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底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发明属于地质环境的模拟实验设备领域,涉及一种三维底辟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都是学术难题,而该领域的研究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矿物探采、地震预测和工程建设等各个与人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科研界一直在对地质结构进行人工勘探和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需要实验验证,而地质结构的变化却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因此需要通过实验仪器对大时空尺度的构造变形过程进行模拟。由于地质构造变形的时空跨度大,相应的模拟时间也非常长。离心机具有“时空压缩”的作用,它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超重力场”可以缩短地质构造变形物理模拟的时间,在解决大时空尺度地质构造变形等问题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离心机上进行实验的元件都处于超重力场(高达300g)的作用下,元件的形状和其性能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需要专门的可适用超重力场并保证其工作性能的元件才能用于离心机的实验。

底辟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某些物质以塑性和流体状态从深部向浅层的侵入刺穿,由此引起负载层的褶皱变形叫底辟构造,进行各种现象的模拟后,观察他们在变形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形态特征,有助于地质分分析研究。

三维底辟实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地质环境的模拟实验,置于砂箱中的砂土不仅处于超重力场的作用下,还会受到水平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的挤压拉伸作用,与此同时,砂箱底部还会注入水和油等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底辟装置,模拟一种砂土不仅受到水平x方向和y方向的挤压/拉伸力、底部还会有胶质物注入的状态,模拟结果更加精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维底辟装置,包括底板,用来承载立墙和伸缩推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墙和伸缩推板形成只上端开口的密封式箱体结构;

立墙,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所述底板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立墙在y轴方向相对底板运动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y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

伸缩推板,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所述底板x轴方向的两侧且可与所述立墙的内侧始终处于接触且密封状态,所述伸缩推板在x轴方向相对底板运动并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x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推板包括中间推板,所述中间推板在y轴方向的一端设有左伸缩板,另一端设有右伸缩板,所述左伸缩板与所述中间推板的连接结构同所述右伸缩板与所述中间推板的连接结构,所述右伸缩板相对所述中间推板密封设置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推板靠近所述右伸缩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右伸缩板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圈设有保证导向杆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沿y轴方向移动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导向柱和复位弹簧配套设置为多套且上下均布设置,所述左伸缩板上的导向柱和所述右伸缩板上的导向柱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柱通过螺纹固锁在所述导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为导轨结构,所述定位板的上端盖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所述中间推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板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的结构的导向杆配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推板的上端设有两个导向块,一个对应所述右伸缩板设置对其厚度方向进行限位,另一个对应所述左伸缩板设置对其厚度方向进行限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推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推板和限位推板,所述限位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推板设置右伸缩板的一侧,在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缩回后的极限位置,与所述限位推板接触设置,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推板上,所述固定推板y轴方向的两端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一密封槽,所述限位推板y轴方向的两端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槽,所述左伸缩板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三密封槽,所述右伸缩板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四密封槽。

进一步的,所述立墙的上端设有x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的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所述横梁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推板连接,一个所述推板匹配和一个横梁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右伸缩板的连接结构和横梁与所述左伸缩板的连接结构相同,所述右伸缩板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与y轴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结构,x轴方向滑动的滑块与所述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通过连接板进行固定,连接板与所述右伸缩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墙的上端设有x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的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所述横梁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推板连接,一个所述推板匹配和一个横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推板通过第一液压缸进行驱动,所述立墙通过第二液压缸进行驱动,所述底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固设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油道,对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供油,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回油缸和储油腔,所述液压缸排出的油通过油道进入到所述储油腔,所述回油缸通过加压将储油腔内的液压油泵送回离心机吊篮上的中心液压站中;

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还有对实验区域内部进行注胶的注胶缸,实现对地质构造变化的模拟;

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采用静压轴承作为活塞杆的导向支撑,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采用光栅尺作为位移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适用于失重状态下的实验测试,设置在离心机的吊篮上,此结构采用四面推板的结构,在y轴方向设立两面可动立墙,而在x方向设立两个可伸缩推板,可伸缩推板两侧的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紧贴立墙,并随着立墙的运动而伸缩,这种结构能保证无论四面运动到何种状态,伸缩推板和立墙所构成的中心砂土区域都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保证了实验状态更接近真实,立墙和伸缩推板相对运动,实现了对砂土施加挤压或拉伸的作用力,本结构适用于离心力作用下进行试验,稳定性更高,试验测试精度高;

