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8


本发明涉及索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作为世界上早早就诞生的一种设施,如今在各个城市更是普遍存在。桥梁最初只能供行人通行,而如今却能够承载众多车辆,甚至是火车高铁之类的交通工具通行。但是这些桥梁无论如何变化,总归行人是需要站着走过去的。然,现有的桥梁在架设于水域位置时,巨型船舶往往无法从桥梁位置通过,需要进行绕行。

因此,如何将大数据与例如维斯盖亚桥的高空拉索桥相结合,使得在检测到有车辆及行人需要过桥时,控制对应的运输平台前往岸边进行抵触固定等待车辆及行人进入并在设定时间后,控制运输平台前往对岸进行抵触固定以让车辆及行人离开运输平台,且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为运输平台提供防止浪花进入、防止水滴进入、显示运输平台外部环境影像、提供安全防护以及避让船舶功能,从而让巨型船舶从桥梁位置通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索桥两端区域的监控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并控制设置于索桥停靠区域的压力平台启动实时获取压力信息;

s2、根据监控影像以及压力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停靠区域是否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

s3、控制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的移动机构启动通过连接的吊索将运输平台移动抵触至停靠区域前端位置并与停靠区域的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s4、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内侧位置的固定机构弹出与设置于停靠区域内侧面的抵触槽抵触固定并控制设置于停靠区域以及运输平台内侧的拦截机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s5、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拦截机驱动连接的拦截杆降下并控制所述固定机构解除与抵触槽的抵触;

s6、控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连接的吊索将运输平台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高度是否有超过预设高度;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两侧防洪壳体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防洪板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启动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在运输平台的拦截机驱动拦截杆降下时,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上方抵触块顶面位置的压力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抵触压力信息并根据抵触压力信息控制未存在抵触压力的抵触块通过阻断机构升起直至存在抵触压力;

s51、在运输平台的拦截机驱动拦截杆升起时,控制所述阻断机构驱动连接的抵触块完全收缩至与运输平台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内部位置的陀螺仪启动实时获取运输平台的晃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晃动信息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的气流喷射机构启动向晃动对应方向喷射对应强度气流阻止运输平台晃动;

s61、在运输平台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后,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外侧位置的固定机构弹出与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内侧面的抵触槽抵触固定并控制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以及运输平台外侧的拦截机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2、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外部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周围的高清影像并将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同步导入至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内表面的显示屏位置以供运输平台的人体观看;

s63、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水域的船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船舶移动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船舶会与移动的运输平台发生碰撞;

s64、若有则控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连接的吊索将运输平台进行停止或向两端移动进行避让船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5、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根据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实时高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高度信息、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分析水面浪花是否会与运输平台发生碰撞;

s66、若是则设置于运输平台两侧防洪壳体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防洪板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启动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

s67、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的充气元件启动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进行充气膨胀。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使用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包括索桥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服务器;

所述索桥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吊索、运输平台、监控摄像头、停靠区域、压力平台、固定机构、抵触槽、拦截机以及陀螺仪,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并与吊索连接,用于通过连接的吊索驱动运输平台进行移动;所述吊索分别与移动机构以及运输平台连接,用于带动运输平台移动;所述监控摄像头设置于索桥两岸位置,用于摄取索桥区域的环境影像;所述停靠区域设置于索桥两岸地面位置,用于提供待过索桥的机动车和/或行人停置;所述压力平台放置于停靠区域地面位置,用于获取停靠区域的地面的压力信息;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运输平台内侧位置,用于弹出后与抵触槽抵触固定;所述抵触槽设置于停靠区域内侧面位置,用于与弹出的固定机构抵触固定;所述拦截机设置于停靠区域面向水域位置以及运输平台两端上方位置,用于提供拦截功能;所述陀螺仪设置于运输平台内部位置,用于获取运输平台的晃动信息;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洪壳体、防洪伸缩机构、防洪板、鼓风机、阻断机构、抵触块、压力传感器、气流喷射机构、高清摄像头、显示屏、充气元件以及漂浮气囊组,所述防洪壳体设置于运输平台侧方两端位置;所述防洪伸缩机构设置于防洪壳体上方外侧内部位置并与防洪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洪板伸缩;所述防洪板与防护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阻挡水面浪花;所述鼓风机设置于防洪壳体内侧上方位置,用于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所述阻断机构分布于运输平台上方位置并与抵触块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抵触块伸缩;所述抵触块与阻断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将物体固定于运输平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抵触块顶端位置,用于获取所在抵触块顶面的抵触压力信息;所述气流喷射机构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侧方位置,用于喷射气流调整运输平台晃动方向;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防洪壳体外部位置,用于摄取防洪壳体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防洪壳体面向运输平台的表面位置,用于显示高清摄像头摄取的影像;所述充气元件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并与漂浮气囊组连接,用于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充气;所述漂浮气囊组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用于膨胀后提供浮力;

