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烘干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粉在酸洗之后,都需要使用石墨烘干设备对石墨粉进行烘干,现有的石墨烘干设备大多为烘干锅或者烘干桶,进行烘干的时候利用螺旋输送机将石墨粉送入到烘干锅或者烘干桶当中进行烘干。

现有一种烘干平台,在烘干平台内使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将石墨粉送入到烘干平台的顶部一端,然后通过推板推动石墨粉沿烘干平台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对石墨粉进行烘干,现有的石墨粉进料装置在进料的时候,送到烘干平台顶部进料一端的石墨粉堆积在一起,从而使得石墨粉在烘干平台上进行烘干的时候无法被充分的烘干,影响石墨粉最终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进料时螺旋输送器将石墨粉输送到进料板顶部一端,水平螺旋板将石墨粉在进料板上沿进料板的长度方向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能够从两进料板底部均匀的散落到烘干平台上,使得石墨粉不容易堆积在一起,提高了石墨粉的烘干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烘干平台进料一端两侧的两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相互靠近一侧的两支撑块、设置在两支撑块之间的两下料板、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支撑块上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支撑架上用于带动转轴进行转动的水平电机、固定连接在转轴外侧的水平螺旋板以及设置在烘干平台一侧的螺旋输送器;

两下料板位于烘干平台进料端的正上方,下料板的长度方向与烘干平台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两下料板的底部一侧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水平螺旋板的外侧与两下料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输送器将石墨粉送到两下料板的顶部一端,然后水平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水平螺旋板将石墨粉朝向背离螺旋输送器的一端进行输送,使得石墨粉能够沿下料板的长度方向展开,并且石墨粉从两下料板的底部均匀的散落带工作台上,从而使得石墨粉能够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被推板推动在工作台上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不容易堆积在一起,提高了石墨粉的烘干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输送器包括支架、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输送桶、设置在输送桶中与输送桶同轴的输送轴、固定连接在输送轴外侧的输送螺旋板、固定连接在输送桶顶部一端的用于带动输送轴进行转动的输送电机、固定连接在输送桶外侧靠近底部位置的进料斗以及固定连接在输送桶外侧靠近顶部位置的进料管;

输送桶顶部一端朝向靠近下料板的方向倾斜设置,进料管背离输送桶一端位于两下料板上方且位于下料板靠近螺旋输送器一端,输送轴转动连接在输送桶上,输送螺旋板的外侧与输送桶的内壁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粉通过进料斗被送入到输送桶当中,输送电机通过输送轴带动输送螺旋板进行转动,从而将石墨粉送入到进料管,使得石墨粉从进料管中落入到两下料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盖板,盖板位于两下料板顶部并且盖板的底部两侧与两下料板的顶部一侧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使得石墨粉不容易从两吸料板的顶部逸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包括相互接触的固定板和移动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进料管底部一端,移动板可拆卸连接在两下料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下料板顶部相互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开设有若干沿下料板长度方向排布的连接孔;

移动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孔一一对应并且能够插入到连接孔当中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可拆卸连接在下料板上,便于将移动板拆卸下对转轴和水平螺旋板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把手,便于将移动板从下料板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和支架的底部都设置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对支撑架和支架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贯穿连接板与支架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在支架上,连接板背离支架的一端位于靠近支架的支撑架上,连接板通过贯穿连接板与支撑架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在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使得支撑架与支架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螺旋输送器输送出的石墨粉不容易直接散落到烘干平台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料板、转轴和水平螺旋板,螺旋输送器将石墨粉送到两下料板的顶部一端,然后水平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水平螺旋板将石墨粉朝向背离螺旋输送器的一端进行输送,使得石墨粉能够沿下料板的长度方向展开,并且石墨粉从两下料板的底部均匀的散落带工作台上,从而使得石墨粉能够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被推板推动在工作台上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不容易堆积在一起,提高了石墨粉的烘干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板,使得石墨粉不容易从两吸料板的顶部逸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进行使用时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体现转轴和水平螺旋板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的螺旋输送器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体现移动板的爆炸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烘干平台;2、支撑架;21、支撑块;3、下料板;31、支撑板;311、连接孔;4、支架;41、万向轮;42、连接板;5、螺旋输送器;51、输送桶;52、输送轴;53、输送螺旋板;54、输送电机;55、进料斗;56、进料管;6、盖板;61、移动板;611、连接杆;612、把手;62、固定板;7、转轴;71、水平螺旋板;72、水平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设置在烘干平台1进料一端两侧的两支撑架2、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相互靠近一侧的两支撑块21、设置在两支撑块21之间的两下料板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支撑块21上的转轴7、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支撑架2上用于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的水平电机72、固定连接在转轴7外侧的水平螺旋板71、设置在烘干平台1一侧的螺旋输送器5以及盖设在两下料板3顶部的盖板6;两下料板3位于烘干平台1进料端的正上方,下料板3的长度方向与烘干平台1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两下料板3的底部一侧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水平螺旋板71的外侧与两下料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

螺旋输送器5将石墨粉输送到两下料板3的顶部一端,然后水平电机72通过转轴7带动水平螺旋板71转动,水平螺旋板71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带动石墨粉朝向下料板3背离螺旋输送器5的一端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沿下料板3的长度方向展开,石墨粉从两下料板3的底部均匀的散落带工作台上,从而使得石墨粉能够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被推板推动在工作台上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不容易堆积在一起。

