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个通知装置的通知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多个信号柱与一个中央信号柱连接的结构。除中央信号柱以外的多个信号柱分别安装在作为监视对象的多个技术装置上。这些信号柱具有在对应的技术装置处于严重状态时以红色点亮的红色点亮单元。中央信号柱位于远离其他信号柱的位置。中央信号柱具有多个红色交换模块。这些红色交换模块与多个技术装置的信号柱一一对应。在技术装置的信号柱的红色点亮单元以红色点亮时,在中央信号柱中,与该红色点亮状态的信号柱相对应的红色交换模块以红色点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72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在生产现场等的管理者能够通过观察中央信号柱中的多个红色交换模块的点亮状态,来确定产生了需要应对的事件的技术装置,并向作业人员发出指示以应对该事件。但是,若这样的事件在多个技术装置中同时产生,则难以判断应该从哪个技术装置的事件开始应对。而且,管理者在决定了对多个事件的应对顺序之后,才根据该顺序向作业人员发出指示,因此在作业人员开始对各事件进行应对之前需要花费时间。另外,若不决定应对的顺序,则对更重大的事件的应对可能会被推迟,因此可能会降低生产现场整体的劳动效率。
因此,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迅速且适当地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信息的通知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知系统,包括多个通知装置以及与多个所述通知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管理计算机。各通知装置包括:警报部、接受信息输入的信息接受单元、接收从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命令的命令接收单元、警报控制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警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警报部,来进行与所述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以及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命令相对应的通知。所述发送单元将与所述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计算机。所述管理计算机包括接收单元、存储单元、决定单元以及命令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由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决定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的规则。所述决定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息适用于所述规则,来决定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所述命令单元向被所述决定单元赋予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所述最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为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
根据该结构,在各通知装置中,例如,若信息接受单元根据某个事件的产生而接受信息的输入,则警报控制单元控制警报部,来进行与该信息相对应的通知。因此,接收到该通知的人能够掌握事件的产生。然后,发送单元将与该信息相对应的信息发送至管理计算机。在管理计算机中,若接收单元接收由多个通知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则决定单元将该信息适用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规则,来决定多个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然后,命令单元向被决定单元赋予了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在由命令接收单元接收了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中,警报控制单元控制警报部,来进行与最优先通知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因此警报部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为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因此,例如,在同时产生了需要应对的多个事件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即使没有收到来自管理者的指示,也能够通过最优先通知来掌握应该最优先地应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相关联的事件,因此能够迅速地开始应对事件。这样,能够实现可迅速且适当地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信息的通知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信息,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根据该结构,管理计算机的决定单元将由多个通知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适用于规则,来对通知装置进行排序,由此能够决定多个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因此,基于多个通知装置的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能够对多个通知装置进行适当的排序,从而能够适当地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包括能够确定紧急度的信息。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与所述紧急度相关的信息,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根据该结构,管理计算机的决定单元将与紧急度相关的信息适用于规则来对多个通知装置进行排序,该与紧急度相关的信息是根据由多个通知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来确定的。由此,决定单元能够根据紧急度适当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因此能够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适当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计算机,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分类,以使各通知装置属于多个组中的某个组。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包括能够确定该通知装置所属的组的信息。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各通知装置所属的组,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根据该结构,管理计算机的决定单元根据由多个通知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来确定各通知装置的所属组,基于该被确定的组,对多个通知装置进行排序。由此,决定单元能够根据各通知装置的所属组适当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信息中的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的信息的组合。在所述接收单元从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为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该因果关系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根据该结构,管理计算机的决定单元基于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对多个通知装置进行排序,该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根据由多个通知装置的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来确定的。由此,决定单元能够根据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来适当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命令单元在向任一个通知装置发送了所述最优先通知命令的情况下,向除所述最优先通知装置以外的至少一个通知装置发送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所述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存在所述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存在通知。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命令接收单元接收了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中,警报控制单元控制警报部,来进行与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因此警报部执行表示存在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存在通知。收到了最优先存在通知的作业人员等,知道正在通过其他的通知装置进行最优先通知。因此,能够向无法收到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的作业人员等告知正在进行最优先通知的事实。由此,能够促使对最优先通知装置所通知的事件进行提早应对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知装置还包括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所述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接受操作者对所操作的操作开关的操作输入。若该通知装置的所述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接受所述操作输入,则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将规定的操作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计算机。在所述管理计算机的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最优先通知装置接收到所述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命令单元取消对该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命令,所述决定单元通过将该最优先通知装置排除来决定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
