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的显示屏中灯条的安装一般通过pc夹层,或者在灯条上打孔,以将灯条固定在金属件上,上述的灯条的安装较为复杂,同时导致显示屏较为厚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灯条的安装较为复杂,同时导致显示屏厚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凸出于所述底板;

基板,开设有封边槽,所述封边槽贯穿所述基板相背的两侧,所述卡持部容置于所述封边槽;及

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上述显示模组中发光件安装在基板的一侧,底板设有卡持部,卡持部图书城底板的一侧,基板上开设有封边槽,卡持部卡持在封边槽内,以实现基板在底板上的固定。该显示模组无需面板,同时基板的固定也无需通过打孔、螺钉等方式,卡持部卡持于封边槽,这种包裹的方式使得卡持部保持平整且不会变形,该显示模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显示模组显得轻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基座部、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延伸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基座部的同一侧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延伸部、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封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持部间隔排列,所述卡持部与所述封边槽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从所述底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底壁、及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延伸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形成凹槽;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凹槽,所述卡持部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存在第一间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边缘,且与所述边缘存在第二间隔,所述基座部容置于所述第一间隔,所述连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内的所述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部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底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内的所述底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基座部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设有通信组件,所述通信组件穿设于所述限位孔且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通信组件与所述发光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呈透明状,并且能够弯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3mm,所述发光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卡持部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平齐。

一种显示屏,包括上述所述的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多个显示模组在基准平面依次排列设置,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厚度方向的几何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的底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的基板的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的基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用于播放广告、视频或动画等,该显示屏可以由多个显示模组10在基准平面上依次排列设置,该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显示模组10厚度方向的几何平面,即以该基准平面的基础上,多个显示模组10可以沿其中一个显示模组10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排列。例如,当需要显示屏的长度较长时,多个显示模组10依次沿长度方向连接,当需要显示屏的宽度较大时,多个显示模组10依次沿宽度方向连接,以使显示屏显示图像的面积较大,提供给用户更加舒适的观影体验。同时拼接设置以便用户可以灵活的调整显示屏的尺寸大小,便于适应不用的场所,增强显示屏的适用性。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3mm,显示模组10包括底板100、基板200和发光件300,底板100具有透光的性能,底板100的材料可以采用聚碳酸酯、透明亚克力或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并且具有轻、薄、通透性高的特征。同时底板100还具有一定的柔性特征,有助于底板100设置成具有一定角度的曲面屏,并且应用在复杂曲面的玻璃项目或者一些定制异性弯曲的项目,适用范围更广。发光件300设置在基板200的一侧,基板200的另一侧与底板100连接,当显示模组10通电并开始工作时,基板200上发光件300所在的一侧可以直接与外界连通,增大了空气的流通,有效的防止基板200上的发光件300产生的热量由于无法散播而造成损坏。可以理解的是,显示模组10还可以包括插座,插座与发光件300电性连接,并且为发光件300提供电能,插座可以设置成无线蓝牙模式,一方面确保了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减少热量和静电的产生,另一方面使得显示模组10更加通透和简洁,最大限度的提高显示模组10的透光率。

参考图2、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00的一侧设有卡持部120,卡持部120大致呈长条状,卡持部120凸出底板100,当底板100呈矩形状时,并且卡持部120可以沿底板10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设置。基板200开设有封边槽210,封边槽210贯穿基板200相背的两侧,即封边槽210大致呈矩形槽,卡持部120与封边槽210的形状相互适配,以使卡持部120可以卡持在封边槽210内,且卡持部120的周向与封边槽210的槽壁抵接,有效的让卡持部120保持平整不变形,同时防止卡持部120从封边槽210内脱落。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基板200的脱落,可以在凹槽110的槽底采用透明的聚氨酯胶水,以加强基板200的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底板10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10,卡持部120设置在凹槽110的槽底,并且凸出于凹槽110的槽底,基板200的尺寸与凹槽110的尺寸相互适配,以使基板200容置在凹槽110内的同时,卡持部120收容在封边槽210内,有效的加强基板200与底板100的配合,且防止基板200的脱落。

参考图1和图3,可以理解的是,基板200背离底板100的一侧设有发光件300,发光件300可以为led灯珠,发光件300间隔设置在基板200上,基板200内嵌装有电性连接各个发光件300的金属线。当用户给与基板200上的金属线通电时,发光件300发光,以使显示模组10显示图像或者视频等。进一步地,发光件300背离底板100的一侧、与卡持部120背离底板100的一侧平齐,或者低于卡持部120背离底板100的一侧,以使发光件300不凸出于底板100,且使显示模组10的最大高度仍然小于或者等于3mm,最大限度的使得显示模组10保持透、轻薄的特征。优化的,基板200可以为透明的柔性材料制成,即基板200可以采用pef塑料材料生产的fpc软板,以使基板2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耐候性,并且价格低廉,节约成本。同时当底板100设置成具有一定弧度的曲面时,基板200也可以弯曲,以适应底板100的弯曲弧度。

上述显示模组10中发光件300安装在基板200的一侧,底板100设有卡持部120,卡持部凸出于底板100,基板200上开设有封边槽210,卡持部120卡持在封边槽210内,以实现基板200在底板100上的固定。该显示模组10无需面板,同时基板200的固定也无需通过打孔、螺钉等方式,卡持部120卡持于封边槽210,这种包裹的方式使得卡持部120保持平整且不会变形,该显示模组10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显示模组10显得轻薄。

