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在建筑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结构复杂的板材,大多时候,这些复杂的钢板都是通过一块块小钢板拼接而成,两块钢板通常需要焊接成一定夹角,工人将两块钢板在夹具上固定好后,再进行焊接,由于固定好后,夹角不易调节,常常焊接加工好的钢板夹角存在较大的误差,影响板材安装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夹角不易调节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包括: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所述第一载物板一端和第二载物板一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载物板上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二载物板上放置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一端与所述第二钢板一端相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载物板远离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端与底板垂直连接;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二载物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另一端与滑块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滑块上端贯穿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螺纹孔;

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螺杆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端与固定座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座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滑块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向孔,滑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滑块能沿着所述滑杆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刻度,所述滑块的底端设置有指针,所述指针下端延伸至所述刻度上。

优选的,所述指针为尖锥状。

优选的,还包括废气收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装置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载物板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另一端与平板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平板另一端与第二挡板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载物板下端铰链连接,所述平板上设置有通孔,

移动管,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移动管能沿着所述通孔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移动管上端延伸至所述平板上方,并与锥形管直径小的一端连接,所述锥形管直径大的一端与所述合页相接触;

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移动管外壁上靠近所述锥形管处,所述移动管外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片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平板连接;

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置有抽气扇,所述收集箱上端与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管下端连通,所述收集箱底部设置有排气管。

优选的,还包括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

箱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反应液,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收集箱一端从所述箱体上端插入到所述反应液内;

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板内,所述进气孔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交会处,所述进气孔另一端与第二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另一端与所述箱体顶端连通;

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板内,所述出气孔一端靠近所述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另一端靠近所述锥形管上端。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端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与所述进液管上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投冰口,所述投冰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包括: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第一载物板一端和第二载物板一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第一载物板上放置有第一钢板,第二载物板上放置有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一端与第二钢板一端相接触。将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分别放置在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上,使得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底端相接触,然后使用电焊对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交汇处进行焊接,焊接好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就等于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之间的夹角,由于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之间铰链连接,容易调节角度,便于操作,提高了钢板的加工精度和安装质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废气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循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第一载物板,2-第二载物板,3-第一钢板,4-第二钢板,5-第一支撑板,6-底板,7-第二支撑板,8-滑块,9-螺纹孔,10-螺杆,11-电机,12-导向孔,13-固定座,14-滑杆,15-刻度,16-指针,17-第一挡板,18-平板,19-第二挡板,20-通孔,21-移动管,22-锥形管,23-限位片,24-弹簧,25-收集箱,26-过滤网,27-抽气扇,28-连接管,29-第一软管,30-排气管,31-箱体,32-反应液,33-进气孔,34-第二软管,35-排液管,36-盖板,37-进液管,38-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所述第一载物板1一端和第二载物板2一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载物板1上放置有第一钢板3,所述第二载物板2上放置有第二钢板4,所述第一钢板3一端与所述第二钢板4一端相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将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分别放置在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上,使得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底端相接触,然后使用电焊对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交汇处进行焊接,焊接好后,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就等于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之间的夹角,由于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之间铰链连接,容易调节角度,便于操作,提高了钢板的加工精度和安装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载物板1远离所述第一钢板3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另一端与底板6垂直连接;

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二支撑板7一端与所述第二载物板2远离所述第二钢板4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7另一端与滑块8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滑块8上端贯穿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螺纹孔9;

螺杆10,所述螺杆10穿过所述螺纹孔9,所述螺杆10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所述螺杆10另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调节两个钢板之间的夹角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螺杆10旋转,通过螺杆10与螺纹孔9之间的螺纹传动,带动滑块8沿着螺杆10左右移动,滑块8带动第二支撑板7左右移动,第二支撑板7拉动第二载物板2运动,使得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当移动至所需角度时,关闭电机11,然后将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分别对应放在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上进行焊接固定。由于通过电动传动装置实现钢板夹角的调节,操作简单,也大大提高了调节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1的底端与固定座13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座13底端与所述底板6连接,所述滑块8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向孔12,滑杆14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3连接,所述滑杆14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12,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连接,所述滑块8能沿着所述滑杆14左右滑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滑块8沿着滑杆14左右滑动时,能防止滑块8旋转,使得滑块8左右运动的更加平稳,减少滑块8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钢板之间的夹角调节的更加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6的侧面上设置有刻度15,所述滑块8的底端设置有指针16,所述指针16下端延伸至所述刻度15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在角度的调节过程中,可根据指针16指向的刻度值进行精确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针16为尖锥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指针16为尖锥状使得指针指示的刻度值的精度更高,也便于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还包括废气收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装置包括:

第一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7一端与所述第一载物板1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7另一端与平板18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平板18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9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9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载物板2下端铰链连接,所述平板18上设置有通孔20,

移动管21,设置在所述通孔20内,所述移动管21能沿着所述通孔20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移动管21上端延伸至所述平板18上方,并与锥形管22直径小的一端连接,所述锥形管22直径大的一端与所述合页相接触;

限位片23,设置在所述移动管21外壁上靠近所述锥形管22处,所述移动管21外壁上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一端与所述限位片23连接,所述弹簧24另一端与平板18连接;

