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试剂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和化工行业的发展,一些使用比较便捷的检测试剂盒得到迅速普及。现有的试剂盒一般需要通过测试人员用手动操作逐一向位于试剂盒的试管中加入试剂,操作过程较慢,不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并且,检测试纸一般是单独放置在试剂盒中,在检测的时候将试纸取出,逐一放置在桌面或试剂盒之外的其他平面上,滴上试剂后再与单独的比色卡逐一进行对比,测试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通过测试人员用手动操作逐一向位于试剂盒的试管中加入试剂,操作过程较慢,且检测试纸在测试时放置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剂盒,包括:
盒体,上部设有开口;
盒盖,一侧与所述盒体铰接,用于盖设于所述盒体上部的开口上,所述盒盖的中部设有通孔;
试管架,设于所述盒体内,并用于盛放试管;
旋转座,设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通孔转动配合,所述旋转座上端设有进液口,下端设有排液口,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的通道;
第一通液管,一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另一端用于向试管内滴入液体;
第二通液管,设于所述旋转座顶部,且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进液阀门,设于所述盒盖顶部,通过第三通液管与液源连通,所述进液阀门与所述第二通液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检测台,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检测试纸和比色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呈螺旋状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覆盖有弹性封闭层,所述弹性封闭层上设有多个张合缝,所述张合缝从所述弹性封闭层的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发散,所述张合缝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弹性封闭层的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管架包括:
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转动配合;以及
第二架体,呈筒状,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架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所述第二架体用于容纳并固定试管;
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调控旋钮,所述调控旋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固接,所述调控旋钮用于使试管倾斜至指定位置;
所述第一通液管为歧管,用于分别与多个倾斜至指定位置的试管对应,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管支架,所述管支架用于套设于所述歧管上并固定所述歧管的位置,所述歧管上设有液体分配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的内壁为弧形,所述弹性凸起的内壁用于与试管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调控旋钮的容纳孔,所述调控旋钮的外缘设有沿所述调控旋钮径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外端连接有定位球,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球卡接的多个弧面定位槽,所述调控旋钮上设有定位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包括:
检测盒,设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盒体固接,所述检测盒用于盛放滴定管和检测试纸;以及
检测板,盖设于所述检测盒上,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向所述检测板侧面开口的试纸插槽,所述检测板顶部设有与所述试纸插槽连通的滴定槽,所述滴定槽的一侧设有所述比色标记,所述试纸插槽与所述第二架体一一对应,所述比色标记与所述第二架体一一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盒底部设有卡接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接孔卡接配合的卡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液管包括:
主管体,所述主管体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
分支管体,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主管体连通,多个所述分支管体用于分别与试管对应;
所述液体分配组件包括:
夹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板沿前后方向分布,两个所述夹板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夹持所述主管体;
夹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杆用于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夹持所述主管体;
分配转轴,与位于后侧的所述夹板连接;以及
分配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盒体上,且输出轴与所述分配转轴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上部的开口外周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顶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密封环的顶面用于与所述盒盖的顶部内壁抵接密封;所述盒盖上设有提拉把手;所述盒盖和所述盒体之间设有卡接锁定件。
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试剂盒在盒盖上设有旋转座,其上的进液口通过第二通液管、进液阀门和第三通液管与液源连通,液源位于高位,能够依靠重力自然流入到第三通液管中,进液阀门控制第三通液管与第二通液管是否连通,连通后,液体经通道进入到第一通液管中,最终能够流入放置于试管架上的试管中,通道可以通过第一通液管同时和多个试管对应,例如,第一通液管设有多个,或者第一通液管为歧管,无需操作人员用滴定管逐一手动加入试剂,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试剂盒内设有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检测试纸和比色标记,无需将试纸单独放置于其他平面上,滴上试剂后直接与比色标记进行对比,提高检测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检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液体分配组件、主管体和分支管体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液体分配组件和主管体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检测盒和盒体的装配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试管架与试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盒体与弹性封闭层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9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盒体;2-盒盖;3-试管架;301-第一架体;302-转轴;303-第二架体;304-弹性凸起;4-试管;5-旋转座;6-通道;7-第一通液管;701-主管体;702-分支管体;8-第二通液管;9-进液阀门;10-第三通液管;11-液源;12-检测台;1201-检测盒;1202-检测板;1203-试纸插槽;1204-滴定槽;1205-卡接孔;1206-卡扣;13-检测试纸;14-比色标记;15-通气孔;16-弹性封闭层;17-张合缝;18-调控旋钮;19-管支架;20-容纳孔;21-定位孔;22-定位弹簧;23-定位球;24-弧面定位槽;25-定位标记;26-滴定管;27-夹板;28-夹杆;29-分配转轴;3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进行说明。所述试剂盒,包括:
盒体1,上部设有开口;
盒盖2,一侧与所述盒体1铰接,用于盖设于所述盒体1上部的开口上,所述盒盖2的中部设有通孔;
试管架3,设于所述盒体1内,并用于盛放试管4;
旋转座5,设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通孔转动配合,所述旋转座5上端设有进液口,下端设有排液口,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的通道6;
第一通液管7,一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另一端用于向试管4内滴入液体;
第二通液管8,设于所述旋转座5顶部,且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进液阀门9,设于所述盒盖2顶部,通过第三通液管10与液源11连通,所述进液阀门9与所述第二通液管8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检测台12,设于所述盒体1内,所述检测台12上设有检测试纸13和比色标记14。
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盒盖上设有旋转座,其上的进液口通过第二通液管8、进液阀门9和第三通液管10与液源11连通,液源11位于高位,能够依靠重力自然流入到第三通液管10中,进液阀门9控制第三通液管10与第二通液管8是否连通,连通后,液体经通道6进入到第一通液管7中,最终能够流入放置于试管架3上的试管4中,通道6可以通过第一通液管7同时和多个试管对应,例如,第一通液管7设有多个,或者第一通液管7为歧管,无需操作人员用滴定管逐一手动加入试剂,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试剂盒内设有检测台12,检测台12上设置检测试纸13和比色标记14,无需将试纸单独放置于其他平面上,滴上试剂后直接与比色标记14进行对比,提高检测便捷性。
其中,进液阀门9可以是手动控制开闭的阀门;或者,进液阀门9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通过控制单元中预先设置的命令控制其开闭。
请一并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道6呈螺旋状分布。螺旋状的通道6能对流入的液体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因气压原因导致液体淤积于排液口处,造成液体流通不畅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1及图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盒体1侧壁上设有通气孔15,所述通气孔15内覆盖有弹性封闭层16,所述弹性封闭层16上设有多个张合缝17,所述张合缝17从所述弹性封闭层16的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发散,所述张合缝17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弹性封闭层16的边缘。如果试剂的滴入需要在一定气氛环境下实现,则可将排气管道插入通气孔15中,排气管道的外径小于通气孔15的内径,随着排气管道的插入,弹性封闭层16上的张合缝17被撑开,而排气管道也伸入到盒体1的内腔中,随着气体从排气管道中排出,盒体1内原本存在的空气逐渐从张合缝17中被驱赶出来,盒体1内逐渐充满指定的气体,随后,在指定的气氛中可以进行液体的注入。
参阅图1、图2、图7及图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试管架3包括:
第一架体301,所述第一架体30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302与所述盒体1的侧壁转动配合;以及
第二架体303,呈筒状,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架体30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架体301连接,所述第二架体303用于容纳并固定试管4;
所述盒体1侧壁上设有调控旋钮18,所述调控旋钮18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303固接,所述调控旋钮18用于使试管4倾斜至指定位置;
所述第一通液管7为歧管,用于分别与多个倾斜至指定位置的试管4对应,所述盒体1的侧壁上设有管支架19,所述管支架19用于套设于所述歧管上并固定所述歧管的位置,所述歧管上设有液体分配组件。
第二架体303能够夹持固定试管4,为了方便第一通液管7的装配,第一通液管7的位置靠近盒体1的侧壁,需要将试管4倾斜,使其开口靠近盒体1侧壁,与第一通液管7对应,保证液体能准确进入试管4中。同时,为了精确控制液体注入量,在第一通液管7上设置液体分配组件,液体分配组件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预设指令控制每一个试管的液体注入量。
请参阅图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架体303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304,所述弹性凸起304的内壁为弧形,所述弹性凸起304的内壁用于与试管4抵接。具体地,弹性凸起304为环状凸起。弹性凸起304与试管4依靠弹性力接触,固定试管4的效果更加可靠,对试管的损伤也比较小,同时,由于弹性凸起304的内壁为弧形,在插入试管4的时候还能对试管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插入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1、图2及图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盒体1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调控旋钮18的容纳孔20,所述调控旋钮18的外缘设有沿所述调控旋钮18径向分布的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内设有定位弹簧22,所述定位弹簧22的外端连接有定位球23,所述容纳孔2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球23卡接的多个弧面定位槽24,所述调控旋钮18上设有定位标记25。在位于初始位置的时候,定位球23在定位弹簧22弹性力的作用下卡在其中一个弧面定位槽24中,当旋转调控旋钮18的时候,定位球23受压逐渐滑出该弧面定位槽24,进而与容纳孔20的内壁抵接,在滑动到指定位置的时候,定位球23重新进入到新的弧面定位槽24中,完成定位。该定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提高位置调节的可靠性。
参阅图2、图3及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检测台12包括:
检测盒1201,设于所述盒体1内,并与所述盒体1固接,所述检测盒1201用于盛放滴定管26和检测试纸13;以及
检测板1202,盖设于所述检测盒1201上,所述检测板1202上设有向所述检测板1202侧面开口的试纸插槽1203,所述检测板1202顶部设有与所述试纸插槽1203连通的滴定槽1204,所述滴定槽1204的一侧设有所述比色标记14,所述试纸插槽1203与所述第二架体303一一对应,所述比色标记14与所述第二架体303一一对应。
需要检测的时候,从检测盒1201中取出检测试纸13,顺着试纸插槽1203插入,插入到位后,检测试纸13的有效检测面暴露在滴定槽1204中,随后利用滴定管26吸取试管4中的液体从滴定槽1204的开口中滴到检测试纸13上,在变色后与相应的比色标记进行比较即可,使用方便,无需依靠盒体1之外的平台,提高检测便捷性。
请参阅图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拆装,检测盒1201底部设有卡接孔1205,所述盒体1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接孔1205卡接配合的卡扣1206。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通液管7包括:
主管体701,所述主管体701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
分支管体702,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主管体701连通,多个所述分支管体702用于分别与试管4对应;
