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用液相混合结合冷压烧结制备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抗辐射性、介电性,以及极低的摩擦系数和自润滑性,成为氟塑料中最先进、运用最广泛的树脂之一。它不仅在机械、化学化工和电子电气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而且在宇航、军事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ptfe分子的结构特点,大分子间吸引力较小,带状晶体易被片状剥离,因而表现为力学性能差、抗蠕变性差、易冷流、回弹性差、不耐磨、不导电、不导热、线膨胀系数大等缺点,这极大限制了它在某些行业的广泛应用。因此,深入研究聚四氟乙烯的结构和物化特性,特别是通过化学、物理改性以研制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ptfe材料,已成为目前聚四氟乙烯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无机纳米填料填充改性是聚四氟乙烯最常用的改性方法之一。目前用于填充改性ptfe的无机纳米填料主要有纳米级的金刚石、caco3、catio3、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等。marcus等用玻璃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和磨损性能获得了较高的提升,然而lim等向ptfe中加入2%的纳米金刚石就获得了最小的摩擦系数及磨损伤害。蔡雄等采用改性的caco3填充聚四氟乙烯以期改善其力学性能。但是这些报道都存在填料与ptfe基体混合不够均匀的问题。宋永要等通过添加偶联剂改善填料与基体的混合均匀性,但是偶联剂的加入导致制备工艺的复杂化以及加重环境污染,而且在后续的ptfe烧结过程中,高温条件可能导致偶联剂的分解。见雪珍等采用石墨烯填充ptfe,首先对石墨烯进行羧基化和氨基化,再与ptfe复合,供电基团表面电子云会偏向氟原子,即偏向于ptfe。在范德华力作用下,诱导效应产生的电子云流动,加强了石墨烯和ptfe之间的界面粘合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tfe的性能。但是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小,因此性能改善有限。作为与石墨烯类似结构的二维材料,六方氮化硼纳米片(n-bn)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填充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其热导率优于大多数金属和陶瓷材料。并且随着片层厚度的减小,热导率的值会增大,单层bn纳米片的热导率大于多层和块体的bn。此外,与石墨烯一样,n-bn也是机械强度非常好的纳米材料。正是由于其具备极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n-bn已被广泛作为有机聚合物的二维无机填料,用来改善有机聚合物的热导性和力学性能。六方氮化硼可以对ptfe起到良好的改性效果,但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块体bn,容易造成复合材料的组织不均反而成为应力集中点,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性能。此外,目前所报道的bn填充改性ptfe基本都是采用高速机械混合两种原料,再对混合粉体进行冷压烧结。机械混合很难均匀,而且在烧结过程中,ptfe分子链会发生热运动,很可能造成bn的聚集,导致复合材料结构的不均匀性,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善ptfe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导热性能,本项目拟采用bn纳米片对ptfe进行改性:(1)采用熔融柠檬酸热处理块体bn,可将其b-n键断开造成了大量的b、n空位缺陷,这有利于在氮化硼纳米片层的缺陷和边缘处形成-oh和-nh-官能团,将氮化硼层间距撑开,进而得到纳米片。(2)ptfe中氟原子与硅油中氢原子的大电负性差,引起强烈的偶极相互作用,使ptfe粉末可以分散于硅油中形成稳定乳液。而氮化硼也可以分散于硅油中形成乳液,采用液相混合,较固相混合更有利于均匀分散。另外,剥离的n-bn表面b原子具有空轨道,ptfe的氟原子则具有未成对电子,因此两者可以产生配位作用,也有利于ptfe与n-bn的均匀混合。(3)ptfe由于熔融时粘度非常大,因此采用冷压烧结的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如此得到的复合材料中ptfe与n-bn分散效果更好,可得到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液相混合结合冷压烧结制备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方法,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构成:ptfe:90-99wt%;氮化硼:1-10wt%。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氮化硼(bn)的剥离将六方氮化硼粉末用熔融柠檬酸处理24h后水洗至中性,再进行过滤、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n-bn);(2)ptfe和n-bn的液相混合将ptfe和n-bn按比例称取,分别将ptfe粉末、氮化硼纳米片(n-bn)各自分散于硅油中形成稳定乳液,再均匀混合后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干燥后得到混合粉末;(3)冷压成型与烧结将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在压力下进行冷压成型,保压一段时间;再将形坯放入烧结炉中,按一定温度控制程序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即得产品。上述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氮化硼粒径为1-10μm。上述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为粒径20μm-80μm的悬浮细粉。上述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60-180℃。上述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bn的质量分数为1-10wt%。上述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冷压压力为100-140mpa。上述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烧结过程中,温度控制程序如下:i.升温速率1.5℃/min,目标温度130℃,保温1h;ii.升温速率1.4℃/min,目标温度250℃,保温1h;iii.