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搅拌合成装置,粘稠状液体/悬浊液可以是油漆、涂料、磺酸钠或其他物体,同时利用200l等化工桶实现运输时候的密封,避免被氧化,特别适合于小批量,低成本制作。
背景技术:
粘稠状液体/悬浊液在配置或使用的时候,需要不断搅拌,从而防止凝固。一般来说,例如磺酸钠阳离子可染聚酯生产厂家均配套建设第三单体sipe合成单元。目前合成sipe的工艺均为间歇生产工艺,工艺系统中包括酯交换反应器、三单体调配槽和三单体储槽及分离塔和甲醇收集系统。其中酯交换反应器同时兼有sipm浆料调配功能及反应器功能,生产每批次产品时均需要先投料,密闭,氮气置换,再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后反应器降温并将产品送至三单体调配槽调配,调配至所需浓度后,产品送至三单体储槽储存以及供给后续的酯化反应器。如何实现利用200l化工桶实现制作,从而减少清洗作业量,如何实现利用化工桶自身特点实现固定,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间歇生产工艺系统存在着以下多个方面的缺点:1、三单体产品批次差异影响阳离子可染聚酯产品的品质稳定性。2、酯交换反应器兼具浆料配制和酯交换反应的功能,投料与反应顺序进行,需要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每天最多配两批料,如果生产规模较大时则三单体合成单元的设备容积需要做的很大,造成投资偏大。3、酯交换反应器热量需求变化较大,热媒系统运行不稳定,且反应釜温度反复变化,设备维护成本高。4、间歇工艺需要反复开关容器入口出口阀门,而反应副产物甲醇易挥发,易燃,有毒,与空气混合有爆炸危险,所以需要进行多次n2置换,消耗n2量大,且生产过程较危险。
cn201520617946.2虽然提供了一套装置,但是其需要设置成套设备,但是磺酸钠由于本身流动性差,其加工制作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留置,其成本高,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清洗不方便,而且保质期短。
针对企业自制或小批量制作的时候,其产量不高,单独配置一套生产设备不符合企业生产。现有小批量制作,一般采用在200l等标准化工桶内直接制作,从而避免浪费,可以在短时间内供给并使用。
但是,由于化工桶其通孔口比较下,而且偏心设置,传统搅拌一般才有一个搅拌人工搅拌,效率极为低下。
另外,由于桶体为标准回转体结构,无法固定,通过搅龙(又叫绞龙)电动搅拌,由于偏心从而产生偏心力,影响搅拌效果。如何提高搅拌效果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人工搅拌合成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搅拌合成装置,用于对灌装化工桶中的粘稠状液体/悬浊液进行搅拌;在该灌装化工桶上分别设置有灌装大孔与排气小孔;其包括当搅拌合成时设置在灌装化工桶下方的地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地秤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灌装化工桶的托架,在托架四角设置有用于支撑托架升降的升降架。
灌装化工桶的排气小孔通过管路连接有电子流量计,电子流量计通过管路连接泵体,泵体通过管路连接对应的原料池,在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在地秤侧部设置有导轨,在导轨上行走有龙门架,在龙门架上用于吊装灌装化工桶的卷扬机。
在灌装化工桶上设置有固定装置以及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简易搅动装置。
一种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包括设置在灌装化工桶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简易搅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支撑装置包括自固定弧板,自固定弧板为一端开口的弧形弹性金属板,其抱合在灌装化工桶中部外侧壁上;在自固定弧板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在其中一连接头上铰接有卡紧螺杆的根部套环,在另一连接头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卡紧螺杆的工艺豁口;在卡紧螺杆上连接有卡紧螺母,从而将自固定弧板抱合在灌装化工桶上;工艺豁口的宽度小于卡紧螺母的宽度;
在自固定弧板外侧壁上分布有卡接座,在卡接座上设置有下连接腿的下部;在下连接腿上部设置有台阶轴,在台阶轴上安装有位于灌装化工桶上的上导向板,在上导向板上分布有与下连接腿对应的径向导向槽;
在下连接腿上部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连接有支撑螺母;支撑螺母的下表面与台阶轴上表面同时与上导向板对应表面压力接触;
