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及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8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领域,涉及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及应用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的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在医药检测、环境分析及食品检测等领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待测分析物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反应信号转化成可分析测量的电信号,从而对待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该类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样本量少,准确度高、制作成本低以及能用于实时检测等特点,但目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测试血样中分析物浓度时很容易受到血液红细胞压积的影响,从而对测试分析物浓度结果造成干扰。现有的红细胞压积测试方法多是利用血液流速法、电导法或阻抗法,并对分析物浓度进行校正。这些方法受传感器印刷电极稳定性、亲水层薄膜材料性质的影响较大,所以发展新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手段的灵敏度、准确性,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及应用该校正方法的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消除血液红细胞压积对分析物浓度测量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血样的血液样本参数;s2,测量红细胞压积:根据血液样本参数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检测血样中的红细胞压积(hct%);s3,测量初始分析物浓度值c初;s4,分析物浓度校正:利用测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和测得的初始分析物浓度值c初,计算出分析物最终校正后分析物浓度值c终。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用测定的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利用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换算得到血液中当前的红细胞压积(hct%),对测定的分析物含量进行校正。进一步的,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获得不同红细胞压积血液样本的标准红细胞压积;s2.2,将标准红细胞压积值血液样本换算成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s2.3,获得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s2.4,建立血红素浓度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s2.5,将血红素浓度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换算成红细胞压积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作为优选的,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电流(i)的相关性方程为hct%=a*x(i) b;其中a范围是0至 0.2,b范围是0至 0.2。更为优选的,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电流(i)的相关性方程为hct%=c*in(i) d;其中c范围是0至 1,d范围是0至 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用测定的血样中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利用红细胞压积(hct%)与红细胞阻抗相角的相关性曲线,换算得到血液中当前的红细胞压积(hct%),对测定的分析物含量进行校正。进一步的,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性曲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0,测试标准的不同红细胞压积血液样本中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s210,建立不同红细胞压积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曲线。作为优选的,红细胞压积(hct%)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方程为hct%=e*tanφ^2 f*tanφ g;其中e范围是-0.01至0,f范围是-0.01至 0.01,g范围是0至0.1。作为优选的,计算分析物最终校正分析物浓度值c终的方程为:c终=c初(k3 k1*hct%)/(1 k2*hct%);其中k1范围是-1至 1,k2范围是-1至 1,k3范围是-2至 2。更为优选的,计算分析物最终校正分析物浓度值c终的方程为:c终=k5*c初/(1 k4*hct%)其中k4范围是-1至 1,k5范围是0至 2。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带红细胞压积校正的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将以上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中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参数的相关性曲线编程输入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及带红细胞压积校正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血液的血红素浓度对应电流值来确定血液红细胞压积,或者,通过血液的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来确定血液红细胞压积。再通过测定的分析物浓度校正方程进行校正,计算出最终分析物的校正浓度值。该方法简单易行,干扰因素少,测试准确,能有效消除血液红细胞压积对分析物浓度测定的影响,提高结果准确性、灵敏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带红细胞压积校正的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传感器中红细胞压积测量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传感器中红细胞压积与和血红素换算关系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计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与实测标准的血液红细胞压积的线性相关性曲线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1中红细胞压积校正分析物浓度前后结果对比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2中红细胞压积校正分析物浓度前后结果对比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3中红细胞压积校正分析物浓度前后结果对比图。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带红细胞压积校正的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不同红细胞压积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曲线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计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与实测标准的血液红细胞压积的线性相关性曲线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红细胞压积校正血糖浓度前后结果对比图。