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省力功能的铁皮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发明涉及手动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的铁皮剪主要包括有两相枢设的剪刃,于两剪刃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刃部及握持部,如此可让使用者以单手分持两剪刃的握持部,而控制铁皮剪的开合,进而裁剪铁皮等工作件。然而因传统的铁皮剪仅是由两剪刃相互枢设所构成,所以在裁切工作件时,使用者操作铁皮剪的施力大小,仅仅取决于握持部本身的长度,握持部越长越省力,除此之外即无其他省力设计,然而因为铁皮剪一般大都是用以裁剪铁皮等高强度的工作件,所以使用者往往需要施以相当大的力量才能裁切工作件,为解决该问题,目前也有一些省力的铁皮剪,但是该类铁皮剪结构均较为的复杂,生产组装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省力且结构简单的剪切铁皮剪。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形成一个杠杆,第一辅助手柄和连扳第二剪片形成一个杠杆具有省力功能且剪切刃开口一定情况下尾部开口较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包括:第一剪片、第二剪片、第一辅助手柄、连扳、第一转轴螺栓、第一锁紧螺母、第二转轴螺栓、第二锁紧螺母、弹性垫圈、第三转轴螺栓、第三锁紧螺母、第四转轴螺栓、第四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第一剪片中间有个通孔,孔一端是四方孔,一端圆孔,第二剪片中间有圆通孔。所述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通过第一转轴螺栓,弹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连接形成剪切刃。第一转轴螺栓尾部有光轴中间是四方形前段是螺丝第一转轴,装配后第一转轴螺栓光轴部分和第二剪片孔配合旋转,四方形位置和第一剪片连接,加弹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剪片固定一起。

所述第一剪片上端部和第一辅助手柄上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螺栓铰接,第二转轴螺栓上安装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辅助手柄中间部分通过第三转轴螺栓和连扳一端孔铰接,第三转轴螺栓上安转第三锁紧螺母。

所述第一辅助手柄和连扳铰接后,连扳另一端孔通过第四转轴螺栓和第二剪片尾部孔铰接,第四转轴螺栓上安装第四锁紧螺母。

所述手柄底部均沾塑胶柄。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操作方便,省力,该规格铁剪,美国标准剪切力40公斤以下,市场省力铁皮剪在30公斤左右,这个在20公斤左右,比市场省力铁皮剪能省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开位置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受力分析图;

图4为老式铁皮剪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剪片、2.第二剪片、3.第二转轴螺栓、4.第二锁紧螺母、5.第一转轴螺栓、6.弹性垫圈、7.第一锁紧螺母、8.连扳、9.第四转轴螺栓、10.第四锁紧螺母、11.第三转轴螺栓、12.第三锁紧螺母、13第一辅助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双杠杆的省力铁皮剪,包括:第一剪片1、第二剪片2、第一辅助手柄13、连扳8、第一转轴螺栓5、弹性垫圈6、第一锁紧螺母7、第二转轴螺栓3、第二锁紧螺母4、第三转轴螺栓11、第三锁紧螺母12、第四转轴螺栓9、第四锁紧螺母10。其特征在于:第一剪片1中间有个通孔,孔一端是四方孔,一端圆孔,第二剪片2中间有圆通孔,第一转轴螺栓5穿过第一剪片1和第二剪片2的中间孔,和弹性垫圈6、第一锁紧螺母7,把两个剪片铰接在一起,形成剪切刃。第一剪片1前段是刃口,尾端锻造手柄,前段还有孔通过第二转轴螺栓3、第二锁紧螺母4和第一辅助手柄13前段孔连接。第一辅助手柄13中间孔通过第三转轴螺栓11、第三锁紧螺母12和连扳8一端孔连接。连扳8另一端孔通过第四转轴螺栓9、第四锁紧螺母10和第二剪片2尾部孔连接。手柄尾部沾塑。

另外,本发明的柄部采用了沾塑双色胶柄方案,具有减震,绝缘,保证了操作者握持时的舒适度。

其工作原理是握住第一剪片尾部手柄和第一辅助手柄尾部手柄,松开尾部手柄,第一辅助手柄打开带动连扳打开,连扳带动第二剪片打开,完成打开动作。剪切时铁板放入两刃口内,握紧第一剪片尾部手柄和第一辅助手柄尾部手柄,第一辅助手柄闭合带动连扳闭合,连扳带动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刃口闭合,完成剪切。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操作方便,省力,该规格铁剪,美国标准剪切力40公斤以下,市场省力铁皮剪在30公斤左右,这个在20公斤左右,比市场省力铁皮剪能省30%。

