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eal机械接头的研发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公开涉及fuseal机械接头的研发。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不一定是现有技术的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

联接装置允许多个管道相互连接以用于各种管道应用。这些联接装置具有各种缺点,诸如需要特殊工具进行操作、安装耗时且缺乏可重复使用性。本公开的教导提供了一种易于安装、成本有效且可重复使用的联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提供了对本公开的总体概述,且并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在一种形式中,联接组件包括环状主体、肋部以及齿。环状主体具有外直径区段以及第一内直径区段和第二内直径区段。第一内直径区段比第二内直径区段宽。肋部围绕第一内直径区段延伸并且从第一内直径区段径向向内突出。齿位于第二内直径区段内并且朝向中心轴线径向向内突出。

在一些配置中,环状主体包括第三内直径区段。该第三内直径区段比第二内直径区段宽且比第一内直径区段小。

在一些配置中,第三内直径区段设置于第一内直径区段与第二内直径区段之间。

在一些配置中,联接组件包括密封构件。密封构件包括主体和唇部。密封构件的唇部从主体向外延伸并且被接收在主体的第三内直径区段中。

在一些配置中,齿与第二内直径区段的表面一体形成。

在一些配置中,齿与握持环一体形成。

在一些配置中,握持环设置于第二内直径区段内。

在一些配置中,环状主体包括与其外表面一体形成的锁定机构。

在一些配置中,紧固件配置为将锁定机构从未锁定状态致动到锁定状态,以将环状主体围绕管道夹紧。

在一些配置中,肋部围绕环状主体的第一内直径区段延伸并且被接收在配件的沟槽中。

在另一形式中,管道组件包括配件、管道以及联接组件。配件限定开口并且具有围绕其端部延伸的沟槽。管道被接收在配件的开口内。联接组件安置于配件和管道上。联接组件包括环状主体、肋部以及齿。环状主体具有第一内直径区段和第二内直径区段。肋部围绕第一内直径区段延伸并且径向向内突出到围绕配件延伸的沟槽中。齿位于第二内直径区段内并且径向向内突出以咬入管道中。

另外的适用范围会从本文中所提供的描述变得明显。本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出于说明之目的,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说明所选择实施例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管道组件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管道组件的组装图,其中联接组件处于未锁定状态下;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管道组件的组装图,其中联接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下;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联接组件的密封构件的侧视图;

图5是联接组件的握持环的正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线6-6截取的联接组件的握持环的横截面图;

图7是联接组件的毂部的正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线8-8截取的联接组件的毂部的横截面图;

图9是组装后的管道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联接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下;

图10是替代管道组件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替代管道组件的组装图,其中联接组件处于未锁定状态下;

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替代管道组件的组装图,其中联接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下;

图13是联接组件的毂部的正视图;

图14是沿着图13的线14-14截取的联接组件的毂部的横截面图;

图15是组装后的替代管道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联接组件处于锁定状态下。

贯穿附图的若干视图,对应附图标记指示对应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整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的,并且将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诸如具体部件、装置以及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并且都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并未详细描述公知工艺、公知装置结构以及公知技术。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旨在作为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也可以旨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且因此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添加。除非明确地识别为执行的顺序,否则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应被解释为一定需要以所讨论或所图示的特定顺序执行。还应理解,可采用附加或替代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与另一元件或层“接合”、“连接”或“联接”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的上、直接与另一元件或层接合、连接或联接,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与另一元件或层“直接接合”、“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时,可以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应该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语(例如,“在......之间”对比“直接在......之间”、“相邻”对比“直接相邻”等)。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尽管道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区域、层或区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中明确指示,否则当在本文中使用术语(诸如“第一”、“第二”以及其它用数字表示的术语)时并不暗示序列或顺序。因此,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内部”、“外部”、“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来描述如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可以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随后将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下方”能够涵盖上方和下方的定向。装置可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提供了管道组件10。管道组件10包括管道12、配件14以及联接组件16。管道12经由联接组件16牢固且密封地联接至配件14。管道12是管状的,并且可以例如由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乙烯(pe)材料制成。管道12可以例如由挤压工艺形成,并且限定用于使流体流过的开口17。管道12还包括第一端部18和第二端部20(图1)。