收集箱25,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所述收集箱25内设置有过滤网26,所述过滤网26下方设置有抽气扇27,所述收集箱25上端与连接管28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28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5与第一软管29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软管29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管21下端连通,所述收集箱25底部设置有排气管3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的角度变化时,第一挡板17、第二挡板19分别也绕着平板18的两端旋转,实现展开或闭合,带动平板18上下移动,使得移动管21沿着通孔20上下移动,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向限位片23施加压力,限位片23带动锥形管22始终紧贴在合页上。由于锥形管22能随着钢板夹角的变化相应的变化,使得锥形管22始终贴合在合页上,合页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当进行钢板焊接时,启动抽气扇27,收集箱25内产生负压,在钢板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铁屑就能经锥形管22、第一软管29、连接管28进入到收集箱25内,再经过滤网26的过滤后,铁屑留在过滤网26上,有害气体经排气管30排出。由于在钢板的焊接过程中,有害气体和铁屑都会被抽走,因此,减少对焊接工人身体造成伤害,而且抽气的锥形管始终位于钢板焊接部位的下方,不会影响到工人焊接时的视线,工人的焊接视野更加开阔,提高了焊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

箱体31,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反应液32,所述排气管30远离所述收集箱25一端从所述箱体31上端插入到所述反应液32内;

进气孔33,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板1内,所述进气孔33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钢板3与所述第二钢板4交会处,所述进气孔33另一端与第二软管34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34另一端与所述箱体31顶端连通;

出气孔38,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板2内,所述出气孔38一端靠近所述进气孔33,所述出气孔38另一端靠近所述锥形管22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有害气体经排气管30进入到箱体31的反应液32内,经过化学反应后,产生无毒的气体,再进过第二软管34、进气孔33输送到焊接部位进行吹风冷却,最后再经过出气孔38排出,经锥形管22吸入,形成完整的气路循环,由于冷却气体在反应液内进行了降温,提高了焊接部位的冷却效率,使得钢板能快速完成焊接,冷却后投入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1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液管37,所述进液管37上端设置有盖子34,所述盖子34与所述进液管33上端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反应液消耗完后,打开盖子34,经进液管33加入新的反应液后,再拧上盖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1的侧壁下端设置有排液管35,所述排液管35上设置有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将废液排出时,打开排液管35上的阀门,将废液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1上端设置有投冰口,所述投冰口上设置有盖板36,所述盖板36与所述箱体31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提高冷却效果时,打开盖板36,向反应液内投入冰块,以便降低冷却气体的温度,提高了钢板焊接部位的冷却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载物板(1)和第二载物板(2),所述第一载物板(1)一端和第二载物板(2)一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载物板(1)上放置有第一钢板(3),所述第二载物板(2)上放置有第二钢板(4),所述第一钢板(3)一端与所述第二钢板(4)一端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载物板(1)远离所述第一钢板(3)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另一端与底板(6)垂直连接;

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二支撑板(7)一端与所述第二载物板(2)远离所述第二钢板(4)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7)另一端与滑块(8)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滑块(8)上端贯穿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螺纹孔(9);

螺杆(10),所述螺杆(10)穿过所述螺纹孔(9),所述螺杆(10)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上,所述螺杆(10)另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的底端与固定座(13)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座(13)底端与所述底板(6)连接,所述滑块(8)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向孔(12),滑杆(14)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3)连接,所述滑杆(14)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12),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连接,所述滑块(8)能沿着所述滑杆(14)左右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侧面上设置有刻度(15),所述滑块(8)的底端设置有指针(16),所述指针(16)下端延伸至所述刻度(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16)为尖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收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装置包括:

第一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7)一端与所述第一载物板(1)下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7)另一端与平板(18)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平板(18)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9)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9)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载物板(2)下端铰链连接,所述平板(18)上设置有通孔(20),

移动管(21),设置在所述通孔(20)内,所述移动管(21)能沿着所述通孔(20)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移动管(21)上端延伸至所述平板(18)上方,并与锥形管(22)直径小的一端连接,所述锥形管(22)直径大的一端与所述合页相接触;

限位片(23),设置在所述移动管(21)外壁上靠近所述锥形管(22)处,所述移动管(21)外壁上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一端与所述限位片(23)连接,所述弹簧(24)另一端与平板(18)连接;

收集箱(25),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所述收集箱(25)内设置有过滤网(26),所述过滤网(26)下方设置有抽气扇(27),所述收集箱(25)上端与连接管(28)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28)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5)与第一软管(29)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软管(29)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管(21)下端连通,所述收集箱(25)底部设置有排气管(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冷却装置,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

箱体(31),设置在所述底板(6)上,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反应液(32),所述排气管(30)远离所述收集箱(25)一端从所述箱体(31)上端插入到所述反应液(32)内;

进气孔(33),设置在所述第一载物板(1)内,所述进气孔(33)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钢板(3)与所述第二钢板(4)交会处,所述进气孔(33)另一端与第二软管(34)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34)另一端与所述箱体(31)顶端连通;

出气孔(38),设置在所述第二载物板(2)内,所述出气孔(38)一端靠近所述进气孔(33),所述出气孔(38)另一端靠近所述锥形管(22)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1)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液管(37),所述进液管(37)上端设置有盖子(34),所述盖子(34)与所述进液管(33)上端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1)的侧壁下端设置有排液管(35),所述排液管(35)上设置有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1)上端设置有投冰口,所述投冰口上设置有盖板(36),所述盖板(36)与所述箱体(31)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包括: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第一载物板一端和第二载物板一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第一载物板上放置有第一钢板,第二载物板上放置有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一端与第二钢板一端相接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调节角度、焊接效率高、冷却速度快的可调角度的对接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燕;周德祥;王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丰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4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