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在基因检测装置中使用的吸头套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利用了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或lamp(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法等的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包括从检体将靶基因的核酸进行提取/精制的提取/精制步骤、将通过提取/精制步骤提取/精制后的核酸放大的放大步骤、对利用放大步骤放大后的核酸进行检测的检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提取/精制步骤也称为基因检测的前处理。
在这样的基因检测中,在基因检测装置组装有被注入检体及提取液的反应管、向多个试剂容器填充前处理试剂(以下,也仅称为“试剂”)的试剂盒、向多个孔管封入有与靶基因的核酸反应(放大)的反应试剂的微型吸头。在试剂盒还收容有刺破试剂容器的盖部而将试剂容器开封的穿刺吸头、将填充于试剂容器的试剂向反应管分注的移液器吸头、将在反应管中提取及精制了靶基因的核酸的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注入的注射吸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通过使装配在基因检测装置的移液器头上的穿刺吸头、移液器吸头及注射吸头沿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而进行上述的基因检测。具体而言,首先,利用穿刺吸头刺破试剂容器的盖部而将试剂容器开封。接下来,利用移液器吸头将填充于试剂容器的试剂向反应管分注,调制对靶基因的核酸进行了提取及精制后的试样溶液。接下来,利用移液器吸头将试样溶液向注射吸头滴下而在注射吸头积存试样溶液。接下来,利用注射吸头将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注入而使其与试样溶液混合,通过以规定的温度进行培养而使核酸放大。接下来,通过在微型吸头内确认放大生成物的有无,来检测放大后的核酸。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40680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注射吸头具备将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注入的注射针、积存试样溶液的筒状的容器。并且,在容器的与注射针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向容器内滴下试样溶液并装配移液器头的开口。因此,当将注射吸头装配于移液器头而使其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积存于容器内的试样溶液的液面摇晃,试样溶液可能会附着于移液器头。当试样溶液附着于移液器头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试样溶液的污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试样溶液的污染的吸头套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吸头套件是使用于基因检测装置的吸头套件,其中,具备:穿刺吸头,刺破填充有试剂的试剂容器的盖部而将试剂容器开封;及注射吸头,将包含有靶基因的核酸的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注入,注射吸头具有在内部空间积存试样溶液的容器、及从容器突出的注射针,在容器形成有使内部空间向注射针的相反侧开放的开口,穿刺吸头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与注射吸头嵌合而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
在该吸头套件中,通过穿刺吸头的嵌合部与注射吸头嵌合而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因此,通过将与注射吸头连结的穿刺吸头装配于移液器头,能够经由穿刺吸头将注射吸头装配于移液器头。由此,注射吸头与移液器头不直接接触,因此能抑制试样溶液的液面的摇晃引起的试样溶液向移液器头的附着。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试样溶液的污染。
也可以是,穿刺吸头具有从开口向容器插入的插入部,在插入部插入于容器时,嵌合部与注射吸头嵌合。在该吸头套件中,通过将穿刺吸头的插入部从注射吸头的开口向容器插入而能够利用穿刺吸头堵塞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穿刺吸头的嵌合部与注射吸头嵌合,在开口的至少一部分被穿刺吸头堵塞的状态下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因此,能够抑制试样溶液从容器的漏出。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试样溶液的污染。
也可以是,嵌合部是从插入部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在插入部插入于容器时,凸部被按压于容器的内周面。在该吸头套件中,嵌合部是从插入部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在插入部插入于容器时,该凸部被按压于容器的内周面,因此仅通过将穿刺吸头的插入部向容器插入,就能够容易地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而且,通过将该凸部按压于容器的内周面而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的连结精度及嵌合强度提高。