所述服务器设置于城市桥梁管理中心规划的放置位置,所述服务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移动机构、监控摄像头、压力平台、固定机构、拦截机、陀螺仪、防洪伸缩机构、鼓风机、阻断机构、压力传感器、气流喷射机构、高清摄像头、显示屏、充气元件以及城市桥梁管理中心无线连接;

监控摄取模块,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第一压力模块,用于控制压力平台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运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移动机构通过连接的吊索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平台移动操作;

固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固定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平台固定操作;

拦截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拦截机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拦截杆升降操作;

水浪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识别索桥所在水域的水面浪花高度信息;

防洪伸缩模块,用于控制防洪伸缩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防洪板伸缩操作;

防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鼓风机启动或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压力模块,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阻断伸缩模块,用于控制阻断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抵触块伸缩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晃动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陀螺仪启动或关闭;

晃动调整模块,用于控制气流喷射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气流强度喷射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高清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影像同步模块,用于将高清摄像头摄取的影像同步显示于显示屏位置;

船舶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高清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识别船舶移动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充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漂浮气囊组充气或放气操作。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索桥使用系统启动完成后,实时监测停靠区域的车辆及行人停置信息,若分析出有车辆及行人需求过桥后,控制索桥的运输平台前往该停靠区域进行抵触固定并控制拦截杆升起,以供预设时间内的车辆及行人进入运输平台,当时间到达后控制拦截杆降下并控制运输平台与停靠区域解除固定,然后控制运输平台前往对岸停靠区域并在运输平台移动的同时监控水域的浪花高度,若检测到浪花高度超过预设高度则控制防洪板完全伸出并控制鼓风机启动,避免浪花以及水滴进入运输平台;在运输平台的拦截杆降下后,控制运输平台上方的阻断机构将未存在压力的抵触块伸出直至有抵触压力存在为止,以此将运输平台停留的人体及车辆进行固定,避免人体及车辆从运输平台掉入水域。

2.在运输平台运输过程中,若检测到运输平台出现晃动则通过气流喷射机构向对应方向喷射气流修正运输平台的晃动。

3.在运输平台运输过程中,实时检测水域存在的船舶移动信息,若检测到有船舶会与运输平台发生碰撞则控制运输平台停止或向两端移动进行避让船舶;且当检测到浪花高度超过预设高度则在控制防洪板伸出以及鼓风机启动的基础上,再控制运输平台下方的漂浮气囊组充气膨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平台固定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平台晃动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平台避让船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平台防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平台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索桥两岸的停靠区域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平台与停靠区域抵触固定区域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2,图6-9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索桥两端区域的监控摄像头103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并控制设置于索桥停靠区域104的压力平台105启动实时获取压力信息。

在s1中,具体在服务器3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监控摄取模块31控制设置于索桥两端区域的监控摄像头103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其中所述监控影像是指监控摄像头103摄取的索桥区域的环境影像,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第一压力模块32控制设置于索桥停靠区域104的压力平台105启动实时获取压力信息;其中,停靠区域104设置于索桥两端位置,且停靠区域104放置压力平台105。

s2、根据监控影像以及压力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停靠区域104的是否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