根据该结构,作业人员等操作者,例如若为了应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相关联的事件而到达最优先通知装置并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则在最优先通知装置中,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接受对操作开关的操作输入,从而发送单元将操作信息发送至管理计算机。在管理计算机中,若接收单元从最优先通知装置接收操作信息,则命令单元取消对该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命令,决定单元通过将该最优先通知装置排除,来重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由此,例如,在多个通知装置中同时产生应该优先通知的事件的情况下,代替之前为最优先通知装置的通知装置,由其他的通知装置进行最优先通知。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该最优先通知,掌握下一个应该进行应对等的最优先通知装置,因此可迅速开始对与该最优先通知装置相关的事件进行应对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命令单元向被所述决定单元赋予比最高位低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发送次优先通知命令,所述次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为次优先通知装置的次优先通知。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命令接收单元接收到次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中,警报控制单元控制警报部,来进行与次优先通知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因此警报部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为次优先通知装置的次优先通知。因此,作业人员能够掌握除正在进行次优先通知的通知装置以外还存在最优先通知装置。由此,作业人员能够找出最优先通知装置,更迅速地开始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相关联的事件进行应对等。然后,作业人员掌握了次优先通知装置的存在,因此在进行与最优先通知装置相关联的事件的应对等之后,可迅速开始对与次优先通知装置相关联的事件进行应对等。这样,作业人员能够从高的优先次序依次地应对事件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警报部包括可变地显示信息的显示部。接收到所述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的所述警报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显示部:通过第一显示属性来显示所述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通过与所述第一显示属性不同的第二显示属性来显示所述最优先通知。
根据该结构,在接收到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的显示部上,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和最优先通知通过互不相同的显示属性进行显示。因此,观看了最优先通知命令的显示部的人,能够区别并目视识别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和最优先通知这两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息为表示异常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决定单元执行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的决定。
根据该结构,在管理计算机中,若接收单元接收与异常的产生相对应的信息,则决定单元更新优先次序。因此,成为最优先通知装置的通知装置基于更新后的优先次序来执行最优先通知,由此,作业人员能够迅速地开始进行与根据最新情况而被适当地确定的最优先通知装置相关联的事件的应对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通知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通知系统的电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存储在构成通知系统的通知装置中的第一表格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知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存储在构成通知系统的管理计算机中的第二表格的图。
图6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中的第三表格的图。
图7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中的第四表格的图。
图8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中的第五表格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执行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优先次序决定处理后被更新的第五表格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通知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通知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通知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与第一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相关联地存储在管理计算机中的第六表格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与第二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第七表格的图。
图20是示出与第二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相关联地存储在管理计算机中的第八表格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通知系统1的结构的概念图。通知系统1被设置在例如工厂的生产现场。在生产现场设置有第一机械装置ma、第二机械装置mb、第三机械装置mc、第四机械装置md、第五机械装置me、第六机械装置mf、第七机械装置mg、第八机械装置mh(以下统称为“机械装置m”)。机械装置m的个数可以任意地变更。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机械装置m被整合在第一组ga~第三组gc(以下统称为“组g”)中的任意一组中。具体来说,第一机械装置ma、第二机械装置mb以及第三机械装置mc构成第一组ga。第四机械装置md、第五机械装置me以及第六机械装置mf构成第二组gb。第七机械装置mg以及第八机械装置mh构成第三组gc。在该实施方式中,属于相同的组g的多个机械装置m被相邻地配置,但是也可以以在机械装置m之间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远离地配置。
通知系统1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机械装置ma~第八机械装置mh上的第一通知装置2a~第八通知装置2h(以下统称为“通知装置2”)。通知装置2经由有线或无线的输入信号线5,来与用于控制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控制装置4连接。控制装置4可以是控制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动作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从控制装置4输出的信息经由输入信号线5周期性地被输入通知装置2中。该信息是表示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状态(例如,正常动作期间、或者产生故障、部件短缺或其他异常)的信号。根据机械装置m中可能产生的事件(不限于故障),该信息(以下称为“状态信息”)存在多个种类(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第一信息至第十六信息为止的16个种类)。各通知装置2属于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所属的组g。因此,第一通知装置2a、第二通知装置2b以及第三通知装置2c属于第一组ga,第四通知装置2d、第五通知装置2e以及第六通知装置2f属于第二组gb,第七通知装置2g以及第八通知装置2h属于第三组gc。在各通知装置2中被分配有识别信息。该实施方式中的各通知装置2的识别信息是mac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等物理地址。
该实施方式中的通知装置2整体上具有柱状的基本形态。参照第一通知装置2a,通知装置2包括被固定在机械装置m中的合适的位置的基部6以及被基部6支撑的显示部7。基部6构成为柱状(典型为圆柱状)。显示部7构成为具有与基部6匹配的大小以及形状的柱状(例如圆柱状)。显示部7包括层叠在基部6上的下显示部71、层叠在下显示部71上的中显示部72以及层叠在中显示部72上的上显示部73。这样的通知装置2是所谓的层叠信号灯。
下显示部71、中显示部72以及上显示部73分别包括光源8以及覆盖光源8的周围的筒状(例如圆筒状)的灯罩(globe)9。该实施方式的光源8是发光二极管。该实施方式的灯罩9是无色透明或白色透光性的,使从光源8发出的光以其自身的颜色向外部射出。光源8的发光颜色成为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在该实施方式中,下显示部71的显示颜色是绿色,中显示部72的显示颜色是黄色,上显示部73的显示颜色是红色。此外,在下显示部71、中显示部72以及上显示部73中,光源8的发光颜色可以根据各个显示部的显示颜色而不同,光源8的发光颜色可以是相同的颜色(例如白色),灯罩9可以被着色为对应的显示颜色。在各通知装置2中,下显示部71、中显示部72以及上显示部73的光源8并不同时发光,下显示部71、中显示部72以及上显示部73中的任一显示部中的光源8选择性地发光。通知装置2的显示部7通过显示颜色或点亮模式来可变地显示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运行状态等信息。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包括普通点亮(连续点亮)、闪烁、闪光。“闪烁”是指,周期性地重复规定的短时间点亮和规定的短时间熄灭的点亮模式。“闪光”是指,周期性地重复规定的极短时间点亮(比闪烁的情况更短时间的点亮)和此后的规定的短时间熄灭(比点亮时间长的时间的熄灭)的点亮模式。
