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利用由热水供暖装置所加热的供暖热媒的热来供暖。
背景技术:
以前,将由热水供暖装置所加热的热水作为供暖热媒而供给至供暖终端来进行供暖的热水供暖系统被广泛使用。此种热水供暖系统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构成为,在供暖运转时,将由热水供暖装置的加热部所加热的供暖热媒供给至供暖终端,并将从供暖终端返回而来的供暖热媒再次由加热部进行加热。此热水供暖装置通过供暖循环回路而连接于供暖终端,包括使供暖热媒在供暖循环回路中循环的泵、以及用以吸收供暖热媒的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体积膨胀的膨胀箱。另外,热水供暖装置具备利用加热部将供给热水进行加热来供给热水的供给热水功能。
此外,在供暖终端存在多个的情况或热水供暖装置与供暖终端的距离远的情况下,供暖循环回路的通道长度变长。在此种情况下,热水供暖装置的泵的负荷增大,因此在热水供暖装置的外部设置外部泵,所述外部泵可与热水供暖装置的泵连动而使供暖热媒循环。
另外,由于供暖循环回路的通道长度变得越长,所循环的供暖热媒的量越增加,故而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量也增加,因此在热水供暖装置的膨胀箱的容量不足的情况下,有时在热水供暖装置的外部设置膨胀箱。进而,也有以在外部设置膨胀箱为前提,而最初不包括膨胀箱的热水供暖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22213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于热水供暖装置的外部设置膨胀箱及外部泵来构成热水供暖系统的情况下,在将热水供暖装置与供暖终端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配设膨胀箱及外部泵。此时,若膨胀箱与外部泵的位置关系不适当,则当外部泵的驱动开始时,在热水供暖装置内,供暖热媒的流通道的内压比驱动前下降,因此热水供暖装置判定为供暖热媒减少,从而自动补给供暖热媒,或者进行报告来促使所述补给。
但,其内压下降的原因并非供暖热媒的减少,因此即便补给供暖热媒,内压下降也不会消除。因此,存在热水供暖装置作出供暖热媒泄漏的错误判定,而报告泄漏发生,并且使供暖运转停止的顾虑。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热水供暖系统,能判定为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包括:热水供暖装置、供暖终端、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循环单元、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并且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供暖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加热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压力检测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进行检测;补给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通道;开关单元,用以将所述补给通道进行开关;以及控制单元,当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来补给供暖热媒,且在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压力比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前的检测压力还要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为所述循环单元与所述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
根据所述构成,热水供暖系统在供暖运转时,利用循环单元,使由热水供暖装置所加热的供暖热媒在供暖循环回路中循环。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防止由供暖循环回路或供暖通道的内压的上升所引起的破损或泄漏。供暖通道的内压是由热水供暖装置的压力检测单元来检测,当供暖热媒的量减少,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基准值时,控制单元补给供暖热媒。而且,在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供暖通道的内压比驱动前的内压还要低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判定为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因此,在热水供暖系统的施工时进行的试运转中,能够判定在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以不适当的位置关系来连接,因此能将这些单元重新连接为适当的位置关系。
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是为了绕过所述供暖循环回路,而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侧的所述供暖通道分支,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侧的所述供暖通道连接,并且所述旁路通道包括用以进行供暖热媒与供给热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利用供暖热媒将供给热水进行加热,因此能够构成具备供给热水功能的热水供暖系统。
根据技术方案2,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暖通道及所述旁路通道的分支部,包括能调整供暖热媒的分配比率的分配阀。