在s2中。具体在监控摄像头103以及压力平台105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信息分析模块33根据监控影像以及压力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停靠区域104是否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即分析压力平台105存在重量物体且该物体为人体和/或车辆。

s3、控制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的移动机构100启动通过连接的吊索101将运输平台102移动抵触至停靠区域104前端位置并与停靠区域104的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在s3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3分析出停靠区域104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运输控制模块34控制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的移动壳体内部的移动电机驱动连接的轨道滚轮组将移动壳体在移动轨道位置通过连接的吊索101将运输平台102移动抵触至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的停靠区域104前端位置,且当运输平台102与对应停靠区域104的侧面抵触完成后,运输平台102上表面与停靠区域104的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s4、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侧位置的固定机构106弹出与设置于停靠区域104内侧面的抵触槽107抵触固定并控制设置于停靠区域104以及运输平台102内侧的拦截机108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在s4中,具体在运输平台102与停靠区域104抵触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固定控制模块35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侧内部位置的第一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支柱弹出与抵触的停靠区域104内侧面的抵触槽107抵触固定,在第一伸缩支柱与抵触槽107抵触固定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拦截控制模块36控制设置于停靠区域104以及运输平台102内侧的拦截机108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以让停靠区域104停留的车辆和/或人体进入运输平台102。

s5、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拦截机108驱动连接的拦截杆降下并控制所述固定机构106解除与抵触槽107的抵触。

其中,预设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5分钟,城市桥梁管理中心能够根据索桥所在位置的车流量进行对应的时间设置。

在s5中,具体在拦截杆升起且到达预设时间后,所述拦截控制模块36控制所述拦截机108驱动连接的拦截杆降下进行拦截超时未进入的车辆和/或行人,在拦截杆降下完成后,所述固定控制模块35控制所述第一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支柱完全收缩。

s6、控制所述移动机构100通过连接的吊索101将运输平台102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104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高度是否有超过预设高度。

在s6中,具体在运输平台102与停靠区域104解除固定后,所述运输控制模块34控制所述移动电机驱动连接的轨道滚轮组将移动壳体在移动轨道位置通过连接的吊索101将运输平台102移动抵触至对岸的停靠区域104前端位置,在运输平台102移动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水浪识别模块37通过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高度是否有超过预设高度;其中,所述预设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运输平台102底面与水面之间的距离,即若运输平台102底面与水面之间相距3米,则预设高度为3米。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两侧防洪壳体200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201驱动连接的防洪板202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203启动向防洪壳体200上方进行鼓风。

在s7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3分析出运输平台102所处水域的水面浪花高度有超过预设高度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防洪伸缩模块38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两侧防洪壳体200外侧顶端位置的液压泵驱动连接的液压杆驱动连接的防洪板202完全伸出,防止水浪进入运输平台102内部;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防水控制模块39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203启动向防洪壳体200上方进行鼓风,以尽可能的将水滴吹开,避免大量水滴进入运输平台10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在运输平台102的拦截机108驱动拦截杆降下时,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上方抵触块205顶面位置的压力传感器206启动实时获取抵触压力信息并根据抵触压力信息控制未存在抵触压力的抵触块205通过阻断机构204升起直至存在抵触压力。

具体的,在运输平台102的拦截机108驱动拦截杆降下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第二压力模块40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上方所有抵触块205顶面位置的压力传感器206启动实时获取抵触压力信息,在压力传感器206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阻断伸缩模块41根据抵触压力信息控制未存在抵触压力的抵触块205通过第二伸缩电机驱动第二伸缩支柱升起至存在抵触压力,即所有上方未存在抵触压力的抵触块205对应的第二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支柱将抵触块205伸出,直至伸出的抵触块205上方感受到抵触压力或伸出至最大距离为止,从而让抵触块205将运输平台102上方的行人、车辆等物体进行固定于原地,防止行人、车辆等物体从运输平台102掉落。

s51、在运输平台102的拦截机108驱动拦截杆升起时,控制所述阻断机构204驱动连接的抵触块205完全收缩至与运输平台102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具体的,在运输平台102的拦截机108驱动拦截杆升起时,所述阻断伸缩模块41控制所有的第二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支柱将连接的抵触块205完全收缩至与运输平台102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实施例二

