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4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管道的配套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急速增加,为保证养殖场内养殖环境和相关设备的卫生条件,防止病菌产生等,现在都会在规模养殖场内设计专用的清洗房和烘干房,将养殖作业中用到的工具、设备等经清洗后再行烘干处理。

相关技术中,烘干房中铺设燃气管道和相应的燃气供热设备,并且安装风机、供热管道将热空气送至设备处,为保证适宜的烘干环境,也会在烘干房中合适位置设置排气管道。烘干房的排风管有时候会在不同位置设计两根或多根,存在将两根排风管的排风口使用三通连接起来,然后通过一个出风管连通一起排气的设计,这样更加利于管理。

相关技术中,两根排风管的排风口使用普通三通进行连接,连接部管件内部没有阻隔元件处于常开状态,容易出现回潮、返气味或者异物进入排风管的情况,不利于排风设备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适用于针对包含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的烘干房排气管道进行出风调节,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的第一调节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连通的第二调节管,以及一汇流管,所述汇流管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左部通口、右部通口及下部通口,所述汇流管的中部设置有隔开左部通口和右部通口的隔板,所述汇流管的左部通口与所述第一调节管连通,所述汇流管的右部通口与所述第二调节管连通,所述汇流管的下部通口连接有出风管;所述第一调节管内斜向右下安装有至少一个自垂百叶板,所述自垂百叶板上开有多个窗口,所述自垂百叶板的靠近汇流管的一侧分别对应铰接有用于封住各个窗口的百叶片;所述第二调节管的顶端安装有螺栓架,所述螺栓架上安装有竖向穿过所述第二调节管顶端侧壁的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管内还安装有一端翘起的弹性封板,所述调节螺栓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弹性封板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t形出风调节装置中的第一调节管用于接收第一排气管处的气流,第二调节管用于接收第二排气管处的气流,再经汇流管汇聚后经出风管排出,汇流管的左部通口和右部通口可以设计同轴,中间由隔板隔开防止对流,下部通口轴线可以垂直于左部通口和右部通口的轴线,使得整个出风调节装置呈t形结构。其中,第一调节管内安装的自垂百叶板用于防止向第一排气管内返味进异物,常态下百叶片由于重力因素下垂封住窗口,第一调节管内封闭,在排风时百叶片被吹气,气流可以顺畅通过。第二调节管内则由可手动调节伸缩的弹性封板进行封堵调节,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手动调节弹性封板下移缩小第二调节管内的通风孔径,在排风时可以按需上拉弹性封板扩大通风孔径,在不排风时可以对上游的第二排气管形成防护,t形出风调节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利于上游排风设备的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管的顶端装有带斜向通孔的斜向对位板,所述第一调节管的底部内侧壁上安装有带卡槽的限位槽板,所述自垂百叶板穿过斜向对位板后卡紧在所述限位槽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对位板上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于封住所述斜向通孔的远离第一调节管的一侧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呈y形设置,所述隔板的靠近第一调节管的一侧,以及所述隔板的靠近第二调节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向内凹的弧形导风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管的底部内侧壁上安装有向下凸起的弹簧盒,所述弹簧盒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上端连接有风动回弹块,所述风动回弹块的顶部设有风动下压斜面,所述风动下压斜面朝向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第一调节管,4、第二调节管,5、汇流管,5a、左部通口,5b、右部通口,6、隔板,7、出风管,8、自垂百叶板,8a、窗口,8b、百叶片,9、螺栓架,10、调节螺栓,11、弹性封板,12、斜向对位板,12a、斜向通孔,13、限位槽板,13a、卡槽,14、密封条,15、弹簧盒,16、回位弹簧,17、风动回弹块,18、风动下压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适用于针对包含第一排气管1和第二排气管2的烘干房排气管道进行出风调节,包括与第一排气管1连通的第一调节管3,和第二排气管2连通的第二调节管4,以及一汇流管5,汇流管5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左部通口5a、右部通口5b及下部通口,汇流管5的中部设置有隔开左部通口5a和右部通口5b的隔板6,汇流管5的左部通口5a与第一调节管3连通,汇流管5的右部通口5b与第二调节管4连通,汇流管5的下部通口连接有出风管7;第一调节管3内斜向右下安装有至少一个自垂百叶板8,自垂百叶板8上开有多个窗口8a,自垂百叶板8的靠近汇流管5的一侧分别对应铰接有用于封住各个窗口8a的百叶片8b;第二调节管4的顶端安装有螺栓架9,螺栓架9上安装有竖向穿过第二调节管4顶端侧壁的调节螺栓10,第二调节管4内还安装有一端翘起的弹性封板11,调节螺栓10的下端固定在弹性封板11的自由端。