其中,1、电极输出端;2、电极输出端;3、电极输出端;4、电极输出端;5、电极输出端;6、反应电极;7、反应电极;8、对电极;9、第一通道(第一试剂层);10、第二通道(第二试剂层);11、绝缘层;12、亲水层;13、基底层;14、待测液入口;15、气孔;16导电线路。31、电极输出端;32、电极输出端;33、电极输出端;34、电极输出端;35、电极输出端;36导电线路;37、反应电极;38、第一辅助电极;39、工作电极;310、第二辅助电极;311、绝缘层;312、基底层;313、试剂层;314、亲水薄膜层,315、待测液入口;316、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方案,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明确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参数的曲线方程被编程输入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起使用的测试仪器内。图1为本实施例的带红细胞压积校正的双通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基底层13,设置在基底层13上的导电层,以及导电层上方的绝缘层11。导电层上端包括电极输出端1~5,导电层下端包括第一工作电极6和第二工作电极7,以及第一工作电极6和第二工作电极7共用的对电极8。第一工作电极6、第二工作电极7、对电极8与电极输出端1~5之间连接有导电线路16。第一工作电极6和对电极8构成第一电极组,第二工作电极7和对电极8构成第二电极组。绝缘层11覆盖检测电极组接脚以上的部分,并且根据导电层电极排列方式设置倒y型的两个反应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9(第一试剂层)、第二通道10(第二试剂层)。反应通道内设置亲水层12。亲水层12的前端设置有待测液入口14;反应通道后端亲水层12上分别设有气孔15。利用本实施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测量血红素浓度的方法,测试条件为:分别施加在第一反应通道和第二反应通道介于0.2至1伏的恒电位条件下进行反应;第一试剂层9中缓冲溶液用于使ph值维持在6至8的范围,第二试剂层10中缓冲溶液用于使ph值维持在5至8的范围。第一试剂层9包括溶血剂,第一电子媒介体,第一稳定剂;第二试剂层10包括表面活性剂、第二电子媒介体、酶、第二稳定剂。第一电子媒介体包括铁氰化钾、二茂铁、二甲基二茂铁、二甲酸二茂铁中的一种。第二电子媒介体包括铁氰化钾、三氯六铵合钌、四硫富瓦烯、二茂铁、二甲基二茂铁、二甲酸二茂铁中的一种。第一试剂层中溶血剂包括皂素、十二烷基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曲拉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第二试剂层中表面活性剂包括皂素、十二烷基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曲拉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红细胞压积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s2.1,利用毛细管法或血细胞技术仪法获得不同红细胞压积血液样本的标准红细胞压积值;s2.2,将标准红细胞压积值血液样本换算成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s2.3,获得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s2.4,建立血红素浓度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s2.5,将血红素浓度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换算成红细胞压积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方程可能为hct%=a*in(i) b;其中a范围是大约0至大约 1,b范围是大约0至大约 1。将红细胞压积(hct%)与血红素测试电流值(i)的曲线方程被编程输入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起使用的测试仪器内。s2.6,根据确定的电流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确定检测血样的红细胞压积值(hct%)。利用测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值(hct%)和测得的分析物浓度值c初,计算出分析物最终浓度值c终。计算分析物最终浓度值c终的方程可能为:c终=k2*c初/(1 k1*hct%),其中k1范围是大约-1至大约 1,k2范围是大约0至大约 2。下面用测试血液样本中血糖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实施例1:血液红细胞压积测量方程确定。测试项目主要为全血或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校正方法测试项目主要为全血中的分析物,如葡萄糖、总胆固醇、肌酐、血酮、尿素氮等。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采用:金电极、碳电极、银电极或它们之间任意组合。测试条件为,分别施加在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介于0.2至1伏的恒电位条件下进行反应。第一试剂层中缓冲溶液用于使ph值维持在6至8的范围,第二试剂层中缓冲溶液用于使ph值维持在5至8的范围。测量方法包括毛细管法、血细胞计数仪法。第一试剂层包括溶血剂,电子媒介体,稳定剂等;第二试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电子媒介体、酶、稳定剂等。第一试剂层中电子媒介体包括铁氰化钾、二茂铁、二甲基二茂铁、二甲酸二茂铁等其中一种,第二试剂层中电子媒介体包括铁氰化钾、钌、四硫富瓦烯、二茂铁、二甲基二茂铁、二甲酸二茂铁等其中一种。第一试剂层中溶血剂包括皂素、十二烷基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曲拉通等其中一种或者它们任意组合;第二试剂层中表面活性剂包括皂素、十二烷基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曲拉通等其中一种或者它们任意组合。a1.配制多个相同血糖浓度的血液样本,其中血糖浓度均为300mg/dl,将红细胞压积分别调整为10%、20%、30%、40%、50%、60%、70%。a2.将标准红细胞压积值血液样本换算成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如图3所示。并用血糖传感器测试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响应电流值。如表1所示:hct%血红素浓度(g/l)电流(ua)10%33.31.0420%66.71.4830%1002.0040%133.22.9250%1673.6660%1995.3070%2337.01表1a3.利用表1中的数据,以电流值为x轴,以血液红细胞压积为y轴,进行线性拟合,获得血液(hct%)与电流值(i)的关系方程,即hct%=0.315ln(x) 0.0828(f-1)将测得的电流值(i)代入上述f-1方程,得到计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与实测标准的血液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显示在图4中。如图4所示,其相关性曲线斜率为0.9564,截距为0.0235,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8,说明相关性较好。将a3中的红细胞压积(hct%)与电流(i)的相关性方程(f-1)编程输入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一起使用的仪器内部校准芯片上。实施例2:最终血样中血糖浓度校准函数方程确定b1-1:配制多个血液样本,调整红细胞压积分别为10%、20%、30%、40%、50%、60%、70%,血糖浓度均为110mg/dl,用ysi2300statplus葡萄糖乳酸分析仪进行标定,即cysi=110mg/dl。用不含红细胞压积校正方程的血糖电化学传感器测试血糖浓度c初。如表2所示。