参考图3,图6-8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过程中,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部位置的陀螺仪109启动实时获取运输平台102的晃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晃动信息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位置的气流喷射机构207启动向晃动对应方向喷射对应强度气流阻止运输平台102晃动。

具体的,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过程中,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晃动识别模块42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部位置的陀螺仪109启动实时获取运输平台102的晃动信息,即获取运输平台102实时晃动的角度以及方向信息,在陀螺仪109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晃动调整模块43根据所述晃动信息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位置的气流喷射机构207启动向晃动相反方向喷射对应强度气流阻止运输平台102晃动,例如运输平台102向北侧晃动10°则控制运输平台102北侧的气流喷射机构207启动向北侧喷洒对应强度的气流以将运输平台102向南侧修正10°,从而阻止运输平台102晃动。

s61、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104后,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外侧位置的固定机构106弹出与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104内侧面的抵触槽107抵触固定并控制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104以及运输平台102外侧的拦截机108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具体的,在运输平台102移动抵触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104后,所述固定控制模块35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外侧位置的第一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支柱伸出与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104内侧面的抵触槽107抵触固定,在运输平台102与对岸停靠区域104抵触固定完成后,所述拦截控制模块36控制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104以及运输平台102外侧的拦截机108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实施例三

参考图4-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2、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过程中,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外部的高清摄像头208启动实时摄取周围的高清影像并将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同步导入至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内表面的显示屏209位置以供运输平台102的人体观看。

具体的,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过程中,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高清摄取模块44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外部的高清摄像头208启动实时摄取周围的高清影像,其中所述高清环境影像是指高清摄像头208摄取的防洪壳体200外部区域的环境影像;在高清摄像头208启动的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影像同步模块45将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同步导入至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内表面的显示屏209位置以供运输平台102的人体观看。

s63、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水域的船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船舶移动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船舶会与移动的运输平台102发生碰撞。

具体的,在高清摄像头208启动完成后,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船舶识别模块46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水域的船舶移动信息,其中,所述船舶移动信息包含船舶移动速度、方向信息;在船舶识别模块46识别完成船舶移动信息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3根据船舶移动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船舶会与移动的运输平台102发生碰撞。

s64、若有则控制所述移动机构100通过连接的吊索101将运输平台102进行停止或向两端移动进行避让船舶。

具体的,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3分析出有船舶会与移动的运输平台102发生碰撞后,所述运输控制模块34根据高清影像、船舶移动信息以及监控影像控制所述移动电机驱动连接的轨道滚轮组将移动壳体在移动轨道位置通过连接的吊索101将运输平台102进行停止或向两端移动进行避让船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5、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过程中,根据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实时高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高度信息、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分析水面浪花是否会与运输平台102发生碰撞。

具体的,在运输平台102移动过程中,所述水浪识别模块37根据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实时高度信息,在水浪识别模块37识别完成水面浪花的高度信息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3根据所述实时高度信息、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分析水面浪花是否会与运输平台102发生碰撞。

s66、若是则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两侧防洪壳体200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201驱动连接的防洪板202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203启动向防洪壳体200上方进行鼓风。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3分析出水面浪花会与运输平台102发生碰撞后,所述防洪伸缩模块38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两侧防洪壳体200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201驱动连接的防洪板202完全伸出,同时所述防水控制模块39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200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203启动向防洪壳体200上方进行鼓风。

s67、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位置的充气元件210启动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211进行充气膨胀。

