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1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一般由面料层、基材层和背面无纺布层组成,其中面料层面向乘客,体现顶棚的外观效果,一般采用无纺布、针织面料、tpo和pvc膜。基材层是顶棚除外观性能以外其他性能的主要决定者,一般采用pu玻纤板、pp玻纤板、瓦楞纸板、麻纤维板等。面料材料中的tpo和pvc由于气味性较差且受热易融化变软、受冷易开裂等缺点,逐渐被淘汰;基材材料中的瓦楞纸板和麻纤维板由于克重较大、潮湿易霉变且吸隔音性能较差等缺点的影响,对于新能源车型来说,车身的重量占了整体重量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各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花费了许多功夫在车身轻量化上,在同等载人条件下,可以使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变得更长。

为了在保证原有标准的情况下轻量化汽车顶棚,各大厂商采用了许多办法,公告号为cn11005334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epp表面包覆成型制备汽车顶棚的方法,采用epp作为汽车顶棚结构中的基材材料,epp材料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成为了基材的首选,但是epp基材成型后需要在模具内一次完成基材的包覆处理,但是直接采用原有模具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包覆成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可以用于epp等基材材料成型后的包覆处理,包覆效果好,生产出来的汽车顶棚可以满足质量强度要求。

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包括凸模以及位于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布设置在凸模表面和凹模的工作面上,位于凸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与位于凹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透气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凸模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所述凹模的工作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压棱配合的棱槽,所述压棱沿着模具的横向设置且所述压棱横跨所述凸模的工作面,所述压棱的截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0~25mm。

进一步,所述压棱的截面的的半圆直径为5~20mm。

进一步,所述凹模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形成与所述凹模固定的连接面,所述凸模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凸模固定的连接面。

进一步,环绕所述凹模在所述凹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肋板。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均开设有若干减重槽。

进一步,在所述凹模和凸模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与所述凹模固定连接,所述压边圈的底部设置有支承结构,所述凹模靠向压边圈一侧向内形成有用于所述压边圈导向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支承结构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凸模螺纹连接,且通过其外端支承于所述压边圈的底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通过设置透气孔,在凹模行程向下运动时候,空气可以注入基材表面和凸模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减少压料面被挤压的面积,在成型时,通过透气孔还可以将空气排出,从而减少对材料成形造成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可以将面料通过压棱紧紧压紧于基材表面,防止其松动,并且还可以增加顶盖整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在b-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在a-a的放大图。图4为图2在b-b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包括凸模1以及位于凸模1上方的凹模2,所述凸模1和凹模2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3,所述透气孔3均布设置在凸模1表面和凹模2的工作面上,位于凸模1工作面上的透气孔3与位于凹模2工作面上的透气孔3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透气孔3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凸模1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4,所述凹模2的工作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压棱4配合的棱槽5,所述压棱4沿着模具的横向设置且所述压棱4横跨所述凸模1的工作面,所述压棱4的截面呈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所述凸模1和凹模2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3,通过设置透气孔3,在凹模2行程向下运动时候,空气可以注入基材表面和凸模1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减少压料面被挤压的面积,在成型时,通过透气孔3还可以将空气排出,从而减少对材料成形造成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1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4,可以将面料通过压棱4紧紧压紧于基材表面,防止其松动,并且还可以增加顶盖整体的强度。位于凸模1工作面上的透气孔3与位于凹模2工作面上的透气孔3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减少气孔压力导致的应力集中,使得压料表面更为均匀,透气孔3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让空气流通更为顺畅。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3的直径为20~25mm,在保证透气的同时,可以保证凹模2和凸模1整体的强度,不影响最后的包覆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棱4的截面的的半圆直径为5~20mm,采用合适的压棱4大小,可以保证顶棚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模2固定设置在上模座6上,所述上模座6的下表面形成与所述凹模2固定的连接面,所述凸模1固定设置在下模座7上,所述下模座7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凸模1固定的连接面,通过设置上模座6和下模座7上,可以保护凹模2和凸模1,减少因为模具跑偏导致凹模2和凸模1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环绕所述凹模2在所述凹模2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肋板8,增加凹模2的外部结构,同时保证整个装置轻量化的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6和下模座7上均开设有若干减重槽,节省用料,减轻重量,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凹模2和凸模1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压边圈9,所述压边圈9与所述凹模2固定连接,所述压边圈9的底部设置有支承结构10,所述凹模2靠向压边圈9一侧向内形成有用于所述压边圈9导向的凸台11,其中12为顶出装置,用于压料完成后用于将工件顶部,其具体设置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结构10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凸模1螺纹连接,且通过其外端支承于所述压边圈9的底部,通过设置螺钉,可以起到支承作用的同时,还能根据需要调整压边圈9的倾斜角度或者高度,使得压模的精度更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以及位于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布设置在凸模表面和凹模的工作面上,位于凸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与位于凹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透气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凸模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所述凹模的工作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压棱配合的棱槽,所述压棱沿着模具的横向设置且所述压棱横跨所述凸模的工作面,所述压棱的截面呈半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0~2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棱的截面的半圆直径为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形成与所述凹模固定的连接面,所述凸模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凸模固定的连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凹模在所述凹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均开设有若干减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模和凸模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与所述凹模固定连接,所述压边圈的底部设置有支承结构,所述凹模靠向压边圈一侧向内形成有用于所述压边圈导向的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凸模螺纹连接,且通过其外端支承于所述压边圈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包括凸模以及位于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布设置在凸模表面和凹模的工作面上,位于凸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与位于凹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透气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凸模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所述凹模的工作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压棱配合的棱槽,所述压棱沿着模具的横向设置且所述压棱横跨所述凸模的工作面,所述压棱的截面呈半圆形。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用于EPP等基材成型后的包覆处理,包覆效果好,生产出来的汽车顶棚可以满足质量强度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宋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