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类区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发明涉及纸张类区分系统,例如涉及在金融机构中使用的用于纸币的轧账(精查)、分类或整理的纸币区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融机构中,作为纸张类区分装置的一例,使用纸币区分装置用于纸币的轧账。该纸币区分装置具有纸币的张数的确认、纸币的真伪判定、区分完好券纸币和损券纸币的完损分离处理及绑扎处理等的功能。这里,所述的完好券纸币,是指在轧账处理后再次使其流通到市场没有问题的完整干净的纸币,所述的损券纸币,是指有脏污或破损、涂写等的损伤纸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纸币区分装置(例如,图8~图10,说明书的段落0059以后)。即,对于被投入到仓斗(hopper)220中的纸币,用纸币识别部210判定真伪,根据其结果,将纸币向堆叠器(stacker)245a或245b、或拒绝堆叠器(rejectstacker)240分配。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的结构:将纸张类处理装置用基本模块和连结在基本模块的扩展模块来构成,通过在扩展模块中将多个堆集部在垂直方向上配置,从而能够不使装置整体的水平距离变大而增设堆集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8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64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纸张类区分装置根据其处理量(纸币数量、区分种类),分为从在工作人员的桌上使用的小型装置到占据专用区域(area)那样的大型的装置,来对应于顾客的需求而区别使用。这里,在将纸张类区分装置设置到金融机构等的已设的桌上来使用的情况下,如果装置的整体高度变得过高,则难以将向配置在装置上部的堆叠器排出的纸币取出,有操作性下降、并且难以看到被排出的纸张类(例如纸币)从而容易发生纸张类的取出残留的问题。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有关本发明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具备纸张类区分装置和连接在该纸张类区分装置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纸张类区分装置具有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并分别向前侧打开的1个或多个主体堆叠器、和1个或多个增设输送路。增设堆叠器单元具有:1个或多个上段增设堆叠器,设置在上侧,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打开;1个或多个下段增设堆叠器,设置在下侧,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打开;上部输送路,将向1个或多个上段增设堆叠器的某个区分的纸张类输送,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下部输送路,将向1个或多个下段增设堆叠器的某个区分的纸张类输送,沿左右方向延伸。1个或多个增设输送路的至少1个连接在上部输送路及下部输送路的至少1个上。各增设堆叠器是将向该增设堆叠器区分的纸张类进行堆叠的堆叠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类区分系统,能够提供在可增设堆叠器容量的结构中、抑制装置整体的整体高度并且操作性良好的纸张类区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实施例1的纸币区分系统的示意性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示意性的p-p剖视图。

图3是表示纸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4是纸币区分装置与增设堆叠器单元之间(连接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图。

图5是具备4个增设堆叠器单元的纸币区分系统的示意性的内部构造图。

图6是有关实施例2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右半部分的示意性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图6的示意性的q-q剖视图。

图8是有关实施例2的折回输送路的示意性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在有关实施例2的折回输送路中流动的纸币的姿势的变迁的示意图。

图10是有关实施例2的折回输送路的从右方的平面观察的示意图。

图11是有关实施例2的折回输送路的从下方的平面观察的示意图。

图12是有关实施例3的增设堆叠器单元具有的高度调整部的示意性的放大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有关实施例3的高度调整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有关实施例4的纸币区分系统的沿着yz平面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0:纸币区分装置;

200:增设堆叠器单元;

300:增设输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几个实施例。另外,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设“纸张类”为纸币,但本发明对于纸币以外的纸张类也能够适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在不区分同种的要素而进行说明的情况下使用标号中的共通符号、在区分同种的要素的情况下使用标号的情况。例如,在不对增设堆叠器单元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作“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在对增设堆叠器单元进行区别的情况下,如称作“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输送路”例如也可以关于输送方向及与其正交的方向分别拥有长度。例如,输送路也可以沿着输送方向包括一个以上的输送辊,各输送辊具有沿着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

[实施例1]