从控制装置4输入通知装置2的状态信息包括:多个种类(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绿色、黄色以及红色相对应的3个种类)的颜色信息,用于指定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例如由1~6中的任一数字构成。状态信息通过颜色信息与详细状态代码的组合而被细分为上述的第一信息~第十六信息。关于详细状态代码,可以根据能够从控制装置4输入通知装置2的信息量,来设定多个详细状态代码。在该信息量为8比特的情况下,可以在0~255的范围内设定详细状态代码。
通知系统1还包括分别配置在第一通知装置2a~第八通知装置2h的周边的第一操作开关10a~第八操作开关10h(以下统称为“操作开关10”)。操作开关10由在生产现场负责保养的保养作业人员等操作者进行操作。操作开关10经由信号线11与对应的通知装置2连接。作为操作开关10,可以使用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在该实施方式中,操作开关10被配置在远离通知装置2的位置,也可以与通知装置2一体化。该实施方式中的操作开关10由操作者的手进行按压操作(更详细而言,为触摸操作)。另一方面,被配置在远离通知装置2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操作开关10可以是通过操作者的踩踏进行操作的脚踏开关。每当操作者对操作开关10进行按压操作时,该操作开关10生成信息,并输入对应的通知装置2。该信息的一个示例为脉冲信号。
通知系统1还包括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管理的管理计算机13。管理计算机13至少具有设定开关等输入部(未图示)。管理计算机13也可以是不具有设定开关,而是具有由键盘等构成的输入部(未图示)以及显示器等显示部(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各通知装置2经由有线或无线的第一网络1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管理计算机13连接。作为第一网络14,可以使用io-link等连接技术的通信线。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14由无线构成。因此,通知装置2包括与第一网络14相连的无线通信单元15。无线通信单元15例如被设置在显示部7上。各通知装置2所具有的信息从无线通信单元15经由第一网络14被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来自管理计算机13的命令经由第一网络14被发送至作为该命令的对象的通知装置2。
通知系统1还包括分别配置在第一组ga~第三组gc的周边的第一通知设备16a~第三通知设备16c(以下统称为“通知设备16”)。作为通知设备16,可以使用任意的警报器。通知设备16可以是与通知装置2同样的层叠信号灯。通知设备16经由有线或无线的输入信号线17与管理计算机13连接。通知设备16根据从管理计算机13发送的警报命令,产生发光以及声响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警报。
通知系统1还包括经由有线或无线的第二网络18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管理计算机13连接的存储装置19以及网络通知设备20。作为第二网络18,可以使用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存储装置19是具有显示器等显示部(未图示)以及键盘等输入部(未图示)的计算机(典型为个人计算机)。存储装置19将管理计算机13从通知装置2等接收的信息作为历史记录进行存储。该历史记录包括各通知装置2的动作历史记录。作为网络通知设备20,与通知设备16同样地,可以使用任意的警报器。网络通知设备20被配置在远离机械装置m的位置(生产现场以外也没关系)。网络通知设备20根据从管理计算机13发送的警报命令,产生发光以及声响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警报。
图2是示出通知系统1的电结构例的框图。参照第一通知装置2a,各通知装置2包括:作为接口部的接受部21,与输入信号线5连接,该输入信号线5与对应的控制装置4相连;作为接口部的输入部22,与信号线11连接,该信号线11与对应的操作开关10相连;以及上述的无线通信单元15。接受部21作为接受来自控制装置4的状态信息的输入的信息接受单元而发挥功能。输入部22作为接受操作开关10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接受单元而发挥功能。无线通信单元15是与第一网络14连接的接口部。无线通信单元15作为经由第一网络14接收从管理计算机13发送的命令的命令接收单元而发挥功能。无线通信单元15作为将与接受部21接受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的发送单元而发挥功能。
各通知装置2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3、警报部24、测量时间的计时器25以及存储通知装置2的动作条件等信息的存储部26。警报部24包括上述的显示部7以及例如内置在基部6中的蜂鸣器27。cpu23作为警报控制单元而发挥功能。因此,cpu23控制警报部24,来进行与接受部21从控制装置4接受的状态信息和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的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关于cpu23对警报部24的控制内容,稍后将进行详细说明。cpu23根据需要一边参照计时器25的计时时间一边执行处理。
接受部21从控制装置4接受的状态信息、与该状态信息所包括的颜色信息相对应的显示颜色以及该状态信息所包括的详细状态代码之间的关系被整合在第一表格28(参照图3)中并存储在存储部26中。根据将显示颜色与详细状态代码组合而成的信息(以下称为“组合信息”),能够确定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状态信息是第一信息~第十六信息中的哪个信息。即,各组合信息对应于第一信息~第十六信息中的任一个信息。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绿色的显示颜色对应的第一信息~第四信息表示,机械装置m正常运转或在机械装置m中产生了紧急度低的事件。与黄色的显示颜色对应的第五信息~第十信息表示,在机械装置m中产生了比第一信息~第四信息的紧急度高的事件。与红色的显示颜色对应的第十一信息~第十六信息表示,在机械装置m中产生了比第五信息~第十信息的紧急度高的异常。第五信息~第十六信息是表示异常的信息。第五信息~第十信息所表示的异常是,例如部件很可能短缺,第十一信息~第十六信息所表示的异常是,例如机械装置m故障或部件短缺。
图4是用于说明通知装置2的动作例(具体而言,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的变更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各通知装置2中,接受部21周期性地接受来自控制装置4的状态信息的输入,cpu23控制显示部7以通过第一显示属性来显示接受部21所接受的最新的状态信息。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显示属性是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作为一个示例,在接受部21所接受的最新的状态信息是第一信息的情况下,cpu23通过连续点亮下显示部71的光源8,来使显示部7以绿色普通点亮。若随着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的产生,从控制装置4输入的状态信息产生变化,状态信息所包括的颜色信息也产生变化(步骤s1:是),则cpu23变更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步骤s2)。因此,若接受部21所接受的状态信息例如从第一信息变化为第五信息,则cpu23使下显示部71的光源8熄灭,使中显示部72的光源8连续点亮,由此使显示部7以黄色普通点亮。cpu23在变更点亮模式为闪烁或闪光的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的情况下,使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变更为普通点亮。然后,cpu23将与变化后的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组合信息(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以及该通知装置2的识别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步骤s3)。
参照图2,管理计算机13包括:cpu30;作为接口部的第一发送接收部31,与第一网络14连接;作为接口部的第二发送接收部32,与第二网络18连接;以及作为接口部的输出部33,与输入信号线17连接,该输入信号线17与通知设备16相连。第一发送接收部31作为接收由第一通知装置2a~第八通知装置2h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的信息的接收单元而发挥功能。管理计算机13包括测量时间的计时器34以及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部35。cpu30根据需要一边参照计时器34的计时时间一边执行处理。存储部35中还储存有与cpu30所执行的处理有关的程序。
图5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的第二表格36的图。通知装置2、该通知装置2的识别信息以及该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第一组g1~第三组gc中的任意一个组)之间的关系作为各通知装置2的基本信息被整合在第二表格36中。因此,管理计算机13对多个通知装置2在第二表格36中进行分类,以使各通知装置2属于多个组g中的某个组。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向管理计算机13发送的信息包括作为发送源信息的该通知装置2的识别信息。因此,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基于从通知装置2接收的信息中所包括的识别信息,参照第二表格36,由此能够确定该通知装置2是第一通知装置2a~第八通知装置2h中的哪一个装置,或确定该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
图6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的第三表格37的图。在从各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的组合信息中,例如设定有从0到10的异常等级。与设定了接近10的(高)异常等级的组合信息相对应的事件的紧急度高。与设定了接近0的(低)异常等级的组合信息相对应的事件的紧急度低。组合信息与该组合信息中所设定的异常等级之间的关系被整合在第三表格37中。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基于从通知装置2接收的组合信息,参照第三表格37,由此能够确定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的异常等级即紧急度。