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将经加热的供暖热媒分配为供暖用途及供给热水用途,因此能够构成可同时进行供暖及供给热水的热水供暖系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水供暖系统,能够判定为循环单元与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热水供暖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热水供暖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循环泵与膨胀箱配设为不适当的位置关系的热水供给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用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首先,基于图1,对热水供暖系统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热水供暖系统1构成为进行供暖运转,即,将由热水供暖装置2所加热的供暖热媒供给至供暖终端3来供暖。热水供暖系统1包括:热水供暖装置2、供暖终端3、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4、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外部泵5(循环单元)、以及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密闭式的膨胀箱6(膨胀吸收单元),并且供暖热媒所流通的通道构成为密闭式。作为供暖终端3,例如可使用:吹送由供暖热媒的热来加热的空气的暖风供暖装置、或利用供暖热媒的辐射热及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供暖的平板加热器或地板供暖装置等,也可将多个这些装置加以连接。
供暖循环回路4包括:终端循环回路部4a,通过外部泵5的驱动而将供暖热媒循环供给至供暖终端3;以及加热循环回路部4b,从终端循环回路部4a向热水供暖装置2供给供暖热媒,并且将由热水供暖装置2所加热的供暖热媒供给至终端循环回路部4a。膨胀箱6是以相对于外部泵5而成为适当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设置于终端循环回路部4a的外部泵5的上游侧。加热循环回路部4b设置于终端循环回路部4a的膨胀箱6的上游侧。在供暖运转中,由于后述的供给热水运转,即便是在来自热水供暖装置2的供暖热媒的供给暂时中断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在终端循环回路部4a中循环的供暖热媒来继续供暖。
其次,基于图2,对热水供暖装置2进行说明。
热水供暖装置2在供暖运转时,将供暖热媒加热而供给至供暖循环回路4。另外,具备供给热水功能,即,将利用供暖热媒的热来加热的自来水调整为供给热水设定温度而供给热水。此热水供暖装置2构成为能在供暖运转中也利用供给热水功能。
热水供暖装置2包括:连接于供暖循环回路4的供暖通道10、将供暖通道10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的加热部11(加热单元)、设置于供暖通道10的内置泵13、检测供暖通道10的内压的压力感测器14(压力检测单元)、连接于供暖通道10的补给通道15、用以将补给通道15进行开关的开关阀16(开关单元)以及控制供暖运转等的控制部17(控制单元)等。内置泵13能够在供暖运转时与外部泵5连动而使供暖热媒循环。加热部11利用例如使由箭头f所表示的燃料气体与由箭头as所表示的空气混合而燃烧时的燃烧热,将供暖热媒进行加热。
另外,热水供暖装置2包括:第一旁路通道18(旁路通道)、设置于此第一旁路通道18的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热交换器)、给水通道20、及供给热水通道21等。第一旁路通道18是为了绕过供暖循环回路4,而在加热部11的下游侧从供暖通道10分支,且在内置泵13的上游侧合流于供暖通道10。给水通道20将由箭头cw所表示的自来水供给至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供给热水通道21如箭头hw所示,将经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所加热的供给热水供给至热水龙头等。
继而,对供暖通道10进行说明。
供暖通道10在加热部11与内置泵13之间包括第一温度感测器22,且在加热部11的下游侧包括第二温度感测器23。第一温度感测器22对流入至加热部11的供暖热媒的温度进行检测。第二温度感测器23对经加热部11所加热的供暖热媒的温度进行检测。基于这些感测器的检测温度,为了使经加热的供暖热媒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而利用控制部17来控制加热部11或内置泵13等。
在供暖通道10及第一旁路通道18的分支部,设置有第一分配阀24(分配阀)。第一分配阀24可为了能与供暖运转、供给热水运转及供暖供给热水同时运转相对应而调整分配比率,将经加热部11所加热的供暖热媒分配于供暖通道10及第一旁路通道18。第一分配阀24的分配比率在供暖运转时调整为仅对供暖通道10供给供暖热媒,且在供给热水运转时调整为仅对第一旁路通道18供给供暖热媒。另外,在供暖供给热水同时运转时,以优先供给热水的方式来调整第一分配阀24的分配比率,将供暖热媒分配于供暖通道10及第一旁路通道18。由第一分配阀24分配于供暖通道10的供暖热媒是如箭头hs所示,供给至供暖循环回路4。
在加热部11与第一分配阀24之间,设置有能够释放供暖通道10内的压力的压力释放阀25。在内置泵13的上游侧设置有供暖返回温度感测器26,所述供暖返回温度感测器26对如箭头hr所示,从供暖循环回路4中返回而来的供暖热媒的温度进行检测。在内置泵13与供暖返回温度感测器26之间连接有补给通道15,所述补给通道15用以如箭头af所示来补给供暖热媒。在此补给通道15包括开关阀16,且在开关阀16的下游侧的补给通道15设置有压力感测器14。
继而,对给水通道20及供给热水通道21进行说明。
给水通道20包括第二分配阀27、流量调整阀28、流量感测器29、及入水温度感测器30。从给水通道20分支出第二旁路通道31,配设于此分支部的能调整分配比率的第二分配阀27将自来水分配至给水通道20及第二旁路通道31。流量调整阀28调整对第二分配阀27所投入的自来水的流量。流量感测器29检测对第二分配阀27所投入的自来水的流量。入水温度感测器30检测对第二分配阀27所投入的自来水的温度。
第二旁路通道31在合流部c,合流于供给热水通道21。在供给热水通道21的合流部c与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之间,设置有流出热水温度感测器32。此流出热水温度感测器32对从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中流出的热水的温度进行检测。
在供给热水通道21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有供给热水温度感测器33。此供给热水温度感测器33对由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所加热的热水与在第二旁路通道31中流通的自来水混合而成的供给热水的供给热水温度进行检测。在供给热水运转时,以此供给热水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的方式来调整第二分配阀27的分配比率。
继而,基于图1、图2,对控制部17进行说明。
控制部17根据设置于热水供暖装置2内的感测器类的检测信号等,来控制加热部11、内置泵13、外部泵5、第一分配阀24等,对供暖运转、供给热水运转、供暖供给热水同时运转的各运转进行控制。为了控制供暖运转,控制部17以能通信的方式与供暖终端3以及外部泵5分别连接。对此控制部17,连接有用以对热水供暖装置2进行设定操作等的操作终端34。操作终端34包括:能够显示例如温度等信息的显示部35、以及用以进行设定操作等的开关部36。
