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维护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
背景技术:
经机车车辆的行走和冲撞,轨道的方向经常会超限,尤其是曲线轨道最易发生方向变化,造成曲线圆顺度不符合标准。此时,为使线路恢复平顺性,线路养护人员需要开展拨道作业,过去拨道作业一般由人工配以简单机具或由大型起拨道捣固车完成,由于大型起拨道捣固车数量有限,故拨道作业多数是由人工使用撬棍进行。
一方面,人工使用撬棍的作业模式需要人数众多、拨道施工较为粗糙;另一方面由于机车车辆行车和冲撞引起的线路偏移量较小,所以传统拨道作业的拨道量也往往较小。
随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开通运营,无砟轨道结构性病害如轨道板裂纹、层间离缝、支承层破损等问题逐渐显现。由于钢轨位于轨道结构最上部,为了避开锯轨对无缝线路的破坏,往往采用将两股钢轨向两侧拨开较大数值的方式,开展上述结构性病害维修整治。由于拨道数值较大,采用传统人工加撬棍或大型起道捣固车的方法已不适用,急需研发一款兼具大拨道量、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的拨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能够通过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对无缝线路的钢轨进行快速拨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电动缸以及支撑滑移块;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支撑滑移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与所述电动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支撑滑移块设置有用于夹持钢轨的夹持结构。
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电动缸,两个所述电动缸的伸缩端指向相反的方向;每个所述电动缸的所述伸缩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滑移块连接。
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滑移块滑动的导向槽;所述支撑滑移块与所述导向槽侧壁的接触面设置有尼龙导向滑块。
所述支撑滑移块的底部设置有钢轨支撑滑块。
所述支撑滑移块上设置有电动缸连接件以及外侧挡块;所述支撑滑移块支撑在钢轨的下方,所述电动缸连接件以及所述外侧挡块设置在所述钢轨的两侧形成所述夹持结构;所述电动缸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伸缩端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两个子框架;两个所述子框架的拼接处设置有绝缘片;两个所述子框架通过框架连接件连接,所述框架连接件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子框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套设有绝缘套筒。
每个所述子框架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电动缸以及一个所述支撑滑移块。
所述主体框架下方垫有框架支撑结构以及调整垫块。
所述电动缸上设置有电动缸法兰,所述电动缸通过所述电动缸法兰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
所述电动缸与伺服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以及伺服驱动器;所述人机交互装置以及所述伺服驱动器均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和所述电动缸的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电动缸以及伺服控制系统可以对拨道距离以及拨道力进行精确控制;拨道量大、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适于推广;结构简单合理,后期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21分别表示为:主体框架1、电动缸2、支撑滑移块3、导向槽4、尼龙导向滑块5、钢轨支撑滑块6、电动缸连接件7、外侧挡块8、伸缩端9、电动缸法兰10、子框架11、绝缘片12、框架连接件13、螺栓组件14、钢轨15、框架支撑结构16、调整垫块17、伺服控制系统18、人机交互装置19、可编程控制器20、伺服驱动器21。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电动缸2以及支撑滑移块3。两个电动缸2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两个支撑滑移块3滑动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并分别与电动缸2的伸缩端连接;支撑滑移块3设置有用于夹持钢轨的夹持结构。两个支撑滑移块3分别用于支撑在轨道的两根钢轨下方,夹持结构用于夹持钢轨15的底部,在电动缸2的推动下,两个支撑滑移块3带动钢轨15向轨道的外侧移动,从而对轨道的钢轨进行拨道。
如图1至3所示,主体框架1用于支撑电动缸2以及支撑滑移块3。主体框架1上开设有两条供支撑滑移块3滑动的导向槽4。支撑滑移块3与导向槽4侧壁的接触面设置有尼龙导向滑块5。支撑滑移块3的底部设置有钢轨支撑滑块6。主体框架1上的两个导向槽4沿同一轴线设置。