图7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的第四表格38的图。在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和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的异常等级的组合中,例如设定有从1到23的优先等级。在与设定了接近23的(高)优先等级的组合相对应的事件中,应该应对的优先度高。在与设定了接近0的(低)优先等级的组合相对应的事件中,应该应对的优先度低。组g与异常等级的组合以及该组合所设定的优先等级之间的关系被整合在第四表格38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属于第一组ga的机械装置m中的异常等级为4~10的事件的优先度被设定为,高于属于第二组gb的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属于第一组ga的机械装置m中的异常等级为1~3的事件的优先等级被设定为,分别与属于第二组gb的机械装置m中的异常等级为8~10的事件的优先等级相同。属于第二组gb的机械装置m中的异常等级为5~10的事件的优先级被设定为,高于属于第三组gc的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属于第二组gb的机械装置m中的异常等级为1~4的事件的优先等级被设定为,分别与属于第三组gc的机械装置m中的异常等级为7~10的事件的优先等级相同。
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基于与确定了异常等级的事件相对应的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和该异常等级的组合,来参照第四表格38。由此,cpu30能够确定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的优先等级。
图8是示出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的第五表格39的图。在第五表格39中,记录有各通知装置2向管理计算机13发送的最新的组合信息以及点亮模式。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通过计时器34来测量由管理计算机13的第一发送接收部31接收到组合信息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并作为“状态持续时间”记录在第五表格39中。在第五表格39中,记录有作业人员对与各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的事件的应对状态。未着手应对事件的情况的应对状态被设定为“未着手”,作业人员正在应对事件的情况的应对状态被设定为“着手中”。
图9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13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管理计算机13中,若第一发送接收部31接收来自通知装置2的组合信息(步骤s11:是),则cpu30在第五表格39中更新与该通知装置2相关的信息(步骤s12)。具体而言,第一发送接收部31一起接收组合信息以及该通知装置2的识别信息。以下,将这些信息称为“接收信息”。cpu30通过识别信息确定该通知装置2。然后,cpu30在第五表格39中,将与该通知装置2相关的组合信息的明细(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中的接收信息不同的信息变更为接收信息中的最新的信息。另外,cpu30将该通知装置2的应对状态设定为“未着手”。然后,cpu30重置该通知装置2的状态持续时间。由此,通过计时器34进行的时间测量从0秒重新开始。
图8示出更新后的第五表格39的一个示例。在存在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的通知装置2的情况下,在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产生了异常。在存在多个这种通知装置2的情况下,在多个机械装置m中同时产生了异常。cpu30若在更新后的第五表格39中确认存在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的多个通知装置2(步骤s13:是),即,若在从通知装置2接收的接收信息中包括表示异常的信息,则执行优先次序决定处理(步骤s14)。优先次序决定处理是决定应该应对的异常的顺序的处理,换言之,是决定以黄色或红色的显示颜色通知产生异常的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处理。存在用于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规则100。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作为存储规则100的存储单元而发挥功能(参照图2)。规则100以如下方式规定:基于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的组合信息,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cpu30作为使该组合信息适用规则100来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决定单元而发挥功能。
图10是用于说明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作为优先次序决定处理,首先,cpu30参照第五表格39,抽取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且应对状态为“未着手”的通知装置2(步骤s141)。在图8的第五表格39的情况下,抽取第一通知装置2a、第三通知装置2c、第六通知装置2f以及第七通知装置2g作为被赋予优先次序的对象。另一方面,对于虽然显示颜色为红色但应对状态为“着手中”的第八通知装置2h,由于已经开始应对异常,因此将其从抽取对象中排除。另外,状态持续时间超过了规定阈值的通知装置2有时由于某种理由而被故意搁置,因此也可以将其从抽取对象中排除。
接着,cpu30获取与抽取的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状态持续时间以及优先等级(步骤s142)。具体而言,cpu30参照第五表格39,获取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状态持续时间。关于优先等级的获取,cpu30从第五表格39获取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组合信息,并从第二表格36(参照图5)确定该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然后,cpu30从第三表格37(参照图6)确定与该组合信息相对应的异常等级,并从第四表格38(参照图7)确定与该异常等级和该组g的组合相对应的优先等级。在图8的情况下,如第五表格39的右端所记载的那样,第一通知装置2a的优先等级为“16”,第三通知装置2c的优先等级为“14”,第六通知装置2f的优先等级为“16”,第七通知装置2g的优先等级为“2”。
接着,cpu30将优先等级作为第一基准,将状态持续时间作为第二基准,决定本次抽取的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步骤s143)。第一基准是优先于第二基准的基准。在图8的情况下,cpu30基于优先等级来决定临时次序。优先等级越高,临时次序越高。其结果是,第一通知装置2a以及第六通知装置2f的临时次序同为第一位,第三通知装置2c的临时次序为第三位,第七通知装置2g的临时次序为第四位。然后,cpu30基于状态持续时间,来对临时次序相同的第一通知装置2a以及第六通知装置2f进行排序。在该实施方式中,状态持续时间越长,优先度越高。其结果是,状态持续时间长的第一通知装置2a的次序高于第六通知装置2f。因此,最终,cpu30将第一通知装置2a的优先次序设为第一位(最高位),将第六通知装置2f的优先次序设为第二位,将第三通知装置2c的优先次序设为第三位,将第七通知装置2g的优先次序设为第四位(最低位)。
这样,cpu30将从通知装置2接收的组合信息适用于规则100,来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在该规则100中,越是优先等级高且状态持续时间长的通知装置2,优先次序越高。优先等级基于与异常的紧急度相关的异常等级以及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来规定(参照图7)。因此,规则100被规定为,基于异常等级(与异常的紧急度有关的信息)以及各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规则100可以被规定为仅基于异常等级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也可以被规定为仅基于组g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
参照图9,cpu30决定每个已经决定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的点亮模式(步骤s15)。作为一个示例,cpu30将被赋予了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以下,有时称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点亮模式决定为“闪光”,将被赋予了第二位以后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以下,有时称为“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点亮模式决定为“闪烁”。不仅第二位的通知装置2,第三位以后的通知装置2也可以相当于次优先通知装置2y。cpu30将最优先通知装置2x以及次优先通知装置2y以外的通知装置2的点亮模式决定为与以前相同的“普通点亮”。
然后,cpu30通过第一发送接收部31,向通过本次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而被赋予了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在图8的情况下为第一通知装置2a)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该最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2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通知(步骤s16:命令单元)。最优先通知是指,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显示部7以与以前相同的显示颜色闪光。最优先通知命令是指,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的变更命令。另外,cpu30通过第一发送接收部31,向被赋予了比最高位低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在图8的情况下为第六通知装置2f)发送次优先通知命令,该次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2为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次优先通知(步骤s16)。次优先通知是指,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显示部7以与以前相同的显示颜色闪烁。次先通知命令是指,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的变更命令。