在压力感测器14检测到供暖通道10的内压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控制部17将开关阀16打开来补给供暖热媒。另外,当在热水供暖装置2内检测到某些异常的情况下,由操作终端34来报告此异常,并且为了安全起见而使运转停止等。供暖通道10的内压的基准值是基于通过将供暖热媒进行加热且使其循环的实验等而求出的内压等,来预先设定,且可通过操作终端34的操作来将其进行调整。
在热水供暖系统1的施工时,施工者将各设备连接后,对热水供暖系统1导入供暖热媒,进行供暖运转等的试运转,并且确认供暖热媒的泄漏等异常的有无。在此试运转中,当在外部泵5的驱动开始时,压力感测器14的检测压力比驱动前的检测压力还要低的情况下,控制部17判定为外部泵5与膨胀箱6的位置关系不适当。而且,将所述判定为不适当的情况,例如显示于操作终端34的显示部35来报告于施工者。
对外部泵5与膨胀箱6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进行说明。
随着外部泵5的驱动开始,供暖热媒向外部泵5的下游侧挤出,并且与其挤出的量相当的外部泵5的上游侧的供暖热媒引入至外部泵5。
如图1所示,若膨胀箱6相对于外部泵5而设置于适当的位置即外部泵5的上游侧,则与从外部泵5中挤出的量相当的供暖热媒从供暖终端3挤出,其一部分流入热水供暖装置2,剩余部分在终端循环回路部4a中流通。与流入此热水供暖装置2的供暖热媒的量相当的经加热的供暖热媒从热水供暖装置2供给至终端循环回路部4a,因此从外部泵5挤出的量与引入外部泵5的量均衡。因此,由热水供暖装置2的压力感测器14所检测的供暖通道10的内压在外部泵5的驱动开始的前后无变化。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若膨胀箱6相对于外部泵5而设置于不适当的位置即外部泵5的下游侧,则从外部泵5挤出的供暖热媒的一部分流入膨胀箱6,流入热水供暖装置2的供暖热媒减少,从热水供暖装置2挤出的供暖热媒减少。而且,其一部分流入热水供暖装置2,剩余部分在终端循环回路部4a中流通。为了使从外部泵5挤出的量与引入外部泵5的量均衡,比流入此热水供暖装置2的供暖热媒的量多的经加热的供暖热媒从热水供暖装置2引入外部泵5。因此,由热水供暖装置2的压力感测器14所检测的供暖通道10的内压与外部泵5的驱动开始前相比还要低。因此,能够根据将外部泵5驱动时的压力感测器14的检测压力,来判定外部泵5与膨胀箱6的位置关系不适当。此外,在供暖热媒的量不足的情况下,不论外部泵5的驱动如何,压力感测器14的检测压力均小于基准值,因此能够容易区别。
对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热水供暖系统1的施工时,施工者将各设备连接后,对热水供暖系统1导入供暖热媒,进行供暖运转等的试运转。当在外部泵5的驱动开始时,供暖通道10的内压比外部泵5的驱动前还要低的情况下,能够判定外部泵5与膨胀箱6的位置关系不适当,因此施工者能够立即重新连接为适当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防止使用外部泵5与膨胀箱6连接为不适当的位置关系的热水供暖系统1,防止由于供暖热媒泄漏的误判定而使供暖运转停止的事态。
另外,热水供暖装置2包括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所述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19用以在从供暖通道10分支的第一旁路通道18中进行供暖热媒与供给热水的热交换,由于能够利用供暖热媒将供给热水进行加热,故而能构成具备供给热水功能的热水供暖系统1。而且,由于在供暖通道10及第一旁路通道18的分支部包括能调整供暖热媒的分配比率的第一分配阀24,故而能够构成将经加热的供暖热媒分配于供暖用途及供给热水用途,而能同时进行供暖及供给热水的热水供暖系统1。
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以对所述实施方式附加多种变更的形态来实施,本发明包括如上所述的变更形态。
符号的说明
1:热水供暖系统
2:热水供暖装置
3:供暖终端
4:供暖循环回路
5:外部泵(循环单元)
6:膨胀箱(膨胀吸收单元)
10:供暖通道
11:加热部(加热单元)
14:压力感测器(压力检测单元)
15:补给通道
16:开关阀(开关单元)
17:控制部(控制单元)
18:第一旁路通道(旁路通道)
19:供给热水用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20:给水通道
21:供给热水通道
24:第一分配阀(分配阀)
34:操作终端
1.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包括:热水供暖装置、供暖终端、将它们加以连接的供暖循环回路、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循环单元、为了吸收由温度上升所引起的供暖热媒的体积膨胀而设置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的膨胀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供暖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循环回路;
加热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内的供暖热媒进行加热;
压力检测单元,对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进行检测;
补给通道,连接于所述供暖通道;
开关单元,用以将所述补给通道进行开关;以及
控制单元,当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供暖通道的内压小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来补给供暖热媒,并且
在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开始时,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压力比所述循环单元的驱动前的检测压力还要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为所述循环单元与所述膨胀吸收单元的位置关系不适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供暖装置包括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是为了绕过所述供暖循环回路,而从所述加热单元的下游侧的所述供暖通道分支,与所述加热单元的上游侧的所述供暖通道连接,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包括用以进行供暖热媒与供给热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暖通道及所述旁路通道的分支部,包括能够调整供暖热媒的分配比率的分配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