也可以是,穿刺吸头及注射吸头中的至少一方还具有通气口,该通气口在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的状态下使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通气。当利用穿刺吸头将注射吸头的开口完全堵塞时,由于容器的内压而难以从注射针向微型吸头注入试样溶液。特别是通过微型吸头内的负压从注射针向微型吸头内吸引试样溶液的情况下,这样的容器的内压的影响变得极大。在该吸头套件中,在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的状态下,通气口使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通气,因此能够减小从注射针向微型吸头注入试样溶液时的容器的内压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将插入部从开口向容器插入而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从注射针向微型吸头注入试样溶液。
通气口也可以是形成在穿刺吸头的外周面上的槽。在该吸头套件中,形成在穿刺吸头的外周面上的槽与容器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在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时,能够对容器的内部空间进行大气开放。由此,内部空间的内压增大消失,能够防止在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时试剂溶液从注射针漏出的情况。此外,能够极力减小从注射针向微型吸头注入试样溶液时的容器的内压的影响。
也可以是,穿刺吸头具有供容器的开口侧的端面抵接的台阶部,槽还形成于台阶部。在该吸头套件中,通过容器的开口侧的端面与穿刺吸头的台阶部抵接而能够限制穿刺吸头相对于容器的插入量。由此,在经由穿刺吸头将注射吸头装配于移液器头时,能够将注射吸头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高精度地定位。而且,通气口的槽也形成于台阶部,因此即使容器的开口侧的端面与穿刺吸头的台阶部抵接,也能够对容器的内部空间进行大气开放。
也可以是,穿刺吸头具有前端尖锐的刃部,刃部具有呈放射状地延伸而刃尖构成多角锥的棱线的多个刃。在该吸头套件中,穿刺吸头具有前端尖锐的刃部,因此能够利用该刃部刺破试剂容器的盖部。并且,该刃部具有呈放射状地延伸而刃尖构成多角锥的棱线的多个刃,因此与刃部形成为单纯的圆锥或多角锥的情况相比,将试剂容器的盖部刺破的压力集中。因此,能够以更小的加压力将试剂容器的盖部刺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试样溶液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试剂盒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注射吸头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注射吸头的俯视图,图4(b)是表示注射吸头的主视图,图4(c)是表示注射吸头的仰视图。
图5是图4(c)所示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穿刺吸头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穿刺吸头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穿刺吸头的主视图,图7(c)是表示穿刺吸头的仰视图。
图8是图7(c)所示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7(c)所示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的连结体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连结体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连结体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连结体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微型吸头的俯视图。
图15是微型吸头的示意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向反应空间穿刺注射针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基因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基因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基因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基因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的穿刺吸头的立体图。
图22(a)是表示变形例的穿刺吸头的俯视图,图22(b)是表示变形例的穿刺吸头的主视图,图22(c)是表示变形例的穿刺吸头的仰视图。
