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发明涉及供电设备锁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领域,供电设备的锁控件若仅使用普通锁具或电子锁,保护效果较差,存在窃电者容易打开或操作人员误操作的隐患。现有远程锁控件规定工作人员在设定时间内操作,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不限制操作时间,避免造成不便,且设置二重防护,防护效果较好,避免误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包括管控后台、移动手持终端和设置在供电设备上的锁控件;

供电设备的柜门上设置容纳腔,容纳腔上设置腔门;所述锁控件包括安装在腔门上的第一电子锁、安装在柜门上的第二电子锁、放置在容纳腔内的锁控控制部;第一电子锁、第二电子锁分别与锁控控制部电连接;

所述管控后台,分配任务至移动手持终端,在收到移动手持终端正确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控制部供打开第一电子锁,并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

所述移动手持终端,接收所分配任务,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至管控后台,并在管控后台验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正确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按键键盘和显示屏;按键键盘、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开锁指令为开锁密码。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扫码器和显示屏;扫码器、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开锁指令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进一步地,管理后台包括:

任务分配模块,用于将任务分发至移动手持终端;所分发任务中包含供电设备位置信息;

信息接收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移动手持终端发送来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

第一开锁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件;

第二开锁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

进一步地,移动手持终端包括:

任务接收保存模块,用于接收管控后台分发的任务;

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手持终端所处位置,并与所接收任务中的供电设备位置信息比较,若移动手持终端所处位置在供电设备位置范围内,则允许验证模块进行身份验证;

验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移动手持终端所处位置信息的身份验证信息至管控后台;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

进一步地,锁控件还包括限位开关、摄像头和报警器;限位开关安装在供电设备的柜门上;限位开关、摄像头、报警器分别与锁控控制部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由位置信息验证工作人员是否到达任务点,若达到则允许操作,对操作时间无限制,提高操作便利性;锁控件设置两级防护,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且增大破坏难度,有效阻止窃电行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方式锁控件电路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包括管控后台1、移动手持终端3和设置在供电设备上的锁控件2。

供电设备的柜门上设置容纳腔,容纳腔上设置腔门;锁控件2包括安装在腔门上的第一电子锁22、安装在柜门上的第二电子锁23、放置在容纳腔内的锁控控制部21;第一电子锁22、第二电子锁23分别与锁控控制部21电连接。

管控后台1,分配任务至移动手持终端3,在收到移动手持终端3正确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控制部21供打开第一电子锁22,并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3。

移动手持终端3,接收所分配任务,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至管控后台1,并在管控后台1验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正确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

具体地,管控后台1包括:

任务分配模块11,用于将任务分发至移动手持终端3;所分发任务中包含供电设备位置信息;

信息接收验证模块3312,用于接收移动手持终端3发送来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

第一开锁指令发送模块13,用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件2;

第二开锁指令发送模块14,用于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3。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锁指令可随机生成,提高安全性。

移动手持终端3包括:

任务接收保存模块31,用于接收管控后台1分发的任务;

位置检测模块32,用于检测移动手持终端3所处位置,并与所接收任务中的供电设备位置信息比较,若移动手持终端3所处位置在供电设备位置范围内,则允许验证模块33进行身份验证;

验证模块33,用于发送携带移动手持终端3所处位置信息的身份验证信息至管控后台1;

指令接收模块34,用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

该系统工作过程为:管控后台1将包含供电设备位置信息的任务分发至移动手持终端3,移动手持终端3接收任务后定时或接收位置检测指令后检测移动手持终端3所处位置,若所处位置在任务包含的供电设备位置范围内,则允许发送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可避免非工作时间发送信息至后台增大后台处理压力。之后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可以是工号或指纹等,将身份验证信息携带所处位置信息发送至管控后台1,待管控后台1验证通过后,管控后台1远程控制锁控件2打开第一电子锁22,并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3。第一电子锁22打开后,腔门打开,工作人员可用第二开锁指令在锁控控制部21操作打开第二电子锁23,从而打开柜门。

如图2所示,锁控控制部21包括控制器212、按键键盘213和显示屏211;按键键盘213、显示屏211分别与控制器212电连接。相应地,第二开锁指令为开锁密码,在手持移动终端接收到开锁密码后,工作人员在按键键盘213输入开锁密码打开第二电子锁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锁22、第二电子锁23需控制器212电连接。

其中,按键键盘213也可改为扫码器,相应地,第二开锁指令为二维码或条形码,在手持移动终端接收到开锁密码后,工作人员在扫码器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打开第二电子锁23。

另外,锁控件2还包括限位开关24、摄像头25和报警器26;限位开关24安装在供电设备的柜门上;限位开关24、摄像头25、报警器26分别与锁控控制部21电连接,具体与控制器212电连接。在第一电子锁22或第二电子锁23非正常打开时,报警器26报警,且限位开关24检测到柜门开启时,启动摄像头25抓拍。同时,控制器212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管控后台1。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控后台、移动手持终端和设置在供电设备上的锁控件;

供电设备的柜门上设置容纳腔,容纳腔上设置腔门;所述锁控件包括安装在腔门上的第一电子锁、安装在柜门上的第二电子锁、放置在容纳腔内的锁控控制部;第一电子锁、第二电子锁分别与锁控控制部电连接;

所述管控后台,分配任务至移动手持终端,在收到移动手持终端正确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控制部供打开第一电子锁,并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

所述移动手持终端,接收所分配任务,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至管控后台,并在管控后台验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正确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按键键盘和显示屏;按键键盘、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开锁指令为开锁密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扫码器和显示屏;扫码器、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开锁指令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后台包括:

任务分配模块,用于将任务分发至移动手持终端;所分发任务中包含供电设备位置信息;

信息接收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移动手持终端发送来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

第一开锁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件;

第二开锁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手持终端包括:

任务接收保存模块,用于接收管控后台分发的任务;

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手持终端所处位置,并与所接收任务中的供电设备位置信息比较,若移动手持终端所处位置在供电设备位置范围内,则允许验证模块进行身份验证;

验证模块,用于发送携带移动手持终端所处位置信息的身份验证信息至管控后台;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远程锁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锁控件还包括限位开关、摄像头和报警器;限位开关安装在供电设备的柜门上;限位开关、摄像头、报警器分别与锁控控制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电设备远程锁控管理系统,包括管控后台、移动手持终端和设置在供电设备上的锁控件;锁控件包括第一电子锁、第二电子锁、锁控控制部;第一电子锁、第二电子锁分别与锁控控制部电连接;所述管控后台,分配任务至移动手持终端,在收到移动手持终端正确的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发送第一开锁指令至锁控控制部供打开第一电子锁,并发送第二开锁指令至移动手持终端;所述移动手持终端,接收所分配任务,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至管控后台,并在管控后台验证身份验证信息和位置信息正确后接收第二开锁指令。本发明不限制操作时间,避免造成不便,且设置二重防护,防护效果较好,避免误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牛健;范振宁;孙建春;钟永林;范晴;吕金玲;张玉辉;杜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肥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2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