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曲面显示装置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曲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两侧为呈一定弧度的曲面形状,相对于传统的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在屏幕左右两侧的可视角度更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佳的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

多个发光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具有第一开口间隙;

多个柔性桥接部,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柔性桥接部连接。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且所述柔性基板的顶角为弧形角;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柔性基板的四个顶角中的至少一个顶角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拉伸非显示区、拉伸显示区以及过渡区;其中,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拉伸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拉伸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拉伸显示区远离所述过渡区一侧;

所述拉伸显示区具有所述多个发光结构和所述多个柔性桥接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显示区中的发光结构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开口间隙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开口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子开口间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部和第三间隙部;

以每相邻两行发光结构为一个结构行;同一所述结构行中,以相邻两列的发光结构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并且,共用同一行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行中,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错位排列;

一个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子开口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部位于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中两行发光结构之间,所述第二间隙部和所述第三间隙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之间。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间隙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开口间隙;其中,所述第二子开口间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间隙部和第五间隙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六间隙部;

以每相邻两列发光结构为一个结构列;同一所述结构列中,以相邻两行的发光结构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并且,共用同一列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列中,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错位排列;

一个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子开口间隙;所述第六间隙部位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中两列发光结构之间,所述第四间隙部和所述第五间隙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之间。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结构行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六间隙部;

同一所述结构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对应的第二子开口间隙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间隙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显示区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间隙;所述第二开口间隙位于靠近所述拉伸显示区边缘的发光结构面向所述过渡区的一侧。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间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七间隙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八间隙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拉伸非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三开口间隙;

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开口间隙延伸至所述柔性基板的边缘。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第三开口间隙和所述第一开口间隙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

其余所述第三开口间隙和所述第二开口间隙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包括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大致等于两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大致等于四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同行设置,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所在行的相邻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同列设置,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所在列的相邻列。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以及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的排列结构相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像素单元;且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所述过渡区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像素分布密度,且所述过渡区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像素分布密度。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内,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的排列结构相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子像素位于同一行;和/或,

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子像素位于同一列。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还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

所述过渡区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各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扫描线。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常规区和第二常规区;其中,所述第一常规区和所述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常规区包括多条第二扫描线;其中,一行第二像素单元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还与各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扫描线。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常规区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同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相邻两行中的第二像素单元错位排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沿a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区域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的另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拉伸显示区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拉伸非显示区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拉伸显示区的另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的又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的又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中的又一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一般,曲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两侧为呈一定弧度的曲面形状,相对于传统的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在屏幕左右两侧的可视角度更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佳的视觉感受。在实际应用中,在制作曲面显示装置时,通常采用模具直接弯曲成型,以将柔性的显示面板与封装基板贴合,从而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结合图1至图3所示,通常显示面板100的形状大致为矩形,在柔性的显示面板与3d(三维)封装基板贴合后,显示面板的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1会弯曲,从而导致应力较为集中,进而导致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1容易发生褶皱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4与图5所示,可以包括:

柔性基板100,包括可弯曲的第一区域bb和第二区域aa:

其中,第一区域bb包括:

多个发光结构110,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之间具有第一开口间隙200;

多个柔性桥接部120,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柔性桥接部120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通过使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从而可以使柔性基板分区域进行设计。其中,第一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发光结构和多个柔性桥接部,由于柔性桥接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以及相邻两个发光结构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柔性桥接部连接,这样可以将发光结构相互连接。并且,通过使相邻两个发光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间隙,可以使发光结构之间设置为镂空结构。这样在第一区域发生弯曲出现应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开口间隙将应力进行释放,以减小应力作用。这样在将显示面板与3d封装基板贴合后,可以降低应力作用,以及实现四面曲立体显示形态。

