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4


本发明涉及测量均匀程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球团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准备、配料、混合、造球、干燥预热焙烧、成品与返矿的处理等环节,其中原料混合的主要目的是将配料中各组分仔细地混匀,从而得到化学成分均一的混合料。球团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各种各样的组分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过程,原料混合均匀有利于球团焙烧,并保证球团矿成分的均一稳定。

因此,球团矿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混合料中各组分分布的均匀性,同时,球团矿生产过程中膨润土、石灰石粉等添加剂的加入量很少,为了使它们能够在矿粉颗粒之间均匀分散,并使物料同水良好结合,原料混合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靠谱的方法,可以对球团混合机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进行测量,以获取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获知球团混合机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球团原料,向所述待测量球团原料中加入碘酸盐,混匀,获得含所述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

制备碘化盐检测溶液,并从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中取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从所述含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中,随机抽取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将所述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与所述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混合均匀,获得n份混合溶液,调整所述n份混合液的ph值为1.4~3.4,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其中,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与单份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中所述碘化盐的质量之比小于1:6;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的质量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碘酸盐为碘酸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钾与所述待测量球团原料的质量比为1:10000~5:100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为碘化钾溶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碘化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2g/l。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n份混合液的ph值的酸性溶液为:浓度为0.1mol/l的稀盐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具体为:其中,m为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的质量,m1为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的质量,m2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总质量,m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包括:采用波长为287.6nm和/或351.7nm的紫外光照射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测量所述紫外光在透射过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后的光强度;根据所述光强度获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具体为: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计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根据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若否,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未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标准差之后,还包括:计算所述平均值和所述标准差的比值,获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变异系数;判断所述变异系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若否,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未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在待测量球团原料加入碘酸盐,该碘酸盐不与待测量球团原料发生反应,因此,通过追踪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含量能够反映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本申请对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的含量的追踪方法为:使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与过量的碘化盐溶液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碘i2,碘i2进一步与溶液中过量的碘化盐生成碘三离子碘三离子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有灵敏的光吸收,而碘i2和碘离子i-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没有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差异,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能够表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而碘三离子的含量能够表征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因此,本申请通过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制备n份试样溶液,并测定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异,能够表征球团混合原料不同位置的碘酸盐的差异,进而表征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获知球团混合机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量球团原料,向所述待测量球团原料中加入碘酸盐混匀,获得含所述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制备碘化盐检测溶液,并从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中取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从所述含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中,随机抽取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将所述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与所述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混合均匀,获得n份混合溶液,调整所述n份混合液的ph值为1.4~3.4,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其中,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与单份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中所述碘化盐的质量之比小于1:6;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的质量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包括:

s101:获取待测量球团原料,向待测量球团原料中加入碘酸盐混匀,获得含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

在球团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检测球团用矿粉(待测量球团原料)在混合机中的混合均匀程度,本方案主要是通过在原料混合的时候加入碘酸盐作为示踪剂,然后对混合后的原料和示踪剂进行取样,通过检测各示踪剂的含量来反映原料的混合均匀度。

作为示踪剂的碘酸盐,首先,球团用矿粉中不存在此物质;其次,碘酸盐也不与球团用矿粉发生化学反应,即碘酸盐在与球团用矿粉混合之前和混合之后不会有质量和浓度的变化。因此,将碘酸盐作为示踪剂,通过对混合后的原料和示踪剂进行取样,并检测各示踪剂的含量能够用来反映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碘酸盐为碘酸钾。

需要说明的是,碘酸盐不与球团用矿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球团混合原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球团用矿粉和碘酸钾加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球团混合原料,其中,碘酸钾与球团用矿粉的质量比为1:10000~5:1000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示踪剂的碘酸钾价格昂贵,为节约成本,同时保证不影响测定,选定碘酸钾与球团用矿粉的质量比为1:10000~5:10000。

s102:制备碘化盐检测溶液,并从碘化盐检测溶液中取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碘化盐检测溶液为碘化钾溶液。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碘化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2g/l。