图23是图22(c)所示的xxiii-xxi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吸头套件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吸头套件是组装于进行基因检测的基因检测装置上的吸头套件。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基因检测装置]
组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吸头套件的基因检测装置是进行基因检测的装置。在该基因检测装置组装有被注入检体及提取液的反应管、向多个试剂容器填充试剂的试剂盒、封入有与靶基因的核酸反应(放大)的试剂(反应试剂)的微型吸头。
在使用了该基因检测装置的基因检测中,首先,将填充于试剂盒1的各试剂向反应管分注,调制对靶基因的核酸进行了提取/精制后的试样溶液(提取/精制步骤)。接下来,将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注入而将试样溶液与试样溶液混合,通过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培养而将核酸放大(放大步骤)。接下来,在微型吸头内确认放大生成物的有无,从而检测利用放大步骤放大后的核酸(检测步骤)。
[试剂盒]
如图1及图2所示,试剂盒1具备盒主体11、填充有试剂(前处理试剂)的多个试剂容器12、用于对填充于试剂容器12的试剂进行密封的盖部13、及收容有各种吸头的多个收容孔管14。
各试剂容器12可以与盒主体11一体设置,也可以能够拆装地设置于盒主体11。
盖部13通过将形成于试剂容器12的上方端的开口封固而将填充于试剂容器12的试剂密封。盖部13可以将各试剂容器12单独封固,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的试剂容器12一并封固。盖部13例如通过铝层压膜形成。
试剂盒1具备第一收容孔管14a、第二收容孔管14b、第三收容孔管14c作为收容孔管14。在第一收容孔管14a收容有刺破试剂容器12的盖部13而将试剂容器12开封的穿刺吸头15。在第二收容孔管14b收容有将在反应管中提取及精制了靶基因的核酸后的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2注入的注射吸头16。在第三收容孔管14c收容有将填充于试剂容器12的试剂向反应管分注的移液器吸头17。该穿刺吸头15及注射吸头1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吸头套件。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穿刺吸头15及注射吸头16的上下方向作为收容于第一收容孔管14a及第二收容孔管14b内的状态下的上下方向进行说明。
[微型吸头]
如图14及图15所示,例如日本特开2017-067595号公报记载那样,微型吸头2具备透明的吸头主体21和透明的加强膜22。
在吸头主体21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反应空间23及确认空间24。反应空间23及确认空间24是形成在微型吸头2的内部的密闭空间。反应空间23及确认空间24相对于大气压被减压,例如,可以设为1/100气压以下。反应空间23具有被穿刺注入试样溶液的注入空间23a、封入有用于与注入的试样溶液反应的试剂25的多个试剂封入空间23b、及将注入空间23a与各试剂封入空间23b连通的流路23c。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试样溶液中包含的核酸对应的试剂作为试剂25。在确认空间24封入有例如当混合试样溶液时变色的变色剂(未图示)。
吸头主体21形成为薄的大致矩形板状。吸头主体21是第一板状部26和层叠在第一板状部26的一个面上的第二板状部27的双层构造。第一板状部26与第二板状部27以相互重叠的状态接合。
第一板状部26形成为薄的大致矩形板状。在第一板状部26的第二板状部27侧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形成反应空间23的反应空间用凹部26a和用于形成确认空间24的确认空间用凹部(未图示)。
第一板状部26具有不透气性。作为第一板状部26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使用具有不透气性的玻璃、合成树脂等。作为合成树脂,可列举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pc(聚碳酸酯)、ps(聚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p或coc(环状聚烯烃)等。
第二板状部27形成为薄的大致矩形板状。第二板状部27通过覆盖反应空间用凹部26a而在与第一板状部26之间形成反应空间23的注入空间23a、多个试剂封入空间23b及流路23c。而且,第二板状部27通过覆盖确认空间用凹部而在与第一板状部26之间形成确认空间24。
第二板状部27具有自封固性。自封固性是指即使由于穿刺等开孔,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产生的恢复力,也能将该孔自然地封固的性质。作为第二板状部27使用的弹性原料,可以列举硅酮类弹性体、丙烯酸类弹性体、氨基甲酸乙酯类弹性体、氟类弹性体等。第二板状部优选还具有透气性,可以采用作为具有自封固性及透气性的弹性原料的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
加强膜22粘贴于第二板状部27的与第一板状部26相反的一侧的面27a。加强膜22粘贴于第二板状部27的面27a中的至少与注入空间23a及确认空间24相对的位置。加强膜22是形成为薄的膜状或带状的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构件。加强膜22对第二板状部27的面27a进行加强,抑制第二板状部27的面27a的变形(实现形状维持)。因此,加强膜22优选为伸缩性优异的膜或形状保持性优异的膜。