并且,由于柔性桥接部120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通过使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柔性桥接部120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区域bb内的发光结构110通过柔性桥接部120进行拉伸,从而可以使第一区域bb内的柔性基板100设置为可拉伸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应力的影响。这样在将显示面板与3d封装基板贴合后,可以降低应力作用,以及实现四面曲立体显示形态。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使柔性基板100的形状大致设置为矩形,也就是说,第一区域bb和第二区域aa形成连续的区域,该区域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例如,可以使第一区域bb和第二区域aa形成互补图形,以形成连续的区域。示例性地,例如,柔性基板100的顶角可以设置为弧形角。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矩形的顶角一般为直角,而本公开中,柔性基板100设置为顶角为弧形角的矩形,因此使得本公开中的柔性基板100的形状大致为矩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区域bb包括柔性基板100的四个顶角中的至少一个顶角所在的区域。例如,可以使第一区域bb设置为柔性基板100的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示例性地,柔性基板100的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例如图1-3所示的区域1。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基板100的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设置发光结构110和柔性桥接部120,这样在柔性基板100的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发生弯曲出现应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开口间隙200将应力进行释放,以减小应力作用。这样在将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与3d封装基板贴合后,可以降低应力作用,以及实现四面曲立体显示形态。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开口间隙200设置为柔性基板100中的镂空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构图工艺将柔性基板100中对应第一开口间隙200的区域进行去除,或者也可以使采用激光切割工艺将柔性基板100中对应第一开口间隙200的区域进行去除。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基板100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料。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柔性基板100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实现柔性基板100的材料,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区域bb可以具有:拉伸非显示区b1、拉伸显示区b2以及过渡区b3;其中,过渡区b3位于拉伸显示区b2与第二区域aa之间,拉伸非显示区b1位于拉伸显示区b2远离过渡区b3一侧。拉伸非显示区b1可以只包括多个柔性桥接部120和开口间隙,不设置有发光结构。并且,拉伸显示区b2具有多个发光结构110和多个柔性桥接部120。这样可以将多个发光结构110和多个柔性桥接部120设置于拉伸显示区b2中。并且,拉伸显示区b2与第二区域aa之间设置有过渡区b3,过渡区b3中未设置开口间隙,从而可以避免开口间隙对第二区域aa造成影响。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可以使拉伸非显示区b1和拉伸显示区b2大致为弧形区域。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中会设置像素单元,像素单元通常是阵列分布的,因此拉伸非显示区b1和拉伸显示区b2并不能是通常意义上的弧形区域。并且,在实际工艺中,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也使拉伸非显示区b1和拉伸显示区b2并不能是设置为通常意义上的弧形区域。因此,拉伸非显示区b1和拉伸显示区b2设置为弧形区域只要大致满足上述条件即可,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发光结构1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单元px1。示例性地,可以使发光结构110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px1,也可以使发光结构110包括一个第一像素单元px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下面以发光结构110中设置一个第一像素单元px1为例进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拉伸显示区b2中的发光结构110可以阵列排布。这样可以使发光结构110均匀的排列于拉伸显示区b2中,从而可以提高拉伸显示区b2的显示均一性。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开口间隙200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其中,第一子开口间隙21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第一间隙部211以及沿第二方向f2延伸的第二间隙部212和第三间隙部213。并且,同一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中,第一间隙部211、第二间隙部212和第三间隙部213相互导通。