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珠棉复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热风复合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风复合机,都是通过手动操作调节两个压料辊来适应不同厚度的珍珠棉,上料时需要人工手动拖放材料通过两个压辊的中间位置,这种调节方式,不仅调节效率低,而且精确度低,不易调整。且现有的热风复合机都是人工送料至复合位,不仅人工成本高,送料效率低,生产操作的安全系数低。

因此,一种全自动调节、调节效率高、调节更精确、可自动送料、送料效率高且安全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全自动调节、调节效率高、调节更精确、可自动送料、送料效率高且安全等特点的高效热风复合机。

一种高效热风复合机,包括机架、压辊座、热风喷出座和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上送料通道和下送料通道,所述压辊座、热风喷出座和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辊座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后侧,所述压辊座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平行设置在所述下压辊上方,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均可上下移动的枢接在所述压辊座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留有可复合珍珠棉的复合通道,所述复合通道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均连通;所述压辊座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上压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可驱动所述下压辊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上压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下压辊传动连接;所述热风喷出座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复合通道前侧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之间;所述自动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将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均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并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不同厚度的珍珠棉在复合时,所述热风喷出座高度保持不变,仅通过启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即可同步调节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上下位置,所述上压辊上移多少,所述下压辊就下移多少,调节效率和精确度都较高;所述热风喷出座采用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上料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后移,复合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前移即可,可防止热风喷出座在上料时烫坏珍珠棉;所述自动送料装置的设置,可自动将珍珠棉传动至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复合通道,免去人工送料,送料效率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辊座上设有上压辊架和下压辊架,所述上压辊枢接在所述上压辊架上,所述下压辊枢接在所述下压辊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和可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上部,所述第一丝杆下端与所述上压辊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上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和可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下部,所述第二丝杆上端与所述下压辊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下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辊座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上压辊转动的第三电机和可驱动所述下压辊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上压辊架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压辊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在所述下压辊架上,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辊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均包括上送料辊、下送料辊、上送料架、下送料架、第三丝杆、可驱动所述第三丝杆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五电机和可驱动所述下送料辊转动的第六电机;所述上送料辊枢接在所述上送料架上;所述下送料辊枢接在所述下送料架上并平行设置在所述上送料辊下方;所述下送料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架下方;所述第三丝杆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架上方,所述第三丝杆的下端与所述上送料架连接;所述第五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架上方,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六电机固定所述下送料架上,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送料辊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前侧,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前侧;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均包括可张紧珍珠棉的张紧件和可调节所述张紧件张紧角度的调节件;所述张紧件枢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张紧件上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开口;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张紧件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张紧件上还设有可对所述开口宽度进行限位调节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张紧件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针辊和第二针辊,所述第一针辊枢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针辊枢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风喷出座上设有多个热风喷出腔体,多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水平排列在所述复合通道前侧,每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内均设有发热件,每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后端均设有热风出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可驱动所述热风喷出座前后移动的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热风喷出座前侧,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喷出座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送料通道下端面上和所述下送料通道上端面上均设有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腔体经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外部冷却水箱连接成水循环回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将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均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并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不同厚度的珍珠棉在复合时,所述热风喷出座高度保持不变,仅通过启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即可同步调节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上下位置,所述上压辊上移多少,所述下压辊就下移多少,调节效率和精确度都较高;所述热风喷出座采用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上料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后移,复合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前移即可,可防止热风喷出座在上料时烫坏珍珠棉;所述自动送料装置的设置,可自动将珍珠棉传动至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复合通道,免去人工送料,送料效率高,在复合材料时,所述送料通道前设置的所述针辊会对材料提前打孔放气,避免复合后的产品出现气泡现象,提高了材料复合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具有全自动调节、调节效率高、调节更精确、可避免珍珠棉烫坏、可自动送料、节省人工成本、送料效率高且操作安全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压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热风喷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上送料通道、下送料通道和冷却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第一针辊和第二针辊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前侧放置有两捆珍珠棉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包括机架1、压辊座2、热风喷出座3和自动送料装置4;所述机架1内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上送料通道101和下送料通道102,所述压辊座2、热风喷出座3和所述自动送料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压辊座2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后侧,所述压辊座2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辊201和下压辊202,所述上压辊201平行设置在所述下压辊202上方,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均可上下移动的枢接在所述压辊座2上,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之间留有可复合珍珠棉的复合通道203,所述复合通道203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均连通;所述压辊座2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上压辊20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04和可驱动所述下压辊20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205,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4和所述上压辊20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和所述下压辊202传动连接。

所述热风喷出座3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复合通道203前侧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之间。