cpu30在像这样向任一个通知装置2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发送接收部31向除最优先通知装置2x以外的至少一个通知装置2发送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该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存在的最优先存在通知(步骤s17)。最优先存在通知是指,除最优先通知装置2x以外的通知装置2的警报部24以普通点亮或与最优先通知不同的方式来通知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存在。该实施方式中的最优先存在通知是蜂鸣器27的警报。显示部7的闪烁即次优先通知也可以是最优先存在通知的一个示例。另外,cpu30可以将与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相同的警报命令发送至位于接近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位置的通知设备16和网络通知设备20。在该情况下,通知设备16以及网络通知设备20产生与最优先存在通知相同的警报。由此,在远离生产现场的位置接收到由网络通知设备20产生的警报的作业人员等能够掌握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存在。另外,接收到由通知设备16产生的警报的作业人员等能够掌握附近存在最优先通知装置2x。即,接收到通知设备16以及网络通知设备20的警报的作业人员等被引导至最优先通知装置2x。在管理计算机13与网络等公共线路相连的情况下,cpu30可以将相当于最优先存在通知的信息经由公共线路发送至作业人员等的移动终端。关于最优先存在通知的内容(点亮模式或警报等)以及发送方法等,能够根据生产现场的情况来适当地设定。
然后,cpu30再次更新第五表格39(步骤s18)。具体而言,在第五表格39中,将在步骤s16以及步骤s17中命令了变更点亮模式的通知装置2的点亮模式变更为在步骤s15中决定的点亮模式。图11示出从图8的状态被重新更新的第五表格39的一个示例。然后,cpu30将历史记录更新命令发送至存储装置19(步骤s19)。由此,在存储装置19中,相应的通知装置2的动作历史记录被更新。
图12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13发送了最优先通知命令后的通知装置2的动作例(具体而言,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的变更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通过优先次序决定处理被赋予了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中,若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最优先通知命令(步骤s21:是),则cpu23使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与以前一样,并作为最优先通知将点亮模式变更为闪光(步骤s22)。在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产生了异常,因此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从而显示部7伴随点亮模式的变更以黄色或红色闪光。这样,接收了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2的cpu23以如下方式控制显示部7:通过第一显示属性(在该实施方式中显示颜色)来显示输入部22从控制装置4接受的状态信息,通过与第一显示属性不同的第二显示属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点亮模式)显示最优先通知。执行最优先通知的通知装置2的cpu23通过最优先通知向周围告知该通知装置2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
观察到显示部7正在闪光的通知装置2的作业人员掌握该通知装置2(在图11的第五表格39的情况下,为第一通知装置2a)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即掌握应该最优先应对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异常。到达了该机械装置m的作业人员等操作者首先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连的操作开关10进行操作。在最优先通知装置2x中,若输入部22接受操作者对操作开关10的操作输入(步骤s23:是),则cpu23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5,将与操作输入相对应的规定的操作信息以及该通知装置2的识别信息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步骤s24)。该操作信息表示作业人员等操作者着手应对异常。然后,cpu23使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与以前一样,并重置点亮模式(步骤s25)。由此,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从闪光被变更为普通点亮,因此,显示部7以与闪光时相同的颜色(黄色或红色)来普通点亮。若从控制装置4向最优先通知装置2x发送表示已经通过作业人员的应对而消除了异常的状态信息,则cpu23将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变更为绿色(图4的步骤s2)。由此,显示部7以绿色来普通点亮。
图13是用于说明最优先通知装置2x发送操作信息后的管理计算机13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管理计算机13中,若第一发送接收部31从现在的最优先通知装置2x接收操作信息(步骤s31:是),则cpu30取消对该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通知命令(步骤s32)。此时,cpu30向发送了次优先通知命令或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的其他的通知装置2发送用于使次优先通知或最优先存在通知中止的重置命令。
然后,cpu30在第五表格39中更新与作为操作信息的发送源的通知装置2或作为重置命令的发送目的地的通知装置2有关的信息(步骤s33)。具体而言,cpu30将关于作为该发送源的通知装置2或作为该发送目的地的通知装置2的点亮模式变更为普通点亮,将关于该发送源的通知装置2的应对状态从“未着手”变更为“着手中”。
在更新第五表格39后,cpu30执行与上述的步骤s13~s19相同的处理(步骤s34~s40)。具体而言,若存在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的多个通知装置2(步骤s34:是),则cpu30通过执行优先次序决定处理来决定该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步骤s35)。但是,关于之前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通知装置2的应对状态,在步骤s33中被变更为“着手中”。因此,cpu30在步骤s35中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中,将之前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通知装置2从优先次序决定的对象中排除,并决定除该通知装置2以外的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在本次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中被排除的通知装置2,在应对状态继续为“着手中”的情况下,在下一次以后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中也从优先次序决定的对象中排除。但是,若随着在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的新的事件的产生,该通知装置2的应对状态被变更为“未着手”(步骤s12),则该通知装置2恢复为优先次序决定的对象。然后,cpu30通过步骤s35中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决定作为最优先通知命令或次优先通知命令或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的对象的通知装置2的点亮模式(步骤s36)。cpu30向相应的通知装置2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或次优先通知命令(步骤s37)。cpu30向相应的通知装置2发送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步骤s38)。此后,cpu30再次更新第五表格39(步骤s39),并将历史记录更新命令发送至存储装置19(步骤s40)。这样,每当表示着手应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异常的操作信息被管理计算机13接收时,其他通知装置2被指定为新的最优先通知装置2x。因此,即使同时产生多个异常,这些异常也会按照优先度高的顺序依次地适当应对。
图14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13发送次优先通知命令后的通知装置2的动作例(具体而言,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的变更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通过优先次序决定处理而被赋予了除最高位以外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中,若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次优先通知命令(步骤s41:是),则cpu23使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与以前一样,并将点亮模式变更为闪烁(步骤s42)。由于在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中产生异常,因此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从而显示部7伴随着点亮模式的变更,以黄色或红色闪烁。观察到显示部7正在闪烁的通知装置2的作业人员,掌握到该通知装置2(在图11的第五表格39的情况下为第六通知装置2f)为次优先通知装置2y,即掌握到存在除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机械装置m以外的应该最优先应对的异常。
