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公开涉及控制车辆中的热的热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设有热控制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油在热交换器中被由发动机冷却水而冷却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643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变速器油在热交换器中由发动机冷却水而冷却的构成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的状态(例如发动机冷却水未流向该热交换器的情况),在该热交换器中无法冷却变速器油,产生冷却变速器的能力的降低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鉴于这些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对车辆的变速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的热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第1方案中,提供一种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散热器,其对冷却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变速器,其传递由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空冷式油冷却器,其通过与所述车辆的外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对所述变速器进行冷却的变速器油;水冷式油冷却器,其通过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所述变速器油;以及流路切换部,其切换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或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另外在所述冷却水未流向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所述流路切换部也可以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另外,所述发动机具有恒温器,其基于所述冷却水的温度来切换使所述冷却水流入所述散热器、或不使所述冷却水流入所述散热器。所述恒温器也可以在所述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冷却水不流入所述散热器。

另外,还可以具有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来控制切换所述流路切换部。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车辆的外侧的空气的温度小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

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车辆行驶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3阈值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所述变速器油的温度为第4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及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另外,所述控制部也可以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使得在所述冷却水未流向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在所述冷却水流向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热控制装置发挥能够提高对车辆的变速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的构成。

图2表示设有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的车辆的构成的一个示例。

图3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中在冷却水未流向散热器的情况下的冷却水及变速器油的流动。

图4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中在冷却水流向散热器的情况下的冷却水及变速器油的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设有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的车辆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车辆具有热控制装置1、侧框架2及轮胎3。热控制装置1具有提高对车辆的变速器13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的功能。侧框架2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构件。轮胎3是车辆的前轮。

热控制装置1具有发动机11、散热器12、变速器13、空冷式油冷却器14、水冷式油冷却器15、流路切换部16以及控制部17。发动机11产生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发动机11例如是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发动机11具有恒温器111和泵112。

恒温器111具有基于冷却水的温度而切换使冷却水流入散热器12,或使冷却水不流入散热器12的功能。具体地说,恒温器111具有通过基于在发动机11内部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而进行开闭,从而调节从发动机11向散热器12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的功能。冷却水是在发动机11与散热器12之间循环的流体。冷却水是为了冷却发动机11而使用的流体,例如是llc(longlifecoolant:长效冷却液)。

具体地说,恒温器111在流动在发动机11内部的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不从发动机11向散热器12流动。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冷却水通过从恒温器111向泵112流动,而在发动机11的内部循环。

恒温器111在流动在发动机11内部的冷却水的温度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从发动机11向散热器12流动。更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冷却水从恒温器111向散热器12流动,被由散热器12冷却后,流入发动机11。此外,第1阈值也可以被设定为在70~90℃之间。例如,恒温器111也可以在流动在发动机11内部的冷却水的温度为80℃以上的情况下打开。

泵112具有产生用于使冷却水流动的力的功能。通过泵112的运转,冷却水在发动机11的内部循环流动。

散热器12具有冷却发动机11的功能。散热器12是空冷式的散热器。具体地说,散热器12通过使被发动机11加热的冷却水与行驶风或由风扇送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冷却水。

变速器13具有传递由发动机11产生的动力的功能。具体地说,变速器13例如将由发动机11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变速器13例如包含手动自动一体变速器(amt(automatedmanualtransmission))、或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

空冷式油冷却器14通过与车辆的外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对变速器13进行冷却的变速器油。具体地说,空冷式油冷却器14通过使被变速器13加热的变速器油与行驶风或由风扇送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变速器油。变速器油是为了冷却变速器13而使用的流体。变速器油例如是自动变速器液(atf(automatictransmissionfluid))。具体地说,变速器油例如对变速器13所包含的液力耦合器部、扭矩转换器部、及产生于齿轮上的加热部进行冷却。

水冷式油冷却器15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变速器油。具体地说,水冷式油冷却器15通过使被变速器13加热的变速器油与被散热器12冷却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变速器油。

流路切换部16具有切换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或使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的功能。流路切换部16例如是三通阀。

通过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变速器油在变速器13与空冷式油冷却器14之间、或在变速器13与水冷式油冷却器15之间循环。具体地说,通过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变速器油如图3所示在变速器13→流路切换部16→空冷式油冷却器14→变速器13之间流动,或如图4所示在变速器13→流路切换部16→水冷式油冷却器15→变速器13之间流动。

控制部17例如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控制部17基于车辆的状态控制切换流路切换部16。具体地说,控制部17例如通过根据冷却水流向散热器12、或冷却水未流向散热器12而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从而切换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或使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

如图2所示,在车辆中,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从前方向后方依次配置有散热器12、发动机11、变速器13。另外,空冷式油冷却器14例如被配置于车辆的前方且多个侧框架2的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另外,水冷式油冷却器15被配置于发动机11的附近。

[热控制装置1中的冷却水及变速器油的流动]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中在冷却水未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的冷却水及变速器油的流动的图。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中在冷却水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的冷却水及变速器油的流动的图。

如图3所示,在冷却水未从发动机11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冷却水在发动机11的内部循环。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恒温器111是关闭的状态,冷却水按照发动机11→恒温器111→泵112→发动机11的顺序在发动机11的内部循环。另外,从泵112流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流过水冷式油冷却器15,从而流入泵112。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未流向散热器12,因此不被散热器12冷却。由此,流过水冷式油冷却器15的冷却水是高温的状态。

这时,即在冷却水未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热控制装置1通过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从而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变速器油按照变速器13→流路切换部16→空冷式油冷却器14→变速器13的顺序循环。通过这样,因为变速器油被由空冷式油冷却器14冷却,所以即使在冷却水未从发动机11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变速器13充分冷却。