所述自动送料装置4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将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均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并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4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不同厚度的珍珠棉在复合时,所述热风喷出座3高度保持不变,仅通过启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4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即可同步调节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上下位置,所述上压辊201上移多少,所述下压辊202就下移多少,调节效率和精确度都较高;所述热风喷出座3采用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上料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3后移,复合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3前移即可,可防止热风喷出座3在上料时烫坏珍珠棉;所述自动送料装置4的设置,可自动将珍珠棉传动至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之间的复合通道,免去人工送料,送料效率高。

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前端的高度高于其后端的高度,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前端的高度低于其后端的高度。如此设置,便于将经过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内的珍珠棉导向所述复合通道203内,也便于给所述热风喷出座3留出一个锥形的空间,整体配合度更高,珍珠棉复合更平整。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压辊座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压辊座2上设有上压辊架206和下压辊架207,所述上压辊201枢接在所述上压辊架206上,所述下压辊202枢接在所述下压辊架207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4包括第一丝杆2041和可驱动所述第一丝杆2041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一电机2042;所述第一丝杆2041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压辊座2上部,所述第一丝杆2041下端与所述上压辊架206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42设置在所述压辊座2上部,所述第一电机204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204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包括第二丝杆2051和可驱动所述第二丝杆2051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二电机2052;所述第二丝杆2051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压辊座2下部,所述第二丝杆2051上端与所述下压辊架207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52设置在所述压辊座2下部,所述第二电机205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2051传动连接。所述上压辊架206和所述下压辊架207的设置,便于安装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所述第一电机2042和所述第一丝杆2041的设置,便于传动所述上压辊架206上下移动,从而传动所述上压辊20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2052和所述第二丝杆2051的设置,便于传动所述下压辊架207上下移动,从而转动所述下压辊202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4还包括主动轮2043、从动轮2044和同步带2045,所述主动轮204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042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轮2044套设在所述第一丝杆2041上,所述主动轮2043经所述同步带2045与所述从动轮2044传动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所述第一电机2042将其动能传送给所述第一丝杆2041,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丝杆204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也采用上述传动方式传动。

所述压辊座2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上压辊201转动的第三电机208和可驱动所述下压辊202转动的第四电机209,所述第三电机208设置在所述上压辊架206上,所述第三电机208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压辊201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209固定在所述下压辊架207上,所述第四电机209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辊2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08的设置,可带动所述上压辊201转动,所述第四电机209的设置,可带动所述下压辊202转动,从而在复合时,传动珍珠棉。

请参阅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热风喷出座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热风喷出座3上设有多个热风喷出腔体301,多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301水平排列在所述复合通道203前侧,每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301内均设有发热件,每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301后端均设有热风出口3011。采用多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301的设置,可以让所述热风喷出座3喷出的热风更均匀,复合后的珍珠棉更平整。

所述热风喷出座3上还设有滑块302,所述机架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滑轨103,所述滑轨103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之间并位于所述复合通道203前侧,所述滑块30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轨103上。所述滑块302和所述滑轨103的设置,便于所述热风喷出座3可前后移动。

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可驱动所述热风喷出座3前后移动的第七电机5,所述第七电机5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热风喷出座3前侧,所述第七电机5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喷出座3传动连接。所述第七电机5的设置,可以驱动所述热风喷出座3前后移动,让所述热风喷出座3前后移动更便捷。

具体地,为了让所述第七电机5的动力更好的驱动所述热风喷出座3,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第四丝杆104,所述第四丝杆104横向设置在所述热风喷出座3前侧,所述第四丝杆104的后端与所述热风喷出座3连接,所述第七电机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丝杆104传动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自动送料装置4包括第一送料组件401和第二送料组件402,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的入口处,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102的入口处;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均包括上送料辊4011、下送料辊4012、上送料架4013、下送料架4014、第三丝杆4015、可驱动所述第三丝杆4015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五电机4016和可驱动所述下送料辊4012转动的第六电机4017;所述上送料辊4011枢接在所述上送料架4013上;所述下送料辊4012枢接在所述下送料架4014上并平行设置在所述上送料辊4011下方;所述下送料架4014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架4013下方;所述第三丝杆4015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架4014上方,所述第三丝杆4015的下端与所述上送料架4013连接;所述第五电机4016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架4014上方,所述第五电机401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丝杆4015传动连接;所述第六电机4017固定所述下送料架4014上,所述第六电机4017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送料辊401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的设置,便于将珍珠棉经所述上送料通道101或所述下送料通道102传送至所述复合通道203内。具体的传送方式如下:将两卷珍珠棉前端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的下送料辊4012上,所述上送料辊4011在所述第三丝杆4015和所述第五电机4016的驱动下下行至夹紧珍珠棉,所述第六电机4017驱动所述下送料辊4012转动从而传动珍珠棉,复合时,所述上送料辊4011在所述第三丝杆4015和所述第五电机4016的驱动下上行。