继续参照图1至图3,配件14可以为管状的,并且可以例如由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乙烯(pe)材料制成。在一些配置中,配件14可以为例如肘形(例如,90°、45°等)或y形凸缘。配件14具有比管道12的直径宽的内直径,使得管道12的一部分可以被接收于其中(图2和图3)。配件14可以例如由注射模制工艺形成,并且限定用于使流体流过的开口22(图1)。配件14还包括一对沟槽24以及第一座部26和第二座部28(图1)。在一些配置中,根据所使用的配件,可以存在多于一对沟槽。每个沟槽24在配件14的相应端部32、34处围绕配件14的外部主体延伸360度。第一座部26从配件14的内表面36朝向中心轴线38径向向内突出(图1)。第二座部28也以比第一座部26远的距离从配件14的内表面36朝向中心轴线38(图1)径向向内突出。

继续参照图1至图3且附加地参照图4至图8,联接组件16包括密封构件40(图1和图4)、握持环42(图1、图5以及图6)以及毂部44(图1至图3、图7以及图8)。管状密封构件40可以由天然橡胶或人造橡胶或弹性体材料制成。如图1和图4中所示,密封构件40包括主体46和唇部48。密封构件40的主体46具有第一端部49a和第二端部49b且包括脊50。如图4中最佳地示出,唇部48从主体46的第一端部49a向外延伸。

如图1、图5以及图6中所示,握持环42包括主体54和齿56。主体54包括第一端部58和第二端部60。第一端部58具有平坦端部表面,而第二端部60可以具有渐缩表面。齿56与握持环42的主体54的内表面62一体形成并且朝向中心轴线38径向向内突出。

毂部44可以例如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可以由模制工艺形成。毂部44包括环状主体64、肋部65(图1和图8)以及锁定机构66。如图8中所示,环状主体64限定第一内直径区段68、第二内直径区段70以及第三内直径区段72。第一内直径区段68比第二内直径区段70和第三内直径区段72宽。第三内直径区段72比第二内直径区段70宽,并且设置于第一内直径区段68与第二内直径区段70之间。

肋部65围绕第一内直径区段68延伸360度并且从第一内直径区段68朝向中心轴线38径向向内突出。在一些配置中,肋部65可以基于毂部44的可制造性而分段。锁定机构66与环状主体64的外表面一体形成,且在未锁定状态(图2)与锁定状态(图3)之间致动锁定机构66。锁定机构66包括第一锁定凸耳76和第二锁定凸耳78。锁定凸耳76在其中包括与锁定凸耳78的孔口84对准的孔口82。紧固件86分别延伸穿过锁定凸耳76、78的孔口82、84,使得使紧固件86收紧将锁定机构66从未锁定状态致动到锁定状态。

继续参照图1至图9,将详细描述管道组件10的组件。如图9中所示,密封构件40插入配件14的端部34中,使得第二端部49b安置于配件14的第一座部26上。管道12的第一端部18插入配件14的开口22中,使得第一端部18邻接配件14的第二座部28。以此方式,密封构件40夹设于配件14与管道12之间,并且脊50防止流过其的流体逸出或泄漏。

在使联接组件16在管道12和配件14上滑动之前,将握持环42设置于毂部44的环状主体64的第二内直径区段70内,使得齿56位于环状主体64的第二内直径区段70内。毂部44随后在管道12和配件14上滑动,使得肋部65被接收在配件14的沟槽24中且密封构件40的唇部48被接收在毂部44的环状主体64的第三内直径区段72中。

紧固件86分别延伸穿过锁定凸耳76、78的孔口82、84并收紧,使得将锁定机构66从未锁定状态(图2)致动到锁定状态(图3)。以此方式,毂部44围绕管道12和配件14夹紧,且与握持环42的主体54的内表面62一体形成的齿56咬入管道12的外表面中。这在防止轴向拉出管道12的同时将管道12和配件14固定在一起。

应理解,另一根管道(未示出)可以穿过配件14的端部34而插入,并且以与上述联接组件16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使用另一联接组件(未示出)联接到端部34。也就是说,本文中所公开的联接组件16可以基于具体应用将多个管道牢固且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上述管道组件12的联接组件16易于安装且视需要允许用户重复使用联接组件16。

