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2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乳酸是一种主要的生物可降解及环境友好型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在包装、纺织、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乳酸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包括质硬而韧性较差、缺乏柔性和弹性、结晶速度慢及较低的热稳定性等,限制了其在材料领域的推广应用。纤维素作为全球储量最高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成本低、密度低、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等特点。纤维素高效资源化利用成为未来生物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研究领域,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利用纤维素材料替代其它不可再生或不可降解材料来增强高分子材料。以纤维素为增强体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制备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聚乳酸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并保持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

利用纤维素改性增强聚乳酸,首先要实现纤维素与聚乳酸均匀共混,其核心在于纤维素与聚乳酸之间界面相容性。与此同时,添加剂的尺度和形貌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也有较大影响,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大比表面积、强界面结合效应等特性,使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合成特定形貌结构、化学组成的纤维素纳米材料,增加纤维素与聚乳酸的界面相容性,实现对聚乳酸的高效改性,对于丰富纤维素高值化利用途径,推动生物质基可降解聚乳酸高分子材料对不可降解石化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替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是纤维素对聚乳酸的增强改性。纤维素对聚乳酸的增强作用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纤维素作为异相成核剂提高聚乳酸的成核密度,从而提高结晶速率;二是纤维素与基体聚乳酸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应力在两者之间进行传递。要实现上述的增强作用机制的前提是提高纤维素与聚乳酸之间界面相容性,实现纤维素与聚乳酸的均匀共混。由于聚乳酸本体可反应的官能团很少,目前主要通过对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基团的纤维素进行改性,降低其亲水性,从而提高纤维素和聚乳酸两者之间的界面相容性。现有大部分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向于利用纳米纤维素的高强度、优良热稳定性等特点来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但是,对复合材料的韧性提升不大。在不添加增塑剂的情况下,单纯利用纤维素基材料来增强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在对纤维素进行增容改性用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在基本保留聚乳酸原有强度的基础上,同时赋予材料较强的韧性,制备高韧性纤维素/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韧性提升不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它是由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及聚乳酸组成,其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0.1%~15%。

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制备:

①、将纤维素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纤维素加入到无水吡啶中,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到温度为50℃~100℃,并在温度为50℃~10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1h~7h,得到反应体系;

所述的干燥后的纤维素中葡萄糖单元与脂肪酰氯的摩尔比为1:(1~3);

②、将反应体系加入到乙醇中析出产物,然后在转速为9000r/min~20000r/min的条件下,利用离心机分离10min~30min,将下层产物干燥,并在超声条件下将干燥的下层产物分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分散液;

③、将分散液按步骤一②重复2次~4次,得到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

④、在转速为2000r/min~5000r/min的条件下,将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离心10min~2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层液体加入到乙醇中析出产物,并在转速为9000r/min~20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min~30min,离心分离后,将下层产物真空干燥,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

二、复合膜的制备:

①、将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聚乳酸颗粒加入到二氯甲烷中;

②、在常温下搅拌20min~30min,然后超声处理20min~30min;

③、重复步骤二②直到聚乳酸颗粒完全溶解及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

④、将均匀的混合溶液置于平底玻璃皿,首先在常温下干燥12h~24h,再在常温下真空干燥6h~24h,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厚度为0.07mm~0.15mm;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0.1%~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并用其来制备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增强聚乳酸的韧性,来拓宽聚乳酸在包装、纺织、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将纯聚乳酸膜的断裂伸长率从6%提高到本发明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30%~130%,且拉伸强度可达到40mpa~58mpa。利用纤维素基材料作为聚乳酸改性的材料,保留了聚乳酸原有的生物可降解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未放置薄膜的空白对照组;

图2为纯聚乳酸制成的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

图3为实施例六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

图4为实施例一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

图5为实施例二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

图6为实施例七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

图7为实施例一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它是由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及聚乳酸组成,其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0.1%~15%。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方式制备了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并用其来制备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增强聚乳酸的韧性,来拓宽聚乳酸在包装、纺织、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本实施方式将纯聚乳酸膜的断裂伸长率从6%提高到本实施方式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30%~130%,且拉伸强度可达到40mpa~58mpa。利用纤维素基材料作为聚乳酸改性的材料,保留了聚乳酸原有的生物可降解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制备:

①、将纤维素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纤维素加入到无水吡啶中,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到温度为50℃~100℃,并在温度为50℃~10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1h~7h,得到反应体系;

所述的干燥后的纤维素中葡萄糖单元与脂肪酰氯的摩尔比为1:(1~3);

②、将反应体系加入到乙醇中析出产物,然后在转速为9000r/min~20000r/min的条件下,利用离心机分离10min~30min,将下层产物干燥,并在超声条件下将干燥的下层产物分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分散液;

③、将分散液按步骤一②重复2次~4次,得到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

④、在转速为2000r/min~5000r/min的条件下,将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离心10min~2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层液体加入到乙醇中析出产物,并在转速为9000r/min~20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min~30min,离心分离后,将下层产物真空干燥,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

二、复合膜的制备:

①、将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聚乳酸颗粒加入到二氯甲烷中;

②、在常温下搅拌20min~30min,然后超声处理20min~30min;

