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发明涉及转子组件组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洗衣机、空调等,都需要用到电机。转子是电机的核心部件,而转轴又是转子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的转子组装还停留在人工徒手或人工配合简易装置或人工配合半自动化装置的阶段。由于转子转轴的两头特征是不一样的,把转轴放入转子铁芯孔时必须是同一特征的头。而转轴在料箱里面排列是无序的,就需要有人把这些转轴分拣调换方向使转轴有序排列,再需人工把转轴放入转子铁芯孔内。这个过程繁琐又费工、费时,且还需用一个人工,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必须需将转子转轴的检查及入轴改为自动化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该机构自动实现转轴方向的一致排列,并且自动入轴,用检具代替了人工眼睛分拣,排除了人工在疲劳状态下出现的误判,自动入轴工序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包括转轴料仓、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及自动入轴机构,其中,转轴料仓、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及自动入轴机构依次相连接。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转轴料仓的料仓通过转轴固定,且料仓底部与气缸驱动装置相连通;

所述的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包括外形特征检测机构和排列机构,排列机构由气缸旋转驱动装置构成,外形特征检测机构和排列机构通过控制线相连接;

所述的自动入轴机构由转子固定装置及垂直气缸驱动装置构成。

本发明通过转轴料仓实现转轴的自动推料,通过精密工装识别转轴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排列机构使得转轴排列一致,通过自动入轴机构实现转轴的自动压入,该机构自动实现转轴方向的一致排列,并且自动入轴,用检具代替了人工眼睛分拣,排除了人工在疲劳状态下出现的误判,自动入轴工序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1转轴料仓、2自动特征检查机构、3自动入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的侧视图,图中:转轴料仓1、自动特征检查机构2、自动入轴机构3,其中,转轴料仓1、自动特征检查机构2、自动入轴机构3依次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

转轴料仓1的料仓通过转轴固定,且料仓底部与气缸驱动装置相连通,用料仓来代替传统工艺的料箱,通过气缸驱动装置可自动推料;

自动特征检查机构2包括外形特征检测机构和排列机构,外形特征检测机构采用精密工装,通过工装检测外形尺寸,排列机构由气缸旋转驱动装置构成,外形特征检测机构和排列机构通过控制线连接到plc,plc根据工装检测的结果,选择是否控制气缸旋转驱动装置运动,进而控制转轴取向排列一致;

自动入轴机构由转子固定装置及垂直气缸驱动装置构成。

本发明通过转轴料仓实现转轴的自动推料,通过精密工装识别转轴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排列机构使得转轴排列一致,通过自动入轴机构实现转轴的自动压入,该机构自动实现转轴方向的一致排列,并且自动入轴,用检具代替了人工眼睛分拣,排除了人工在疲劳状态下出现的误判,自动入轴工序方便快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包括转轴料仓、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及自动入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轴料仓、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及自动入轴机构依次相连接;

所述的转轴料仓的料仓通过转轴固定,且料仓底部与气缸驱动装置相连通;

所述的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包括外形特征检测机构和排列机构,排列机构由气缸旋转驱动装置构成,外形特征检测机构和排列机构通过控制线相连接;

所述的自动入轴机构由转子固定装置及垂直气缸驱动装置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针对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子转轴检查及入轴组装机构,包括转轴料仓、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及自动入轴机构,其中,转轴料仓、自动特征检查机构及自动入轴机构依次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转轴料仓实现转轴的自动推料,通过精密工装判别转轴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排列机构使得转轴排列一致,通过自动入轴机构实现转轴的自动压入,该机构自动实现转轴方向的一致排列,并且自动入轴,用检具代替了人工眼睛分拣,排除了人工在疲劳状态下出现的误判,自动入轴工序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胜大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70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