表2b1-2:配制多个血液样本,调整红细胞压积分别为10%、20%、30%、40%、50%、60%、70%,血糖浓度均为300mg/dl,用ysi2300statplus葡萄糖乳酸分析仪进行标定,即cysi=300mg/dl。用不含红细胞压积校正方程的血糖电化学传感器测试血糖浓度c初。如表3所示。hct%c初(mg/dl)10%44020%40230%34740%29450%25260%19670%172表3b1-3:配制多个血液样本,调整红细胞压积分别为10%、20%、30%、40%、50%、60%、70%,血糖浓度均为500mg/dl,用ysi2300statplus葡萄糖乳酸分析仪进行标定,即cysi=500mg/dl。用不含红细胞压积校正方程的血糖电化学传感器测试血糖浓度c初。如表4所示。hct%c初(mg/dl)10%69920%67030%57040%49850%42360%33770%261表4利用表2,表3,表4中的初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最终分析物浓度的校正函数为:c终=0.61*c初/(1-0.97*hct%)(f-2)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血糖浓度校正方程(f-2)进行编程并输入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起使用的仪器内部芯片上。图5,图6,图7为红细胞压积校正前后三个不同血糖浓度对比图,如图5,图6,图7所示,红细胞压积校正前,测得的血糖浓度与ysi测量值偏差较大,红细胞压积较正后的血糖浓度与ysi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测量和校正方法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测试血液分析物浓度时不会受到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以下实施例用测定的血样中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利用红细胞压积(hct%)与红细胞阻抗相角的相关性曲线,换算得到血液中当前的红细胞压积(hct%),对测定的分析物含量进行校正。如图8所述,为本实施例的测量血液阻抗相角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基底层312,基底层312上的导电层,以及导电层上方的设置的绝缘层311。导电层一端包括5个电极输出端31~35,导电层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辅助电极39、工作电极38、反应电极37、第二辅助电极310,反应电极37、第一辅助电极39、工作电极38、第二辅助电极310与电极输出端31~35之间连接有导电线路36,基底层下端的反应通道上设有亲水薄膜层314,亲水薄膜层314的下端设置有待测液入口315;亲水薄膜层314上端设有气孔316,反应电极37与第二辅助电极310上设有试剂层313。试剂层313中缓冲溶液使ph值维持在6至8的范围。试剂层313包括表面活性剂、电子媒介体、酶、稳定剂。电子媒介体包括铁氰化钾、钌、四硫富瓦烯、二茂铁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包括皂素、十二烷基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曲拉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反应电极、辅助电极采用银电极中。本实施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测量血液阻抗相角的方法,测量条件为:施加在反应电极7与第二辅助电极10介于0.2-1.0v的恒电位条件下进行反应;施加在反应电极7与第二辅助电极10交流电压信号的交流阻抗幅值为0.1-0.4v,频率为100-20000hz。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性曲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0,用毛细管法或血细胞计数仪法测试标准的不同红细胞压积血液样本中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s210,建立不同红细胞压积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曲线;s220,根据预先确定的阻抗相角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确定检测血样的红细胞压积值(hct%)。红细胞压积(hct%)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方程为hct%=e*tanφ^2 f*tanφ g;其中e范围是-0.01至0,f范围是-0.01至 0.01,g范围是0至0.1。实施例3:血液红细胞压积测量方程确定。测试项目主要为全血或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校正方法测试项目主要为全血中的分析物,如葡萄糖、总胆固醇、肌酐、血酮、尿酸等。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采用:金电极、碳电极、银电极或它们之间任意组合。测试条件为,施加在第二电极组介于0.2-1.0v的恒电位条件下进行反应。施加在第一电极组交流电压信号的交流阻抗幅值为0.1-0.4v,频率为100-20000hz。第二试剂层中缓冲溶液用于使ph值维持在6至8的范围。测量方法包括毛细管法、血细胞计数仪法等。第二试剂层包括表面活性剂、电子媒介体、酶、稳定剂等;其中,电子媒介体包括铁氰化钾、三氯六铵合钌、四硫富瓦烯、二茂铁等其中一种;表面活性剂包括皂素、十二烷基硫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曲拉通等其中一种或者它们任意组合。a1.配制多个相同血糖浓度的血液样本,其中血糖浓度均为110mg/dl,将红细胞压积分别调整为10%、20%、30%、40%、50%、60%、70%。a2.用血糖传感器测试不同红细胞压积值(hct%)血液样本阻抗相角值φ。如表5所示:hct%阻抗相角值φ(°)tanφ10%74.53.1620%72.63.1930%71.42.9842%68.72.5650%63.42.0060%56.71.5270%45.91.03表5a3.用表5中的数据,以红细胞阻抗相角正切值tanφ为x轴,以血液红细胞压积为y轴,进行线性拟合,如图9,获得血液(hct%)与阻抗相角tanφ的关系方程,即:hct%=-0.0334*tanφ^2-0.0724*tanφ 0.8019(f-3)将测得的阻抗相角tanφ代入上述f-3方程,得到计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与实测标准的血液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显示在图10中。如图10所示,其相关性曲线斜率为0.9924,截距为0.0028,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16,说明相关性较好。将a3中的红细胞压积(hct%)与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方程(f-1)编程输入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一起使用的仪器内部校准芯片上。实施例4:最终血样中血糖浓度校准函数方程确定。b1-1:配制多个血液样本,调整红细胞压积分别为10%、20%、30%、40%、50%、60%、70%,血糖浓度均为110mg/dl,用ysi2300statplus葡萄糖乳酸分析仪进行标定,即cysi=110mg/dl。用不含红细胞压积校正方程的血糖电化学传感器测试血糖浓度c初。如表6所示:hct%c初(mg/dl)10%15920%14330%13340%11150%9560%7570%60表6利用表6中的初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最终分析物浓度的校正函数为:c终=0.59*c初/(1-0.99*hct%)(f-4)将实施例4中得到的血糖浓度校正方程(f-4)进行编程并输入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起使用的仪器内部芯片上。图11为红细胞压积校正前后血糖浓度对比图,如图11所示,红细胞压积校正前,测得的血糖浓度与ysi测量值偏差较大,红细胞压积较正后的血糖浓度与ysi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测量和校正方法的电化学血糖试纸条,在测试血液血糖浓度时不会受到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血样的血液样本参数;