微型吸头2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第一板状部26的厚度为2mm,第二板状部27的厚度为2mm,反应空间23及确认空间24的深度为1.5mm,加强膜22的厚度为0.3mm。
[注射吸头]
如图3~图5所示,注射吸头16具有在内部空间a积存试样溶液的容器31和从容器31突出的注射针32。
容器31具有圆筒部33、凸缘部34、保持部35。
圆筒部33是形成积存试样溶液的内部空间a的部分。圆筒部33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圆筒状,在其内周面侧形成有内部空间a。在圆筒部33的上端形成有使内部空间a向上侧(注射针32的相反侧)开放的开口36。开口36是用于供试样溶液向内部空间a滴下的开口。而且,开口36也是为了向移液器头3(参照图20)装配注射吸头16而供移液器头3插入的开口。而且,如后所述,开口36也是为了将穿刺吸头15与注射吸头16连结而供穿刺吸头15插入的开口。在圆筒部33的内周面,在开口36的附近形成有圆周状的槽39。容器31的容量,即内部空间a的容积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比135μl大,例如约为200μl。
如图2~图5所示,凸缘部34是卡定于第二收容孔管14b的部分。凸缘部34在圆筒部33的上端部向圆筒部33的径向外方延伸。并且,在注射吸头16收容于试剂盒1的第二收容孔管14b时,凸缘部34卡定于在第二收容孔管14b形成的阶梯状的卡定部18b。卡定部18b的位置可以设为在凸缘部34被卡定时注射吸头16未到达第二收容孔管14b的底面而注射吸头16的上端远低于第二收容孔管14b的上端的位置。即,在第二收容孔管14b中,在收容于第二收容孔管14b的注射吸头16的上方形成有空间。
如图3~图5所示,保持部35是保持注射针32的部分。保持部35设置在圆筒部33的下端。在保持部35形成有保持注射针32的保持孔37。保持孔37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内部空间a连通。而且,在保持部35形成有沿圆筒部33的径向且沿圆筒部33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肋38。肋38形成为板状。多个肋38的下端(前端)对齐,注射针32从这多个肋38的下端向下方突出。
作为容器31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聚丙烯。
注射针32具有斜面41、针管42、针基43。斜面41是针尖的被倾斜切割的部分。针管42是从斜面41连续的中空的金属管,是从容器31的保持部35(多个肋38)突出的部分。针管42在jis标准下成为不锈钢制。需要说明的是,在针管42的外周面也可以涂布或涂膜形成硅等的润滑剂。针基43是从针管42连续的中空的金属管,是保持于保持部35而未从容器31的保持部35(多个肋38)突出的部分。针基43通过插入于保持部35的保持孔37而保持于保持部35。需要说明的是,注射吸头16也可以具备覆盖注射针32的针鞘(未图示)。
注射针32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注射针32的粗细为0.27mm(31g),注射针32的长度(将斜面41、针管42及针基43加在一起的长度)为3mm,斜面41的长度为0.7mm。
如图3~图5及图16所示,为了使注射针32的前端到达反应空间23的注入空间23a而优选针管42与斜面41加在一起的长度比第二板状部27的厚度长。而且,为了在将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2注入时避免注入空间23a与外部连通而优选斜面41的长度比第二板状部27的厚度短。而且,为了避免注射针32的前端与注入空间23a的底面碰撞而优选针管42与斜面41加在一起的长度比加强膜22的厚度与第二板状部27的厚度以及注入空间23a的深度加在一起的长度短。在该情况下,在微型吸头2未具备加强膜22的情况下,优选针管42与斜面41相加的长度比第二板状部27的厚度与注入空间23a的深度加在一起的长度短。
[穿刺吸头]
如图6~图9所示,穿刺吸头15具有刃部44、第一圆筒部45、第二圆筒部46、凸缘部47。
刃部44是刺破试剂容器12的盖部13而将试剂容器12开封的部分。刃部44位于穿刺吸头15的下端部且其下端呈尖锐的形状。刃部44具有呈放射状地延伸而刃尖构成多角锥的棱线的多个刃48。即,各刃48形成为呈放射状(沿第一圆筒部45的径向)延伸的薄的板状(肋状),作为其前端缘的刃48的刃尖构成多角锥的棱线。并且,相邻的刃48之间成为相对于各刃48的刃尖凹陷的凹部49。即,通过各刃48的刃尖形成刃部44的外接圆,凹部49形成在从该外接圆凹陷的位置。
如图6~图13所示,第一圆筒部45是与刃部44一起从注射吸头16的开口36插入于容器31的部分。因此,刃部44及第一圆筒部45也作为向容器31插入的插入部50发挥作用。第一圆筒部45与刃部44的上端连接,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圆筒状。刃部44的外径比注射吸头16的开口36的内径小。而且,刃部44的最大外径也比注射吸头16的开口36的内径小。
第二圆筒部46是未向容器31插入的部分。第二圆筒部46与第一圆筒部45的上端连接,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的圆筒状。第二圆筒部46的外径比注射吸头16的开口36的内径大。并且,从第一圆筒部45扩径的第二圆筒部46的第一圆筒部45侧的下端面成为从第一圆筒部45沿第一圆筒部45的径向立起的台阶部51。因此,在将插入部50插入于容器31时,台阶部51与容器31的上端面抵接,由此限制插入部50相对于容器31的插入。在第二圆筒部46的上端形成有使第二圆筒部46的内部空间向上侧(刃部44的相反侧)开放的开口54。开口54是为了向移液器头3装配穿刺吸头15而供移液器头3插入的开口(参照图17)。