③、重复步骤二②直到聚乳酸颗粒完全溶解及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

④、将均匀的混合溶液置于平底玻璃皿,首先在常温下干燥12h~24h,再在常温下真空干燥6h~24h,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厚度为0.07mm~0.15mm;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0.1%~15%。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方式制备了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并用其来制备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增强聚乳酸的韧性,来拓宽聚乳酸在包装、纺织、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将纯聚乳酸膜的断裂伸长率从6%提高到本实施方式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30%~130%。利用纤维素基材料作为聚乳酸改性的材料,保留了聚乳酸原有的生物可降解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纤维素干燥具体为在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12h~24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脂肪酰氯为脂肪链长度为6~22的饱和脂肪酰氯或脂肪链长度为6~22的不饱和脂肪酰氯。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或以针叶材漂白化学浆及阔叶材漂白化学浆制备的小于200目的纤维素。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所述的干燥后的纤维素的质量与无水吡啶的体积比为1g:(20~40)m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②中所述的反应体系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5~10);步骤一②中所述的干燥的下层产物的质量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g:(30~50)m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④中所述的上层液体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5~1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聚乳酸颗粒为左旋聚乳酸颗粒和右旋聚乳酸颗粒。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聚乳酸颗粒的总质量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g:(15~40)m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制备:

①、将纤维素干燥,然后将1g干燥后的纤维素加入到40ml无水吡啶中,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到温度为50℃,并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4h,得到反应体系;

所述的干燥后的纤维素中葡萄糖单元与脂肪酰氯的摩尔比为1:1;

②、将反应体系加入到质量百分数为90%的乙醇中析出产物,然后在转速为10000r/min的条件下,利用离心机分离10min,将下层产物干燥,并在超声条件下将干燥的下层产物分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分散液;

③、将分散液按步骤一②重复2次,得到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

④、在转速为3500r/min的条件下,将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离心1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层液体加入到质量百分数为90%的乙醇中析出产物,并在转速为10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min,离心分离后,将下层样品真空干燥12h,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

二、复合膜的制备:

①、将0.03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7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

②、在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超声处理30min;

③、重复步骤二②直到聚乳酸颗粒完全溶解及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

④、将均匀的混合溶液倒入表面皿中,首先在常温下干燥12h,再在常温下真空干燥12h,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厚度为0.08mm~0.1mm;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3%。

步骤一①中所述的纤维素干燥具体为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24h。

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脂肪酰氯为10-十一碳烯酰氯。

步骤一①中所述的纤维素为商品化的微晶纤维素。

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聚乳酸颗粒为左旋聚乳酸颗粒。

步骤一②中所述的反应体系与质量百分数为90%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5;步骤一②中所述的干燥的下层产物的质量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g:30ml;

步骤一④中所述的上层液体与质量百分数为90%的乙醇的体积比为1:5。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54mpa,断裂伸长率为45%。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①中将0.05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5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步骤二④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5%。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48mpa,断裂伸长率为107%。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7h;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脂肪酰氯为己酰氯;步骤二①中将0.05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5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步骤二④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5%。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50mpa,断裂伸长率为34%。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7h;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脂肪酰氯为正十二酰氯;步骤二①中将0.05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5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步骤二④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5%。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46mpa,断裂伸长率为91%。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①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7h;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脂肪酰氯为硬脂酰氯;步骤二①中将0.05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5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步骤二④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5%。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44mpa,断裂伸长率为136%。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①中将0.01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9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步骤二④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1%。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58mpa,断裂伸长率为30%。

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①中将0.10g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0.90g聚乳酸颗粒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步骤二④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10%。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依据gb/t13022标准,本实施例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拉伸强度为40mpa,断裂伸长率为70%。

图1为未放置薄膜的空白对照组;图2为纯聚乳酸制成的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图3为实施例六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图4为实施例一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图5为实施例二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图6为实施例七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测试透明度的实物图;由图可知,复合膜质地均匀,透明度随着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

图7为实施例一制备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照片。由图可知,纳米颗粒大小在几十到几百纳米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及聚乳酸组成,其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0.1%~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制备:

①、将纤维素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纤维素加入到无水吡啶中,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到温度为50℃~100℃,并在温度为50℃~100℃的条件下,向混合物中滴加脂肪酰氯,反应1h~7h,得到反应体系;

所述的干燥后的纤维素中葡萄糖单元与脂肪酰氯的摩尔比为1:(1~3);

②、将反应体系加入到乙醇中析出产物,然后在转速为9000r/min~20000r/min的条件下,利用离心机分离10min~30min,将下层产物干燥,并在超声条件下将干燥的下层产物分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分散液;

③、将分散液按步骤一②重复2次~4次,得到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

④、在转速为2000r/min~5000r/min的条件下,将溶解有产物的分散液离心10min~2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层液体加入到乙醇中析出产物,并在转速为9000r/min~20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分离10min~30min,离心分离后,将下层产物真空干燥,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

二、复合膜的制备:

①、将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聚乳酸颗粒加入到二氯甲烷中;

②、在常温下搅拌20min~30min,然后超声处理20min~30min;

③、重复步骤二②直到聚乳酸颗粒完全溶解及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

④、将均匀的混合溶液置于平底玻璃皿,首先在常温下干燥12h~24h,再在常温下真空干燥6h~24h,得到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厚度为0.07mm~0.15mm;

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中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0.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所述的纤维素干燥具体为在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12h~2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所述的脂肪酰氯为脂肪链长度为6~22的饱和脂肪酰氯或脂肪链长度为6~22的不饱和脂肪酰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所述的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或以针叶材漂白化学浆及阔叶材漂白化学浆制备的小于200目的纤维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所述的干燥后的纤维素的质量与无水吡啶的体积比为1g:(20~40)ml。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②中所述的反应体系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5~10);步骤一②中所述的干燥的下层产物的质量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g:(30~50)m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④中所述的上层液体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5~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聚乳酸颗粒为左旋聚乳酸颗粒和右旋聚乳酸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①中所述的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和聚乳酸颗粒的总质量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g:(15~40)ml。

技术总结
一种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韧性提升不大的问题。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由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及聚乳酸组成;方法:一、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的制备;二、复合膜的制备,即完成表面脂肪酰化纤维素纳米颗粒/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贵;周文华;朱文鑫;谢延军;王海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3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