图1是有关实施例1的纸币区分系统的示意性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示意性的p-p剖视图。图3是用粗虚线的箭头表示纸币的流动的示意图。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 x方向”相当于“前方”,“-x方向”相当于“后方”,“ y方向”相当于“右方”,“-y方向”相当于“左方”,“ z方向”相当于“上方”,“-z方向”相当于“下方”。

纸币区分系统170具备纸币区分装置100、1个以上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和增设输送单元300。相对于纸币区分装置100,例如2个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及200b在左右方向上连结,进而,在最左方的(末尾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连接有增设输送单元300。

在纸币区分装置100的右侧具有供作为区分对象的1张以上的纸币放置的仓斗110(也可以称作进款部)。从仓斗110将纸币逐张向装置100内取入。

此外,纸币区分装置100具有对从仓斗110取入并输送的纸币的面额(币种)及状态(损伤状态、朝向、正反面等)进行鉴别的鉴别部140。鉴别部140例如可以是包括传感器、存储器及处理器的计算机。从存储器装载并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也可以基于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纸币的区分。

此外,纸币区分装置100具有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1个以上的主体堆叠器120、例如4个主体堆叠器120a~120d。各主体堆叠器120将被区分并成为水平的状态的纸币向该主体堆叠器120堆叠。各主体堆叠器120其前面被开放,用户(例如工作人员)能够将手插入而将被区分并为水平状态的纸币一起取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关于被堆集的纸币的状态的“水平”,不是完全没有倾斜的状态,而是指纸币不是立位状态、当拿到手中时纸币的正反面大致成为上下(换言之,从上方或下方的平面观察中的纸币的表面比从右方、左方、前方或后方的平面观察中的纸币的表面大)。因此,“成为水平的状态的纸币”正确地讲,可以说是“成为水平或接近水平面的状态的纸币”。

此外,在纸币区分装置100的右侧(例如仓斗110的上方)具有1个以上的拒绝部130(例如上下排列的2个拒绝部130a及130b)。在区分的过程中,由鉴别部140判定为不能区分的纸币被向拒绝部130a及130b的某个排出。

纸币区分装置100具有多个输送路151。多个输送路151具体而言,包括从仓斗110在该装置100内向左方延伸的下部主体输送路151a、从该输送路151a的末端在该装置100内向上方延伸的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从该输送路151b的末端在该装置100内向右方延伸的上部主体输送路151c、从该输送路151c的末端在该装置100内向拒绝部130a及130b延伸的拒绝输送路151d、以及从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的末端在该装置100内向左方(连接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方向)延伸的增设输送路151e。

此外,关于多个输送路151,具备多个闸门部5。多个闸门部5具体而言,包括与主体堆叠器120a~120d分别对应的闸门部5a~5d、与拒绝部130对应的闸门部5e、以及将输送目的地在装置100内和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切换的闸门部5f。在鉴别部140的控制下,闸门部5a~5f分别切换被输送来的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将被放置到仓斗110中的纸币从下端侧起一张张地向装置100内取入,由鉴别部140对纸币的面额(币种)及状态(损伤状态、朝向、正反面等)进行鉴别后,决定区分目的地的堆叠器。在区分目的地是某个主体堆叠器120的情况下,将纸币经过下部主体输送路151a、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及上部主体输送路151c向该主体堆叠器120输送。

各主体堆叠器120具有用来将输送来的纸币一张张地整齐排列而堆集的圆盘状的轮(wheel)183、和由于底面是水平(或接近水平面)所以将来自该轮183的纸币以水平状态载置的堆集区2。即,主体堆叠器120a~120d具有轮183a~183d和堆集区2a~2d。各轮183由放射状的叶片部将输送来的纸币一张张地接受、将纸币以整齐排列的状态向下方的堆集区2排出。由于各堆叠器120的堆集区2的底面为水平(或接近水平面),所以用户能够在纸币的正反面成为水平的状态下将纸币取出。

