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管导体及导电路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具有导电性的管体作为导电路径使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导电路径:使用金属制的管作为导电路径,在管的端部电连接容易挠曲变形的绞线电线。通过在管的端部具备容易挠曲的电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机器等的连接。管的端部被压扁而形成为平板状,在其一方的板面连接有绞线电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92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述的构成中,因为管的端部的板面均形成为平坦的面,外观大致相同,所以有如下问题:难以明白应将绞线电线等其他电线连接到哪个面。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容易地识别应与其他导体连接的面的管导体及导电路径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管导体是具有导电性的管体,具备:与其他导体的连接部,其通过对轴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而形成;平坦的面,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一面;以及具有槽部的面,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面。
本发明的导电路径具备所述管导体和与所述连接部的一面连接的其他导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应与其他导体连接的面(平坦的面)和不应与其他导体连接的面的外观不同,所以能够容易地识别应与其他导体连接的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路径的侧视图。
图2是放大示出管导体和其他导体的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放大示出管导体和其他导体的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示出管导体和其他导体的连接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3的a-a位置上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放大示出管导体的端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放大示出管导体的端部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图7是示出对管导体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对管导体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的中途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结束对管导体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本发明的管导体也可以为所述槽部呈在所述管体的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槽部的两侧突出有肋的形状。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高连接部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管导体也可以为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为与所述管体的直径相同或者比所述管体的直径小的尺寸。根据这样的构成,与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大于管体的直径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连接部的厚度尺寸,所以能够提高强度。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9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路径e搭载于车辆,对例如搭载于车身前部的辅助电池(12v电池)等机器m1和搭载于车身后部的pdu(动力驱动单元)或者ipu(智能动力单元)等机器m2之间进行连接。导电路径e例如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形态安装于车身的地板下面。
导电路径e通过将管导体10和其他导体20在长度方向电连接而构成。
其他导体20为柔软性优良、能够容易地折弯成任意形状的导体。其他导体20为将多根金属线材绞合而构成的绞线导体。其他导体20为例如铜、铜合金、铝或者铝合金制。其他导体20遍及大致全长被绝缘包覆层21包围。其他导体20的两端部在预定的长度范围被剥掉绝缘包覆层21而露出到外部。在其他导体20的两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端子零件,另一方的端部与管导体10连接。端子零件与各机器m1、m2连接。通过折弯性优良的其他导体20设置于导电路径e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机器m1、m2等的连接作业。
管导体10为刚性比较高的管导体,具有当弯曲加工成预定形状时可保持该形状的形状保持性。管导体10设置于导电路径e的除两端部之外的大部分。由此,导电路径e的大部分维持预定形状,所以能够防止下垂等。因此,在使用具有可挠性的电线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下垂,与车身的连接点容易增加,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电路径e,能够抑制上述情况。
管导体10沿着预定的布设路径在三维方向被弯曲加工。管导体10是具有导电性的细长的金属制的管体,例如设为铝或者铝合金、以及铜或者铜合金制。此外,通过将管导体10设为铝或者铝合金制,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能够提高散热性。管体是截面呈正圆(不包括椭圆、长圆的圆)形状的管体,内部为中空。
管导体10具备:连接部11,其连接其他导体20;和管主体部12,其构成除连接部11之外的大部分。管主体部12是管体中不被冲压加工而残留的部分,截面呈正圆形状。管主体部12由外装件13包围而被绝缘、保护。外装件13为合成树脂制,例如使用硬质管。外装件13遍及管主体部12的大致全长与外周面密合。通过外装件13与管主体部12密合,能够提高管导体10的散热性。
连接部11通过对管体的轴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而形成。连接部11通过冲压加工被压扁到管体的内部的空隙大致被填埋为止。
连接部11具有在整体上大致固定的厚度尺寸(图4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连接部11的厚度尺寸小于管主体部12的外径尺寸。如图5及图6所示,连接部11在平面上呈在管导体10的轴方向稍长的方形。连接部11的宽度尺寸(与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尺寸)为与管主体部12的外径尺寸相同或者比管主体部12的外径尺寸稍小的尺寸。如图4所示,连接部11的整体配置于管主体部12的轴方向的投影面内。即,连接部11的外周面整体位于比管主体部12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连接部11配置成比管主体部12的径向上的中心靠向管主体部12的一侧。
在连接部11的一面形成有平坦的面(以后称为第一面15),在另一面形成有具有槽部16的面(以后称为第二面17)。第一面15配置于连接部11中的管主体部12的径向中心侧,第二面17配置于连接部11中的管主体部12的径向外侧。第一面15和第二面17成为里外面的关系。
如图6所示,第一面15呈在连接部11的整体上平坦、没有凹凸的平坦形状。第一面15通过管主体部12的径向上的中心或者通过接近中心的位置。
