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8


本发明属于巡护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很多方法,并且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巡护管理,既是对保护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也是保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巡护管理的原因如下: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开展巡护管理工作,保护区各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护林员,能够经常性地进入到保护区里,及时地发现来自周边社区由人类造成的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景观构成的威胁情况、产生的问题,也能及时地发现来自自然界本身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带来的威胁和影响(如病虫害、气候干燥而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能够制定管理策略有依据。经过巡护管理工作,可以收集到人类社会、自然界自身对保护区管理产生影响(正、负面的影响)的信息、数据,为制定保护区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保护区管理措施。通过巡护工作的途径,可以检验包括“巡护管理”在内的保护区管理各种方法的实效性、针对性,可以监测保护区管理各项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便于有的放矢地改进,完善保护区管理的各项措施。有效处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管理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地开展,能够推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自然保护区的巡护方式为人工纸质化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录,记录的巡护信息方式较为单一,且巡护人员在巡护过程中限于一些条件导致某些信息会被遗漏,导致巡护人员将巡护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时,管理人员不能快速精确的作出决策,影响巡护效果;而且,现在的巡护人员在反馈巡护结果的时候只能在巡护结束之后统一向管理人员进行汇总报告,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的巡护效率较低,成本较大,且巡护系统内的信息传递不及时,达不到预设的巡护管理效果。为此提出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

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数据,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数据管理设备;

步骤二,数据管理设备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移动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设备内预设巡护路线。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巡护路线,移动设备终端采集巡护路线上的实况信息。

优选地,所述实况信息类型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文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数据管理设备的方式为实时传送或巡护结束后传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

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图像镶嵌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对所述实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单元和处理终端单元:

所述移动终端单元用于采集信息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所述处理终端单元;

所述处理终端单元用于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单元。

优选地,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单元设备内预设的巡护路线。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单元采集信息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巡护路线,移动终端单元采集巡护路线上的实况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数据传送至处理终端单元的方式为实时传送或巡护结束后传送。

优选地,所述处理终端单元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

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图像镶嵌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对所述实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及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计移动终端设备,在自然保护区巡护的过程中通过携带移动终端设备实现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的巡护信息通过网络自动发送到数据管理设备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巡护路径和巡护信息的可视化显示,进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进而达到更高效更精确的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监管。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建立自然保护区智能管护系统,相比传统的林业数据采集和林业巡护工作模式更加便捷和直观,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巡护监管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管是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进行保护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目前巡护的方式的限制,导致巡护效果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的巡护效率较低,成本较大,且巡护系统内的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预设巡护路线;

具体地说,将需要巡护监管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设计好巡护的路线,并将设计好的巡护路线导入移动终端设备,或者巡护人员在进行巡护之前对目标区域的巡护路线进行下载,方便巡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查阅,按照计划进行巡护,提高巡护的规划性、机动性,进而提高巡护效率。

预设的巡护路线不仅仅包括路线走势还包括巡护区域或路线附近的地形信息、森林资源信息、道路河流信息等基础信息,便于巡护人员在巡护之前或者巡护过程中直观、快速了解巡护区域情况。

步骤二,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数据,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数据管理设备;

具体地说,移动终端设备内置巡护app,巡护app能够读取步骤一中的巡护路线,巡护人员通过规划好的巡护路线选择目标巡护路线对目标区域进行巡护监管。

巡护人员巡护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中内置的定位系统进行自动定位,便于移动终端设备实时采集巡护人员的位置信息;另外,定位系统自动获取巡护人员当前所处位置,叠加在遥感影像、森林资源分布、巡护路线图上,便于巡护人员在巡护过程中及时纠正行进路线错误,防止巡护人员因为对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不熟悉而迷路情况的发生;而且通过向巡护区域导航,降低了对巡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能够方便更多的人参与自然保护区的巡护与监管,进而提高了巡护区域的巡护覆盖度。

在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对巡护人员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的同时,巡护人员对巡护路线上的实际状况信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采集,并进行记录。所述实况信息类型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文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示例性的,巡护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对所巡护的区域进行拍照,对所巡护的区域不能用图片直接体现的情景录制成视频进行记录,又或者巡护的工作人员对所巡护的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以文字或者音频的形式展现出来。

通过巡护人员携带移动终端设备对巡护区域进行信息采集,实现了巡护工作的无纸化,减少了巡护内容数字化录入过程,同时巡护采集资料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数据可以直接回传,大大提高决策反馈效率和科学性。

巡护人员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将采集好的信息数据,示例性的,信息数据包括现场图片、音频、视频和文字形式的总结报告等;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给数据管理设备,或者将采集的信息汇总待到巡护结束之后将巡护过程中采集到的所有信息通过wifi等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管理设备。

更进一步的,移动终端设备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及时接收数据管理设备发布的通知公告、调度信息以及应急预案等信息,以便于正在工作的巡护人员更好地协调工作,共同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监管。

更进一步的,移动终端设备还具有报警功能。当巡护人员遇到野生动物攻击、摔伤或自然保护区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紧急事件时,可以一键报警发送紧急求救信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的位置信息,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数据管理设备给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和决策方案,便于应对紧急情况。