升温速率1.1℃/min,目标温度327℃,保温2h;iv.升温速率1℃/min,目标温度345℃,保温1h;v.升温速率0.4℃/min,目标温度375℃,保温1-5h;ⅵ.随炉冷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4,其组分及工艺参数见表1。本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1)氮化硼(bn)的剥离将六方氮化硼粉末用熔融柠檬酸处理24h后水洗至中性,再进行过滤、干燥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n-bn);(2)ptfe和n-bn的液相混合称取一定量的ptfe粉末,将其与硅油混合,机械搅拌约1h使得ptfe在硅油中均匀分散;同样称取一定量的n-bn粉末,以硅油为介质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形成良好的分散液。最后,将两种分散体混合在一起以形成均匀分散的混合液体。将搅拌均匀的分散液进行抽滤,抽滤至一定程度后,用二氯甲烷洗涤粉末中残余的硅油,待混合粉末基本抽滤干燥后,再将其放入铁盘中进行进一步烘干,在150℃烘箱中烘至4-5小时;(3)冷压成型与烧结称取一定量完全烘干的混合粉末,均匀地铺在模具内,目的是希望样品在压制过程中受力均匀,坯体密度均匀,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以一定压力进行压制。模压结束后,取出模具中样品。作为在整个样品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烧结,烧结工艺是复合材料性能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经过多次实验后的总结归纳,采取以下烧结工艺较为合适:1)由于烧结炉的铁盘上圆孔较大,为避免对样品烧结过程中产生影响,在样品下面垫上孔径为0.8mm,厚度为0.8mm的铁片。开启烧结炉并同时打开转盘和鼓风以保证样品在烧结炉中受热均匀;2)因为ptfe的热导性较差,如果烧结过程中的升温速率没有严格控制,将会对样品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实验烧结过程中,温度控制程序如下:i.升温速率1.5℃/min,目标温度130℃,保温1h;ii.升温速率1.4℃/min,目标温度250℃,保温1h;iii.升温速率1.1℃/min,目标温度327℃,保温2h;iv.升温速率1℃/min,目标温度345℃,保温1h;v.升温速率0.4℃/min,目标温度375℃,保温1-5h;ⅵ.随炉冷却。(4)对制得的成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可以得出所制得的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表1实施案例的组分及工艺参数表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3ptfe(wt%)99909295n-bn(wt%)11085模压压力(mpa)130140130120375℃保温时间(h)2225表2实施案例产品性能测试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拉伸强度(mpa)24.7522.7523.2524.50冲击强度(mpa)15.114.514.815.8磨损性能(g)0.02530.00590.01360.0150导热系数(w·m-1·k-1)0.42770.44780.44130.4436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混合的方法得到均匀混合物,再进行冷压烧结得到复合材料。具体的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氮化硼(bn)的剥离
将六方氮化硼粉末用熔融柠檬酸处理24h后水洗至中性,再进行过滤、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n-bn);
2)聚四氟乙烯(ptfe)和氮化硼纳米片(n-bn)的液相混合
分别将聚ptfe粉末、氮化硼纳米片(n-bn)各自分散于硅油中形成稳定乳液,再均匀混合后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干燥后得到混合粉末;
3)冷压成型和烧结
将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模压,得到形坯;再将形坯放入烧结炉中,按一定程序升温进行烧结,最终得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粒径为1μm-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为粒径20μm-80μm的悬浮细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6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bn的质量分数为1-1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冷压压力为100-140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烧结过程中,温度控制程序如下:
i.升温速率1.5℃/min,目标温度130℃,保温1h;
ii.升温速率1.4℃/min,目标温度250℃,保温1h;
iii.升温速率1.1℃/min,目标温度327℃,保温2h;
iv.升温速率1℃/min,目标温度345℃,保温1h;
v.升温速率0.4℃/min,目标温度375℃,保温1-5h;
ⅵ.随炉冷却。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液相混合的方法先得到混合粉末,再进行冷压烧结制得复合材料。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氮化硼(BN)的剥离:将六方氮化硼粉末用熔融柠檬酸处理24h后水洗至中性,再进行过滤、干燥得到氮化硼纳米片(n‑BN);2)聚四氟乙烯(PTFE)和n‑BN的混合:分别将PTFE粉末、氮化硼纳米片(n‑BN)各自分散于硅油中形成稳定乳液,再经强烈搅拌均匀混合,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干燥后得到混合粉末;3)冷压成型与烧结:将混合粉末放入模压模具中,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冷压,取出型坯,放置于烧结炉中,按一定温度曲线进行烧结,最终得到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的液相混合法有效改善了混合均匀性,制得的PTFE/氮化硼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吕亮;何明平;吴哥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市中通化工有限公司;衢州学院;吕亮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