如图2、图6~图9所示,凸缘部47是卡定于第一收容孔管14a的部分。凸缘部47在第二圆筒部46的上端部向第二圆筒部46的径向外方延伸。并且,在穿刺吸头15收容于试剂盒1的第一收容孔管14a时,凸缘部47卡定于在第一收容孔管14a形成的阶梯状的卡定部18a。卡定部18a的位置可以设为如下位置:在凸缘部47卡定时,穿刺吸头15未到达第一收容孔管14a的底面,穿刺吸头15的上端比第一收容孔管14a的上端低。
如图6~图13所示,在穿刺吸头15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凸部52和一个或多个槽53。
凸部52是作为与注射吸头16嵌合而使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的嵌合部发挥作用的部分。凸部52从第一圆筒部45的外周面突出形成。并且,在插入部50插入于容器31时,凸部52被按压于容器31的内周面而与注射吸头16嵌合。而且,凸部52在插入部50插入于容器31而台阶部51与容器31的上端面抵接时,形成于与槽39对应的位置。因此,在插入部50插入于容器31时,凸部52即使嵌入于在圆筒部33的内周面形成的槽39,也与注射吸头16嵌合。
凸部5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三角形形状等那样具有从第一圆筒部45突出的突出高度从下端侧朝向上端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凸部52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多个。在穿刺吸头15形成有多个凸部52的情况下,多个凸部52优选沿第一圆筒部45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而且,在穿刺吸头15形成多个凸部52的情况下,凸部52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4个。
槽53是在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的状态下作为使容器31的内部空间a与外部通气的通气口发挥作用的部分。槽53由形成于第一圆筒部45的外周面上的槽部53a和形成于台阶部51的槽部53b构成。形成于第一圆筒部45的槽部53a与形成于台阶部51的槽部53b相互连通,构成一个槽53。形成于第一圆筒部45的槽部53a从刃部44的凹部49延伸至台阶部51。形成于台阶部51的槽部53b从形成于第一圆筒部45的槽53延伸至第二圆筒部46的外周面。
形成于第一圆筒部45的槽部53a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从制造容易性等的观点出发,可以设为沿着与第一圆筒部45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截面圆弧状的槽。而且,形成于台阶部51的槽部53b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从制造容易性等的观点出发,可以设为沿第一圆筒部45的径向延伸的截面圆弧状的槽。槽53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多个。在穿刺吸头15上形成有多个槽53的情况下,多个槽53优选沿第一圆筒部45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而且,在穿刺吸头15上形成有多个槽53的情况下,槽53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4个。
作为穿刺吸头15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使用聚丙烯。
[基因检测方法]
接下来,说明使用了基因检测装置的基因检测方法。
首先,向基因检测装置组装试剂盒1、微型吸头2及反应管4(参照图18)。
接下来,如图17所示,通过向在第一收容孔管14a收容的穿刺吸头15插入移液器头3而向移液器头3装配穿刺吸头15。然后,使装配有穿刺吸头15的移液器头3沿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由此,利用移液器头3刺破填充有试剂的试剂容器12的盖部13而将试剂容器12开封。并且,从移液器头3将穿刺吸头15拆卸,并将从移液器头3拆卸的穿刺吸头15向第一收容孔管14a回收。
接下来,如图18所示,通过向在第三收容孔管14c收容的移液器吸头17插入移液器头3而将移液器吸头17装配于移液器头3。并且,使装配有移液器吸头17的移液器头3沿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由此,利用移液器吸头17将填充于试剂容器12的各试剂向反应管4分注。并且,在反应管4内,调制对靶基因的核酸进行了提取/精制后的试样溶液(提取/精制步骤)。
接下来,如图19所示,使装配有移液器吸头17的移液器头3沿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由此,利用移液器吸头17将在反应管4内调制后的试样溶液向在第二收容孔管14b收容的注射吸头16的容器31滴下。由此,在容器31的内部空间a积存试样溶液。并且,从移液器头3拆卸移液器吸头17,并将从移液器头3拆卸后的移液器吸头17向第三收容孔管14c回收。