如图4所示,在冷却水从发动机11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冷却水在发动机11与散热器12之间循环。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恒温器111是打开的状态,冷却水按照发动机11→恒温器111→散热器12→泵112→发动机11的顺序循环。另外,从泵112流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流过水冷式油冷却器15,从而流入泵112。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流入散热器12,因此被散热器12冷却。并且,被由散热器12冷却的冷却水在发动机11内部循环前,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由此,流过水冷式油冷却器15的冷却水是低温的状态。

这时,即在冷却水流向散热器12的情况下,通过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而使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具体地说,在这种情况下,变速器油按照变速器13→流路切换部16→水冷式油冷却器15→变速器13的顺序循环。由此,变速器油被由水冷式油冷却器15冷却。

[变形例]

控制部17例如也可以通过在车辆的外侧的空气的温度小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从而使从变速器13流出的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车辆的外侧的空气的温度例如通过从车辆的外侧面突出地设置的温度测定部来测定。第2阈值例如基于冷却水的温度而确定,是能够判定空冷式油冷却器14比水冷式油冷却器15具有更高的冷却性能的温度。通过这样,能够防止虽然不能通过水冷式油冷却器15来冷却变速器油,却使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的情况。

另外,控制部17例如也可以通过在车辆正在行驶的情况下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从而使从变速器13流出的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通过设置于车辆的速度计所测量到的速度信息被通知给控制部17,控制部17利用该被通知的速度信息来进行判定车辆是否正在行驶。在车辆正在行驶的期间,因为由空冷式油冷却器14带来的冷却效果较大,所以通过这样,能够有效地冷却变速器油。

另外,控制部17也可以通过在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3阈值的情况下使流路切换部16动作,从而使从变速器13流出的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冷却水的温度例如通过被设置于发动机11的出口附近的温度测量部来测量。第3阈值例如基于冷却水的温度而确定,是能够判定水冷式油冷却器15比空冷式油冷却器14具有更高的冷却性能的温度。通过这样,能够防止虽然不能通过空冷式油冷却器14来冷却变速器油,却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的情况。

另外,控制部17也可以在冷却性能小于的情况下、例如在变速器油的温度为第4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流路切换部16工作,从而使从变速器13流出的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及水冷式油冷却器15。变速器油的温度,例如通过被设置于变速器13的出口附近的温度测量部来测量。第4阈值例如基于变速器油的温度而确定,是能够判定通过空冷式油冷却器14或水冷式油冷却器15的任意一者的冷却性能不能充分冷却变速器油的温度。通过这样,能够有效地冷却变速器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发动机11具有恒温器111和泵11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恒温器111例如被设置于发动机11与散热器12之间的散热器12的入口附近,泵112例如被设置于发动机11与散热器12之间的发动机11的入口附近。

[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所带来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具有:散热器12,其冷却对车辆的发动机11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变速器13,其传递由发动机11产生的动力;空冷式油冷却器14,其通过与车辆的外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变速器13的变速器油;以及水冷式油冷却器15,其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变速器油。并且,热控制装置1具有流路切换部16,其切换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或使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

本实施方式的热控制装置1为了冷却像这样对变速器13进行冷却的变速器油而具有空冷式油冷却器14及水冷式油冷却器15,并能够切换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或水冷式油冷却器15。由此,热控制装置1能够根据车辆的状态,切换并利用作为不同方式的空冷式油冷却器14与水冷式油冷却器15,因此能够利用冷却性能更高的油冷却器。

其结果,热控制装置1能够提高对变速器13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另外,热控制装置1通过具有2个用于使变速器13冷却的油冷却器,能够使各油冷却器小型化,因此能够提高将油冷却器设置于车辆时的自由度。

以上,利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例如,装置的分散/合并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其全部或部分能够以任意单位功能性或物理性的进行分散/合并而构成。另外,通过将多个实施方式任意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兼具原本的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申请基于2017年10月2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204562),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对车辆的变速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性能这一效果,对热控制装置等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热控制装置

11…发动机

111…恒温器

112…泵

12…散热器

13…变速器

14…空冷式油冷却器

15…水冷式油冷却器

16…流路切换部

17…控制部

2…侧框架

3…轮胎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散热器,其对冷却车辆的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变速器,其传递由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动力,

空冷式油冷却器,其通过与所述车辆的外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对所述变速器进行冷却的变速器油,

水冷式油冷却器,其通过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所述变速器油,以及

流路切换部,其切换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或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水未流向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所述流路切换部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具有恒温器,其基于所述冷却水的温度来切换使所述冷却水流入所述散热器、或不使所述冷却水流入所述散热器;

所述恒温器在所述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不使所述冷却水流入所述散热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来控制切换所述流路切换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车辆的外侧的空气的温度小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车辆正在行驶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

7.如权利要求4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冷却水的温度小于第3阈值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8.如权利要求4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变速器油的温度为第4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而使从所述变速器流出的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及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流路切换部工作,使得在所述冷却水未流向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空冷式油冷却器,在所述冷却水流向所述散热器的情况下使所述变速器油流入所述水冷式油冷却器。

技术总结
热控制装置(1)具有:散热器(12),其对冷却车辆的发动机(11)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变速器(13),其传递由发动机(11)产生的动力;空冷式油冷却器(14),其通过使变速器(13)的变速器油与车辆的外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进行冷却;水冷式油冷却器(15),其通过使变速器油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进行冷却;以及流路切换部(16),其切换使变速器油流入空冷式油冷却器(14)、或使变速器油流入水冷式油冷却器(15)。

技术研发人员:富川清一郎;浦上明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8.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5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