如图5所示,第二面17呈槽部16在管导体10的轴方向延伸并在槽部16的两侧突出有肋18的形状。槽部16在连接部11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处仅设置有一个。槽部16从连接部11的顶端(轴方向上的端部)连续地直线状延伸到另一端(管主体部12侧的端部)。槽部16与管主体部12的轴线大致平行。
如图4所示,槽部16的左右两侧面(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19以槽部16的宽度方向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的形状。槽部16的左右两侧面19呈弧形地弯曲。槽部16的左右两侧面19朝向槽部16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地下降,在槽部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左右两侧面19交叉的部位)下降到最深。
在槽部16的两侧具备一对肋18。一对肋18在连接部11的第二面17沿着面方向排列配置,并且向与面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突出。一对肋18的对置面构成槽部16的左右两侧面19。一对肋18以槽部16为基准呈大致对称的形状。一对肋18遍及连接部11的整个宽度。换句话讲,各肋18的宽度尺寸为连接部11的宽度尺寸的大致一半。肋18从连接部11的顶端呈大致同一截面形状地连续到另一端。肋18的外表面呈在连接部11的中心侧具有中心点的圆弧形状。
如图4所示,连接部11和其他导体20的端部在径向上重合地连接。其他导体20焊接到连接部11的第一面15。其他导体20的端部沿着第一面15成为扁平的形状。通过连接部11的第一面15是平坦的面,从而容易使其他导体20密合,能够提高管导体10与其他导体20的连接可靠性。此外,管导体10和其他导体20的连接部分由收缩管t包围(参照图1)。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路径e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首先,在管导体10的端部形成连接部11。如图7~图9所示,将管导体10的端部夹入到冲压模具,形成连接部11。冲压模具具备作为固定模具的下模31和作为可动模具的上模32。通过使上模32接近下模31,从而两模具闭合,通过使上模32从下模31离开,从而两模具打开。
在上模32设置有凸部33,凸部33用于形成连接部11的第一面15侧。凸部33具备按压管导体10的按压面34。按压面34是与上模32的滑动方向正交的面。
在下模31设置有凹部35,凹部35用于成形连接部11的第二面17侧。凹部35具备:与上模32的按压面34对置的底面36;和从底面3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缘向上方立起的一对侧面37。一对侧面37从凹部35的底面36直到上端以彼此的间隔(凹部35的宽度尺寸)逐渐地增加的方式倾斜。底面36和侧面37的角部(交叉部)形成为角被弄圆了的弯曲的形状的r部38。
如图7所示,将管导体10的端部设置于下模31的凹部35,使上模32的凸部33以嵌入到下模31的凹部35的方式滑动。管导体10的端部被按压面34按压,在按压面34与底面36之间逐渐地被压扁,成为扁平的形状。此时,管导体10的端部中沿着凹部35的侧面37的部分沿着侧面37及r部38滑动,向底面3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靠近。向底面36的中央侧靠近的部分成为相互从左右碰触的状态,向上侧(中空侧)退避。由此,在管导体10的端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既而成为槽部16。另外,管导体10的第二面17侧形成为沿着r部38弯曲的形状,从而一对肋18成形。如此,在管导体10的端部形成第一面15及第二面17。然后,使上模32、下模31开模,将管导体10取出。此时,因为一对侧面37呈锥形,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开模。如此,在管导体10的端部形成连接部11。
接着,在管导体10的连接部11连接其他导体20。使其他导体20沿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5,通过超声波焊接、电阻焊等任意的方式焊接。此时,因为在管导体10的第二面17形成有槽部16,所以能够容易地识别第二面17不是应连接其他导体20的面。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作业,另外能够防止将其他导体20错误地连接到第二面17。
接着,在管导体10和其他导体20的连接部分覆盖收缩管t。收缩管t以从管导体10的外装件13遍及到其他导体20的绝缘包覆层21的方式覆盖。
通过以上制造方法,导电路径e的制造完成。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管导体10是具有导电性的管体,具有通过对轴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而形成的与其他导体20的连接部11,在连接部11的一面形成有平坦的第一面15,在另一面形成有具有槽部16的第二面17。根据该构成,因为应与其他导体20连接的面(平坦的面)和不应与其他导体20连接的面的外观不同,所以能够容易地识别应连接其他导体20的面。
另外,槽部16呈在管导体10的轴方向延伸、并在槽部16的两侧突出肋18的形状。根据该构成,与连接部11呈单纯的平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厚度方向的弯曲强度。
另外,连接部11的宽度尺寸为与管主体部12的直径相同或者比主体部12的直径小的尺寸。根据该构成,与连接部的宽度尺寸大于管主体部的直径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连接部11的厚度尺寸,所以能够提高强度。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11被压扁到管体的内部的空隙大致被填埋而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连接部的内部存在空隙。
(2)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冲压模具的一例,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在底面具有突出部分的下模形成槽部。
(3)在上述实施例中,槽部16仅为一个,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槽部。
(4)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他导体20为通过使多根金属线材绞合而构成的绞线导体,但是不限于此,其他导体也可以是除绞线导体之外的其他导体。
(5)在上述实施例中,槽部16在管导体10的轴方向延伸,但是不限于此,槽部也可以在与管导体的轴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
附图标记说明
e:导电路径
10:管导体
11:连接部
15:第一面(平坦的面)
16:槽部
17:第二面(具有槽部的面)
18:肋
20:其他导体
1.一种管导体,其是具有导电性的管体,具备:
与其他导体连接的连接部,其通过对轴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压扁加工而形成;
平坦的面,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一面;以及
具有槽部的面,其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导体,其中,所述槽部呈在所述管体的轴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槽部的两侧突出有肋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导体,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尺寸为与所述管体的直径相同或者比所述管体的直径小的尺寸。
4.一种导电路径,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导体;和
其他导体,其与所述连接部的一面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