支撑滑移块3上设置有电动缸连接件7以及外侧挡块8;支撑滑移块3用于支撑在钢轨15的下方。电动缸连接件7以及外侧挡块8相对设置,二者具有相对的凹槽。电动缸连接件7以及外侧挡块8用于设置在钢轨15的两侧形成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可以将钢轨的底部夹紧,使得电动缸2可以推动支撑滑移块3带动钢轨15移动。电动缸连接件7以及外侧挡块8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滑移块3上。
电动缸连接件7上设置有用于和电动缸2的伸缩端9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为电动缸连接件7上的通孔,电动缸2的伸缩端9可以插设在通孔中。
主体框架1的两个电动缸2沿同一轴线设置,并朝向相反的方向。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两个电动缸2可以推动两个支撑滑移块3带动钢轨15向轨道的两侧移动。电动缸2上设置有电动缸法兰10,电动缸2通过电动缸法兰10与主体框架1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包括两个子框架11;两个子框架11的拼接处设置有绝缘片12;绝缘片12可以使得两个子框架11保持绝缘。两个子框架11通过框架连接件13进行连接,框架连接件13通过螺栓组件14与子框架11连接,螺栓组件14套设有绝缘套筒。绝缘套筒将螺栓组件14与子框架11以及框架连接件13进行隔离,可防止两个子框架11之间处于导通状态。
每个子框架11上安装有一个电动缸以及一个支撑滑移块3。使用时每个子框架11用于支撑一根钢轨15。为了便于调节主体框架1的高度,每个子框架11的西方均设置有三角形的框架支撑结构16,部分框架支撑结构16的下方垫有调整垫块17。
本实施例中,电动缸2与伺服控制系统18电性连接。伺服控制系统18包括人机交互装置19、可编程控制器20以及伺服驱动器21。人机交互装置19以及伺服驱动器21均与可编程控制器20电性连接。伺服驱动器21和电动缸2的伺服电机电性连接。人机交互装置19为触摸屏或带有实体按键的控制面板。伺服驱动器21用于驱动电动缸2的伺服电机转动,以使得电动缸2进行顶推或缩回动作。通过人机交互装置19,使用者可调节电动缸2的顶推距离和推力大小。
如图1至3所示,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的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动缸2以及支撑滑移块3安装在子框架11上;安装过程中,将支撑滑移块3的底部置于导向槽4中,并将电动缸2的电动缸法兰10通过螺栓与子框架11进行连接;
(2)使用起道机将待拨道的钢轨15抬升一定距离;将两个子框架11放在抬升的钢轨15的方向,并将两个子框架11通过框架连接件13连接成主体框架1;连接过程中,需要在两个子框架11之间设置绝缘片12。
(3)调节主体框架1的高度。调节过程中在主体框架1两端的下方设置框架支撑结构16。高度不足,则在框架支撑结构16的底部塞入调整垫块17;调整完成后使用支撑滑移块3的夹持结构对钢轨15进行夹持;
(4)通过人机交互装置19输入拨道距离以及拨道力,输入完成后,伺服控制系统18控制两个电动缸2按照预设的距离以及推力向外侧顶推钢轨15,以实现拨道。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1.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电动缸以及支撑滑移块;所述电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支撑滑移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与所述电动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支撑滑移块设置有用于夹持钢轨的夹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电动缸,两个所述电动缸的伸缩端指向相反的方向;每个所述电动缸的所述伸缩端与一个所述支撑滑移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滑移块滑动的导向槽;所述支撑滑移块与所述导向槽侧壁的接触面设置有尼龙导向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移块的底部设置有钢轨支撑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移块上设置有电动缸连接件以及外侧挡块;所述支撑滑移块支撑在钢轨的下方,所述电动缸连接件以及所述外侧挡块设置在所述钢轨的两侧形成所述夹持结构;所述电动缸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和所述伸缩端连接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两个子框架;两个所述子框架的拼接处设置有绝缘片;两个所述子框架通过框架连接件连接,所述框架连接件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子框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套设有绝缘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框架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电动缸以及一个所述支撑滑移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下方垫有框架支撑结构以及调整垫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线路快速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上设置有电动缸法兰,所述电动缸通过所述电动缸法兰与所述主体框架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