具体地,该t形出风调节装置中的第一调节管3用于接收第一排气管1处的气流,第二调节管4用于接收第二排气管2处的气流,再经汇流管5汇聚后经出风管7排出,汇流管5的左部通口5a和右部通口5b可以设计同轴,中间由隔板6隔开防止对流,下部通口轴线可以垂直于左部通口5a和右部通口5b的轴线,使得整个出风调节装置呈t形结构。其中,第一调节管3内安装的自垂百叶板8用于防止向第一排气管1内返味进异物,常态下百叶片8b由于重力因素下垂封住窗口8a,第一调节管3内封闭,在排风时百叶片8b被吹气,气流可以顺畅通过。第二调节管4内则由可手动调节伸缩的弹性封板11进行封堵调节,可以通过调节螺栓10手动调节弹性封板11下移缩小第二调节管4内的通风孔径,在排风时可以按需上拉弹性封板11扩大通风孔径,在不排风时可以对上游的第二排气管2形成防护,t形出风调节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利于上游排风设备的维护。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第一调节管3的顶端装有带斜向通孔12a的斜向对位板12,第一调节管3的底部内侧壁上安装有带卡槽13a的限位槽板13,自垂百叶板8穿过斜向对位板12后卡紧在限位槽板13上。其中,斜向对位板12和限位槽板13形成可拆卸安装结构,用于第一调节管3的斜向可拆卸插装,方便用户按需装载或拆卸自垂百叶板8。

作为另一种改进,为了保证第一调节管3的密封性能,防止排气时有严重的气流外泄,本实施例中还在斜向对位板12上安装有密封条14,密封条14用于封住斜向通孔12a的远离第一调节管3的一侧的开口。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隔板6可以是呈y形设置,隔板6的靠近第一调节管3的一侧,以及隔板6的靠近第二调节管4的一侧均设置有向内凹的弧形导风面,其中,隔板两侧弧形导风面的设计有利于快速引导气流转向,并快速汇聚到出风管7处。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调节管3的底部内侧壁上安装有向下凸起的弹簧盒15,弹簧盒15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回位弹簧16,回位弹簧16的上端连接有风动回弹块17,风动回弹块17的顶部设有风动下压斜面18,风动下压斜面18朝向第二排气管2的一侧。其中,第二调节管3顶部的弹性封板11在上,相对的风动回弹块17在下,常态下风动回弹块17由于弹簧作用被上顶,缩小了管内轴向通风孔径,上游第二排气管2内排出高速高压气流时,由于风动下压斜面18的设计,整个风动回弹块17会被向弹簧盒15内下压,从而扩宽轴向通风口的尺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适用于针对包含第一排气管(1)和第二排气管(2)的烘干房排气管道进行出风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连通的第一调节管(3),和所述第二排气管(2)连通的第二调节管(4),以及一汇流管(5),所述汇流管(5)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左部通口(5a)、右部通口(5b)及下部通口,所述汇流管(5)的中部设置有隔开左部通口(5a)和右部通口(5b)的隔板(6),所述汇流管(5)的左部通口(5a)与所述第一调节管(3)连通,所述汇流管(5)的右部通口(5b)与所述第二调节管(4)连通,所述汇流管(5)的下部通口连接有出风管(7);所述第一调节管(3)内斜向右下安装有至少一个自垂百叶板(8),所述自垂百叶板(8)上开有多个窗口(8a),所述自垂百叶板(8)的靠近汇流管(5)的一侧分别对应铰接有用于封住各个窗口(8a)的百叶片(8b);所述第二调节管(4)的顶端安装有螺栓架(9),所述螺栓架(9)上安装有竖向穿过所述第二调节管(4)顶端侧壁的调节螺栓(10),所述第二调节管(4)内还安装有一端翘起的弹性封板(11),所述调节螺栓(1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弹性封板(11)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管(3)的顶端装有带斜向通孔(12a)的斜向对位板(12),所述第一调节管(3)的底部内侧壁上安装有带卡槽(13a)的限位槽板(13),所述自垂百叶板(8)穿过斜向对位板(12)后卡紧在所述限位槽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对位板(12)上安装有密封条(14),所述密封条(14)用于封住所述斜向通孔(12a)的远离第一调节管(3)的一侧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呈y形设置,所述隔板(6)的靠近第一调节管(3)的一侧,以及所述隔板(6)的靠近第二调节管(4)的一侧均设置有向内凹的弧形导风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管(4)的底部内侧壁上安装有向下凸起的弹簧盒(15),所述弹簧盒(15)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回位弹簧(16),所述回位弹簧(16)的上端连接有风动回弹块(17),所述风动回弹块(17)的顶部设有风动下压斜面(18),所述风动下压斜面(18)朝向所述第二排气管(2)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形出风调节装置,包括与第一排气管连通的第一调节管,和第二排气管连通的第二调节管,以及一汇流管,汇流管上设置有左部通口、右部通口及下部通口,汇流管的中部设置有隔开左部通口和右部通口的隔板,汇流管的左部通口与第一调节管连通,汇流管的右部通口与第二调节管连通,汇流管的下部通口连接有出风管;第一调节管内斜向右下安装有自垂百叶板,自垂百叶板上开有多个窗口,自垂百叶板的靠近汇流管的一侧分别对应铰接有用于封住各个窗口的百叶片;第二调节管的顶端安装有螺栓架,螺栓架上安装有竖向穿过第二调节管顶端侧壁的调节螺栓,第二调节管内还安装有一端翘起的弹性封板,调节螺栓的下端固定在弹性封板的自由端。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超;蒋瑞文;肖平;雷杨;周少杰;甘艺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红之星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