在上导向板上设置有与灌装大孔对应的通孔;搅拌装置的搅拌部通过该通孔进入到灌装化工桶中进行搅拌;
简易搅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位于支撑装置上方的搅拌架、安装在搅拌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下端穿过支撑装置进入到灌装化工桶中进行搅拌的绞龙。
在上导向板和/或搅拌架上分布有吊耳。
在搅拌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的上连接腿;上连接腿的下端与下连接腿的上端插装对应;在上连接腿的下端与下连接腿的上端配合为锥孔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灌装化工桶;2、灌装大孔;3、排气小孔;4、支撑装置;5、搅拌装置;6、绞龙;7、自固定弧板;8、连接头;9、卡紧螺杆;10、卡紧螺母;11、卡接座;12、下连接腿;13、上导向板;14、支撑螺母;15、径向导向槽;16、内圆柱凸起;17、环形凹槽;21、导向六方套座;22、导向内六方孔;23、导向螺母头;24、导向螺母件;25、正反螺旋片;26、上连接腿;27、导向座;28、进液管;29、支撑轴肩;30、支撑卡套;31、铰接长支腿;32、铰接短支腿;33、吊耳;34、地秤;35、升降架;36、托架;37、原料池;38、阀门;39、泵体;40、电子流量计;41、导轨;42、龙门架;43、卷扬机;44、锥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粘稠状液体/悬浊液人工搅拌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装置4实现支撑,其以灌装化工桶1外侧壁为支撑,在该灌装化工桶1上分别设置有灌装大孔2可以用来加入搅龙进行搅拌与排气小孔3方便插入料斗或管路,方便加入原料,同时通过大孔进行与大气进行连通;
支撑装置4包括自固定弧板7,其绷紧大桶腰部,利用大桶塑料可塑性进行绷紧,从而实现固定支撑,自固定弧板7为一端开口的弧形弹性金属板厚度优选为0.5-2mm范围,其抱合在灌装化工桶1中部外侧壁上;在自固定弧板7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8,通过焊接连接从而方便开口处锁合,在其中一连接头8上铰接有卡紧螺杆9的根部套环,其结构为在连接头横向设置铰接轴,螺栓尾部的耳环套装在铰接轴上从而方便自由转动,在另一连接头8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卡紧螺杆9的工艺豁口,可以方便方便螺杆卡入其中,;在卡紧螺杆9上连接有卡紧螺母10,从而将自固定弧板7抱合在灌装化工桶1上;工艺豁口的宽度小于卡紧螺母10的宽度;从而使得螺母卡在连接头上,从而使紧固连接。
在自固定弧板7外侧壁上分布有卡接座11,可以是焊接连接,在卡接座11上设置有下连接腿12的下部,从而方便支撑固定;在下连接腿12上部设置有台阶轴实现托举,在台阶轴上安装有位于灌装化工桶1上的上导向板13为支撑平台,在上导向板13上分布有与下连接腿12对应的径向导向槽15;当抱合后,方便下连接腿12快速移动。
在下连接腿12上部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连接有支撑螺母14;支撑螺母14的下表面与台阶轴上表面同时与上导向板13对应表面压力接触;从而当弧板抱紧桶子后,实现对上导向板的固定。
在上导向板13上设置有与灌装大孔2对应的通孔;搅拌装置5的搅拌部通过该通孔进入到灌装化工桶1中进行搅拌。
在自固定弧板7内侧壁竖直分布有内圆柱凸起16,在内圆柱凸起16上分布有环形凹槽17。通过竖直凸起增加压强,提高圆周压力,通过环形实现轴向压力,从而实现增加各个方向的摩擦力,实现固定与支撑。
搅拌装置5为电控或人工控制的搅拌杆或绞龙6或搅拌釜实现搅拌。
在弧形弹性金属板内侧壁上通过铆钉或螺栓镶嵌有摩擦垫,进一步增大摩擦力。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巧妙利用桶体,实现支撑,从而省去了专门的固定结构,拆装方便,成本低廉,可以根据不同地方来使用,而不需要进入专门制定位置。
如图1-2,本实施例的粘稠状液体/悬浊液人工搅拌的简易搅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包括位于支撑装置上方的搅拌架、安装在搅拌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下端穿过支撑装置进入到灌装化工桶1中进行搅拌的绞龙6;
在该灌装化工桶1上分别设置有灌装大孔2与排气小孔3。从而实现对桶体的合理充分利用,实现一边搅和一边加注。
作为举例,支撑装置固定在灌装化工桶1上或支撑装置为机械手或支撑装置为固定在地板上的机架总成上。
在绞龙6下端同轴设置有正反螺旋片25。从而实现紊流搅拌,既可以实现充分搅拌,也可以避免液体在搅拌的时候,通孔飞溅。,