然后,若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重置命令(步骤s43:是),则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cpu23使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与以前一样,并重置点亮模式(步骤s44)。由此,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从闪烁被变更至普通点亮,因此显示部7以与闪烁时相同的颜色(黄色或红色)普通点亮。但是,在通过下一个优先次序决定处理(步骤s35)赋予该次优先通知装置2y最高位的次序的情况下,该次优先通知装置2y被升级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执行作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处理(参照图12)。
图15是用于说明管理计算机13发送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后的通知装置2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通过优先次序决定处理而被赋予了除最高位以外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中,若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步骤s51:是),则cpu23开始最优先存在通知(步骤s52)。接收到最优先存在通知(在该实施方式中是蜂鸣器27的警报)的作业人员掌握到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存在。然后,在正在执行最优先存在通知的通知装置2中,若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重置命令(步骤s53:是),则cpu23结束最优先存在通知(步骤s54)。在次优先通知为最优先存在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51~s54的处理分别与步骤s41~s44的处理相同。
对于优先次序决定处理,可想到各种变形例。另外,作业人员通过对设置于管理计算机13的输入部(未图示)进行操作,能够根据变形例变更规则100。图16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6的流程图中,在与图10的流程图相同的内容的处理步骤中标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该处理步骤的详细说明。在后述的第二变形例中也是如此。在第一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中,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首先参照第五表格39,抽取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且应对状态为“未着手”的通知装置2(步骤s141),获取与该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状态持续时间以及优先等级(步骤s142)。
在多个机械装置m中产生异常的情况下,这些异常有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例如,设想如下的情况:生产现场内的半成品在第一组ga中从第三通知装置2c所对应的第三机械装置mc,经由第一通知装置2a所对应的第一机械装置ma,流向第二通知装置2b所对应的第二机械装置mb。在该情况下,若在第三机械装置mc中产生异常,则由于半成品没有到达第二机械装置mb以及第一机械装置ma,因此在第二机械装置mb以及第一机械装置ma中会产生部件短缺等异常。因此,在第三机械装置mc的异常与第一机械装置ma以及第二机械装置mb的异常之间,存在第三机械装置mc的异常为“主要”,第一机械装置ma以及第二机械装置mb的异常为“从属”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因果关系被事先确定,并被整合至图17所示的第六表格40中,从而被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在第六表格40中,针对每个设想的因果关系的模式登记以下内容:与构成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相对应的通知装置2;表示各自的异常的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的组合;多个异常间的主从关系;以及关于该组合的优先等级修正值。即,存储部35针对每个因果关系的模式,存储多个通知装置2发送的信息(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中的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的信息的组合。
作为一个示例,在图17中的第一模式的因果关系中,将在第三通知装置2c所对应的第三机械装置mc中显示颜色为“黄色”且详细状态代码为“1”的异常作为主要原因,从而在第一通知装置2a所对应的第一机械装置ma中,产生显示颜色为“黄色”且详细状态代码为“3”的异常,在第二通知装置2b所对应的第二机械装置mb中,产生显示颜色为“红色”且详细状态代码为“2”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如果作为“主要”的第三机械装置mc的异常不被消除,则存在作业人员不能应对作为“从属”的第一机械装置ma以及第二机械装置mb的异常的可能性。或者,若第三机械装置mc的异常被消除,则存在第一机械装置ma以及第二机械装置mb的异常被自动消除的可能性。考虑到这些可能性,可以将第一通知装置2a以及第二通知装置2b的优先等级设定得比原来的优先等级低。于是,在第一模式的第一通知装置2a中,设定有比原来的优先等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16”)低的优先等级修正值(在该实施方式中为“3”)。另外,在第一模式的第二通知装置2b中,也设定有比原来的优先等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19”)低的优先等级修正值(在该实施方式中为“0”)。
作为其他示例,在图17中的第二模式的因果关系中,将在第六通知装置2f所对应的第六机械装置mf中显示颜色为“黄色”且详细状态代码为“2”的异常作为主要原因,从而在第五通知装置2e所对应的第五机械装置me中,产生显示颜色为“红色”且详细状态代码为“3”的异常。在该情况下,第五通知装置2e的优先等级可以被设定得比原来的优先等级低。于是,在第二模式的第五通知装置2e中,设定有比原来的优先等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20”)低的优先等级修正值(在该实施方式中为“0”)。
像这样,在管理计算机13从多个通知装置2接收的信息为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的信息情况下,用于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规则100被规定为,基于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因此,关于在步骤s142中获取了状态持续时间以及优先等级的通知装置2,cpu30参照第六表格40,并确认在异常中存在因果关系的通知装置2的组合是否存在(步骤s201)。例如,若存在具有第一模式的因果关系的通知装置2的组合(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第一通知装置2a~第三通知装置2c的组合)(步骤s201:是),则cpu30将该组合中作为“从属”的第一通知装置2a所对应的优先等级修正为优先等级修正值(步骤s202)。由此,作为“从属”的第一通知装置2a所对应的优先等级被降低。
像这样,在作为“从属”的第一通知装置2a所对应的优先等级被降低的状态下,cpu30将优先等级设为第一基准,将状态持续时间设为第二基准,决定本次抽取的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步骤s143)。在图8的情况下,第一通知装置2a的优先等级从当初的“16”被降低到“3”,第三通知装置2c的优先等级保持为当初的“14”。因此,第六通知装置2f的优先次序为变为第一位,第三通知装置2c的优先次序变为第二位,第一通知装置2a的优先次序变为第三位,第七通知装置2g的优先次序变为第四位。若没有在异常中存在因果关系的通知装置2的组合(步骤s201:否),则cpu30基于当初的优先等级和状态持续时间来决定优先次序(步骤s143)。
图18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的流程图。在第二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中,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首先参照第五表格39,抽取显示颜色为黄色或红色且应对状态为“未着手”的通知装置2(步骤s141)。接着,cpu30除了获取与抽取的通知装置2相对应的状态持续时间以及优先等级以外,还获取该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步骤s301)。
图19是示出与第二变形例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装置19中的第七表格41的图。在第七表格41中,记录有通知装置2的动作历史记录。具体而言,若管理计算机13从通知装置2接收组合信息或操作信息,则如上所述,历史记录更新命令从管理计算机13被发送至存储装置19(步骤s19以及s40)。在历史记录更新命令中,包括关于该通知装置2的显示颜色、详细状态代码以及应对状态的信息。在第七表格41中,按照下述的日期和时间的顺序存储有:关于通知装置2的历史记录更新命令中所包括的这些信息,能够确定该通知装置2的信息(在图19中为通知装置2的名称)以及管理计算机13从通知装置2接收到组合信息或操作信息的日期和时间。
在某个机械装置m产生异常的情况下,将下述的时间称为“应对时间”,即,作业人员为了应对该异常而赶往该机械装置m并对操作开关10进行操作,直至管理计算机13接收到表示该异常被消除的组合信息为止所花费的时间。应对时间可以从第七表格41求出。例如,在图19的情况下,在与第一通知装置2a相对应的第一机械装置ma中,关于显示颜色为“红色”且详细状态代码为“3”的异常的应对时间是36分钟。在各通知装置2可能产生的异常的应对时间的平均值(以下称为“平均应对时间”)与表示该异常的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之间的关系,被整合在第八表格42(参照图20)中并被存储在存储装置19中。第八表格42可以被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第八表格42的内容被定期地更新。
cpu30从第八表格42获取关于表示异常的显示颜色以及详细状态代码的平均应对时间,该异常是在步骤s301中已经获取状态持续时间、优先等级以及所属组g的通知装置2所对应的异常(步骤s302)。然后,cpu30基于在步骤s301以及s302中获取的信息,计算表示该异常的优先度的指标即优先度点数(步骤s303)。具体而言,用于计算优先度点数的以下的公式(1)被存储在管理计算机13的存储部35中,cpu30将在步骤s301以及s302中获取的信息代入公式(1),从而计算出优先度点数。
公式(1):优先度点数=组点数 系数a×异常等级 系数b×经过时间点数 系数c×应对时间点数