参照图10至图15,提供了另一联接组件116,可以将该另一联接组件116包含到管道组件10(而非联接组件16)中。除了下文所描述的任何例外情况之外,联接组件116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联接组件16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或等同。

联接组件116包括密封构件40和毂部118。毂部118可以例如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可以由模制工艺形成。毂部118包括环状主体120、肋部122(图10、图14以及图15)、齿124以及锁定机构126。如图14中所示,环状主体120限定第一内直径区段128、第二内直径区段130以及第三内直径区段132。第一内直径区段128比第二内直径区段130和第三内直径区段132宽。第三内直径区段132比第二内直径区段130宽,并且设置于第一内直径区段128与第二内直径区段130之间。

肋部122围绕第一内直径区段128延伸360度,并且从第一内直径区段128朝向中心轴线134径向向内突出。齿124与第二内直径区段130的表面136一体形成,并且朝向中心轴线134径向向内突出。锁定机构126与环状主体120的外表面一体形成,且在未锁定状态(图11)与锁定状态(图12)之间致动锁定机构126。锁定机构126包括第一锁定凸耳140和第二锁定凸耳141。锁定凸耳140在其中包括与锁定凸耳141的一对孔口144对准的一对孔口142。

如图15中所示,毂部118设置于管道12和配件14上,使得肋部122被接收在配件14的沟槽24中且密封构件40的唇部48被接收在毂部118的环状主体120的第三内直径区段132中。

紧固件148分别延伸穿过锁定凸耳140的孔口142和锁定凸耳141的对应孔口144,使得使紧固件148收紧将锁定机构126从未锁定状态(图11)致动到锁定状态(图12)。以此方式,毂部118围绕管道12和配件14夹紧,且与第二内直径区段130的表面136一体形成的齿124咬入管道12的外表面中。这在防止轴向拉出管道12的同时将管道12和配件14固定在一起。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对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不旨在详尽地展现本公开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用时可以进行互换,并且可以在所选择实施例(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描述)中使用。特定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特征也可以多种方式发生变化。不将这种变化视为脱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种修改旨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联接组件,包括:

环状主体,所述环状主体具有外表面以及第一内直径区段和第二内直径区段,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比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宽;

肋部,所述肋部围绕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径向向内突出;以及

齿,所述齿位于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内并且朝向中心轴线径向向内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环状主体包括第三内直径区段,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内直径区段比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宽且比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内直径区段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与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还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主体和唇部,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唇部从所述主体向外延伸并且被接收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内直径区段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齿与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的表面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齿与握持环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握持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环状主体包括与其所述外表面一体形成的锁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紧固件配置为将所述锁定机构从未锁定状态致动到锁定状态,以将所述环状主体围绕管道夹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围绕所述环状主体的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延伸的所述肋部被接收于配件中所形成的沟槽中。

11.一种管道组件,包括:

配件,所述配件限定开口并且具有围绕其端部延伸的沟槽,所述配件配置为接收管道的端部;以及

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设置于所述配件和所述管道上,所述联接组件包括环状主体、肋部以及齿,所述环状主体具有第一内直径区段和第二内直径区段,所述肋部围绕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延伸并且径向向内突出到围绕所述配件延伸的所述沟槽中,所述齿位于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内并且径向向内突出以咬入所述管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道组件,其中,所述环状主体包括第三内直径区段,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内直径区段比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宽且比所述第一内直径区段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主体和唇部,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夹设于所述配件与所述管道之间,使得所述唇部被接收在所述第三内直径区段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齿与所述环状主体的内直径表面一体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所述齿与握持环一体形成。

技术总结
一种管道(12)联接组件(16、116),包括:主体(64、120)、肋部(65、122)以及齿(56、124)。主体(64、118)具有外直径以及第一内直径区段和第二内直径区段(68、128、70、130)。第一内直径区段(68、128)比第二内直径区段(70、130)宽。肋部(65、122)围绕第一直径区段(68、128)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一直径区段(68、128)径向向内突出。齿(56、124)位于所述第二内直径区段(70、130)内并且朝向主体(64、120)的中心轴线(38、134)径向向内突出。

技术研发人员:梁昌霞;N.皮特斯;J.雷;T.西克史密斯;M.A.巴舍尔;J.施通普;J.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乔治费歇尔哈维尔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5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