s2,测量红细胞压积:根据血液样本参数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检测血样中的红细胞压积(hct%);

s3,测量初始分析物浓度值c初;

s4,分析物浓度校正:利用测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和测得的初始分析物浓度值c初,计算出分析物最终校正后分析物浓度值c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测定的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利用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换算得到血液中当前的红细胞压积(hct%),对测定的分析物含量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获得不同红细胞压积血液样本的标准红细胞压积;

s2.2,将标准红细胞压积值血液样本换算成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

s2.3,获得不同血红素浓度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

s2.4,建立血红素浓度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

s2.5,将血红素浓度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换算成红细胞压积与血液样本响应电流(i)的相关性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电流(i)的相关性方程为:

hct%=a*x(i) b;其中a范围是0至 0.2,b范围是0至 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电流(i)的相关性方程为:

hct%=c*in(i) d;其中c范围是0至 1,d范围是0至 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测试标准的不同红细胞压积血液样本中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建立不同红细胞压积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曲线;用测定的血样中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利用红细胞压积(hct%)与红细胞阻抗相角的相关性曲线,换算得到血液中当前的红细胞压积(hct%),对测定的分析物含量进行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红细胞压积(hct%)与红细胞阻抗相角(tanφ)的相关性方程为:

hct%=e*tanφ^2 f*tanφ g;其中e范围是-0.01至0,f范围是-0.01至 0.01,g范围是0至0.1。

8.根据权利要求2-17中任一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分析物最终校正分析物浓度值c终的方程为:

c终=c初(k3 k1*hct%)/(1 k2*hct%);其中k1范围是-1至 1,k2范围是-1至 1,k3范围是-2至 2。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所述的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分析物最终校正分析物浓度值c终的方程为:

c终=k5*c初/(1 k4*hct%)其中k4范围是-1至 1,k5范围是0至 2。

10.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被输入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参数相关性曲线编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血样的血液样本参数;S2,测量红细胞压积:根据血液样本参数与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曲线,检测血样中的红细胞压积(HCT%);S3,测量初始分析物浓度值C初;S4,分析物浓度校正:利用测得的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和测得的初始分析物浓度值C初,计算出分析物最终校正后分析物浓度值C终。还公开一种带红细胞压积校正的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将红细胞压积校正方法中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液样本参数相关性曲线编程输入生物传感器测试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血液红细胞压积对分析物浓度测量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危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南京鱼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西藏鱼跃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