接下来,如图20所示,通过向在第一收容孔管14a收容的穿刺吸头15插入移液器头3而将穿刺吸头15装配于移液器头3。进而,通过将装配于移液器头3的穿刺吸头15向在第二收容孔管14b收容的注射吸头16插入而经由穿刺吸头15将注射吸头16装配于移液器头3。由此,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并将该连结体装配于移液器头3。并且,使经由穿刺吸头15装配有注射吸头16的移液器头3沿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由此利用注射吸头16将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2注入。
在将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2注入时,首先,将注射吸头16的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的确认空间24穿刺。于是,利用确认空间24的负压,从注射针32将微量的试样溶液向确认空间24吸引。并且,当确认到试样溶液被吸引到确认空间24的情况时,接下来,将注射吸头16的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的注入空间23a穿刺。于是,利用反应空间23的负压,从注射针32将试样溶液向注入空间23a吸引。并且,从注入空间23a顺着流路23c遍及全部的试剂封入空间23b,将封入于试剂封入空间23b的试剂5与试样溶液混合。并且,从移液器头3拆卸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的连结体,并将从移液器头3拆卸的连结体向第二收容孔管14b回收。此时,第二收容孔管14b的卡定部18b以注射吸头16的上端充分低于第二收容孔管14b的上端的方式将注射吸头16的凸缘部34卡定。因此,第二收容孔管14b能够收容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的连结体。即,在收容于第二收容孔管14b的注射吸头16的上方形成的第二收容孔管14b的空间收容穿刺吸头15。
然后,通过使微型吸头2成为规定的温度进行培养而将核酸放大。并且,通过在微型吸头2内确认放大生成物的有无而对放大后的核酸进行检测。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吸头套件中,通过使穿刺吸头15的凸部52与注射吸头16嵌合而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因此,通过将与注射吸头16连结的穿刺吸头15装配于移液器头3,能够经由穿刺吸头15将注射吸头16装配于移液器头3。由此,注射吸头16与移液器头3未直接接触,因此能抑制试样溶液的液面摇晃引起的试样溶液向移液器头3的附着。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试样溶液的污染。
另外,通过将穿刺吸头15的插入部50从注射吸头16的开口36向容器31插入,能够利用穿刺吸头15堵塞开口36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通过穿刺吸头15的凸部52与注射吸头16嵌合,在开口36的至少一部分由穿刺吸头15堵塞的状态下,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因此,能够抑制试样溶液从容器31的漏出。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防止试样溶液的污染。
另外,在插入部50插入到容器31时,凸部52被按压于容器31的内周面,因此仅通过将穿刺吸头15的插入部50插入于容器31就能够容易地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而且,通过将凸部52按压于容器31的内周面,从而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的连结精度及嵌合强度提高。
然而,当利用穿刺吸头15将注射吸头16的开口36完全堵塞时,由于容器31的内压而难以从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注入试样溶液。特别是在利用微型吸头2内的负压从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内吸引试样溶液的情况下,这样的容器31的内压的影响变得极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的状态下,槽53使容器31的内部空间a与外部通气,因此能够减小从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注入试样溶液时的容器31的内压的影响。因此,即使将插入部50从开口36插入于容器31而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也能够适当地从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注入试样溶液。
另外,在穿刺吸头15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槽53与容器31的内部空间a连通,因此在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时,能够对容器31的内部空间a进行大气开放。由此,内部空间a的内压增大消失,能够防止在将注射吸头16与穿刺吸头15连结时试剂溶液从注射针32漏出的情况。此外,能够极力减小从注射针32向微型吸头2注入试样溶液时的容器31的内压的影响。
另外,通过容器31的开口36侧的端面与穿刺吸头15的台阶部51抵接,能够限制穿刺吸头15相对于容器31的插入量。由此,在经由穿刺吸头15将注射吸头16装配于移液器头3时,能够将注射吸头16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高精度地定位。而且,槽53也形成于台阶部51,因此即使容器31的开口36侧的端面与穿刺吸头15的台阶部51抵接,也能够对容器31的内部空间a进行大气开放。