组点数是分别分配给第一组ga~第三组gc的点数,越是优先度高的组g,组点数被设定得越高。经过时间点数是以状态持续时间越长而变得越高的方式任意地设定的点数。若在以下的公式(2)的运算值中舍掉小数点以下的值,则可得到经过时间点数。应对时间点数是以应对时间越长而变得越高的方式设定的点数。若在以下的公式(3)的运算值中舍掉小数点以下的值,则可得到经过时间点数。系数a~c是任意设定的值。在公式(1)中,组g的优先度越高、异常等级越高、状态持续时间以及应对时间越长,优先度点数越高。但是,根据运用情况,可以将应对时间短的异常(能够立即消除的异常)作为优先,因此在该情况下,可以以应对时间越短优先度点数变得越高的方式来决定系数c,作为一个示例,系数c可以为负值。
公式(2):经过时间点数=基准值d 状态持续时间/系数e
公式(3):应对时间点数=基准值f 平均应对时间/系数g
基准值d和f以及系数e和g是任意设定的值。另外,公式(1)~(3)的内容可以适当地变更。
然后,cpu30以针对产生的各异常而计算出的优先度点数为基准,来决定通知装置2之间的优先次序(步骤s304)。在该情况下,优先度点数越高,优先次序越高。
像这样,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各通知装置2中,例如,若接受部21根据某个事件的产生而接受信息(对应的机械装置m的状态信息)的输入,则cpu23控制警报部24,来进行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通知(步骤s2)。因此,接收到该通知的人可以掌握事件的产生。然后,无线通信单元15将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信息(组合信息)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步骤s4)。在管理计算机13中,若第一发送接收部31接收由多个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的信息,则cpu30将该信息适用于存储在存储部35中的规则100,来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步骤s14)。然后,cpu30向被赋予了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步骤s16)。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了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2中,cpu23控制警报部24,来进行与最优先通知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因此警报部24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2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通知(步骤s22)。因此,例如,在同时产生了需要应对的多个事件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即使没有来自管理者的指示,也能够通过最优先通知来掌握应该最优先地应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关联的事件,因此能够迅速地开始应对事件。由此,能够有效地消除同时产生的多个异常。这样,能够实现可迅速且适当地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信息的通知系统1。
用于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规则100被规定为,基于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向管理计算机13发送的信息,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因此,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将由多个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的信息适用于规则100,来对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由此能够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因此,基于多个通知装置2的接受部21从控制装置4接受的信息,能够将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适当地排序,并适当地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信息。
用于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规则100可以被规定为,基于与紧急度相关的信息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在该情况下,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将与紧急度相关的信息适用于规则100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该紧急度是根据由多个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的信息来确定的。由此,cpu30能够根据紧急度适当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因此能够提供与优先次序相关的适当的信息。
用于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规则100可以被规定为,基于各通知装置2所属的组g,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在该情况下,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根据由多个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的信息,来确定各通知装置2的所属组g,并基于该被确定的组g,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由此,cpu30能够根据各通知装置2的所属组g来适当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
用于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规则100可以像第一变形例那样被规定为,基于多个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参照图16)。在该情况下,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基于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对多个通知装置2进行排序,该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根据由多个通知装置2的无线通信单元15发送的信息来确定的。由此,cpu30能够根据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来适当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
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在向任意一个通知装置2发送了最优先通知命令的情况下,向被cpu30赋予了除最高位以外的优先次序的至少一个通知装置2发送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该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存在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存在通知(步骤s17)。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了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2中,cpu23控制警报部24,来进行与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因此警报部24执行表示存在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存在通知(步骤s52)。收到最优先存在通知的作业人员等知道正在通过其他的通知装置2进行最优先通知。因此,能够向无法收到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通知的作业人员等告知正在进行最优先通知的事实。由此,能够促使对最优先通知装置2x所通知的事件进行提早应对等。
若作业人员等操作者为了应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关联的事件而到达最优先通知装置2x并对操作开关10进行操作,则在最优先通知装置2x中,输入部22接受对操作开关10的操作输入,从而无线通信单元15将操作信息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步骤s24)。在管理计算机13中,若第一发送接收部31从最优先通知装置2x接收操作信息,则cpu30取消对该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最优先通知命令(步骤s32),将该最优先通知装置2x排除,并重新决定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步骤s35)。由此,例如,在多个通知装置2中同时产生应该优先通知的事件的情况下,代替之前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通知装置2,由其他的通知装置2进行最优先通知。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该最优先通知,掌握下一个应该进行应对等的最优先通知装置2x,因此能够迅速开始应对与该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关的事件。
管理计算机13的cpu30向被赋予了比最高位低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2,发送次优先通知命令,该次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2为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次优先通知(步骤s16)。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5接收了次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2中,cpu23控制警报部24,来进行与次优先通知命令相对应的通知,因此警报部24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2为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次优先通知(步骤s42)。因此,作业人员能够掌握存在除正在进行次优先通知的通知装置2以外的最优先通知装置2x。由此,作业人员能够找出最优先通知装置2x,更迅速地开始对与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关联的事件进行应对等。然后,作业人员由于掌握了次优先通知装置2y的存在,因此在进行了与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关联的事件的应对等之后,能够讯速地开始进行与次优先通知装置2y相关联的事件的应对等。这样,作业人员能够从高的优先次序依次地应对事件等。