将由鉴别部140判别是拒绝纸币的纸币向拒绝输送路151d输送,向拒绝部130a或130b排出。另外,任一个拒绝部130都具有纸币整齐排列用的轮186。即,拒绝部130a及130b具有轮186a及186b。

此外,增设输送路151e被连接在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在纸币的区分目的地是主体堆叠器120a~120d以外的堆叠器、即某个增设堆叠器21的情况下,通过闸门部5f将在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中流动的纸币的输送目的地切换为增设输送路151e。由此,将该纸币向增设堆叠器单元200输送。

每个增设堆叠器单元200都是相同的构造。即,增设堆叠器单元200为4个增设堆叠器21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各排列有2个的构造。更具体地讲,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具有:2个上段增设堆叠器21ua及21ub(1个以上的上段增设堆叠器的一例),设置在上侧并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开口;以及2个下段增设堆叠器21da及21db(1个以上的下段增设堆叠器的一例),设置在下侧并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开口。因此,与将全部的增设堆叠器21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构造相比,能够期待降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高度。此外,在系统170被设置在桌上等的情况下,在纸币的取出方面也能够有良好的操作性。根据图1及图2,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具有增设堆叠器21uaa、21uba、21daa及21dba,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具有增设堆叠器21uab、21ubb、21dab及21dbb。

此外,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具有:上部输送路19u,输送向上段增设堆叠器21ua及21ub的某个区分的纸币,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下部输送路19d,输送向下段增设堆叠器21da及21db的某个区分的纸币,沿左右方向延伸。增设堆叠器单元200不需要(不具有)与上段增设堆叠器21u和下段增设堆叠器21d的任一个都相连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输送路。因此,增设堆叠器单元200不需要用于消除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输送路中可能发生的夹纸而向左方或右方打开的门。由此,能够期待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宽大化的降低和良好的操作性。根据图1及图2,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具有上部输送路19ua及下部输送路19da,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具有上部输送路19ub及下部输送路19db。此外,关于上部输送路19ua及19ub,有与上段增设堆叠器21uaa、21uba、21uab及21ubb分别对应的闸门部6uaa、6uba、6uab及6ubb,关于下部输送路19da及19db,有与下段增设堆叠器21daa、21dba、21dab及21dbb分别对应的闸门部6daa、6dba、6dab及6dbb。

另外,增设堆叠器单元200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比2个多。2个以上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在左右方向上被连结。可以根据需求而将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数量增加。

在图1及图2的例子中,最右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是开头的增设堆叠器单元,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是末尾的增设堆叠器单元。在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的左方连接着增设输送单元300。增设输送单元300具有接受从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的上部输送路19ub输送来的纸币、并向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的下部输送路19db输送的、沿上下方向较长的折回输送路29。这样,增设输送单元300不论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数量如何,都能够用1个共通地使用。因此,能够期待在将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增加为4个、8个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系统170整体的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过度变大。

增设堆叠器单元200中,上段增设堆叠器21ua及21ub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下段增设堆叠器21da及21db也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为了抑制系统170的高度而使各增设堆叠器21的纸币堆叠容量比各主体堆叠器120减小,但也可以在系统170的高度容许的范围内使容量增大。例如,各增设堆叠器21的纸币堆叠容量也可以是与各主体堆叠器120同容量。

此外,与各主体堆叠器120同样,各增设堆叠器21具有用来将输送来的纸币一张张地整齐排列而堆集的圆盘状的轮7、和由于底面是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所以将来自该轮7的纸币以水平状态载置的堆集区4。在增设堆叠器单元200中设置有超过2个的增设堆叠器21的情况下,该超过2个的全部的增设堆叠器21不是沿上下方向排列,而是在上段和下段的各自中沿左右方向排列。因此,能够抑制单元200的高度,并且使各增设堆叠器21的姿势(具体而言,被堆集在增设堆叠器21的纸币的姿势)与各主体堆叠器120的姿势同样。因此,作为各增设堆叠器21的轮7,可以采用与各主体堆叠器120的轮183相同尺寸的轮(例如,与轮183相同的轮)。此外,由于各增设堆叠器21的堆集区4的底面为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所以在各增设堆叠器21中纸币不为立位状态,与各主体堆叠器120同样,用户能够将成为水平的状态的纸币取出。根据图1~图3的例子,上段增设堆叠器21uaa、21uba、21uab及21ubb具有轮7uaa、7uba、7uab及7ubb和堆集区4uaa、4uba、4uab及4ubb,下段增设堆叠器2idaa、21dba、21dab及21dbb具有轮7daa、7dba、7dab及7dbb、以及堆集区4daa、4dba、4dab及4dbb。