省力分析:设剪切刃处受力为f0,受力点到第一转轴螺栓处力臂为l,第四转轴螺栓处受力为f1,第一转轴螺栓和第四转轴螺栓力臂为l1,第三转轴螺栓用连扳连接受力一样为f1,第三转轴螺栓和第二转轴螺栓之间力臂为l3,手柄施加力为f2,手柄刀第二转轴螺栓之间力臂为l2,老式铁皮剪手柄施力到第一转轴螺栓力臂为l0。

设剪切处所需的实际转动力矩为:m=f*l

第四转轴处所需转动扭矩为:m1=f1*l1

依据杠杆原理m=m1,即f*l=f1*l1(1)

同理f1*l3=f2*l2(2)

把(1)带入(2)f2=f*l/l1*l3/l2

已知设计时候,l=33,l1=50,l3=39,l2=247,f当剪切厚度一定时候,值为定值,所以带入数值后,f2=0.104f

原来铁皮剪手柄受力f0,力臂为l0,剪刃处受力f,力臂l.

依据杠杆原理f*l=f0*l0,因为国家标准规定同规格铁皮剪总长一样,剪切长度一致所以l0=230,l数值一样,l=33则f0=0.143f.

因为厚度一定,力臂一定,所以f是定值,所以f2/f0=0.1f/0.143f=69.9%

所以新双杠杆省力剪比原来能省力30%。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两手柄同时运动,剪切刃打开相同开口量尾部开口小,手感好,铁剪剪切时刃口稳定,省力、轻便大大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包括:第一剪片、第二剪片、第一辅助手柄、连扳、第一转轴螺栓、第一锁紧螺母、第二转轴螺栓、第二锁紧螺母、弹性垫圈、第三转轴螺栓、第三锁紧螺母、第四转轴螺栓、第四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第一剪片中间有个通孔,孔一端是四方孔,一端圆孔,第二剪片中间有圆通孔,第一转轴螺栓穿过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的中间孔,和弹性垫圈和锁紧螺母,把两个剪片铰接在一起,形成剪切刃;第一剪片前段是刃口,尾端锻造手柄,前段还有孔通过第二转轴螺栓、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一辅助手柄前段孔连接;第一辅助手柄中间孔通过第三转轴螺栓、第三锁紧螺母和连扳一端孔连接;连扳另一端孔通过第四转轴螺栓、第四锁紧螺母和第二剪片尾部孔连接,手柄尾部沾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剪第一辅助手柄,和第一剪片,第二剪片和连扳形成一个四连杆结构具有省力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通过第一转轴螺栓,弹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连接形成剪切刃;第一转轴螺栓尾部有光轴中间是四方形前段是螺丝,装配后第一转轴螺栓光轴部分和第二剪片孔配合旋转,四方形位置和第一剪片连接,加弹性垫圈,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剪片固定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片上端部和第一辅助手柄上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螺栓铰接,第二转轴螺栓上安装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辅助手柄中间部分通过第三转轴螺栓和连扳一端孔铰接,第三转轴螺栓上安转第三锁紧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手柄和连扳铰接后,连扳另一端孔通过第四转轴螺栓和第二剪片尾部孔铰接,第四转轴螺栓上安装第四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底部均沾塑胶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杠杆省力功能的铁皮剪,包括:第一剪片、第二剪片、第一辅助手柄、连扳、第一转轴螺栓、第一锁紧螺母、第二转轴螺栓、第二锁紧螺母、弹性垫圈,其特征在于:第一剪片中间有个通孔,孔一端是四方孔,一端圆孔,第二剪片中间有圆通孔,第一转轴螺栓穿过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的中间孔,和弹性垫圈和锁紧螺母,把两个剪片铰接在一起,形成剪切刃;第一剪片前段是刃口,尾端锻造手柄,前段还有孔通过第二转轴螺栓、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一辅助手柄前段孔连接;第一辅助手柄中间孔通过第三转轴螺栓、第三锁紧螺母和连扳一端孔连接;连扳另一端孔通过第四转轴螺栓、第四锁紧螺母和第二剪片尾部孔连接,手柄尾部沾塑。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新;于金汕;李世刚;邓基军;邢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市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2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