并且,以每相邻两行发光结构110为一个结构行;同一结构行中,以相邻两列的发光结构110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并且,共用同一行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行中,第一发光结构组错位排列。示例性地,图8示意出了6行发光结构,例如,第n行发光结构gn至第n 5行发光结构gn 5。并且,图8还示意出了6列发光结构,例如,第k列发光结构dk至第k 5列发光结构dk 5。其中,可以使第n行发光结构gn和第n 1行发光结构gn 1设置为第一个结构行,第n 1行发光结构gn 1和第n 2行发光结构gn 2设置为第二个结构行,第n 2行发光结构gn 2和第n 3行发光结构gn 3设置为第三个结构行,第n 3行发光结构gn 3和第n 4行发光结构gn 4设置为第四个结构行,第n 4行发光结构gn 4和第n 5行发光结构gn 5设置为第五个结构行。需要说明的是,n和k可以为整数,在实际应用中,n和k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在第n行发光结构gn和第n 1行发光结构gn 1形成的第一个结构行中,第k列发光结构dk和第k 1列发光结构dk 12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第k 2列发光结构dk 2和第k 3列发光结构dk 3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第k 4列发光结构dk 4和第k 5列发光结构dk 5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11-13。在第n 1行发光结构gn 1和第n 2行发光结构gn 2形成的第二个结构行中,第k 1列发光结构dk 1和第k 2列发光结构dk 2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11-21,第k 3列发光结构dk 3和第k 4列发光结构dk 4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11-22。其中,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以及第一发光结构组11-13沿第一方向f1依次排列,第一发光结构组11-21以及第一发光结构组11-22也沿第一方向f1依次排列。并且,第一发光结构组11-21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和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错位排列,也就是说,第一发光结构组11-21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第一发光结构组11-21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也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以及,第一发光结构组11-22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和第一发光结构组11-13错位排列。也就是说,第一发光结构组11-22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第一发光结构组11-22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3也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其余以此类推,在此不作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可以使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子开口间隙210;其中,第一间隙部211位于第一发光结构组中两行发光结构110之间,第二间隙部212和第三间隙部21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发光结构组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11-12、11-13、11-21以及11-22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以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为例,第一间隙部211位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中两行发光结构110之间,第二间隙部212位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和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之间,第三间隙部213位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和第一发光结构组11-13之间。其余依次类推,在此不作赘述。这样针对共用同一行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行,可以使这两个结构行中设置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错位排列。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开口间隙20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开口间隙220;其中,第二子开口间隙220包括: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第四间隙部221和第五间隙部222以及沿第二方向f2延伸的第六间隙部223。并且,以每相邻两列发光结构110为一个结构列;同一结构列中,以相邻两行的发光结构110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并且,共用同一列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列中,第二发光结构组错位排列。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可以使第k列发光结构dk和第k 1列发光结构dk 1设置为第一个结构列,第k 1列发光结构dk 1和第k 2列发光结构dk 2设置为第二个结构列,第k 3列发光结构dk 3和第k 4列发光结构dk 4设置为第三个结构列,第k 4列发光结构dk 4和第k 5列发光结构dk 5设置为第四个结构列,第k 5列发光结构dk 5和第k 6列发光结构dk 6设置为第五个结构列。

