二滑轨51滑移至最外端时,第二滑槽521沿其滑移方向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能分别与第二限位槽12的内壁的对应处相抵。优选地,各上述安装座与对位座1分别正对时,第一滑块42位于第一限位槽1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第二滑块52位于第二限位槽12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这样方便通过滑移第一安装座2或第二安装座3对下压杆/旋塞阀阀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两者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旋塞阀安装时的误差人眼不可识别,其一般不会超出2mm,为满足调节的需要,同时使整个装置在调节过程中内部结构稳固,优选地,各上述滑块与对应的限位槽的长度差均大于0小于等于10mm,即本装置能实现对最大安装偏差为5mm的安装误差的调整,完全能够满足试验的需要,并且也能保证整个装置在试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调整完毕后,第一安装座2和/或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1之间产生的偏移,为使安装座能自动复位从而为下一次测试做好准备,各上述安装座与对位座1的连接处均留有对位间隙10,该对位间隙10两侧的安装座与对位座1的对应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该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能相互吸引,且当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正对时,第一安装座2与第二安装座3分别于对位座1正对,并使第一安装孔21与第二安装孔31在同一直线上。测试结束后,通过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的相互磁吸作用能使第一安装座2与第二安装座3分别与对位座1正对,恢复无偏差状态,以便于下一次测试的顺利进行。为使整个阀杆对位装置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恢复至无偏差状态,优选地,上述第一安装座2与对位座1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上述对位间隙10,各对位间隙10中分别安装有上述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同样地,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上述对位间隙10,各对位间隙10中也分别安装有上述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为使各安装座能更加准确的复位,其中一个上述安装座的两个第一磁块6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另一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此外,对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进行如上布置,能增加两块磁块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减少磁场间的干涉,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快速、正确复位,而且能延长磁块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均为永磁体。
进一步,为使第一安装座2与第二安装座3同步复位,上述第一安装座2的两个第一磁块6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二安装座3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为α,而第二安装座3的两个第一磁块6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一安装座2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为β,则α与β的大小相等,本实施例中α与β均为15度。由于各第一磁块6与对应的第二磁块7分别相对设置,图5和图4中分别用位于对位座1顶面的两块第二磁块7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二安装座3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标示为α,用位于对位座1底面的两块第二磁块7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一安装座2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标示为β。为使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能进一步准确复位,上述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的相互磁吸面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均呈圆盘状。
1.一种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座(1)、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所述第一安装座(2)滑配连接在对位座(1)的一端,第二安装座(3)滑配连接在对位座(1)的另一端,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座(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阀杆的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座(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阀杆的第二安装孔(22),且第一安装孔(21)的孔道延伸方向与第一安装座(2)的滑移方向垂直,第二安装孔(22)的孔道延伸方向与第二安装座(3)的滑移方向垂直,而第一安装座(2)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与第二安装座(3)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座与对位座(1)的连接处均留有对位间隙(10),该对位间隙(10)两侧的安装座与对位座(1)的对应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该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能相互吸引,且当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正对时,第一安装座(2)与第二安装座(3)分别与对位座(1)正对,而第一安装孔(21)与第二安装孔(31)在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与对位座(1)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上述对位间隙(10),各对位间隙(10)中分别安装有上述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同样地,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1)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具有上述对位间隙(10),各对位间隙(10)中也分别安装有上述第一磁块(6)和第二磁块(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座的两个第一磁块(6)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另一安装座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的两个第一磁块(6)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二安装座(3)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为α,而第二安装座(3)的两个第一磁块(6)的中心所在的直线偏离第一安装座(2)相对于对位座(1)的滑移方向的偏离角度为β,则α与β的大小相等。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块(6)与第二磁块(7)的相互磁吸面的形状相同。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与对位座(1)通过第一滑配结构(4)形成滑配连接,该第一滑配结构(4)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与对位座(1)相互连接处的其中一处的第一滑轨(41)和另一处的第一滑块(42),该第一滑块(42)上具有u形的第一滑槽(421),该第一滑轨(41)嵌装在该第一滑槽(421)中,第一滑块(42)能沿第一滑轨(41)来回滑动,
上述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1)通过第二滑配结构(5)形成滑配连接,该第二滑配结构(5)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座(3)与对位座(1)相互连接处的其中一处的第二滑轨(51)和另一处的第二滑块(52),该第二滑块(52)具有u形的第二滑槽(521),该第二滑轨(51)嵌装在第二滑槽(521)中,第二滑块(52)能沿第二滑轨(51)来回滑动,
并且,上述第一滑轨(41)与第二滑轨(5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41)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1)中,且该第一滑轨(41)沿第一限位槽(11)的长度方向横隔在第一限位槽(11)中,第一滑块(42)的两侧槽壁分别位于第一滑轨(41)两侧的第一限位槽(11)的对应内腔中,第一滑块(42)的长度短于第一限位槽(11)的长度,且当第一滑块(42)相对于第一滑轨(41)滑移至最外端时,第一滑槽(421)沿其滑移方向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能分别与第一限位槽(11)的内壁的对应处相抵,
相对应地,所述第二滑轨(51)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2)中,且该第二滑轨(51)沿第二限位槽(12)的长度方向横隔在第二限位槽(12)中,第二滑块(52)的两侧槽壁分别位于第二滑轨(51)两侧的第二限位槽(12)的对应内腔中,第二滑块(52)的长度短于第二限位槽(12)的长度,且当第二滑块(52)相对于第二滑轨(51)滑移至最外端时,第二滑槽(521)沿其滑移方向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能分别与第二限位槽(12)的内壁的对应处相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座与对位座(1)分别正对时,第一滑块(42)位于第一限位槽(1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第二滑块(52)位于第二限位槽(12)沿长度方向的中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杆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块与对应的限位槽的长度差均大于0小于等于10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