具体的,质量浓度为1.2~2g/l的碘化钾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0.6g~1.0g碘化钾ki,溶于200ml水中,定容至500ml,得到质量浓度为1.2~2g/l的碘化钾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碘化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2g/l,是为了保证碘化钾溶液中碘化钾过量的同时,碘化钾溶液体积不会太大,便于试验的快速性和便捷性。

s103:从含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中,随机抽取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将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与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混合均匀,获得n份混合溶液,调整n份混合液的ph值为1.4~3.4,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其中,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与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之比小于1:6;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质量为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酸性介质中与过量i-的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生成的碘三离子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有灵敏的光吸收,而碘i2和碘离子i-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没有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差异,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能够表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进而能够表征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质量的上极限来确定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以保证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过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能够代表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必须确保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能够全部转化为碘三离子因此,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与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之比小于1:6,即保证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过量。

而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质量的上极限可能是包含加入待测量球团原料中的全部碘酸盐,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质量的下极限可能是完全没有,因此,可以通过根据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质量的上极限来确定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以保证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过量。

而本申请中,根据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来确定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利用平均质量确定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存在两种结果:第一、针对碘酸盐质量高于平均质量的球团混合样品,确定出来的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可能偏少,不能够将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能够全部转化为碘三离子第二、针对碘酸盐质量低于平均质量的球团混合样品,确定出来的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可能偏高,能够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能够全部转化为碘三离子且还剩余碘化盐。但此种方式,并不影响混合均匀程度的测定结果,原因在于,即使第一种情况生成的碘三离子不能代表球团混合样品中的真实含量,但是两种情况生成的碘三离子的含量存在的差异,将通过第二种情况生成的碘三离子体现出来。此种方式在保证不影响测定的情况下,尽量较少了碘化盐的用量,节约了成本。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调整n份混合液的ph值的酸性溶液为:

浓度为0.1mol/l的稀盐酸。需要说明的是,此稀盐酸可以直接用浓盐酸进行稀释,或直接市面上购买成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具体为:

其中,m为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质量,m1为单份球团混合样品的质量,m2为球团混合原料的总质量,m为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总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从含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中,随机抽取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将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与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混合均匀,获得n份混合溶液,调整n份混合液的ph值为1.4~3.4,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具体包括:

制备待检测溶液:随机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抽取n次,每次取样100g,分别放入500ml烧杯中,向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2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反应20min-30min,然后过滤,滤液使用500ml或1000ml容量瓶定容。

制备试样溶液: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取出25ml或50ml待检测溶液,移入200ml烧杯;同样从制备好的ki溶液中取出25ml溶液与200ml烧杯中的待检测溶液进行反应,调整混合液的ph为1.4-2.4,溶液从无色变为金黄色,获得反应后的试样溶液。

s104: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

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包括:

采用波长为287.6nm和/或351.7nm的紫外光照射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

测量紫外光在透射过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后的光强度;

根据光强度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

进一步地,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实施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进行测量之前,还包括:将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用容量瓶定容,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287.6nm和351.7nm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保证反应后的试样溶液的浓度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量程之内。

具体的,用250ml容量瓶定容,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287.6nm和351.7nm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s105:根据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具体为:

根据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计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

根据平均值,计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标准差;

判断标准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球团混合原料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若否,则球团混合原料未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根据平均值,计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标准差之后,还包括: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比值,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变异系数;

判断变异系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阈值;

若是,则球团混合原料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若否,则球团混合原料未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在待测量球团原料加入碘酸盐,该碘酸盐不与待测量球团原料发生反应,因此,通过追踪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含量能够反映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本申请对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的含量的追踪方法为:使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与过量的碘化盐溶液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碘i2,碘i2进一步与溶液中过量的碘化盐生成碘三离子碘三离子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有灵敏的光吸收,而碘i2和碘离子i-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没有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差异,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能够表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而碘三离子的含量能够表征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因此,本申请通过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制备n份试样溶液,并测定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异,能够表征球团混合原料不同位置的碘酸盐的差异,进而表征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实施例二

