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拼接屏在逐步向极窄拼缝的方向发展,从最初的5.9mm宽拼缝,到现如今的3.9mm窄拼缝,再到即将问世的0.99mm极窄拼缝,每一次拼缝的缩小都意味着显示模组中支撑保护结构的一次革新。由于拼接屏之间拼缝的减小,使得显示模组中支撑保护结构的设计余量被压缩。
图1为现有技术拼接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拼接屏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01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02、中框04、导电泡棉05、驱动电路板06及前框07,中框04位于背板02与显示面板01之间,中框04上设有朝显示面板01延伸的条形安装槽,背板02的端部插入该条形安装槽内实现两者的连接,中框04与背板02围成混光区03,导电泡棉05分别与背板02的外侧、驱动电路板06粘结,前框07安装在中框04、驱动电路板06的外侧,且前框07的折边扣合在显示面板01的上表面。
由于前框07安装在中框04和驱动电路板06的外侧,通过前框07对驱动电路板06进行保护,在拼接显示屏时,扣合在显示面板01上表面的前框07折边形成较宽的拼缝,导致现有显示模组的布置方案仅适用于5.9mm或3.9mm拼缝的显示模组设计,不能满足现有极窄拼缝的拼接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布置方案无法满足极窄拼缝的拼接屏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为平板形;中框,所述中框安装在所述背板的边沿处,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围成混光区,所述中框远离所述混光区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安装结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且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胶层,所述胶层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沿、所述中框远离所述混光区的侧面粘结。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电泡棉,所述导电泡棉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且与两者均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中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弯折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电路板卡接在所述安装腔内;卡爪,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卡爪配合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卡孔为圆形卡孔,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卡孔与所述限位件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有多个,所述中框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卡孔,多个所述第一卡孔沿所述中框的边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在远离所述混光区一侧具有开口,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盖合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且与所述中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胶层为导电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壁厚的取值范围为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2.0~3.0mm。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屏,显示模组包括背板、中框、安装结构、驱动电路板、显示面板及胶层,其布置方案为:背板为平板形,中框安装在背板的边沿处,中框与背板围成混光区,中框远离混光区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驱动电路板通过安装结构固定在容纳腔内,胶层沿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分别与显示面板的边沿、中框远离混光区的一侧表面粘结,实现显示面板和中框进一步固定、同时将两者的外侧面封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布置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中胶层替换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边沿处的前框,平板形的背板与中框的一侧边沿连接,故在不增加当前显示模组边沿支撑结构的厚度以及保证各方面设计功能(如结构强度)基础上,中框与胶层之间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形成上述容纳腔,驱动电路板能够安装在该容纳腔内,而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显示屏进行拼接时,由于显示面板的边沿处仅粘结有胶层、且显示面板的上表面无遮挡,故显示屏能够形成极窄的拼缝;并且由于驱动电路板通过安装结构固定在容纳腔内,驱动电路板与中框的连接强度较高,能够对驱动电路板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从而降低驱动电路板在组装和运输中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拼接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中导电泡棉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中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模组中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照图2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2,背光模组2包括背板21、中框23、驱动电路板25、胶层26及安装结构27,背板21为平板形,中框23安装在背板21的边沿处,中框23与背板21围成混光区22,中框23远离混光区22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230,驱动电路板25通过安装结构27固定在容纳腔230内,显示面板1安装在中框23上、且与驱动电路板25电连接,胶层26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分别与显示面板1的边沿、中框23远离混光区22的侧面粘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2,背光模组2包括背板21、中框23、驱动电路板25、胶层26及安装结构27,其布置方案为:背板21为平板形,中框23安装在背板21的边沿处,中框23与背板21围成混光区22,中框23远离混光区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230,驱动电路板25通过安装结构27固定在容纳腔230内,胶层26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分别与显示面板1的边沿、中框23远离混光区22的一侧表面粘结,实现显示面板1和中框23进一步固定、同时将两者的外侧面封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布置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中胶层26替换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1边沿处的前框,平板形的背板21与中框23的一侧边沿连接,故在不增加当前显示模组边沿支撑结构的厚度以及保证各方面设计功能(如结构强度)基础上,中框23与胶层26之间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形成上述容纳腔230,驱动电路板25能够安装在该容纳腔230内,而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显示屏进行拼接时,由于显示面板1的边沿处仅粘结有胶层26、且显示面板1的上表面无遮挡,故显示屏能够形成极窄的拼缝;并且由于驱动电路板25通过安装结构27固定在容纳腔230内,驱动电路板25与中框23的连接强度较高,能够对驱动电路板25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从而降低驱动电路板25在组装和运输中的不良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导电泡棉24,导电泡棉24位于驱动电路板25与容纳腔230的内壁之间、且导电泡棉24与驱动电路板25、容纳腔230的内壁均贴合,导电泡棉24可将驱动电路板25的静电导至中框23,再到背板21,然后通过整机的背板21的接地线路进行释放,实现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防护)。
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在中框23的容纳腔230内壁上直接形成安装结构27,安装结构27用于固定驱动电路板25,即中框23与安装结构27一体成型制造,简化显示模组100的组装操作。在本发明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安装结构27可拆卸安装在中框23容纳腔230内,若这种方案中的安装结构27在拆装驱动电路板25发生损坏,仅需更换安装结构27,而不需更换整个中框23,维修成本低。