具体地,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的下送料辊4012上端面在所述机架1上的高度略高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下端面在机架1上的高度;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的下送料辊4012上端面在所述机架1上的高度略高于下送料通道102下端面在机架1上的高度。如此设置,便于珍珠棉顺利进入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内。

所述第五电机4016传动所述上送料辊4011上下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电机2042驱动所述上压辊上201下移动的方式相同。

为了便于所述驱动上送料辊4011转动,所述上送料架4013上还设有第八电机4018,所述第八电机4018的输出端与所述上送料辊4011传动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第一张紧组件6和第二张紧组件7,所述第一张紧组件6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前侧,所述第二张紧组件7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前侧;所述第一张紧组件6和所述第二张紧组件7均包括可张紧珍珠棉的张紧件601和可调节所述张紧件601张紧角度的调节件602;所述张紧件601枢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张紧件601上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开口;所述调节件602设置在所述机架上1并与所述张紧件601连接。所述第一张紧组件6和所述第二张紧组件7的设置,可张紧需要复合的珍珠棉,便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送料。

所述张紧件601上还设有可对所述开口宽度进行限位调节的限位件603,所述限位件60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张紧件601上。所述限位件603的设置,便于对所述开口宽度进行限制,更符合需要复合的珍珠棉的宽度,防止珍珠棉在所述张紧件601上移动。

具体地,所述张紧件601包括2条张紧辊轴6011和可固定所述张紧辊轴6011的固定板6012,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板6012上,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彼此平行,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之间留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间距,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开口,所述限位件603可活动的设置于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上,所述固定板6012枢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调节件602与所述固定板6012连接。使用时,将珍珠棉穿过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之间,并通过所述调节件602调节所张紧角度即可。

所述限位件603包括2个可在所述张紧辊轴6011上滑动的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上均设有2个通孔,每个所述限位板上的2个通孔分别可滑动的套设在2条所述张紧辊轴6011上。使用时,调整2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留出的宽度即可。

所述固定板6012上设有滚筒,所述固定板6012经所述滚筒与所述机架1枢接;所述调节件602包括固定块6021,所述固定块6021前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块6021朝向所述固定板6012一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固定块内设有第一滚轴6022、第二滚轴和正变位齿轮,所述第一滚轴6022前端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滚轴一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与所述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轴6022和所述第二滚轴经所述正变位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轴6022前端设有滚轮6023。如此设置,可通过转动所述滚轮6023来调节所述固定板6012的张紧角度。

为了便于转动所述滚轮6023,所述滚轮6023上还设有便于握持的把手6024。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上送料通道、下送料通道和冷却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上送料通道101下端面上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上端面上均设有冷却腔体8,所述冷却腔体8上设有进水口801和出水口802,所述冷却腔体8经所述进水口801和所述出水口802与外部冷却水箱连接成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腔体8的设置,可防止所述热风喷出座3的热量传递给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让复合的珍珠棉提前变形。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第一针辊和第二针辊结构示意图。

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针辊9和第二针辊10,所述第一针辊9枢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之间;所述第二针辊10枢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之间。所述第一针辊9和所述第二针辊10的设置,便于对进入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内的珍珠棉卷料进行打孔透气,这样就可避免复合后的卷材起气泡,提高了材料复合的合格率。

优选地,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第一针辊架105和第二针辊架106,所述第一针辊架105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之间;所述第二针辊架106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102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之间;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可驱动所述第一针辊9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推杆11和可驱动所述第二针辊10上下移动的第二电推杆12,所述第一电推杆11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针辊架105上,所述第一电推杆11的推杆与所述第一针辊9枢接;所述第二电推杆12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针辊架106上,所述第二电推杆12的推杆与所述第二针辊10枢接。如此设置,所述第一电推杆11可驱动所述第一针辊9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推杆12可驱动所述第二针辊10上下移动,从而匹配不同厚度的珍珠棉。

具体地,为了方便所述第一电推杆11和所述第二电推杆12的推杆分别于所述第一针辊9和所述第二针辊10枢接,所述第一电推杆11和所述第二电推杆12的推杆上均设有固定块111,所述第一针辊9和所述第二针辊10分别与所述所述第一电推杆11和所述第二电推杆12上的固定块111枢接。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的前侧放置有两捆珍珠棉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工作原理:

1、两捆珍珠棉经珍珠棉架一前一后放置在所述机架1前侧;