(一)制备球团混合原料:

将球团用矿粉等(共10kg)加入混合机以后,再将碘酸钾固体(3g)加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均匀。

(二)制备检测溶液:

制备1.2g/l的碘化钾ki溶液:称取0.6gki,溶于200ml水中,定容至500ml。

制备0.1mol/l的稀盐酸:将浓盐酸进行稀释,配置成0.1mol/l。

(三)球团混合原料吸光度测定:

制备待检测溶液:随机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抽取五次,每次取样100g,分别放入500ml烧杯中,向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反应20min,然后过滤,滤液使用500ml或1000ml容量瓶定容。

制备试样溶液: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取出25ml待检测溶液,移入200ml烧杯;同样从制备好的ki溶液中取出25ml溶液与200ml烧杯中的待检测溶液进行反应,调整混合液的ph为2.4,溶液从无色变为金黄色。

吸光度测定:反应后的溶液用250ml容量瓶定容,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287.6nm和351.7nm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四)球团混合原料均匀程度表征:

通过步骤(三)中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原料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差异表征混合料的均匀程度。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5份试样溶液分别在波长为287.6nm和351.7nm下的吸光度,对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求取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出波长287.6nm下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为0.418,标准差为0.012,变异系数为2.924;波长351.7nm下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为0.272,标准差为0.008,变异系数为2.967,通常认为变异系数在5以下,即认为混合均匀。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在待测量球团原料加入碘酸盐,该碘酸盐不与待测量球团原料发生反应,因此,通过追踪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含量能够反映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本申请对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的含量的追踪方法为:使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与过量的碘化盐溶液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碘i2,碘i2进一步与溶液中过量的碘化盐生成碘三离子碘三离子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有灵敏的光吸收,而碘i2和碘离子i-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没有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差异,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能够表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而碘三离子的含量能够表征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因此,本申请通过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制备n份试样溶液,并测定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异,能够表征球团混合原料不同位置的碘酸盐的差异,进而表征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实施例三

(一)制备球团混合原料:

将球团用矿粉等(共10kg)加入混合机以后,再将碘酸钾固体(2g)加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均匀。

(二)制备检测溶液:

制备2g/l的ki溶液:称取1.0gki,溶于200ml水中,定容至500ml。

制备0.1mol/l的稀盐酸:将浓盐酸进行稀释,配置成0.1mol/l。

(三)球团混合原料吸光度测定:

制备待检测溶液:随机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抽取五次,每次取样100g,分别放入500ml烧杯中,向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反应30min,然后过滤,滤液使用500ml容量瓶定容。

制备试样溶液: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取出25ml待检测溶液,移入200ml烧杯;同样从制备好的ki溶液中取出25ml溶液与200ml烧杯中的待检测溶液进行反应,调整混合液的ph为1.4,溶液从无色变为金黄色。

吸光度测定:反应后的溶液用250ml容量瓶定容,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287.6nm和351.7nm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四)球团混合原料均匀程度表征:

通过步骤(三)中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原料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差异表征混合料的均匀程度。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5份试样溶液分别在波长为287.6nm和351.7nm下的吸光度,对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求取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出波长287.6nm下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为0.177,标准差为0.007,变异系数为4.144;波长351.7nm下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为0.101,标准差为0.004,变异系数为4.185,通常认为变异系数在5以下,即认为混合均匀。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在待测量球团原料加入碘酸盐,该碘酸盐不与待测量球团原料发生反应,因此,通过追踪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含量能够反映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本申请对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的含量的追踪方法为:使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与过量的碘化盐溶液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碘i2,碘i2进一步与溶液中过量的碘化盐生成碘三离子碘三离子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有灵敏的光吸收,而碘i2和碘离子i-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没有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差异,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能够表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而碘三离子的含量能够表征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因此,本申请通过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制备n份试样溶液,并测定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异,能够表征球团混合原料不同位置的碘酸盐的差异,进而表征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实施例四

(一)制备球团混合原料:

将球团用矿粉等(20kg)加入混合机以后,再将碘酸钾固体(5g)加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均匀。