在接收了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2的显示部7上,接受部21所接受的信息和最优先通知通过互不相同的显示属性进行显示。因此,观看了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显示部7的人,能够区别并目视识别接受部21所接受的信息和最优先通知这两者。
在管理计算机13中,在第一发送接收部31所接收的信息为表示异常的信息情况下(步骤s13:是),cpu30执行多个通知装置2的优先次序的决定。根据该结构,在管理计算机13中,若第一发送接收部31接收与异常的产生相对应的信息,则cpu30更新优先次序。因此,成为最优先通知装置2x的通知装置2基于更新后的优先次序来执行最优先通知,由此,作业人员能够迅速地开始进行与根据最新情况而被适当地确定的最优先通知装置2x相关联的事件的应对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还能够以其他的方式实施。
(1)例如,可以通过掌握了异常的作业人员对开关等装置进行操作,使表示该异常的信息经由通知装置2被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3,来代替从控制装置4向通知装置2发送机械装置m的状态信息,并向管理计算机13发送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组合信息的结构。
(2)最优先通知或次优先通知通过通知装置2的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来执行,具体而言,闪光为最优先通知,闪烁为次优先通知。作为像这样使点亮模式根据优先次序而不同的结构的变形例,例如,可以根据显示部7的闪烁次数来表示优先次序。在该情况下,作为最优先通知,可以使显示部7周期性地重复1次短时间点亮和1次短时间熄灭,作为次优先通知,可以使显示部7周期性地重复2次短时间点亮和1次短时间熄灭。另外,最优先通知或次优先通知可以通过蜂鸣器27的警报来执行,也可以通过点亮模式与蜂鸣器27的组合来执行。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蜂鸣器27的警报音等来表示优先次序。蜂鸣器27的警报音可以包括人声。
(3)最优先通知装置2x中的点亮模式的重置(图12的步骤s25)可以不根据操作者对操作开关10进行的操作输入来执行,例如,可以根据从最优先通知命令所伴随的点亮模式的变更(步骤s22)开始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来执行。次优先通知装置2y中的点亮模式的重置(图14的步骤s44)可以不根据接收来自管理计算机13的重置命令来执行,例如,可以根据从次优先通知命令所伴随的点亮模式的变更(步骤s42)开始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来执行。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通知装置2中,在从控制装置4输入的状态信息产生了变化的时刻,从通知装置2向管理计算机13发送组合信息(步骤s1~s3)。该组合信息不限于该时刻,可以周期性地从通知装置2向管理计算机13发送该组合信息。在该情况下,不仅可以从与应当应对的事件相对应的通知装置2发送该组合信息,还可以从所有的通知装置2一起发送该组合信息。管理计算机13中的优先次序决定处理可以不在管理计算机13从通知装置2接收到组合信息或操作信息的时刻执行,而是周期性地执行。
(5)作为通知装置2,可以不为上述的层叠信号灯,而是显示部7仅包括下显示部71、中显示部72以及上显示部73中的任一个显示部的结构。该情况下的光源8是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的全彩光源或多彩光源。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显示部7的显示颜色为绿色、黄色以及红色中的任一种颜色,显示部7的点亮模式为普通点亮、闪烁以及闪光中的任一个模式。操作开关10可以通过被设置在对应的通知装置2的灯罩9的表面(例如顶面)来与通知装置2一体化。
尽管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只不过是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使用的具体示例,本发明不应当被这些具体示例限定和解释,本发明的范围仅通过附加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
附图标记说明
1:通知系统、
2:通知装置、
2x:最优先通知装置、
2y:次优先通知装置、
7:显示部、
10:操作开关、
13:管理计算机、
15:无线通信单元、
21:接受部、
22:输入部、
23:cpu、
24:警报部、
30:cpu、
31:第一发送接收部、
35:存储部、
100:规则、
g:组。
1.一种通知系统,包括多个通知装置以及与多个所述通知装置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管理计算机,所述通知系统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通知装置包括:
警报部,
信息接受单元,接受信息输入,
命令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命令,
警报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警报部,来进行与所述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以及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命令相对应的通知,以及
发送单元,将与所述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计算机;
所述管理计算机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由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信息,
存储单元,存储用于决定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的规则,
决定单元,将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息适用于所述规则,来决定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以及
命令单元,向被所述决定单元赋予最高位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发送最优先通知命令,所述最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为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信息,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包括能够确定紧急度的信息,
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与所述紧急度相关的信息,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计算机,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分类,以使各所述通知装置属于多个组中的某个组,
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包括能够确定该通知装置所属的组的信息,
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各所述通知装置所属的组,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信息中的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的信息的组合,
在所述接收单元从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接收的信息为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多个异常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规则被规定为,基于该因果关系来对多个所述通知装置进行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单元在向任一个通知装置发送了所述最优先通知命令的情况下,向除所述最优先通知装置以外的至少一个通知装置发送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所述最优先存在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存在所述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存在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装置还包括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所述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接受操作者对所操作的操作开关的操作输入,
若该通知装置的所述操作输入接受单元接受所述操作输入,则所述通知装置的所述发送单元将规定的操作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计算机,
在所述管理计算机的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最优先通知装置接收到所述操作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命令单元取消对该最优先通知装置的最优先通知命令,所述决定单元通过将该最优先通知装置排除来决定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单元向被所述决定单元赋予比最高位低的优先次序的通知装置发送次优先通知命令,所述次优先通知命令指示执行表示该通知装置为次优先通知装置的次优先通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警报部包括可变地显示信息的显示部,
接收到所述最优先通知命令的通知装置的所述警报控制单元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显示部:通过第一显示属性来显示所述信息接受单元所接受的信息,通过与所述第一显示属性不同的第二显示属性来显示所述最优先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知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信息为表示异常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决定单元执行多个所述通知装置的优先次序的决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