其中,在第k列发光结构dk和第k 1列发光结构dk 1形成的第一个结构列中,第n 1行发光结构gn 1和第n 2行发光结构gn 2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第n 3行发光结构gn 3和第n 4行发光结构gn 4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21-12。在第k 1列发光结构dk 1和第k 2列发光结构dk 2形成的第二个结构列中,第n行发光结构gn和第n 1行发光结构gn 1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21-21,第n 2行发光结构gn 2和第n 3行发光结构gn 3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第n 4行发光结构gn 4和第n 5行发光结构gn 5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21-23。其中,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和第二发光结构组21-12沿第二方向f2依次排列,第二发光结构组21-21、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以及第二发光结构组21-23也沿第二方向f2依次排列。并且,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1、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错位排列,也就是说,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1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也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第二发光结构组21-12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1、第二发光结构组21-23错位排列,也就是说,第二发光结构组21-12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第二发光结构组21-12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3也共用一个发光结构110。其余以此类推,在此不作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可以使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子开口间隙220;第六间隙部223位于第二发光结构组中两列发光结构之间,第四间隙部221和第五间隙部22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发光结构组之间。示例性地,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21-12、21-21、21-22以及21-23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子开口间隙220。以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为例,第六间隙部223位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中两列发光结构之间,第四间隙部221位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1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之间,第五间隙部222位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3之间。其余依次类推,在此不作赘述。这样针对共用同一列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列行,可以使这两个结构列中设置的第二子开口间隙220错位排列。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同一结构行中,可以使相邻两个第一发光结构组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六间隙部223。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在第一个结构行中,可以使第一发光结构组11-11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六间隙部223。以及使第一发光结构组11-12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13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第六间隙部223。在第二个结构行中,可以使第一发光结构组11-21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与第一发光结构组11-22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21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六间隙部223。其余依次类推,在此不作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同一结构列中,可以使相邻两个第二发光结构组对应的第二子开口间隙22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间隙部211。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在第一个结构列中,可以使第二发光结构组21-11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间隙部211。在第二个结构列中,可以使第二发光结构组21-21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间隙部211。以及使第二发光结构组21-22与第二发光结构组21-23之间也设置有一个第一间隙部211。其余依次类推,在此不作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可以使第一子开口间隙210和第二子开口间隙220重复且均匀分布,以使提高显示均一性。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拉伸显示区b2还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间隙310;第二开口间隙310位于靠近拉伸显示区b2边缘的发光结构110面向过渡区b3的一侧。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二开口间隙310包括沿第一方向f1延伸的第七间隙部311和沿第二方向f2延伸的第八间隙部312。这样可以通过第二开口间隙310将发光结构110与过渡区b3进行间隔开,从而避免应力通过过渡区b3对第一区域bb造成影响。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开口间隙310也设置为柔性基板100中的镂空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构图工艺将柔性基板100中对应第二开口间隙310的区域进行去除,或者也可以使采用激光切割工艺将柔性基板100中对应第二开口间隙310的区域进行去除。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方向f1可以为子像素的行方向,第二方向f2可以为子像素的列方向。或者,第一方向f1也可以为子像素的列方向,第二方向f2可以为子像素的行方向。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第一区域bb中还设置有位于柔性基板100上的阻隔部和薄膜封装层。该阻隔部在柔性基板100的正投影包围发光结构110和柔性桥接部120。并且,薄膜封装层在柔性基板100的正投影所围成的区域覆盖发光结构110中第二像素单元px2和柔性桥接部120中的信号线以及覆盖阻隔部在柔性基板100的正投影。这样可以通过对发光结构110进行封装。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拉伸非显示区b1可以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三开口间隙320,并且,至少部分第三开口间隙320延伸至柔性基板100的边缘。示例性地,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可以使部分第三开口间隙320不延伸至柔性基板100的边缘,而是设置在拉伸非显示区b1内的柔性基板100中。以及使其余第三开口间隙320延伸至柔性基板100的边缘,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应力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三开口间隙320也设置为柔性基板100中的镂空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构图工艺将柔性基板100中对应第三开口间隙320的区域进行去除,或者也可以使采用激光切割工艺将柔性基板100中对应第三开口间隙320的区域进行去除。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可以使部分第三开口间隙320和第一开口间隙200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这样可以根据拉伸显示区b2中的第一开口间隙200的排列方式设置该部分的第三开口间隙320,从而可以降低工艺设置难度。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针对除上述部分第三开口间隙320之外的其余第三开口间隙320,可以使该其余第三开口间隙320和第二开口间隙310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由于拉伸非显示区b1的空间有限,因此并不能采用第一开口间隙200设置分布均匀,因此通过结合拉伸显示区b2中的第二开口间隙的排列方式设置该其余部分的第三开口间隙320,从而不仅可以降低工艺设置难度,还可以使拉伸非显示区b1中的间隙分布均匀,进一步降低应力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第二区域aa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单元px2,第二像素单元px2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其中,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包括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其中,第一颜色子像素010被配置为发第一颜色的光,第二颜色子像素021、022被配置为发第二颜色的光,第三颜色子像素030被配置为发第三颜色的光。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以及第三颜色可以从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中进行选取。例如,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蓝色。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上述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还可为其他颜色。