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2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技术背景电弧熔丝增材制造(wirearcadditivemanufacture,waam),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方法,具有成形工艺灵活、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堆积体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制造复杂度较低的大中型零部件。近年来,waamal-mg合金越来越受到科研院所及国际大型公司的关注,waam工艺制备al-mg合金部件,有两个优势:第一,al-mg合金铸造性能差,焊接接头软化问题是制约al-mg合金发展的关键问题,waamal-mg合金可实现结构形式上的灵活性、组织的一致性。第二,淬火变形是需固溶淬火 时效强化铝合金(al-cu合金,al-si-mg合金等)不可避免的问题,淬火过程中由于表面和芯部收缩不一致,导致内部产生大量残余应力,从而使构件产生变形。这种变形是不可控的,为后续机加工带来困难,严重降低成品率。同时,淬火变形使waam工艺快速制造失去意义。al-mg合金无需热处理便可达到中等强度,避免了淬火变形问题,可实现waam工艺快速制造。因此,al-mg合金更适用于waam工艺制造。已有一些利用传统al-mg合金焊丝进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报道,但强度均不高,无法满足工业使用的要求,例如geng等人发表的《geometriclimitationandtensilepropertiesofwireandarcadditivemanufacturing5a06aluminumalloyparts》(journalofmaterialsengineeringandperformance[j].2017,vol.26,p621-629)中,抗拉强度273mpa,屈服强度124mpa;dutra等人发表的《metallurgicalcharacterizationofthe5083h116aluminumalloyweldedwiththecoldmetaltransferprocessandtwodifferentwire-electrodes(5183and5087)》(weldingintheworld[j].2015,vol.59,p797-807)中,抗拉强度283mpa,屈服强度146mpa。目前,al-mg合金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堆积体抗拉强度大于300mpa,屈服强度大于200mpa的焊丝还未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本发明焊丝制备的堆积体是al-mg合金中强度最高的,抗拉强度大于410mpa,屈服强度大于275mpa,延伸率大于14%,且横纵向力学性能一致,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为:镁mg:5.5-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15-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为:镁mg:6.0-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15-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为:镁mg:6.0-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2-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利用waam方法制备的堆积体密度小,可达2.59g/cm3以下,符合军工及航空航天轻量化的要求。本发明所述的焊丝可以按照发明名称为“一种新型实心焊丝的加工制造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3286481b的中国专利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所述焊丝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所述焊丝在镁合金焊接领域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所述焊丝在军工或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铝镁合金焊丝,利用waam方法制备的堆积体,具有优良的效果:本发明所用的mg元素是基本强化元素,发明人发现,当mg含量小于5.5%,堆积体力学性能不高;当mg含量大于6.5%,堆积体成形差,mg元素烧损大,气孔多,易出现结晶热裂纹,力学性能下降,本发明所用的范围具有最佳的强化效果又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所用的sc元素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可形成尺寸小于3μm的初生al3sc相,远小于其他制备工艺中初生al3sc相的尺寸,细晶强化作用显著;时效热处理后,可从堆积体中析出尺寸小于20nm的次生al3sc相,呈球形,起析出强化作用。发明人发现,受waam工艺冷却速度限制,sc在铝基体中的过饱和固溶度在0.25%左右,当sc含量小于0.15%时,可全部固溶在铝基体中,无细晶强化作用,堆积体力学性能与无sc合金持平;当sc含量大于0.3%时,虽可进一步细化晶粒,但初生al3sc相发生团聚,晶界粗化,力学性能无继续提高,且sc价格昂贵,焊丝成本大幅增加,本发明所用的sc含量范围具有最佳的效果。本发明所用的ti元素为细晶元素,与sc元素一起起到复合强化作用。传统铝合金都是利用zr sc复合强化,但zr对氧的亲和力很强,1000℃氧气可溶于zr中,waam工艺电弧温度大于3000℃,zr元素烧损严重,成形后合金中几乎检测不到zr元素,因此在waam工艺中,zr sc无法体现复合强化作用。本发明以ti sc复合强化al-mg合金,ti含量高,范围为0.08-0.15%。ti含量低于0.08%,由于电弧温度高,烧损严重,ti的作用无法体现。ti含量高于0.15%,ti为强形核元素,形成初生al3ti的倾向大,发生聚集长大,并会减小合金的过冷度,不利于快凝合金在大过冷度条件下开始凝固。在本发明的ti含量范围内,ti可取代al3sc中的sc,形成al3(scx,ti1-x)相,增强sc的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另外ti可改变层间针状和板条状偏聚析出相(含mn和fe元素的析出相)的形貌,降低层间的应力集中,达到横纵向力学性能一致的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所述的al-mg合金焊丝,焊丝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强度高,送丝性能稳定。