步骤三,数据管理设备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移动终端设备。

具体地说,数据管理设备接收移动终端设备传输的信息数据并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具体是包括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图像镶嵌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对所述实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实现自然保护区资源基础信息查询浏览、巡护人员实时位置的查看、巡护轨迹回放、巡护事件查看、三维空间分析、巡护事件等功能。能大大缩短巡护结果上报周期、提高决策分析效率、总体提高保护区巡护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其中,空间分析是对于地理空间现象的定量研究,其常规能力是操纵空间数据使之成为不同的形式,并且提取其潜在的信息。空间分析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运用空间分析功能提供更直观的决策支持。如对周边环境分析,能够快速查询基础地理信息(周围的居民点、道路、河流、防火线、防火设施);可以通过dem(数字高程模型)和高分遥感影像叠加构建在三维地球上构建三维模型及平面地图进行联动显示,同时还可以对面积或数据做统计分析。

图像镶嵌技术是对一幅或若干幅图像通过预处理、几何镶嵌、色调调整、去重叠等处理,镶嵌到一起生成一幅大的图像的影像处理方法。将遥感影像镶嵌得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影像,然后对其内的动植物、森林火灾等进行整体监测。采用动态镶嵌技术,不仅可以管理影像进行编目,还可以对其镶嵌影像进行显示和分析,简化了影像管理流程,省去了影像入库前的镶嵌处理时间,从而减少数据冗余,通过采用概视图技术,使编目管理的影像根据镶嵌参数自动无缝显示,并能使各层级图像能够进行平滑过渡,提升用户浏览效果。

地图缓存技术就是指将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则,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图片存储在磁盘里,当地图被用户访问时,服务器就会把当前地图坐标对应的区域图片返回给用户,通过这种方式从而减少服务器的负荷,达到提高地图浏览速度的效果。通过利用地图缓存技术,能够方便数据管理设备对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快速了解,进而提高决策和调度效率,以便于快速应对突发状况。

其中,基础信息查询浏览包括:巡护区域的地图进行二维、三维数据的选择、放大图像、缩小图像、漫游、巡护区域全图显示、信息数据浏览,森林资源坐标定位查询、地图点击查询、逐级搜索查询。

巡护人员实时位置查看包括:在三维地图或平面地图上显示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巡护的人员的实时位置信息,了解巡护状况,同时能够发现巡护人员是否出勤、出勤路线是否符合设计,便于精确管理巡护工作的进行。

巡护轨迹回放:展示回放巡护人员巡护实际行进路线,并动画播放巡护人员行进方向。

巡护事件查看:显示当天各巡护人员上报的各类事件,点击可查看事件详情并在地图上标出事件具体位置,作出标记规划,便于整体监管自然保护区。

三维空间分析:可进行缓冲区分析、可视域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等二三维空间分析处理,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具体的,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为基准向两侧延伸一定的距离进行分析。

可视域分析:当前地图级别的可视范围区域内进行分析。

最短路径分析:通过空间路径节点计算出最短距离进而进行分析。

更进一步的,数据管理设备通过对巡护人员实时位置查看、巡护轨迹回放和巡护事件查看,能够方便管理人员对上报巡护事件及人员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统计报表以及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为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及巡护资金提供参考。

更进一步的,数据管理设备通过在线发布通知公告、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等,推送给各级部门和巡护人员,巡护人员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直接查看,做到管理决策的上传下达。

为实现上述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提出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单元和处理终端单元:

所述移动终端单元用于采集信息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所述处理终端单元;

所述处理终端单元用于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单元。

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单元设备内预设的巡护路线。

所述移动终端单元采集信息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巡护路线,移动终端单元采集巡护路线上的实况信息。

所述信息数据传送至处理终端单元的方式为实时传送或巡护结束后传送。

所述处理终端单元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

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图像镶嵌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对所述实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单元、管理终端单元;在具体使用的逻辑上分为用户层、应用层、服务器层和位置服务层,位置服务层包括android定位和地图sdk,其中,android定位:包含gps定位、基站定位、混合定位;地图sdk是基于地图的android二次开发;为应用层提供地图服务和定位服务;服务器层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放用户信息、巡护人员采集的巡护信息数据、kmz轨迹文件等,其中,kmz轨迹文件是用于存储轨迹点,kmz文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节点信息、位置信息、线路信息和其它信息等,是通过个人添加制作完成后保存的文件格式。应用层则提供可视化界面给用户进行操作,分为移动终端单元、管理终端单元;用户层有保护区巡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移动终端单元主要给自然保护区的巡护人员使用,用来采集信息数据;管理终端单元主要给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使用,用来管理分析处理数据,并及时了解巡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实时位置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计移动终端设备,在自然保护区巡护的过程中通过携带移动终端设备实现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同时将采集到的巡护信息通过网络自动发送到数据管理设备,实现巡护路径和巡护信息的可视化显示,进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进而达到更高效更精确的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监管。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数据,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数据管理设备;

步骤二,数据管理设备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移动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还包括:

移动终端设备内预设巡护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巡护路线,移动设备终端采集巡护路线上的实况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况信息类型包括:

图片、音频、视频、文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数据管理设备的方式为实时传送或巡护结束后传送。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

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图像镶嵌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对所述实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7.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单元和处理终端单元:

所述移动终端单元用于采集信息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所述处理终端单元;

所述处理终端单元用于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移动终端单元设备内预设的巡护路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单元采集信息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巡护路线,移动终端单元采集巡护路线上的实况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数据传送至处理终端单元的方式为实时传送或巡护结束后传送。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终端单元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

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图像镶嵌技术和地图缓存技术对所述实况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区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信息数据,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数据管理设备;步骤二,数据管理设备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移动终端设备;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单元和处理终端单元:所述移动终端单元用于采集信息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所述处理终端单元;所述处理终端单元用于接收信息数据,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决策数据并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单元。本发明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建立自然保护区智能管护系统,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卢广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美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3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