2、设置与伸缩推板配套的横梁,减小了推板在超重力场中产生的摩擦力,推板被吊装在横梁上,横梁固定在两侧立墙顶端的x向导轨上,这样可使推板对砂箱底板的压力尽可能减小,而导轨滑块移动的摩擦系数要远小于滑动摩擦系数,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小推板在移动时的摩擦力,使液压缸的推力尽可能地作用于实验砂土上,也极大地减小了伸缩推板的磨损,同时y方向也设置导轨结构,使得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在伸缩的同时,保证进度,减少与地板的摩擦系数,伸缩推杆的可伸缩结构保证了其与两侧的立墙紧密贴合,实现了伸缩过程中的紧密性,结构稳定可靠,实现了三维底辟实验;

3、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采用静压轴承作为活塞杆的导向支撑,降低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采用光栅尺作为位移传感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测量元件在超重力场中形变而成的测量误差;

4、在底板上设置油道和水道,不仅规避了管件在超重力场下因变形可能发生的泄露,保证了油路和水路的可靠性,还减轻了底板的重量,确保了离心机的实验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三维底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三维底辟装置的底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伸缩推板及相关零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导向杆、导向柱和复位弹簧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液压缸;2、底座;21、减重孔;3、立墙;4、第二液压缸;5、底板;6、伸缩推板;61、保护板;62、复位弹簧;621、导向柱;63、导向杆;64、左伸缩板;641、第三密封槽;65、中间推板;651、第一密封槽;652、导向块;653、第二密封槽;66、右伸缩板;661、第四密封槽;67、固定推板;68、限位推板;69、定位板;7、横梁;8、x向导轨;9、回油缸;10、注胶缸;11、储油腔;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采用笛卡尔坐标系,进行x轴和y轴方向的定义,具体的可参照说明书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为三维底辟装置,包括底板5,用来承载立墙3和伸缩推板6,底板5与立墙3和伸缩推板6形成只上端开口的密封式箱体结构;

立墙3,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底板5y轴方向的两侧,立墙3在y轴方向相对底板5运动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y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

伸缩推板6,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底板5x轴方向的两侧且可与立墙3的内侧始终处于接触且密封状态,伸缩推板6在x轴方向相对底板5运动并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x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

优选地,立墙3的上端设有x向导轨8,x向导轨8的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横梁7,横梁7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横梁7的下端与伸缩推板6连接,一个伸缩推板6匹配和一个横梁7设置。

优选地,伸缩推板6通过第一液压缸1进行驱动,立墙3通过第二液压缸4进行驱动,底板5、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均固设在底座2上,底座2上设有油道,对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供油,底座2的下端面设有回油缸9和储油腔11,液压缸排出的油通过油道进入到储油腔11,回油缸9通过加压将储油腔11内的液压油泵送回离心机吊篮上的中心液压站中;除了设置油道还可以设置水道,不仅规避了管件在超重力场下因变形可能发生的泄露,保证了油路和水路的可靠性,还减轻了底板5的重量,确保了离心机的实验性能,更进一步的,为了减轻底板5的重量,底板5上还设置多个减重孔21,分散设置,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在本结构中,回油缸9采用液控增压缸,将实验台的系统回油加压打回到旋转中心的液压站中,针对液控增加缸的规格和原理,本申请申请了相关的专利,信息如下:“cn201410313765.0双出杆油水增压缸”;更进一步的,水道和油道的设置呈简单的十字形结构,贯穿在底板5上,多个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每个进油口和出油口均设置密封的塞头,根据实际安装调试的需求,选择最接近的进油口或出油口进行使用;更进一步的,储油腔11的容量没有容积的限制,只是起到油量缓存的效果,通过回油缸9打回到液压站中。

优选地,油道的进油口与离心机吊篮上的送油管连通,油道的出油口与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的进油口连通设置,油道的直径为6~12mm,优选为8mm,对流量有一定的要求,流量可通过泵进行随时控制。

底座2的下端面还有对实验区域内部进行注胶的注胶缸10,底板5在中心区域有小孔联通注胶缸10,在实验时通过注胶缸10推动,将胶质物质注入砂土之中,实现对地质构造变化的模拟;

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均采用静压轴承作为活塞杆的导向支撑,降低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均采用光栅尺作为位移传感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测量元件在超重力场中形变而成的测量误差,此结构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测试的精度和稳定性,而且会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受力更加均衡稳定,而且重心容易控制。