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qled)等电致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低能耗等优点,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可以是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以及第三颜色子像素可以分别包括电致发光二极管以及用于驱动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其中,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进一步地,电致发光二极管可以为oled,这样可以使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设置为oled显示面板。或者,电致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qled,这样可以使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设置为qled显示面板。并且,在oled显示面板中,驱动电路内通常设置有用于产生驱动oled发光的工作电流的驱动晶体管,用于稳定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压的存储电容,用于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扫描控制晶体管,用于控制oled发光的发光控制晶体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驱动电路还包括其他晶体管,并且该驱动电路的结构可以与相关技术中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多个第二像素单元px2沿第一方向f1排列形成像素单元行,像素单元行沿第二方向f2排列,且相邻两个像素单元行中的第二像素单元px2错位排列。并且,第奇数行的第二像素单元px2和第偶数行的第二像素单元px2错位排列,以及第奇数行的第二像素单元px2沿第二方向f2对齐。第偶数行的第二像素单元px2沿第二方向f2对齐。示例性地,相邻两个像素单元行中的第二像素单元px2相差1/2个第二像素单元px2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一个第二像素单元px2的尺寸可以为:第一方向f1上相邻两个第二像素单元px2中的相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上述的一个第二像素单元px2的尺寸可以为:第一方向f1上相邻两个第二像素单元px2中的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或者,例如,相邻像素单元行中的第二像素单元px2沿第二方向f2是彼此错开的,也就是说,相邻的像素单元行中的相邻的第二像素单元px2沿第一方向f1有一定的偏移量。因此,相邻像素单元行中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f2上并不是对齐的。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拉伸显示区b2中的第一像素单元px1可以阵列排布。并且,第一像素单元px1也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第二颜色子像素02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这样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实现彩色显示。示例性地,可以使第一区域bb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小于第二区域aa内的像素分布密度。需要说明的是,像素分布密度指的可以是在单位面积中均匀设置的像素的个数。单位面积中设置的像素个数多,则像素分布密度大,分辨率高。反之,单位面积中设置的像素个数少,则像素分布密度小,分辨率低。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1可以大致等于两个第二像素单元px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或者,也可以使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1大于两个第二像素单元px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沿第二方向f2上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2可以大致等于四个第二像素单元px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或者,也可以使沿第二方向f2上相邻两个发光结构1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w2大于四个第二像素单元px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可以使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同行设置,第二颜色子像素020位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所在行的相邻行。这样可以使第二颜色子像素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错行设置。进一步地,可以使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沿第一方向f1依次排列。例如,可以沿f1的箭头的方向依次排列。当然,本公开包括但不限于此。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中心在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中心与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中心与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中心之间。例如,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位于第一行中,第二颜色子像素020位于第二行中。这样可以使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的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第二颜色子像素02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中心连线大致构成一个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中心是指子像素的发光区域的中心。以oled显示面板为例,oled显示面板中一般还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限定了子像素中oled的出光区域,因此,在显示时开口限定的oled的出光区域为该子像素的发光区域。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也可以使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二颜色子像素020同列设置,第三颜色子像素030位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二颜色子像素所在列的相邻列。这样可以使第三颜色子像素030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错行设置。进一步地,可以使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二颜色子像素020沿第二方向f2依次排列。例如,沿f2的箭头的方向依次排列。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可以使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中心在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中心与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中心与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中心之间。例如,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第一颜色子像素010和第二颜色子像素020位于第一列中,第三颜色子像素030位于第二列中。这样可以使同一第一像素单元px1中的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第二颜色子像素02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中心连线大致构成一个三角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以及图10所示,第一像素单元px1中,可以使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以及使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示例性地,如图5至图8所示,可以使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0所示,也可以使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示例性地,可以根据蓝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红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红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绿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的实施方式进行设置第一像素单元px1。或者,也可以根据蓝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红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红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绿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的实施方式进行设置第一像素单元px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子像素的发光区域所占用的面积作为发光面积。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以及图10所示,第一区域bb内,可以使每个第一像素单元px1内的子像素的排列结构相同,这样可以便于工艺构图。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过渡区b3也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像素单元px3;且第三像素单元px3也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第二颜色子像素020和第三颜色子像素030。