具体的,在防护板伸出以及鼓风机203启动的同时,所述服务器3包含的充气控制模块47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位置的充气元件210启动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211进行充气膨胀。

实施例四

参考图6-9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使用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包括索桥装置1、防护装置2以及服务器3;

所述索桥装置1包括移动机构100、吊索101、运输平台102、监控摄像头103、停靠区域104、压力平台105、固定机构106、抵触槽107、拦截机108以及陀螺仪109,所述移动机构100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并与吊索101连接,用于通过连接的吊索101驱动运输平台102进行移动;所述吊索101分别与移动机构100以及运输平台102连接,用于带动运输平台102移动;所述监控摄像头103设置于索桥两岸位置,用于摄取索桥区域的环境影像;所述停靠区域104设置于索桥两岸地面位置,用于提供待过索桥的机动车和/或行人停置;所述压力平台105放置于停靠区域104地面位置,用于获取停靠区域104的地面的压力信息;所述固定机构106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侧位置,用于弹出后与抵触槽107抵触固定;所述抵触槽107设置于停靠区域104内侧面位置,用于与弹出的固定机构106抵触固定;所述拦截机108设置于停靠区域104面向水域位置以及运输平台102两端上方位置,用于提供拦截功能;所述陀螺仪109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部位置,用于获取运输平台102的晃动信息;

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防洪壳体200、防洪伸缩机构201、防洪板202、鼓风机203、阻断机构204、抵触块205、压力传感器206、气流喷射机构207、高清摄像头208、显示屏209、充气元件210以及漂浮气囊组211,所述防洪壳体200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侧方两端位置;所述防洪伸缩机构201设置于防洪壳体200上方外侧内部位置并与防洪板202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洪板202伸缩;所述防洪板202与防护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阻挡水面浪花;所述鼓风机203设置于防洪壳体200内侧上方位置,用于向防洪壳体200上方进行鼓风;所述阻断机构204分布于运输平台102上方位置并与抵触块205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抵触块205伸缩;所述抵触块205与阻断机构204连接,用于伸出后将物体固定于运输平台102;所述压力传感器206设置于抵触块205顶端位置,用于获取所在抵触块205顶面的抵触压力信息;所述气流喷射机构207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侧方位置,用于喷射气流调整运输平台102晃动方向;所述高清摄像头208设置于防洪壳体200外部位置,用于摄取防洪壳体200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显示屏209设置于防洪壳体200面向运输平台102的表面位置,用于显示高清摄像头208摄取的影像;所述充气元件210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位置并与漂浮气囊组211连接,用于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211充气;所述漂浮气囊组211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底端位置,用于膨胀后提供浮力;

所述服务器3设置于城市桥梁管理中心规划的放置位置,所述服务器3包括:

无线模块30,用于分别与移动机构100、监控摄像头103、压力平台105、固定机构106、拦截机108、陀螺仪109、防洪伸缩机构201、鼓风机203、阻断机构204、压力传感器206、气流喷射机构207、高清摄像头208、显示屏209、充气元件210以及城市桥梁管理中心无线连接;

监控摄取模块31,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103启动或关闭;

第一压力模块32,用于控制压力平台105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33,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运输控制模块34,用于控制移动机构100通过连接的吊索101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平台102移动操作;

固定控制模块35,用于控制固定机构106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平台102固定操作;

拦截控制模块36,用于控制拦截机108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拦截杆升降操作;

水浪识别模块37,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识别索桥所在水域的水面浪花高度信息;

防洪伸缩模块38,用于控制防洪伸缩机构201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防洪板202伸缩操作;

防水控制模块39,用于控制鼓风机203启动或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第二压力模块40,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206启动或关闭;

阻断伸缩模块41,用于控制阻断机构204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抵触块205伸缩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晃动识别模块42,用于控制陀螺仪109启动或关闭;

晃动调整模块43,用于控制气流喷射机构207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气流强度喷射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高清摄取模块44,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208启动或关闭;

