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常存在固体颗粒、粉末与液体进行混合的情况,常利用搅拌混合装置进行搅拌混合,为充分混合,固体颗粒常进行碾碎步骤,但仍然存在部分颗粒过大的现象,现有混合装置通过加装筛板分筛,但筛下的过大颗粒仍要取出再次碾碎,带来不便,其次,由于与液体混合,筛板表面易粘有过多原料,难以落至混合装置的内侧,不利于充分混合反应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碾碎结构,所述顶盖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引流结构,其中:
所述碾碎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内壁上的固定筛板、设置在固定筛板上方且活动连接在搅拌杆外表面的活动辊,所述固定筛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筛孔;
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半圆环形状的引流盒、开设在引流盒下端外表面的排水口、贯穿于顶盖上端外表面并延伸至引流盒内侧的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顶盖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贯穿于顶盖的上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引流盒避开进料斗的下方位置设置,所述引流盒与顶盖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水口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延伸出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端口处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活动辊的内侧活动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外表面,所述活动辊与搅拌杆之间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辊与固定筛板的上端外表面之间不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筛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筛孔以搅拌杆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固定筛板的边缘与装置主体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活动穿过固定筛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搅拌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有碾碎结构,在颗粒原料进入后,落至固定筛板的表面,较小的颗粒从筛孔处顺利通过,较大的颗粒留下,运行装置时,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轴沿搅拌杆转动,活动辊对固定筛板表面的颗粒进行碾压粉碎,成较小颗粒时顺应筛孔落下,在起到分筛过滤较大颗粒的同时,可以对颗粒进行碾碎,省去了取出再碾碎的过程,带来便利,通过设置有引流结构,由于与液体进行混合,固定筛板处因喷溅或者倒入液体时会粘有液体残留,之后会与原料颗粒相粘结,通过向进水管处泵入原料液体,经过引流盒,再从排水口处喷出,对固定筛板的表面进行冲洗,有效防止原料粘结的现象发生,有利于提升混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活动辊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的顶盖的半剖视图。
图中:1、装置主体;2、顶盖;3、电机;4、搅拌杆;5、搅拌叶;6、碾碎结构;61、固定筛板;62、筛孔;63、活动辊;64、连接轴;7、进料斗;8、引流结构;81、引流盒;82、进水管;83、排水口;9、排料口;1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2,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搅拌杆4,搅拌杆4的上端连接有电机3,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碾碎结构6,顶盖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引流结构8,其中:
碾碎结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壁上的固定筛板61、设置在固定筛板61上方且活动连接在搅拌杆4外表面的活动辊63,固定筛板6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筛孔62,使得较大的颗粒留在固定筛板61的表面,活动辊63经过将会对原料颗粒进行碾压粉碎。
引流结构8包括半圆环形状的引流盒81、开设在引流盒81下端外表面的排水口83、贯穿于顶盖2上端外表面并延伸至引流盒81内侧的进水管82,通过向进水管82处通入原料液体,在添加液体原料的同时,起到冲刷固定筛板61表面的效果。
电机3与顶盖2之间为固定连接,电机3的型号为y2-132m-4,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7,进料斗7贯穿于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便于将原料颗粒倒入。
引流盒81避开进料斗7的下方位置设置,引流盒81与顶盖2之间为固定连接,排水口83的数量为若干组,以确保对固定筛板61的表面较大面积的冲刷。
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0,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延伸出排料口9,排料口9的端口处设置有阀门,可选用球阀等,在充分混合均匀后开启,将混合液从排料口9处排出。
活动辊63的内侧活动贯穿有连接轴64,连接轴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杆4的外表面,活动辊63与搅拌杆4之间通过连接轴64活动连接,确保活动辊63可以转动,防止碾碎过程中发生使得原料颗粒堆积的现象,活动辊63与固定筛板6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不相接触,具体距离可依据筛孔62的孔径大小以及原料颗粒的大小来定。
筛孔62的数量为若干组,筛孔62以搅拌杆4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固定筛板61的边缘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确保固定筛板61的稳固,搅拌杆4活动穿过固定筛板61的上端外表面,搅拌杆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搅拌叶5,利于充分混合搅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在将颗粒原料送入后,落至固定筛板61的表面,较小的颗粒从筛孔62处顺利通过,较大的颗粒留下,运行装置时,电机3带动搅拌杆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轴64沿搅拌杆4转动,活动辊63对固定筛板61表面的颗粒进行碾压粉碎,成较小颗粒时顺应筛孔62落下,在起到分筛过滤较大颗粒的同时,可以对颗粒进行碾碎,省去了取出再碾碎的过程,带来便利,由于与液体进行混合,固定筛板61处因喷溅或者倒入液体时会粘有液体残留,之后会与原料颗粒相粘结,使用者通过向进水管82处泵入原料液体,经过引流盒81,再从排水口83处喷出,对固定筛板61的表面进行冲洗,有效防止原料粘结的现象发生,有利于提升混合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的上端连接有电机(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碾碎结构(6),所述顶盖(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引流结构(8),其中:
所述碾碎结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壁上的固定筛板(61)、设置在固定筛板(61)上方且活动连接在搅拌杆(4)外表面的活动辊(63),所述固定筛板(6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筛孔(62);
所述引流结构(8)包括半圆环形状的引流盒(81)、开设在引流盒(81)下端外表面的排水口(83)、贯穿于顶盖(2)上端外表面并延伸至引流盒(81)内侧的进水管(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与顶盖(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贯穿于顶盖(2)的上端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盒(81)避开进料斗(7)的下方位置设置,所述引流盒(81)与顶盖(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水口(83)的数量为若干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延伸出排料口(9),所述排料口(9)的端口处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辊(63)的内侧活动贯穿有连接轴(64),所述连接轴(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杆(4)的外表面,所述活动辊(63)与搅拌杆(4)之间通过连接轴(64)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辊(63)与固定筛板(61)的上端外表面之间不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62)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筛孔(62)以搅拌杆(4)为轴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固定筛板(61)的边缘与装置主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4)活动穿过固定筛板(6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搅拌杆(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搅拌叶(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