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基板200包括基座部211、延伸部212和连接部213,基座部211、延伸部212和连接部213可以一体成型,延伸部212设于基座部211和连接部213之间,延伸部212大致呈条状并且设有多个,多个延伸部212位于基座部211的同一侧,多个延伸部212间隔设置,并且可以为等间隔设置,以使相邻两个延伸部212、基座部211和连接部213形成封边槽210,也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封边槽210之间存在一个延伸部212。具体地,基板200大致呈板状,延伸部212连接在基座部211和连接部213之间,延伸部212的长度较长,并且延伸部212的长度大于基座部211的长度,还可以大于连接部213的长度,基座部211的宽度和连接部213的宽度可以大致相同,发光件300可以设置在基座部211和延伸部212上,也可以设置在连接部213上,发光件300位置的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

在一实施例中,卡持部120从底板100的一端延伸至底板100的另一端,且大致呈长条状,卡持部120也可以设有多个,多个卡持部120沿底板100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并且相邻两个卡持部120间隔设置,也可以等间隔设置,多个卡持部120与多个封边槽210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卡持部120的数量还可以小于延伸部212的数量,确保全部数量的卡持部120有一一对应的封边槽210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封边槽210的形状可以与卡持部120的形状相互适配,也可以小于封边槽210的尺寸。例如,当卡持部120抵持在封边槽210沿宽度方向的槽壁时,卡持部1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小于封边槽21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进而防止卡持部120的脱落,或者,当卡持部120抵持在封边槽210沿长度方向的槽壁时,卡持部120的宽度反向的尺寸可以小于封边槽2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该设置使得卡持部120的卡持较为灵活。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00包括底壁111、及由底壁111一侧的边缘延伸的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14,底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和第三侧壁114形成凹槽110,即凹槽110的槽口沿底板100背向第二侧壁113的一侧延伸,以使凹槽110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底壁111的垂直延伸线上,第二开口位于第二侧壁113的垂直延伸线。具体地,基板100容置于凹槽110内,卡持部120设置在底壁111,卡持槽120容置于封边槽210,卡持部120的一端与第二侧壁113存在第一间隔a,另一端延伸至底壁111背离第二侧壁113的边缘,并且与边缘存在第二间隔b,基座部211容置在第一间隔a内,卡持部120容置于封边槽210,即延伸部212容置于相邻两个卡持部120之间,连接部213容置于第二间隔b。结合图2和图4,具体地,第一间隔a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间隔b的宽度,由于基座部211与第一间隔a的形状匹配,连接部213与第二间隔b的形状匹配,以使基座部211的宽度大于连接部213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a内的底壁111开设有通孔130,通孔130的形状不限制,基座部211背离发光件300的一侧设有固定部213,固定部213可以与基座部211一体成型,固定部213的形状与通孔130的形状相互适配,以使固定部213可以穿过通孔130,并且与底壁111固定连接,固定部213的设置加强了基板200与底板100之间的装配关系。

参考图2、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内a的底壁111开设有限位孔140,限位孔140的形状大致呈方形,基座部211背离发光件300的一侧设有通信组件215,该通信组件215可以是电源顶针或者信号顶针,其中以信号顶针为例,基座部211还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通信组件215位于基座部211的同一侧,限位部大致呈环状,以使限位部可以围住信号顶针,防止信号顶针遭受碰撞。其中,限位部可以与基座部211一体成型,限位部与限位孔140的形状相互适配,限位部可以穿过限位孔140,并且与底壁111固定连接,限位部的设置加强了基板200与底板100之间的装配关系,同时信号顶针与发光件300电性连接,并且与外部设备电连接,以便信号顶针可以用于传输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凸出于所述底板;

基板,开设有封边槽,所述封边槽贯穿所述基板相背的两侧,所述卡持部容置于所述封边槽;及

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基座部、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延伸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基座部的同一侧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延伸部、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封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持部间隔排列,所述卡持部与所述封边槽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从所述底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板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壁、及由所述底壁的边缘延伸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形成凹槽;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凹槽,所述卡持部设于所述底壁,所述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存在第一间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壁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边缘,且与所述边缘存在第二间隔,所述基座部容置于所述第一间隔,所述连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内的所述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部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底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内的所述底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基座部背离所述发光件的一侧设有通信组件,所述通信组件穿设于所述限位孔且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通信组件与所述发光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透明状,并且能够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3mm,所述发光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卡持部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平齐。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个,多个显示模组在基准平面依次排列设置,所述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厚度方向的几何平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上述显示模组包括底板、基板和发光件,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持部,卡持部凸出于底板,基板开设有封边槽,封边槽贯穿基板相背的两侧,卡持部容置于封边槽,发光件设置于基板背离底板的一侧。该显示模组无需面板,同时基板的固定也无需通过打孔、螺钉等方式,卡持部卡持于封边槽,这种包裹的方式使得卡持部保持平整且不会变形,该显示模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显示模组显得轻薄。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庞桂伟;安大程;杨国师;宁凯亮;刘维周;吴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恒利普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7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