影像同步模块45,用于将高清摄像头208摄取的影像同步显示于显示屏209位置;

船舶识别模块46,用于根据高清摄像头208摄取的影像识别船舶移动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服务器3还包括:

充气控制模块47,用于控制充气元件210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漂浮气囊组211充气或放气操作。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移动轨道、移动壳体、移动电机以及轨道滚轮组,所述移动轨道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用于提供轨道滚轮组移动;所述移动壳体位于移动轨道下方位置并与吊索101连接;所述移动电机设置于移动壳体内部位置并与轨道滚轮组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轨道滚轮组运行;所述轨道滚轮组位于移动壳体上方位置,用于驱动移动壳体在移动轨道位置移动。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106包括第一伸缩电机以及第一伸缩支柱,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侧内部位置并与第一伸缩支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第一伸缩支柱伸缩;所述第一伸缩支柱设置于运输平台102内侧内部位置,用于伸出后与抵触槽107抵触固定。

其中,所述防洪伸缩机构201包括液压泵以及液压杆,所述液压泵设置于防洪壳体200上方外侧内部位置并与液压杆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液压杆伸缩;所述液压杆分别与液压泵以及防洪板202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洪板202伸缩。

其中,所述阻断机构204包括第二伸缩电机以及第二伸缩支柱,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设置于运输平台102上方内部位置并与第二伸缩支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支柱伸缩;所述第二伸缩支柱分别与第二伸缩电机以及抵触块205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抵触块205伸缩。

其中,有多少显示屏209则设置多少高清摄像头208,每个高清摄像头208对应绑定一块显示屏209,以实时将摄取的影像同步显示与绑定的显示屏209位置。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索桥两端区域的监控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并控制设置于索桥停靠区域的压力平台启动实时获取压力信息;

s2、根据监控影像以及压力信息实时分析所述停靠区域是否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

s3、控制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的移动机构启动通过连接的吊索将运输平台移动抵触至停靠区域前端位置并与停靠区域的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s4、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内侧位置的固定机构弹出与设置于停靠区域内侧面的抵触槽抵触固定并控制设置于停靠区域以及运输平台内侧的拦截机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s5、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拦截机驱动连接的拦截杆降下并控制所述固定机构解除与抵触槽的抵触;

s6、控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连接的吊索将运输平台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高度是否有超过预设高度;

s7、若有则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两侧防洪壳体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防洪板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启动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在运输平台的拦截机驱动拦截杆降下时,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上方抵触块顶面位置的压力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抵触压力信息并根据抵触压力信息控制未存在抵触压力的抵触块通过阻断机构升起直至存在抵触压力;

s51、在运输平台的拦截机驱动拦截杆升起时,控制所述阻断机构驱动连接的抵触块完全收缩至与运输平台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内部位置的陀螺仪启动实时获取运输平台的晃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晃动信息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的气流喷射机构启动向晃动对应方向喷射对应强度气流阻止运输平台晃动;

s61、在运输平台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后,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外侧位置的固定机构弹出与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内侧面的抵触槽抵触固定并控制设置于对岸停靠区域以及运输平台外侧的拦截机启动驱动连接的拦截杆完全升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2、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外部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周围的高清影像并将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同步导入至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内表面的显示屏位置以供运输平台的人体观看;

s63、根据所述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水域的船舶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船舶移动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船舶会与移动的运输平台发生碰撞;

s64、若有则控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连接的吊索将运输平台进行停止或向两端移动进行避让船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5、在运输平台移动过程中,根据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实时高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实时高度信息、高清影像以及监控影像分析水面浪花是否会与运输平台发生碰撞;

s66、若是则设置于运输平台两侧防洪壳体外侧顶端位置的防洪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防洪板完全伸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洪壳体内侧顶端位置的鼓风机启动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

s67、控制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的充气元件启动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进行充气膨胀。

