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底坡测量仪。
背景技术:
列车的运行依靠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轮轨间的疲劳和磨损是铁路运输中耗资最大的一个问题。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牵引的开展,轮轨磨损和疲劳加剧,这种趋势是必然的。轨底坡的设置可以降低轮轨横向力和冲角、改善轮轨接触条件,从而减缓钢轨侧磨和疲劳。轨底坡是指在轨道铺设时将钢轨向内侧倾斜,使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横向坡度。轨底坡取值适当,能使轮轨接触集中于轨顶及车轮踏面的中部,钢轨轴心受力,横向偏压受力较小,轨腰部位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较小,提高钢轨的横向稳定性。适当的轨底坡使轮轨接触面最大,一方面降低接触应力,减少轮轨疲劳损伤,提高轮轨使用寿命,并使列车运行更稳定;另一方面还可增大牵引黏着力,获得最佳的运行效率。
因此,在轨道铺设时,需要使用轨底坡测量仪进行测量,保证轨道的轨底坡符合施工要求。现有的轨底坡测量仪体积较大,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轨底坡测量仪,其结构合理,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底坡测量仪,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显示屏、轨侧挡板、两个长条状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个用于与轨道底部接触的基座,两个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不低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轨侧挡板位于所述显示屏、基座之间,所述轨侧挡板沿与所述基座垂直的方向布置,且所述轨侧挡板的上部高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基座、轨侧挡板均嵌设有磁铁,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盒、倾角传感器的仓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显示屏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u字形,所述手柄向所述壳体的侧上方倾斜伸出。
优选的,所述仓体包括第一仓体、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下方,所述第二仓体位于所述基座的下方且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轨侧挡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轨底坡测量仪,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显示屏、轨侧挡板、两个长条状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个用于与轨道底部接触的基座,两个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不低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轨侧挡板位于所述显示屏、基座之间,所述轨侧挡板沿与所述基座垂直的方向布置,且所述轨侧挡板的上部高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基座、轨侧挡板均嵌设有磁铁,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盒、倾角传感器的仓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相比现有产品,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轨底坡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轨底坡测量仪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仓体
2——显示屏3——轨侧挡板
4——基座5——磁铁
6——盖板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轨底坡测量仪,其包括壳体1,该壳体1为硬质塑料加工,如工程塑料,不易变形。壳体1是其他零件安装的基础,其形状与长方体近似,但其上部设置有一个小台阶。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显示屏2、轨侧挡板3、两个长条状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个长条状的基座4,基座4用于与轨道底部接触,两个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不低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轨侧挡板3位于所述显示屏2、基座4之间,所述轨侧挡板3沿与所述基座4垂直的方向布置,安装时,轨侧挡板3抵触壳体1上部的小台阶,因基座4落入凹槽内,而轨侧挡板3位于小台阶处,因此轨侧挡板3的上部高于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使用时,将基座4抵触轨道的底面,轨侧挡板3抵触轨道的侧面,轨底坡的角度即与基座4倾斜的角度一致。通过电路板、传感器检测基座4相对竖直面的倾斜角度,即可测得轨底坡的角度。基座4嵌入凹槽后,使用螺栓将基座4与壳体1连接,同样使用螺栓将轨侧挡板3与壳体1连接,组装时较为方便。本产品的显示屏位置高度明显比同类产品降低,使得产品整体高度降低,携带使用都很方便,也避免了显示屏部分发生磕碰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4、轨侧挡板3均嵌设有磁铁5,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盒、倾角传感器的仓体1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盖板6,图2是盖板6去掉后从底部看的产品内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显示屏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7,手柄7通过螺栓与壳体1连接,手柄7不可转动,所述手柄7为u字形,所述手柄7向所述壳体1的侧上方倾斜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仓体11包括第一仓体、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位于所述显示屏2的下方,所述第二仓体位于所述基座4的下方且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之间,显示屏2处还设置有操作按钮,第一仓体内设置有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2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轨侧挡板3的上表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显示屏(2)、轨侧挡板(3)、两个长条状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个用于与轨道底部接触的基座(4),两个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不低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轨侧挡板(3)位于所述显示屏(2)、基座(4)之间,所述轨侧挡板(3)沿与所述基座(4)垂直的方向布置,且所述轨侧挡板(3)的上部高于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所述基座(4)、轨侧挡板(3)均嵌设有磁铁(5),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盒、倾角传感器的仓体(1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盖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显示屏(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为u字形,所述手柄(7)向所述壳体(1)的侧上方倾斜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1)包括第一仓体、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位于所述显示屏(2)的下方,所述第二仓体位于所述基座(4)的下方且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底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轨侧挡板(3)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