另外,穿刺吸头15具有前端尖锐的刃部44,因此能够利用该刃部44刺破试剂容器12的盖部13。并且,该刃部44具有呈放射状地延伸而刃尖构成多角锥的棱线的多个刃48,因此与刃部形成为单纯的圆锥或多角锥的情况相比,将试剂容器12的盖部13刺破的压力集中。因此,能够以更小的加压力将试剂容器12的盖部13刺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嵌合部是从插入部50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52,但是嵌合部只要能够与注射吸头嵌合而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即可,可以为任意的结构。例如,嵌合部也可以将第二圆筒部的外形形成为圆锥台形状,在第二圆筒部的大致整周与注射吸头嵌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气口是形成在穿刺吸头15的外周面上的槽53的情况,但是通气口只要在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的状态下能够使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通气即可,可以为任意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21~图23所示的穿刺吸头15a那样,在凹部49形成将刃部44贯通的贯通孔55,经由该贯通孔55,使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通气。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将注射吸头与穿刺吸头连结的状态下使容器的内部空间与穿刺吸头15a的内部空间通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通气口发挥作用的槽53由形成于第一圆筒部45的外周面上的槽部53a和形成于台阶部51的槽部53b构成的情况,但是在没有这样的台阶部时或在容器的开口侧的端面与台阶部之间存在空间时等,作为通气口发挥作用的槽也可以仅是形成于第一圆筒部的外周面上的槽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气口形成于穿刺吸头的情况,但是通气口也可以形成于注射吸头。例如,也可以在容器的内周面及容器的开口侧的端面上形成槽并使该槽作为通气口发挥作用。
标号说明
1…试剂盒,2…微型吸头,3…移液器头,4…反应管,5…试剂,11…盒主体,12…试剂容器,13…盖部,14…收容孔管,14a…第一收容孔管,14b…第二收容孔管,14c…第三收容孔管,15…穿刺吸头,15a…穿刺吸头,16…注射吸头,17…移液器吸头,18a…卡定部,18b…卡定部,21…吸头主体,22…加强膜,23…反应空间,23a…注入空间,23b…试剂封入空间,23c…流路,24…确认空间,25…试剂,26…第一板状部,26a…反应空间用凹部,27…第二板状部,27a…面,31…容器,32…注射针,33…圆筒部,34…凸缘部,35…保持部,36…开口,37…保持孔,38…肋,39…槽,41…斜面,42…针管,43…针基,44…刃部,45…第一圆筒部,46…第二圆筒部,47…凸缘部,48…刃,49…凹部,50…插入部,51…台阶部,52…凸部(嵌合部),53…槽(通气口),53a…槽部,53b…槽部,54…开口,55…贯通孔(通气口),a…内部空间。
1.一种吸头套件,使用于基因检测装置,其中,具备:
穿刺吸头,刺破填充有试剂的试剂容器的盖部而将所述试剂容器开封;及
注射吸头,将包含有靶基因的核酸的试样溶液向微型吸头注入,
所述注射吸头具有在内部空间积存所述试样溶液的容器、及从所述容器突出的注射针,
在所述容器形成有使所述内部空间向所述注射针的相反侧开放的开口,
所述穿刺吸头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与所述注射吸头嵌合而将所述注射吸头与所述穿刺吸头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套件,其中,
所述穿刺吸头具有从所述开口向所述容器插入的插入部,
在所述插入部插入于所述容器时,所述嵌合部与所述注射吸头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头套件,其中,
所述嵌合部是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
在所述插入部插入于所述容器时,所述凸部被按压于所述容器的内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头套件,其中,
所述穿刺吸头及注射吸头中的至少一方还具有通气口,该通气口在所述注射吸头与所述穿刺吸头连结的状态下使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通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头套件,其中,
所述通气口是形成在所述穿刺吸头的外周面上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头套件,其中,
所述穿刺吸头具有供所述容器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面抵接的台阶部,
所述槽还形成于所述台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头套件,其中,
所述穿刺吸头具有前端尖锐的刃部,
所述刃部具有呈放射状地延伸而刃尖构成多角锥的棱线的多个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