2、一捆珍珠棉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张紧组件6的2个可在所述张紧辊轴6011之间并放置在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的下送料辊4012上,并通过所述调节件602调节所述固定板6012的角度张紧珍珠棉,另一捆珍珠棉通过上述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的下送料辊4012上;

3、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的上送料辊4011均在所述第三丝杆4015和所述第五电机4016的驱动下下行至夹紧珍珠棉,所述第六电机4017驱动所述下送料辊4012转动传送珍珠棉分别经过所述上送料通道101和所述下送料通道102至所述复合通道203内;

4、在传送过程中,所述第一针辊9和所述第二针辊10下分别对两捆珍珠棉打孔。

5、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分别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4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调节所述复合通道203宽度以适应所复合珍珠棉厚度;

6、所述第一送料组件401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402的上送料辊4011均在所述第三丝杆4015和所述第五电机4016的驱动下上行,松开珍珠棉;所述热风喷出座3在所述第七电机5的作用下后移至所述复合通道203前侧;所述第三电机208和所述第四电机209分别驱动所述上压辊201和所述下压辊202转动进行珍珠棉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将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均设置为可上下移动,并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不同厚度的珍珠棉在复合时,所述热风喷出座高度保持不变,仅通过启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即可同步调节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上下位置,所述上压辊上移多少,所述下压辊就下移多少,调节效率和精确度都较高;所述热风喷出座采用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上料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后移,复合时,将所述热风喷出座前移即可,可防止热风喷出座在上料时烫坏珍珠棉;所述自动送料装置的设置,可自动将珍珠棉传动至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的复合通道,免去人工送料,送料效率高,在复合材料时,所述送料通道前设置的所述针辊会对材料提前打孔放气,避免复合后的产品出现气泡现象,提高了材料复合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具有全自动调节、调节效率高、调节更精确、可避免珍珠棉烫坏、可自动送料、节省人工成本、送料效率高且操作安全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辊座、热风喷出座和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上送料通道和下送料通道,所述压辊座、热风喷出座和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压辊座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后侧,所述压辊座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平行设置在所述下压辊上方,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均可上下移动的枢接在所述压辊座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留有可复合珍珠棉的复合通道,所述复合通道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均连通;所述压辊座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上压辊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和可驱动所述下压辊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上压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下压辊传动连接;

所述热风喷出座可前后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复合通道前侧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之间;

所述自动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座上设有上压辊架和下压辊架,所述上压辊枢接在所述上压辊架上,所述下压辊枢接在所述下压辊架上;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丝杆和可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上部,所述第一丝杆下端与所述上压辊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上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和可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下部,所述第二丝杆上端与所述下压辊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压辊座下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座上还设有可驱动所述上压辊转动的第三电机和可驱动所述下压辊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上压辊架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压辊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固定在所述下压辊架上,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压辊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组件和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的入口处;

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均包括上送料辊、下送料辊、上送料架、下送料架、第三丝杆、可驱动所述第三丝杆做竖向直线运动的第五电机和可驱动所述下送料辊转动的第六电机;所述上送料辊枢接在所述上送料架上;所述下送料辊枢接在所述下送料架上并平行设置在所述上送料辊下方;所述下送料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架下方;所述第三丝杆可上下移动的竖向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架上方,所述第三丝杆的下端与所述上送料架连接;所述第五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架上方,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六电机固定所述下送料架上,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送料辊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第一张紧组件和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前侧,所述第二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前侧;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组件均包括可张紧珍珠棉的张紧件和可调节所述张紧件张紧角度的调节件;所述张紧件枢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张紧件上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开口;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张紧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上还设有可对所述开口宽度进行限位调节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张紧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针辊和第二针辊,所述第一针辊枢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第一送料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针辊枢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送料通道和所述第二送料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喷出座上设有多个热风喷出腔体,多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水平排列在所述复合通道前侧,每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内均设有发热件,每个所述热风喷出腔体后端均设有热风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热风复合机还包括可驱动所述热风喷出座前后移动的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水平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热风喷出座前侧,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喷出座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送料通道下端面上和所述下送料通道上端面上均设有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腔体经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外部冷却水箱连接成水循环回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热风复合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包括:机架、压辊座、热风喷出座和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可供珍珠棉穿过的上送料通道和下送料通道;所述压辊座上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平行设置在所述下压辊上方,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留有可复合珍珠棉的复合通道,所述复合通道与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均连通;所述自动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送料通道和所述下送料通道前侧。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风复合机具有全自动调节、调节效率高、调节更精确、可避免珍珠棉烫坏、可自动送料、节省人工成本、送料效率高且操作安全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千宝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