并且,过渡区b3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小于第二区域aa内的像素分布密度,且过渡区b3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大于或大致等于拉伸显示区b2内的像素分布密度。通过设置过渡区b3,可以使第二区域aa的亮度经过渡区b3过渡到拉伸显示区b2,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区域bb靠近第二区域aa的边界出现暗纹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过渡区b3内,可以使第二像素单元px2内的子像素与第一像素单元px1内的子像素的排列结构相同。这样可以进一步便于工艺构图。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可以使第一区域bb内的子像素与第二区域aa内的部分子像素位于同一行。这样相当于第一区域bb内的子像素和第二区域aa内的子像素在行方向上是对应的,不是错行设或错列设置。这样在制作时,相当于将原本在整个显示区域内规则排列的子像素掩膜中,将第二区域aa内的部分子像素去掉,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实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拉伸显示区b2内的子像素与第二区域aa内的部分子像素位于同一列。这样相当于第一区域bb内的子像素和第二区域aa内的子像素在列方向上是对应的,不是错行设或错列设置。这样在制作时,相当于将原本在整个显示区域内规则排列的子像素掩膜中,将第二区域aa内的部分子像素去掉,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实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大于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大于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拉伸显示区b2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大于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与图11所示,可以使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第二区域aa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二区域aa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010的发光面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与图11所示,可以使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第二区域aa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二区域aa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020的发光面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与图11所示,可以使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大致等于第二区域aa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或者,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过渡区b3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二区域aa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030的发光面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oled显示面板中,通常采用数据线传输数据信号,采用扫描线向扫描控制晶体管传输栅极扫描信号,以驱动扫描控制晶体管输入数据信号。以及通常采用发光控制信号线向发光控制晶体管传输发光控制信号以驱动发光控制晶体管控制oled发光。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区域bb还可以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ga1;其中,第一区域bb中位于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一条第一扫描线ga1,该第一扫描线ga1与对应的子像素中的扫描控制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用于向扫描控制晶体管传输控制其导通或截止的信号。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一扫描线ga1设置在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发光结构110以及沿第一方向f1排列的发光结构110之间的柔性桥接部120中。当然,本公开包括但不限于此。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线、发光控制信号线以及其他在oled显示面板需要设置的信号线,可以分别通过发光结构110以及发光结构110之间的柔性桥接部120进行延伸设置。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过渡区b3还可以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各第一扫描线ga1电连接,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扫描线ga1。由于过渡区b3中的像素分布密度小于第二区域aa中的像素分布密度,这样可以使过渡区b3扇出不设置第二像素单元px2的空白区域。通过在该空白区域中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降低非显示区的占用面积。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区域aa包括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第一常规区a1和第二常规区a2;其中,第一常规区a1和第一区域bb沿第一方向f1排列。示例性地,如图4与图11所示,第一区域bb为柔性基板100四个顶角所在的区域,以柔性基板100左上角处的顶角所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bb-1,柔性基板100右上角处的顶角所在的区域为第一区域bb-2为例。第一常规区a1位于第一区域bb-1和第一区域bb-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区域bb-1和第一区域bb-2被第一常规区a1间隔开。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13所示,第一常规区a1可以包括多条第二扫描线ga2;其中,一行第二像素单元px2电连接一条第二扫描线ga2;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还与各第二扫描线ga2电连接,且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还用于驱动第二扫描线ga2。示例性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移位寄存器;其中,一个移位寄存器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a2电连接,部分移位寄存器中的一个移位寄存器与一条第一扫描线ga1电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同一驱动,针对第一区域bb-1、bb-2和第一常规区a1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a1和第二扫描线ga2,第一扫描线ga1和第二扫描线ga2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同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这样可以统一驱动一行中的子像素。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区域bb-1中设置有第一栅极驱动电路410-1,第一区域bb-2中设置有第一栅极驱动电路410-2。针对第一区域bb-1、bb-2和第一常规区a1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a1和第二扫描线ga2,第一扫描线ga1和第二扫描线ga2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410-1和410-2中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双边区域。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常规区a2可以包括多条第三扫描线ga3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42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420包括级联的多个移位寄存器;其中,一个移位寄存器与一条第三扫描线ga3电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两个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并且一条第三扫描线与这两个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双边驱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该曲面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曲面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曲面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曲面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通过使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从而可以使柔性基板分区域进行设计。其中,第一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发光结构和多个柔性桥接部,由于柔性桥接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以及相邻两个发光结构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柔性桥接部连接,这样可以将发光结构相互连接。并且,通过使相邻两个发光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间隙,可以使发光结构之间设置为镂空结构。这样在第一区域发生弯曲出现应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开口间隙将应力进行释放,以减小应力作用。这样在将显示面板与3d封装基板贴合后,可以降低应力作用,以及实现四面曲立体显示形态。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