此外,如上述那样,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部输送路19u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部输送路19d。上部输送路19u是接受从单元200的右侧的外部输送来的纸币并将纸币向某个上段增设堆叠器21u输送或将纸币向单元200的左侧的外部排出的输送路。此外,下部输送路19d是接受从单元200的左侧的外部输送来的纸币并将纸币向某个下段增设堆叠器21d输送或将纸币向单元200的右侧的外部排出的输送路。因而,关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上部输送路19u,右端与纸币区分装置100的增设输送路151e的左端或其他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上部输送路19u的左端连接,左端与增设输送单元300的折回输送路29的上端或其他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上部输送路19u的右端连接。关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下部输送路19d,右端与其他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下部输送路19d的左端连接,左端与增设输送单元300的折回输送路29的下端或其他增设堆叠器单元200的下部输送路19d的右端连接。另外,这样的输送路彼此的连接,在单元200与装置100彼此、单元200彼此、或单元200与单元300彼此的相对的位置正确时能够进行。用来实现相对正确的位置的定位由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叙述的高度调整部来支援。

放置在仓斗110中的纸币一边由下部主体输送路151a输送一边由鉴别部140判断应向哪个堆叠器区分。例如,被判定为向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的增设堆叠器21uaa区分的纸币经由增设输送路151e被向单元200a的上部输送路19ua输送,通过切换纸币的输送方向的闸门部6uaa,被输送向增设堆叠器21uaa。被输送到增设堆叠器21uaa的纸币如上述那样被轮7uaa一张张地整齐排列并以水平状态向堆叠器21uaa的堆集区4uaa堆集。

此外,被判定为向增设堆叠器21dba区分的纸币同样经由增设输送路151e、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的上部输送路19ua、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的上部输送路19ub、增设输送单元300的折回输送路29、增设堆叠器单元200b的下部输送路19db、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的下部输送路19da被向增设堆叠器21dba输送,以水平状态被向堆集区4dba堆集。

此外,如图4所示,在纸币区分装置100与连接在该装置100上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之间(连接部分),设置有门开闭空间179。具体而言,在纸币区分装置100的左侧,具有为了将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中的夹纸除去而向左方打开的门160,但在纸币区分装置100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之间有门开闭空间179,以使得即使连接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也能够进行门160的开闭。例如,通过以使纸币区分装置100的左表面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的右表面之中的与门160对应的部分成为不接触的方式而设置突起或凹陷等的方法,从而有门开闭空间179。

此外,如上述那样,增设堆叠器单元200也可以进一步追加增设2个以上。例如,根据图5,增设4个增设堆叠器单元200a、200b、200c及200d,但在此情况下,增设输送单元300也是1个,结果能够抑制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及图3所示,增设输送单元300可以还具有可选输送路311。可选输送路311是从折回输送路29的上端向增设输送单元300的左方面延伸的输送路,是可作为可选项而使用的输送路。具体而言,例如在增设输送单元300的左方连接着未图示的其他的可选单元的情况下,可选输送路311可以用于朝向那里输送纸币(例如参照图3的灰色实线箭头)。上述的可选单元,例如有按照纸币束用纸带等进行捆扎的纸币束卷机等。

[实施例2]

说明实施例2。此时,以至少1个的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关于与该实施例的共通点将说明省略或简略。

图6是有关实施例2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右半部的示意性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图6的示意性的q-q剖视图。