参见附图3,螺旋输送器5包括支架4、固定连接在支架4上的输送桶51、设置在输送桶51中与输送桶51同轴的输送轴52、固定连接在输送轴52外侧的输送螺旋板53、固定连接在输送桶51顶部一端的输送电机54、固定连接在输送桶51外侧靠近底部位置的进料斗55以及固定连接在输送桶51外侧靠近顶部位置的进料管56;输送电机54的输出轴与输送轴52同轴并且输送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输送轴52上。输送桶51顶部一端朝向靠近下料板3的方向倾斜设置,进料管56背离输送桶51一端位于两下料板3上方且位于下料板3靠近螺旋输送器5一端,输送轴52转动连接在输送桶51上,输送螺旋板53的外侧与输送桶51的内壁相互接触。石墨粉被送入进料斗55当中,进料斗55当中的石墨粉在输送螺旋板53的作用下向上输送,输送到输送桶51顶部的石墨粉通过进料管56被输送到两下料板3之间。

参见附图4和附图5,盖板6包括相互接触的固定板62和移动板61,固定板62固定连接在进料管56底部一端,移动板61可拆卸连接在两下料板3上。两下料板3顶部相互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支撑板31,支撑板31顶部开设有若干沿下料板3长度方向排布的连接孔311;移动板6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孔311一一对应并且能够插入到连接孔311当中的连接杆611;移动板61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612。通过盖板6能够使得石墨粉不容易从下料板3上方逸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参见附图1和附图6,支架4和支撑架2底部都设置有若干万向轮41,便于对支架4和支撑架2进行移动。支架4上设置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通过贯穿连接板42与支架4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在支架4上,连接板42背离支架4的一端位于靠近支架4的支撑架2上,连接板42通过贯穿连接板42与支撑架2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在支架4上。

该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螺旋输送器5将石墨粉输送到两下料板3的顶部一端,然后水平电机72通过转轴7带动水平螺旋板71转动,水平螺旋板71在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带动石墨粉朝向下料板3背离螺旋输送器5的一端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沿下料板3的长度方向展开,石墨粉从两下料板3的底部均匀的散落带工作台上,从而使得石墨粉能够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被推板推动在工作台上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不容易堆积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烘干平台(1)进料一端两侧的两支撑架(2)、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相互靠近一侧的两支撑块(21)、设置在两支撑块(21)之间的两下料板(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支撑块(21)上的转轴(7)、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支撑架(2)上用于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的水平电机(72)、固定连接在转轴(7)外侧的水平螺旋板(71)以及设置在烘干平台(1)一侧的螺旋输送器(5);

两下料板(3)位于烘干平台(1)进料端的正上方,下料板(3)的长度方向与烘干平台(1)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两下料板(3)的底部一侧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设置,水平螺旋板(71)的外侧与两下料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器(5)包括支架(4)、固定连接在支架(4)上的输送桶(51)、设置在输送桶(51)中与输送桶(51)同轴的输送轴(52)、固定连接在输送轴(52)外侧的输送螺旋板(53)、固定连接在输送桶(51)顶部一端的用于带动输送轴(52)进行转动的输送电机(54)、固定连接在输送桶(51)外侧靠近底部位置的进料斗(55)以及固定连接在输送桶(51)外侧靠近顶部位置的进料管(56);

输送桶(51)顶部一端朝向靠近下料板(3)的方向倾斜设置,进料管(56)背离输送桶(51)一端位于两下料板(3)上方且位于下料板(3)靠近螺旋输送器(5)一端,输送轴(52)转动连接在输送桶(51)上,输送螺旋板(53)的外侧与输送桶(51)的内壁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一盖板(6),盖板(6)位于两下料板(3)顶部并且盖板(6)的底部两侧与两下料板(3)的顶部一侧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包括相互接触的固定板(62)和移动板(61),固定板(62)固定连接在进料管(56)底部一端,移动板(61)可拆卸连接在两下料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下料板(3)顶部相互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支撑板(31),支撑板(31)顶部开设有若干沿下料板(3)长度方向排布的连接孔(311);

移动板(6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孔(311)一一对应并且能够插入到连接孔(311)当中的连接杆(6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6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6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和支架(4)的底部都设置有万向轮(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通过贯穿连接板(42)与支架(4)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在支架(4)上,连接板(42)背离支架(4)的一端位于靠近支架(4)的支撑架(2)上,连接板(42)通过贯穿连接板(42)与支撑架(2)螺纹连接的螺栓连接在支架(4)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烘干设备用进料装置,涉及石墨烘干的技术领域,解决了进料装置向烘干平台上进料时,石墨粉容易在堆积在一起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烘干平台进料一端两侧的两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两支撑块、设置在两支撑块之间的两下料板、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支撑块上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支撑架上的水平电机、固定连接在转轴外侧的水平螺旋板以及设置在烘干平台一侧的螺旋输送器,进料时螺旋输送器将石墨粉输送到进料板顶部一端,水平螺旋板将石墨粉在进料板上沿进料板的长度方向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石墨粉能够从两进料板底部均匀的散落到烘干平台上,使得石墨粉不容易堆积在一起,提高了石墨粉的烘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车坚亭;吕火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车坚亭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