固定在底板5上方的这个结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对称设置,在离心力作用下,结构更加稳定,避免离心力对结构产生不对等的力,对结构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可提升结构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伸缩推板6包括中间推板65,中间推板65在y轴方向的一端设有左伸缩板64,另一端设有右伸缩板66,左伸缩板64与中间推板65的连接结构同右伸缩板66与中间推板65的连接结构,右伸缩板66相对中间推板65密封设置且滑动连接,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的滑动结构保证了伸缩推板6与立墙3紧密贴合的结构,防止被测试的砂土泄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的滑动结构,可通过氮气弹簧结构实现,也可通过其他等效结构替代,比如有弹性的塑料或者其他弹性的材质,或者具有缓冲功能的充气结构等。

优选地,中间推板65靠近右伸缩板66的一侧设有定位板69,右伸缩板66上设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靠近定位板69的一端连接有导向柱621,导向柱621的外圈设有保证导向杆63复位的复位弹簧62,复位弹簧62设在导向杆63与定位板69之间,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沿y轴方向移动对复位弹簧62进行挤压,导向柱621对复位弹簧62有一定的限制和导向作用,保证复位弹簧62在其轴线方向进行伸缩,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导向杆63、导向柱621和复位弹簧62配套设置为多套且上下均布设置,左伸缩板64上的导向柱621和右伸缩板66上的导向柱621上下间隔设置,导向更加稳定可靠,导向柱621通过螺纹固锁在导向杆63上,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优选地,导向杆63为导轨结构,定位板69的上端盖设有保护板61,保护板61与中间推板65固定连接,保护板61靠近定位板69的一侧固设有滑块,滑块与导轨的结构的导向杆63配套设置,导轨和滑动的结构有利于保证移动的精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中间推板65的上端设有两个导向块652,一个对应右伸缩板66设置对其厚度方向进行限位,另一个对应左伸缩板64设置对其厚度方向进行限位设置,进一步提升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的移动精度和稳定性。

当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受到立墙3的推力时,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沿着导向杆63方向收缩,复位弹簧62的压缩力可保证伸缩板紧贴立墙3,保证四面封闭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此结构简单,保证了移动的精度。

优选地,如图4所示,中间推板65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推板67和限位推板68,限位推板68设置在固定推板67设置右伸缩板66的一侧,在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缩回后的极限位置,与限位推板68接触设置,定位板69设置在限位推板68上,固定推板67y轴方向的两端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一密封槽651,限位推板68y轴方向的两端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槽653,左伸缩板64远离定位板69的一侧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三密封槽641,右伸缩板66远离定位板69的一侧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四密封槽661,设置多个密封条,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因砂土泄漏而影响结构。

优选地,立墙3的上端设有x向导轨8,x向导轨8的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横梁7,横梁7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横梁7的下端与伸缩推板6连接,一个伸缩推板6匹配和一个横梁7设置,横梁7与右伸缩板66的连接结构和横梁7与左伸缩板64的连接结构相同,右伸缩板66与横梁7之间设有与y轴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结构,x轴方向滑动的滑块与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通过连接板12进行固定,连接板12与右伸缩板66固定连接,此结构保证了伸缩推板6对底板5的压力尽可能减小,而x向导轨8和y向的导轨结构的滑块移动的摩擦系数要远小于滑动摩擦系数,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小伸缩推板6在移动时的摩擦力,使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的推力尽可能地作用于实验砂土上,也极大地减小了伸缩推板6的磨损,可以选择更小型号的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降低能耗,而且延长了伸缩推板6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此结构安装在离心机吊篮上,离心机开始高速旋转实验时,安装在旋转中心的液压站根据实验要求,对吊篮上的此结构的液压缸输送微量液压油,液压油沿着安装在旋臂上的油管输送到底板5上的进油口,此进油口是底板5上油道的进油口,再通过底板5内的油道将液压油分别输送到两个第一液压缸1和两个第二液压缸4的后腔,第一液压缸1的活塞杆伸出推动伸缩推板6挤压砂箱内的砂土,或者缩回拉回伸缩推板6释放空间,同时第二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出推送立墙3挤压砂箱内的砂土,或者缩回拉回立墙3释放空间,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同时伸出或者同时缩回,完成挤压或者拉伸的动作,而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排出的液压油沿底板5内的油道汇集到储油腔11内,由于旋转中心和吊篮之间的重力差作用,储油腔11内的液压油会产生背压而很难回到位于旋转中心的液压站内,因此需要驱动回油缸9对液压油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液压油可顺利回到中心液压站中。