二,本发明所述的al-mg合金焊丝,利用waam方法制备的堆积体密度小(2.59g/cm3),符合军工及航空航天轻量化的要求。三,本发明所述的al-mg合金焊丝,利用waam方法制备的堆积体表面平整,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强度高,韧性好,横纵向力学性能一致,直接堆积态具有较高力学性能,抗拉强度>370mpa,屈服强度>265mpa,延伸率>20%。经时效热处理后抗拉强度>410mpa,屈服强度>275mpa,延伸率>14%。四,本发明所述的al-mg合金焊丝,可用于铝镁合金的焊接,焊缝晶粒细小,强度高,焊接系数>0.85。附图说明图1为堆积体直接堆积态的金相组织。图2为时效热处理后次生al3sc的透射电镜形貌图。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合金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镁mg:6.39%,锰mn:0.724%,钛ti:0.134%,钪sc:0.28%,铁fe:0.0905%,硅si:0.0179%,余量为铝al。对比例1对比例的焊丝将实施例1中的钛ti替换为zr,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焊丝按照发明名称为“一种新型实心焊丝的加工制造方法”授权公告好为cn103286481b的中国专利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实施例1制得的al-mg合金焊丝,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减径加工过程顺畅,焊丝成品率93%以上,最终减径到直径1.2mm,抗拉强度为543mpa,延伸率为5%。焊接例1焊接例的焊丝成分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焊接底板为300mm×150mm×10mm的5e61板材(合金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镁mg:6.2%,锰mn:0.9%,锆zr:0.1%,铒er:0.2%,余量为铝al)。平焊,v形坡口,坡口角度为70°。焊接工艺参数:电流200a,电压22.5v,氩气(99.999%)流量25l/min,层间温度80℃,两层两道。性能测试:1、以实施例1所制备的焊丝作为原材料,在室温下,用cmt advanced工艺进行堆积,层间温度60℃-80℃。堆积体密度为2.59g/cm3,初生al3sc相尺寸小于3μm,可强烈细化晶粒,晶粒细小,尺寸小于30μm,如图1所示。350℃/1h时效热处理后析出次生al3sc相,尺寸小于20nm,呈球形,弥散分布,强烈钉扎位错和亚晶界,起析出强化作用,如图2所示。堆积体强度高、韧性好,且横纵向力学性能一致,与waam方法成形的不加sc的5b06堆积体相比,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如表1所示。表1堆积体力学性能2、实施例1和对比例1性能对比按照1中所述方法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形成的直接堆积态堆积体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ti可改变层间针状和板条状偏聚析出相(含mn和fe元素的析出相)的形貌,降低层间的应力集中,达到横纵向力学性能一致的效果,可见,ti sc复合强化al-mg合金更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表2实施例1和对比例1性能对比3、焊接例1性能以实施例1所制备的焊丝作为原材料,在室温下,焊接5e61板材,得到的焊缝组织均匀,晶粒细小,焊接系数为0.86。力学性能如表3所示:表3焊缝力学性能表抗拉强度/mpa焊接系数5e61母材430焊缝(焊后)3700.86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为:镁mg:5.5-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15-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镁合金焊丝,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为:镁mg:6.0-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15-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镁合金焊丝,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为:镁mg:6.0-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2-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

4.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铝镁合金焊丝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铝镁合金焊丝在铝镁合金焊接领域的应用。

6.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铝镁合金焊丝在军工或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的铝镁合金焊丝,按质量百分比计:镁Mg:5.5‑6.5%,锰Mn:0.5‑1.0%,钛Ti:0.08‑0.15%,钪Sc:0.15‑0.3%,铁Fe:≤0.2%,硅Si:≤0.06%,其他单个杂质元素:≤0.05%,其他杂质元素合计:≤0.15%,余量为铝Al。本发明所述焊丝,组织均匀,强度高,送丝性能稳定;增材制造成形后,堆积体密度低(2.59g/cm3),表面平整,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强度高,韧性好,横纵向力学性能一致,经时效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所述焊丝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及铝镁合金的焊接,可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任玲玲;翟玉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5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