所述液体分配组件包括:
夹板2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板27沿前后方向分布,两个所述夹板27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夹持所述主管体701;
夹杆28,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杆2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27连接,两个所述夹杆28用于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夹持所述主管体701;
分配转轴29,与位于后侧的所述夹板27连接;以及
分配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盒体1上,且输出轴与所述分配转轴29固接。
夹板27和夹杆28对主管体701的位置进行了固定,夹板27为圆形板,主管体701的出液端与夹板27的外缘平齐,分支管体702的进液端与夹板27的外缘平齐,在对接后两个罐体能保证相对密封,防止跑液,分配驱动电机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在工作时,控制单元控制分配驱动电机开启,带动主管体701的出液端转动到与第一个分支管体702对接的位置,控制单元控制进液阀门9开启,进液阀门9开启时间的长短与进液量呈正比,因此,控制进液阀门9的开启时间就能很好的控制进液量,当达到指定进液时间是,控制单元控制进液阀门9关闭;随后,控制单元控制分配驱动电机保持关闭状态至指定时间,保证液体全部流入对应的分支管体702中;随后,控制单元控制分配驱动电机开启,带动主管体701的出液端转动到与第二个分支管体702对接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向全部分支管体702中注入液体。
当然,上述过程也可不依靠控制单元这种自动化的控制方式,依靠手动控制进液阀门9和分配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只要能控制好进液阀门9和分配驱动电机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即可。
上述过程无需操作人员手动从液源中吸取液体并逐一注入试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提高试剂盒的密封性,盒体1上部的开口外周设有密封环30,所述密封环30的顶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密封环30的顶面用于与所述盒盖2的顶部内壁抵接密封;所述盒盖2上设有提拉把手;所述盒盖2和所述盒体1之间设有卡接锁定件。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液阀门9设有多个,用于通过多个第三通液管10与不同的液源11连通。在需要切换不同种类液体的时候,使第二通液管8与其中一个进液阀门9分离,转动旋转座5,使第二通液管8与另外的进液阀门9对应并连接即可,操作简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上部设有开口;
盒盖,一侧与所述盒体铰接,用于盖设于所述盒体上部的开口上,所述盒盖的中部设有通孔;
试管架,设于所述盒体内,并用于盛放试管;
旋转座,设于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通孔转动配合,所述旋转座上端设有进液口,下端设有排液口,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排液口的通道;
第一通液管,一端与所述排液口连通,另一端用于向试管内滴入液体;
第二通液管,设于所述旋转座顶部,且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进液阀门,设于所述盒盖顶部,通过第三通液管与液源连通,所述进液阀门与所述第二通液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检测台,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检测试纸和比色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呈螺旋状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覆盖有弹性封闭层,所述弹性封闭层上设有多个张合缝,所述张合缝从所述弹性封闭层的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发散,所述张合缝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弹性封闭层的边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包括:
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盒体的侧壁转动配合;以及
第二架体,呈筒状,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架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所述第二架体用于容纳并固定试管;
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调控旋钮,所述调控旋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固接,所述调控旋钮用于使试管倾斜至指定位置;
所述第一通液管为歧管,用于分别与多个倾斜至指定位置的试管对应,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管支架,所述管支架用于套设于所述歧管上并固定所述歧管的位置,所述歧管上设有液体分配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的内壁为弧形,所述弹性凸起的内壁用于与试管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调控旋钮的容纳孔,所述调控旋钮的外缘设有沿所述调控旋钮径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外端连接有定位球,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球卡接的多个弧面定位槽,所述调控旋钮上设有定位标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包括:
检测盒,设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盒体固接,所述检测盒用于盛放滴定管和检测试纸;以及
检测板,盖设于所述检测盒上,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向所述检测板侧面开口的试纸插槽,所述检测板顶部设有与所述试纸插槽连通的滴定槽,所述滴定槽的一侧设有所述比色标记,所述试纸插槽与所述第二架体一一对应,所述比色标记与所述第二架体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底部设有卡接孔,所述盒体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接孔卡接配合的卡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液管包括:
主管体,所述主管体与所述排液口连通;以及
分支管体,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主管体连通,多个所述分支管体用于分别与试管对应;
所述液体分配组件包括:
夹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板沿前后方向分布,两个所述夹板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夹持所述主管体;
夹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杆用于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夹持所述主管体;
分配转轴,与位于后侧的所述夹板连接;以及
分配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盒体上,且输出轴与所述分配转轴固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部的开口外周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顶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密封环的顶面用于与所述盒盖的顶部内壁抵接密封;所述盒盖上设有提拉把手;所述盒盖和所述盒体之间设有卡接锁定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