可选地,上述安装结构27的方案有多种,例如,参照图4、图5、图7和图8,上述中框23上开设有第一卡孔,安装结构27包括安装板271和卡爪272,安装板271弯折形成安装腔2710,驱动电路板25卡接在该安装腔2710内;卡爪272设置在安装板271的外侧,第一卡孔与卡爪272配合卡接,即驱动电路板25卡接在安装板271形成的安装腔2710内,安装板271通过卡爪272与第一卡孔的配合,实现与中框23的连接,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廉,且安装操作较简单,并且安装板271能够对驱动电路板25形成有效的保护。又如,上述安装结构27包括多个安装板271拼接形成的安装卡槽,驱动电路板25卡接在安装腔2710内,多个安装板271中靠近中框23的安装腔2710内壁的一个与中框2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安装结构27与中框23的连接强度较高。当然,上述安装板271形成安装腔2710的形式也可替换为多个安装板271相互粘结;上述卡爪272也可设置在中框23的安装腔2710内,相应地,第一卡孔开设在安装板271上。
可选地,上述卡爪272的结构有多种,如上述卡爪272为两个弹性臂组成的u形卡爪272,第一卡孔为一字形;或者上述卡爪272的截面为圆形,相应地,第一卡孔为圆形卡孔。对于后者的方案,因卡爪272可沿周向转动,而带动驱动电路板25转动,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7还包括限位柱273,该限位柱273设置在安装板271的外侧,中框23上开设有第二卡孔231,第二卡孔231与限位柱273配合连接,在第一卡孔与卡爪272配合卡接、且第二卡孔231与限位柱273配合连接后,由于第二卡孔231与限位件配合连接,所以限制了卡爪272在第一卡孔内自由转动。
为保证对驱动电路板25的保护强度,当中框23的一个边沿上仅设有一个安装结构27时,需要安装板271形成安装腔2710的长度较长,增加了制作成本和显示模组100的重量。在本发明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7有多个,中框2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孔,多个第一卡孔沿中框23的边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多个第一卡孔与多个安装结构27的配合,不仅保证了驱动电路板25的连接强度,且成本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显示模组100的厚度较薄时,上述中框23无法形成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的方向上满足驱动电路板25的容纳腔230,因此,需要将驱动电路板25安装在安装结构27内,之后再将安装结构27倾斜安装在容纳腔230中。此外,上述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231也可根据中框23的具体结构相应替换为卡槽结构。
考虑到显示模组100的布置方案中胶层26对pcb的保护作用较弱,需要对驱动电路板25进行进一步保护。可选地,上述中框23中形成的容纳腔230为与驱动电路板25和安装结构27适配的容纳腔230,容纳腔230在远离混光区22的一侧的壁面能够直接对驱动电路板25进行保护。可选地,上述容纳腔230在远离混光区22一侧具有开口,显示模组100还包括保护板28,保护板28盖合在容纳腔230的开口上、且与中框23连接,通过保护板28在远离混光区22的一侧对驱动电路板25进行保护,驱动电路板25与显示面板1通过柔性电路板3连接,在组装完背板21、中框23后,安装结构27从容纳腔230的开口进入容纳腔230内进行安装、以及驱动电路板25从开口进入容纳腔230与安装结构27连接,其操作空间均较大。
可选地,上述胶层26可采用绝缘胶层,也可采用导电胶层。由于导电胶层能够将显示面板1上的静电经中框23、或保护板28和中框23传递至背板21上,最终通过整机的接地线路进行释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静电能力。具体地,导电胶层为导电胶带。
基于上述实施例,上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紧固件4,背板21通过紧固件4与中框23连接,如图6所示,不仅背板21与中框23之间的连接强度高,而且在中框23内预留的与紧固件4配合的安装孔不会占用较大的面积,能够使中框23形成较大的容纳腔230,保证驱动电路板25的安装。同理,保护板28也采用紧固件4与中框23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具体地,上述紧固件4均可为螺钉。
基于上述实施例,背光模组2还包括限位结构29,该限位结构29安装在容纳腔2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能够限制驱动电路板25沿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可选地,该限位结构29可采用限位柱或限位挡条。
根据现有极窄拼缝的安装需求,需要对安装结构27的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当安装板271的壁厚d过厚时,会导致驱动电路板25的拆装不便;当安装板271的壁厚d过薄时,安装结构27对驱动电路板25的卡接强度较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板271的壁厚d的取值范围为1.0~1.5mm,如图8所示,既可保证安装结构27对驱动电路板25的卡接强度,而且驱动电路板25的拆装较方便。
同理,若限位柱273的高度h过高,会导致安装结构27的拆装不便;若限位柱273的高度h过低,会导致安装结构27与中框23的卡接强度较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柱273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2.0~3.0mm,如图7所示,既可保证安装结构27与中框23的卡接强度,而且安装结构27的拆装较方便。
可选地,上述安装结构27可采用金属材料或注塑材料制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27采用注塑材料制作,价格便宜、重量较轻且弹性较好。具体地,上述安装结构27可采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s(generalpurposepolystyrene,聚苯乙烯系塑料)及paam(polyacrylamide,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安装结构27的颜色为黑色或白色。此外,上述中框23和保护板28可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显示屏,包括上述技术方案的显示模组100。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中采用的显示模组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模组100的结构相同,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能够获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为平板形;
中框,所述中框安装在所述背板的边沿处,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围成混光区,所述中框远离所述混光区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
安装结构;
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安装在所述中框上、且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胶层,所述胶层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沿、所述中框远离所述混光区的侧面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泡棉,所述导电泡棉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且与两者均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中框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弯折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电路板卡接在所述安装腔内;
卡爪,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卡爪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卡孔为圆形卡孔,所述中框上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卡孔与所述限位件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有多个,所述中框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卡孔,多个所述第一卡孔沿所述中框的边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在远离所述混光区一侧具有开口,还包括:
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盖合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且与所述中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为导电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壁厚的取值范围为1.0~1.5mm,所述限位柱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2.0~3.0mm。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