在搅拌架和/或支撑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绞龙6的导向内六方孔22,在导向内六方孔22中设置有台阶式的导向六方套座21,导向六方套座21的上端六方底座位于导向内六方孔22上方,导向六方套座21的下端六方套位于导向内六方孔22中;同时,实现轴向定位,与防止周向旋转,同时实现紧固连接。
在导向六方套座21的下端六方套下端设置有露出于导向内六方孔22的导向螺母头23,在导向螺母头23上连接有导向螺母件24。从而实现紧固连接。
在搅拌架上分布有吊耳33。从而方便吊装安装。
在搅拌架和/或支撑装置上设置有导向座27,在导向座27插装有用于通过排气小孔3给灌装化工桶1加注配料的进液管28或料斗。从而避免对桶体孔的磨损,对孔口实现保护。
在搅拌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的上连接腿26。可以是固定或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连接。
在绞龙6下部且位于正反螺旋片25上方转动有支撑轴肩29,在支撑轴肩29上安装有支撑卡套30,在支撑卡套30上分别铰接有铰接长支腿31的上端以及铰接短支腿32的上端;当绞龙6进入灌装化工桶1液体中,在液体反作用力下,铰接长支腿31与铰接短支腿32张开,铰接长支腿31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大于灌装化工桶1的半径;
当铰接长支腿31与铰接短支腿32聚拢后可通过灌装大孔2。当其进入到桶内部,通过浮力与液体反作用力,使得张开,当搅龙在卡套中旋转支撑,同时利用支腿长度支撑,防止其在桶内部随搅龙(又叫绞龙)一同转动,从而克服因为偏心旋转产生的偏心力。
铰接长支腿31与铰接短支腿32弹性张开或闭合设置。
铰接长支腿31与铰接短支腿32之间或在铰接长支腿31与绞龙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由于支腿为上小下大的结构,从而很方便搅拌万体将其从桶体中提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以有效克服偏心力,同时克服悬臂结构,也避免了对孔口的损毁,成为低廉。
本实施例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用于对灌装化工桶1中的粘稠状液体/悬浊液进行搅拌;在该灌装化工桶1上分别设置有灌装大孔2与排气小孔3;其包括当搅拌合成时设置在灌装化工桶1下方的地秤34。从而实现对加注质量的控制。
在地秤3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灌装化工桶1的托架36,在托架36四角设置有用于支撑托架36升降的升降架35。从而当搅拌的时候,推杆支撑,避免损害地秤,当需要称量的时候,升降架下降,使得托架坐落到地秤实现称量,与升降架分离。
灌装化工桶1的排气小孔3通过管路连接有电子流量计40,电子流量计40通过管路连接泵体39,泵体39通过管路连接对应的原料池37,在管路上设置有阀门38。从而实现对原料的输入与计量。
在地秤34侧部设置有导轨41,在导轨41上行走有龙门架42,在龙门架42上用于吊装灌装化工桶1的卷扬机43。从而实现对合成的桶体实现更换。
在灌装化工桶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以及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简易搅动装置。
如图1-5,本实施例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包括设置在灌装化工桶1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简易搅动装置。
支撑装置4包括自固定弧板7,自固定弧板7为一端开口的弧形弹性金属板,其抱合在灌装化工桶1中部外侧壁上;在自固定弧板7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8,在其中一连接头8上铰接有卡紧螺杆9的根部套环,在另一连接头8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卡紧螺杆9的工艺豁口;在卡紧螺杆9上连接有卡紧螺母10,从而将自固定弧板7抱合在灌装化工桶1上;工艺豁口的宽度小于卡紧螺母10的宽度;
在自固定弧板7外侧壁上分布有卡接座11,在卡接座11上设置有下连接腿12的下部;在下连接腿12上部设置有台阶轴,在台阶轴上安装有位于灌装化工桶1上的上导向板13,在上导向板13上分布有与下连接腿12对应的径向导向槽15;
在下连接腿12上部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连接有支撑螺母14;支撑螺母14的下表面与台阶轴上表面同时与上导向板13对应表面压力接触;
在上导向板13上设置有与灌装大孔2对应的通孔;搅拌装置5的搅拌部通过该通孔进入到灌装化工桶1中进行搅拌;
简易搅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包括位于支撑装置上方的搅拌架、安装在搅拌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下端穿过支撑装置进入到灌装化工桶1中进行搅拌的绞龙6。