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

多个发光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具有第一开口间隙;

多个柔性桥接部,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柔性桥接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柔性基板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且所述柔性基板的顶角为弧形角;

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柔性基板的四个顶角中的至少一个顶角所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具有:拉伸非显示区、拉伸显示区以及过渡区;其中,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拉伸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拉伸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拉伸显示区远离所述过渡区一侧;

所述拉伸显示区具有所述多个发光结构和所述多个柔性桥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拉伸显示区中的发光结构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开口间隙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开口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子开口间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部和第三间隙部;

以每相邻两行发光结构为一个结构行;同一所述结构行中,以相邻两列的发光结构为一个第一发光结构组;并且,共用同一行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行中,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错位排列;

一个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子开口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部位于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中两行发光结构之间,所述第二间隙部和所述第三间隙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间隙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开口间隙;其中,所述第二子开口间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间隙部和第五间隙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六间隙部;

以每相邻两列发光结构为一个结构列;同一所述结构列中,以相邻两行的发光结构为一个第二发光结构组;并且,共用同一列发光结构的两个结构列中,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错位排列;

一个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子开口间隙;所述第六间隙部位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中两列发光结构之间,所述第四间隙部和所述第五间隙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同一所述结构行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结构组对应的第一子开口间隙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六间隙部;

同一所述结构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发光结构组对应的第二子开口间隙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间隙部。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拉伸显示区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开口间隙;所述第二开口间隙位于靠近所述拉伸显示区边缘的发光结构面向所述过渡区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间隙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七间隙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八间隙部。

9.如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拉伸非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三开口间隙;

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开口间隙延伸至所述柔性基板的边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部分所述第三开口间隙和所述第一开口间隙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

其余所述第三开口间隙和所述第二开口间隙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

11.如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对包括两个第二颜色子像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沿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大致等于两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沿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大致等于四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同行设置,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所在行的相邻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同列设置,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所在列的相邻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中心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以及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20.如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的排列结构相同。

21.如权利要求11-2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过渡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像素单元;且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所述过渡区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像素分布密度,且所述过渡区内的像素分布密度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像素分布密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过渡区内,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的子像素的排列结构相同。

23.如权利要求11-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子像素位于同一行。

24.如权利要求12-2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部分子像素位于同一列。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还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位于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

所述过渡区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各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扫描线。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常规区和第二常规区;其中,所述第一常规区和所述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常规区包括多条第二扫描线;其中,一行第二像素单元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且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还与各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扫描线。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针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常规区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中的同一移位寄存器电连接。

28.如权利要求3-2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拉伸显示区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一个第一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一个第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所述过渡区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或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一个第三颜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30.如权利要求11-2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中,相邻两行中的第二像素单元错位排列。

31.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3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发光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具有第一开口间隙;多个柔性桥接部,相邻两个所述发光结构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柔性桥接部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韩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