上述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具备上段增设堆叠器21u和下段增设堆叠器21d,但在纸币区分装置100被设置在桌上的情况下,根据桌子(或用户就座的椅子)的高度,下段增设堆叠器21d有可能与用户的脸的位置相比位于相当靠下方。在此情况下,下段增设堆叠器21d的开口的上侧成为用户的视线的妨碍,比堆叠器21d的开口靠后方(里侧)变得难以看到,有可能在堆叠器21d内发生纸币的取出残留等。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各下段增设堆叠器的各自的至少前侧(例如整体)向上方倾斜。具体而言,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有关本实施例的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中,下段增设堆叠器21d(在图6中例示了右侧的下段增设堆叠器2ldb)的开口部的前侧相对于该开口部的后侧相对地向上方倾斜规定的角度(例如10~20度)(为了说明的方便,图6将上段增设堆叠器21u及下段增设堆叠器21d都仅图示了1个,但实际上在上段和下段的任一个都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有2个堆叠器)。另外,关于增设堆叠器及主体堆叠器,堆叠器的“开口部”形成了从该堆叠器的前侧到该堆叠器的后侧的开口(空间),堆集区存在于该开口内。

这里,当将下段增设堆叠器21d倾斜时(即,当采用下段增设堆叠器21d时),也可以从该堆叠器内的上部使纸币以水平状态排出,仅将该堆叠器的底面向上方倾斜而通过纸币的重力向斜下方对齐,但根据被区分的纸币的状态(损伤状、折痕或褶皱的状态等),纸币的位置变得离散,区分纸币的整齐排列性有可能变差。

此外,不仅是将下段增设堆叠器21d的底面倾斜,通过在从上方的平面观察中使下段增设堆叠器21d的底面的前端比上段增设堆叠器21u的底面的前端相对地更向前方(用户侧)突出,能够使下段增设堆叠器21d内部的可视辨识性进一步提高。

所以,如图7所示,增设堆叠器21d的整体以开口部侧(前侧)成为上方的方式倾斜。与其匹配地向下段增设堆叠器21d输送纸币的下部输送路19d其整体也向上方倾斜,进而,轮7d及堆集区4d的各自也整体向上方倾斜。

此外,为了向这样的倾斜的下部输送路19d输送纸币,如图8~图11所示(特别是如图10所示),在有关本实施例的折回输送路3100中,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的距下部输送路19d较近的范围(包括与下部输送路19连接的部位)的前侧向上方倾斜。具体而言,折回输送路3100由连接在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的上部输送路19u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部连接输送路、连接在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的下部输送路19d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部连接输送路、以及从上部连接输送路的左端到下部连接输送路的左端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输送路构成,但它们中的下部连接输送路与向上方倾斜的下部输送路19d连接,所以向上方倾斜。

进而,如果只是将折回输送路3100的下部连接输送路倾斜,则在该下部连接输送路中,向上方倾斜的一侧(即前侧)与向下方倾斜的一侧(即后侧)相比输送距离变短,所以以向上方倾斜的一侧先行那样的形式发生纸币的歪斜(倾斜)。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预见到歪斜的发生,向抵消它的方向从折回输送路3100的垂直输送路的至少途中到下部连接输送路逐渐变大地将轴在上下方向上扭转,防止纸币歪斜。具体而言,折回输送路3100沿着输送方向80具有例如其中央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输送辊31a~31e,但以垂直输送路的前侧越处于下方越逐渐变大地向右侧倾斜、垂直输送路的后侧越处于下方越逐渐变大地向左侧倾斜的方式,从垂直输送路的至少途中到下方将其输送面一点点地扭转。换言之,如图9所示,折回输送路3100构成为,在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出来并经过折回输送路3100向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返回的输送中,从增设堆叠器单元2000出来的纸币的前侧角91a的轨跡的长度与该纸币的后侧角91b(与前侧角91a相同的边上的角)的轨跡的长度相同(例如垂直输送路从上方朝向下方一点点地扭转)。此外换言之,通过垂直输送路的下部范围的前侧与垂直输送路的下部范围的后侧相比随着成为下方而相对地向左侧逐渐隆起,确保了纸币的前侧角91a的轨跡的长度(输送距离)与纸币的后侧角91b的轨跡的长度相同。