在上导向板13和/或搅拌架上分布有吊耳33。
在搅拌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的上连接腿26;上连接腿26的下端与下连接腿12的上端插装对应;在上连接腿26的下端与下连接腿12的上端配合为锥孔组件44。拆装方便,优选莫氏锥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从而实现自动定量加注,方便自动更换桶体方便搅拌,实现实时实时称量,同时不损害地秤,特别适合于小批量,实时短制作。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与清洗工序。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灌装化工桶(1)中的粘稠状液体/悬浊液进行搅拌;在该灌装化工桶(1)上分别设置有灌装大孔(2)与排气小孔(3);其包括当搅拌合成时设置在灌装化工桶(1)下方的地秤(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地秤(3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灌装化工桶(1)的托架(36),在托架(36)四角设置有用于支撑托架(36)升降的升降架(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灌装化工桶(1)的排气小孔(3)通过管路连接有电子流量计(40),电子流量计(40)通过管路连接泵体(39),泵体(39)通过管路连接对应的原料池(37),在管路上设置有阀门(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地秤(34)侧部设置有导轨(41),在导轨(41)上行走有龙门架(42),在龙门架(42)上用于吊装灌装化工桶(1)的卷扬机(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灌装化工桶(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以及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简易搅动装置。
6.一种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灌装化工桶(1)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固定装置上的简易搅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4)包括自固定弧板(7),自固定弧板(7)为一端开口的弧形弹性金属板,其抱合在灌装化工桶(1)中部外侧壁上;在自固定弧板(7)开口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头(8),在其中一连接头(8)上铰接有卡紧螺杆(9)的根部套环,在另一连接头(8)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卡紧螺杆(9)的工艺豁口;在卡紧螺杆(9)上连接有卡紧螺母(10),从而将自固定弧板(7)抱合在灌装化工桶(1)上;工艺豁口的宽度小于卡紧螺母(10)的宽度;
在自固定弧板(7)外侧壁上分布有卡接座(11),在卡接座(11)上设置有下连接腿(12)的下部;在下连接腿(12)上部设置有台阶轴,在台阶轴上安装有位于灌装化工桶(1)上的上导向板(13),在上导向板(13)上分布有与下连接腿(12)对应的径向导向槽(15);
在下连接腿(12)上部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连接有支撑螺母(14);支撑螺母(14)的下表面与台阶轴上表面同时与上导向板(13)对应表面压力接触;
在上导向板(13)上设置有与灌装大孔(2)对应的通孔;搅拌装置(5)的搅拌部通过该通孔进入到灌装化工桶(1)中进行搅拌;
简易搅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包括位于支撑装置上方的搅拌架、安装在搅拌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下端穿过支撑装置进入到灌装化工桶(1)中进行搅拌的绞龙(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导向板(13)和/或搅拌架上分布有吊耳(3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搅拌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搅拌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的上连接腿(26);上连接腿(26)的下端与下连接腿(12)的上端插装对应;在上连接腿(26)的下端与下连接腿(12)的上端配合为锥孔组件(4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