与第一液压缸1和第二液压缸4推动挤压的同时,控制中心也在根据实验要求对注入油、水和硅胶,其中,油和水的黏度较小,可从旋转中心直接向吊篮上的实验台输送,由于由于旋转中心和吊篮之间的重力差,油和水可在无动力驱动下输送到吊篮,并通过底板5平台内的水道和油道进入底板5的孔眼注入砂土中,而硅胶的黏度较大,远程输送困难,于是采用注胶缸10注胶,提前将硅胶注入到注胶缸10,内,再通过注入液压油推动活塞将硅胶通过底板5的孔眼注入砂土中,此结构模拟一种砂土不仅受到水平x方向和y方向的挤压/拉伸力、底部还会有胶质物注入的状态,此结构采用四面推板的结构,在y轴方向设立两面可动立墙3,而在x方向设立两个可伸缩推板6,可伸缩推板6两侧的左伸缩板64和右伸缩板66紧贴立墙3,并随着立墙3的运动而伸缩,这种结构能保证无论四面运动到何种状态,伸缩推板6和立墙3所构成的中心砂土区域都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保证了实验状态更接近真实,立墙3和伸缩推板6相对运动,实现了对砂土施加挤压或拉伸的作用力,本结构适用于离心力作用下进行试验,稳定性更高,试验测试精度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来承载立墙和伸缩推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墙和伸缩推板形成只上端开口的密封式箱体结构;

立墙,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所述底板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立墙在y轴方向相对底板运动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y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

伸缩推板,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所述底板x轴方向的两侧且可与所述立墙的内侧始终处于接触且密封状态,所述伸缩推板在x轴方向相对底板运动并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x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推板包括中间推板,所述中间推板在y轴方向的一端设有左伸缩板,另一端设有右伸缩板,所述左伸缩板与所述中间推板的连接结构同所述右伸缩板与所述中间推板的连接结构,所述右伸缩板相对所述中间推板密封设置且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推板靠近所述右伸缩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右伸缩板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圈设有保证导向杆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沿y轴方向移动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导向柱和复位弹簧配套设置为多套且上下均布设置,所述左伸缩板上的导向柱和所述右伸缩板上的导向柱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柱通过螺纹固锁在所述导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为导轨结构,所述定位板的上端盖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所述中间推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板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的结构的导向杆配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推板的上端设有两个导向块,一个对应所述右伸缩板设置对其厚度方向进行限位,另一个对应所述左伸缩板设置对其厚度方向进行限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推板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推板和限位推板,所述限位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推板设置右伸缩板的一侧,在左伸缩板和右伸缩板缩回后的极限位置,与所述限位推板接触设置,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推板上,所述固定推板y轴方向的两端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一密封槽,所述限位推板y轴方向的两端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二密封槽,所述左伸缩板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三密封槽,所述右伸缩板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有设置密封条的第四密封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墙的上端设有x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的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所述横梁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推板连接,一个所述推板匹配和一个横梁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右伸缩板的连接结构和横梁与所述左伸缩板的连接结构相同,所述右伸缩板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与y轴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结构,x轴方向滑动的滑块与所述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通过连接板进行固定,连接板与所述右伸缩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墙的上端设有x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的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所述横梁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推板连接,一个所述伸缩推板匹配和一个横梁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底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推板通过第一液压缸进行驱动,所述立墙通过第二液压缸进行驱动,所述底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固设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油道,对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供油,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回油缸和储油腔,所述液压缸排出的油通过油道进入到所述储油腔,所述回油缸通过加压将储油腔内的液压油泵送回离心机吊篮上的中心液压站中;

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还有对实验区域内部进行注胶的注胶缸,实现对地质构造变化的模拟;

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采用静压轴承作为活塞杆的导向支撑,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采用光栅尺作为位移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三维底辟装置,属于地质环境的模拟实验设备领域,包括底板,用来承载立墙和伸缩推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墙和伸缩推板形成只上端开口的密封式箱体结构;立墙,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所述底板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立墙在Y轴方向相对底板运动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Y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伸缩推板,数量为两个,垂直设在所述底板X轴方向的两侧且可与所述立墙的内侧始终处于接触且密封状态,所述伸缩推板在X轴方向相对底板运动并对内部的实验体进行X轴方向的挤压或拉伸。本发明模拟一种砂土不仅受到水平X方向和Y方向的挤压/拉伸力、底部还会有胶质物注入的状态,模拟结果更加精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音骐;李天涛;齐扬;刘兵;王超光;詹良通;陈云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优瑞纳斯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