6.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包括索桥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索桥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吊索、运输平台、监控摄像头、停靠区域、压力平台、固定机构、抵触槽、拦截机以及陀螺仪,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索桥桥梁下方位置并与吊索连接,用于通过连接的吊索驱动运输平台进行移动;所述吊索分别与移动机构以及运输平台连接,用于带动运输平台移动;所述监控摄像头设置于索桥两岸位置,用于摄取索桥区域的环境影像;所述停靠区域设置于索桥两岸地面位置,用于提供待过索桥的机动车和/或行人停置;所述压力平台放置于停靠区域地面位置,用于获取停靠区域的地面的压力信息;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运输平台内侧位置,用于弹出后与抵触槽抵触固定;所述抵触槽设置于停靠区域内侧面位置,用于与弹出的固定机构抵触固定;所述拦截机设置于停靠区域面向水域位置以及运输平台两端上方位置,用于提供拦截功能;所述陀螺仪设置于运输平台内部位置,用于获取运输平台的晃动信息;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洪壳体、防洪伸缩机构、防洪板、鼓风机、阻断机构、抵触块、压力传感器、气流喷射机构、高清摄像头、显示屏、充气元件以及漂浮气囊组,所述防洪壳体设置于运输平台侧方两端位置;所述防洪伸缩机构设置于防洪壳体上方外侧内部位置并与防洪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洪板伸缩;所述防洪板与防护伸缩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阻挡水面浪花;所述鼓风机设置于防洪壳体内侧上方位置,用于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所述阻断机构分布于运输平台上方位置并与抵触块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抵触块伸缩;所述抵触块与阻断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将物体固定于运输平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抵触块顶端位置,用于获取所在抵触块顶面的抵触压力信息;所述气流喷射机构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侧方位置,用于喷射气流调整运输平台晃动方向;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防洪壳体外部位置,用于摄取防洪壳体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防洪壳体面向运输平台的表面位置,用于显示高清摄像头摄取的影像;所述充气元件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并与漂浮气囊组连接,用于为连接的漂浮气囊组充气;所述漂浮气囊组设置于运输平台底端位置,用于膨胀后提供浮力;

所述服务器设置于城市桥梁管理中心规划的放置位置,所述服务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移动机构、监控摄像头、压力平台、固定机构、拦截机、陀螺仪、防洪伸缩机构、鼓风机、阻断机构、压力传感器、气流喷射机构、高清摄像头、显示屏、充气元件以及城市桥梁管理中心无线连接;

监控摄取模块,用于控制监控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第一压力模块,用于控制压力平台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运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移动机构通过连接的吊索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平台移动操作;

固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固定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平台固定操作;

拦截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拦截机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拦截杆升降操作;

水浪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识别索桥所在水域的水面浪花高度信息;

防洪伸缩模块,用于控制防洪伸缩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防洪板伸缩操作;

防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鼓风机启动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压力模块,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阻断伸缩模块,用于控制阻断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抵触块伸缩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晃动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陀螺仪启动或关闭;

晃动调整模块,用于控制气流喷射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气流强度喷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高清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影像同步模块,用于将高清摄像头摄取的影像同步显示于显示屏位置;

船舶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高清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识别船舶移动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充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漂浮气囊组充气或放气操作。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智能索桥使用方法及其系统,包括:控制监控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并控制压力平台启动实时获取压力信息,实时分析停靠区域的是否有车辆和/或人体停留,控制移动机构启动通过吊索将运输平台移动抵触至停靠区域前端位置,控制固定机构弹出与抵触槽抵触固定并控制拦截机启动驱动拦截杆完全升起,在预设时间后,控制拦截机驱动拦截杆降下并控制固定机构解除与抵触槽的抵触,控制移动机构通过吊索将运输平台移动至索桥对岸停靠区域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识别水面浪花的高度是否有超过预设高度,若有则控制防洪伸缩机构驱动防洪板完全伸出并控制防洪壳体内侧顶端的鼓风机启动向防洪壳体上方进行鼓风。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建红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2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