(二)制备检测溶液:

制备1.6/l的ki溶液:称取0.8gki,溶于200ml水中,定容至500ml。

制备0.1mol/l的稀盐酸:将浓盐酸进行稀释,配置成0.1mol/l。

(三)混合机混合料吸光度测定:

制备待检测溶液:随机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抽取五次,每次取样100g,分别放入500ml烧杯中,向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反应30min,然后过滤,滤液使用1000ml容量瓶定容。

制备试样溶液: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取出50ml待检测溶液,移入200ml烧杯;同样从制备好的ki溶液中取出50ml溶液与200ml烧杯中的待检测溶液进行反应,调整混合液的ph为3.4,溶液从无色变为金黄色。

吸光度测定:反应后的溶液用250ml容量瓶定容,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287.6nm和351.7nm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四)混合料均匀程度表征:

通过步骤(三)中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原料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差异表征混合料的均匀程度。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5份试样溶液分别在波长为287.6nm和351.7nm下的吸光度,对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求取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出波长287.6nm下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为0.634,标准差为0.013,变异系数为2.062;波长351.7nm下5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为0.411,标准差为0.009,变异系数为2.114,通常认为变异系数在5以下,即认为混合均匀。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在待测量球团原料加入碘酸盐,该碘酸盐不与待测量球团原料发生反应,因此,通过追踪球团混合原料中碘酸盐的含量能够反映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本申请对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的含量的追踪方法为:使球团混合原料中的碘酸盐与过量的碘化盐溶液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碘i2,碘i2进一步与溶液中过量的碘化盐生成碘三离子碘三离子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有灵敏的光吸收,而碘i2和碘离子i-对波长260nm以上的紫外光没有吸收,根据这种光谱差异,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能够表征试样溶液中碘三离子的含量,而碘三离子的含量能够表征球团混合样品中碘酸盐的含量。因此,本申请通过抽取不同位置的球团混合样品制备n份试样溶液,并测定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n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异,能够表征球团混合原料不同位置的碘酸盐的差异,进而表征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量球团原料,向所述待测量球团原料中加入碘酸盐混匀,获得含所述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

制备碘化盐检测溶液,并从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中取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

从所述含碘酸盐的球团混合原料中,随机抽取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将所述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与所述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混合均匀,获得n份混合溶液,调整所述n份混合液的ph值为1.4~3.4,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其中,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与单份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中所述碘化盐的质量之比小于1:6;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的质量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

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碘酸盐为碘酸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钾与所述待测量球团原料的质量比为1:10000~5:10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碘化盐检测溶液为碘化钾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碘化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2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n份混合液的ph值的酸性溶液为:

浓度为0.1mol/l的稀盐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在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的平均质量,具体为:

其中,m为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的质量,m1为所述单份所述球团混合样品的质量,m2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总质量,m为所述球团混合原料中所述碘酸盐的总质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包括:

采用波长为287.6nm和/或351.7nm的紫外光照射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

测量所述紫外光在透射过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后的光强度;

根据所述光强度获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所述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具体为:

根据所述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计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标准差;

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若否,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未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球团混合机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平均值,计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的标准差之后,还包括:

计算所述平均值和所述标准差的比值,获得所述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变异系数;

判断所述变异系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阈值;

若是,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若否,则所述球团混合原料未达到预设混合均匀程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球团原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方法,包括:向待测量球团原料中加入碘酸盐混匀,获得球团混合原料;制备碘化盐检测溶液,并从中取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随机抽取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将N份等量的球团混合样品与N份等量的碘化盐检测溶液混合均匀,获得N份混合溶液,调整N份混合液的PH值为1.4~3.4,获得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单份球团混合样品中所述碘酸盐与单份碘化盐检测溶液中碘化盐的质量之比小于1:6;采用吸光光度法,分别测量调整PH值后的N份混合液的吸光度,获得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根据每份调整PH值后的混合液的吸光度,分析球团混合原料的混合均匀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路遥;张彦;青格勒;田筠清;马丽;杨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3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