通过以上,即使是在下段增设堆叠器21d中堆叠了区分完成的纸币的情况,用户视线也容易达到开口部的里部,所以能够防止纸币的取出残留。此外,也不会在堆叠于下段增设堆叠器21d的纸币中发生歪斜。

[实施例3]

如上述那样,增设堆叠器单元也能够连接多个(例如8个等),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增设的装置整体跨越多个不同的桌上而设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因各桌子的微妙的高度的偏差等,增设单元各自的高度有可能微妙地偏差。此外,因为由系统170整体的重量带来的桌子的顶板的挠曲,增设单元各自的高度有可能微妙地偏差。

所以,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增设堆叠器单元4200具备用来调整该增设堆叠器单元4200的高度(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高度调整部12。由此,容易进行用来正确地决定单元4200和装置100彼此、单元4200彼此或单元4200和单元300彼此的相对的位置的定位,由此,单元4200和装置100彼此、单元4200彼此或单元4200和单元300彼此的连接较容易。

高度调整部12例如包括在增设堆叠器单元4200的下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多个高度调节器400。各高度调节器400设置在增设堆叠器单元4200的下部的规定的位置,能够调整增设堆叠器单元4200相对于设置面的高度。高度调节器400由被安装在固定于单元4200的部位处的调整脚420、调整该调整脚42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销410、和对调整销410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螺钉430构成。调整销410(滑块的一例)具有供螺钉430穿过的贯通孔,随着螺钉430的旋转,相对于螺钉430相对地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调整脚420(脚的一例)具有供螺钉430穿过的贯通孔,通过随着螺钉430的旋转而与调整销410的相对的位置变化,相对于螺钉430相对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通过将螺钉430转动,调整销4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随着其移动,向调整脚420作用下推力。例如,通过将螺钉430转动而使调整销410向左方移动,将调整脚420向下方推下,能够向提高单元整体高度的方向进行调整。

高度调整部12的结构并不限于图12所例示的结构。例如,如图13所例示那样,高度调整部也可以包括在增设堆叠器单元5200的下侧沿着水平方向配设、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施力(弹性力)的多个弹簧1301。增设堆叠器单元5200也可以在多个弹簧1301的下方具有板1300,该板1300形成与桌子等的设置面。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增设堆叠器单元5200的适当的定位。

[实施例4]

图14是有关实施例4的纸币区分系统的沿着yz平面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在纸币区分装置6100中,在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上,除了与增设堆叠器单元6200的上部输送路19u的右端连接的增设输送路151e1以外,还连接着与增设堆叠器单元6200的下部输送路19d的右端连接的增设输送路151e2。通过闸门部5g,切换是将纸币沿着垂直主体输送路151b向上方输送还是向增设输送路151e2输送。

根据本实施例,在各增设堆叠器单元6200中,下部输送路19d的输送方向为与上部输送路19u相同的左方。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不需要具有折回输送路的增设输送单元。根据图14的例子,代替增设输送单元而安装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6200b的左侧面的罩6400。

以上,说明了几个实施例,但这些是用于本发明的说明的例示,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也可以由其他各种形态执行。

例如,增设输送单元300的折回输送路29的输送方向也可以取代从上向下的折回而是从下向上的折回。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取代增设输送路151e1而采用增设输送路151e2(参照图14)。在此情况下,例如也可以纸币从增设输送路151e2向左方穿过下部输送路19da及下部输送路19db,被从下部输送路19db经由折回输送路29向上方输送,被从折回输送路29向上部输送路19ub输送。


技术特征:

1.一种纸张类区分系统,具备纸张类区分装置、以及连接在该纸张类区分装置的增设堆叠器单元,上述纸张类区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纸张类区分装置具有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并分别向前侧开口的1个或多个主体堆叠器、以及1个或多个增设输送路;

各主体堆叠器是将向该主体堆叠器区分的纸张类堆叠的堆叠器;

各增设输送路是将向上述1个或多个主体堆叠器以外的堆叠器区分的纸张类输送至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的输送路;

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具有:1个或多个上段增设堆叠器,设置在上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开口;1个或多个下段增设堆叠器,设置在下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开口;上部输送路,将向上述1个或多个上段增设堆叠器的某个区分的纸张类输送,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下部输送路,将向上述1个或多个下段增设堆叠器的某个区分的纸张类输送,沿左右方向延伸;

上述1个或多个增设输送路的至少1个连接在上述上部输送路及上述下部输送路的至少1个;

各增设堆叠器是将向该增设堆叠器区分的纸张类堆叠的堆叠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主体堆叠器具有:将被区分到该堆叠器的纸张类接受并以整齐排列的状态堆集的轮;以及由于底面为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所以将来自该轮的纸张类以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的状态载置的堆集区;

各增设堆叠器具有:将区分到该堆叠器的纸张类接受并以整齐排列的状态堆集、且与上述各主体堆叠器的轮尺寸相同的轮;以及由于底面是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所以将来自该轮的纸张类以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的状态载置的堆集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主体堆叠器及各增设堆叠器都是将纸张类以水平或接近于水平面的状态堆叠的堆叠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将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作为最右侧而在左右方向上连结的1个或多个增设堆叠器单元;以及

增设输送单元,连接在上述1个或多个增设堆叠器单元的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左方;

上述增设输送单元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长的折回输送路,该折回输送路接受从上述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上述上部输送路及上述下部输送路中的一方输送来的纸张类,向上述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上述上部输送路及上述下部输送路的另一方输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1个或多个下段增设堆叠器各自的至少前侧向上方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下段增设堆叠器的底面的前端与处于该下段增设堆叠器的上方的上段增设堆叠器的底面的前端相比相对地处于前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将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设为最右侧而在左右方向上连结的1个或多个增设堆叠器单元;以及

增设输送单元,连接在上述1个或多个增设堆叠器单元的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左方;

上述增设输送单元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长的折回输送路,该折回输送路接受从上述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上述上部输送路及上述下部输送路中的一方输送来的纸张类,向上述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上述上部输送路及上述下部输送路的另一方输送;

上述折回输送路由上部连接输送路、下部连接输送路、以及垂直输送路构成,上述上部连接输送路与上述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上述上部输送路连接,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下部连接输送路与上述最左侧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上述下部输送路连接,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垂直输送路从上述上部连接输送路的左端到上述下部连接输送路的左端沿上下方向延伸,

从上述垂直输送路的至少途中到上述下部连接输送路,随着向上述下部连接输送路接近而逐渐被较大地扭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纸张类区分装置的左侧,为了将在上述纸张类区分装置内的左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输送路开放而具有向左方打开的门;

在上述纸张类区分装置与连接于该装置的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之间,设置有用来将上述门开闭的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调整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的高度的高度调整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张类区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度调整部包括在上述增设堆叠器单元的下侧沿水平方向配置、且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施力的多个弹簧。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抑制装置的整体高度且操作性良好的纸张类区分系统。纸张类区分系统具备纸张类区分装置和连接在该装置的增设堆叠器单元。纸张类区分装置具有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并分别向前侧开口的1个以上主体堆叠器、和1个以上增设输送路。增设堆叠器单元具有:1个以上上段增设堆叠器,设置在上侧且沿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开口;1个以上下段增设堆叠器,设置在下侧且沿左右方向排列,分别向前侧开口;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部输送路,输送向1个以上上段增设堆叠器的某个区分的纸张类;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部输送路,输送向1个以上下段增设堆叠器的某个区分的纸张类。1个以上增设输送路的至少1个与上部输送路及下部输送路的至少1个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名仓彰宏;盐见英介;峰尾圣史;上野正康;蒋琦;三浦洋辅;府内克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81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