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湿法制粒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药过程中,预先要进行湿法制粒和整粒处理,其中,湿法制粒过程中除了粉状原料外,还需加入液体粘合剂/润湿剂等,导致湿法制粒产品含水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粘度,因此通过管道连接将湿法制粒产物供给至流化床中进行干燥处理,容易堵塞管道,不利于出料和生产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湿法制粒系统。该湿法制粒系统可以通过流化床锅体移动将湿法制粒产物不经管道直接送入流化装置进行干燥处理,由此可以更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法制粒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基座、提升器和叉车,所述叉车与所述提升器可拆卸相连,所述提升器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
制粒装置,所述制粒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提升装置相连;
流化装置,所述流化装置包括上下布置且可分离的流化筒体和锅体,所述锅体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锅体随所述第一滚轮滑动并与所述制粒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可以利用提升装置带动叉车进而带动原料沿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将原料直接移送至制粒装置的进料口位置,并且当制粒装置出料时可以使流化装置的锅体和流化筒体分离,并利用第一滚轮滚动使锅体滑动以方便与制粒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例如可以将锅体滑动至制粒装置的出料口下方,以便不经管道直接将湿法制粒产物送入流化装置,而当制粒装置出料结束后,可以滑动锅体并使锅体与流化筒体密封,以便进行流化干燥处理,由此可以有效解决湿法制粒产物堵塞管道影响出料和连续生产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任选地,所述流化筒体下部设有密封件或连接件,所述锅体上部设有与所述密封件或所述连接件匹配的连接件或密封件,所述锅体滑动使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件分离或密封连接。
任选地,所述密封件为设有密封圈的滑槽,所述连接件为第二滚轮。
任选地,所述湿法制粒系统进一步包括:人体传感器,设在所述提升装置上的人体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并确定人体与所述叉车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连有报警器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器根据人体与所述叉车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关闭或运行。
任选地,所述制粒装置和所述流化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制粒装置的出料需求,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锅体的滑动以及与所述流化筒体分离或密封。
任选地,所述湿法制粒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设在所述制粒装置上的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确定所述进料口与盛料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盛料装置盛放原料且与所述叉车可拆卸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盛料装置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停止或运行。
任选地,所述湿法制粒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在所述提升装置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确定所述叉车的移动高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叉车的移动高度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关闭或运行。
任选地,所述基座为固定基座或活动基座,所述活动基座可旋转,所述提升器沿所述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或所述提升器沿所述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并随所述活动基座旋转而旋转。
任选地,所述固定基座为圆柱体,所述提升器套设在所述圆柱体上;所述活动基座底部设有第三滚轮,所述活动基座随所述第三滚轮滑动旋转;或者所述活动基座穿插在所述提升装置中并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旋转。
任选地,所述叉车与所述提升器穿插相连、螺栓相连或卡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制粒装置出料时流化装置的锅体与制粒装置出料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叉车带动盛料装置转移至制粒装置的进料口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法制粒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系统包括:提升装置100、制粒装置200、流化装置300。其中,提升装置100包括基座110、提升器120和叉车130,叉车130与提升器120可拆卸相连,提升器120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沿基座110上下移动和/或旋转;制粒装置200的进料口210与提升装置100相连;流化装置300包括上下布置且可分离的流化筒体310和锅体320,锅体320底部设有第一滚轮321,锅体320随第一滚轮321滑动并与制粒装置200的出料口220相连。该系统可以利用提升装置带动叉车进而带动原料沿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将原料直接移送至制粒装置的进料口位置,并且当制粒装置出料时,可以使流化装置的锅体和流化筒体分离,并利用第一滚轮滚动使锅体滑动以方便与制粒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例如可以将锅体滑动至制粒装置的出料口下方,以便不经管道直接将湿法制粒产物送入流化装置,而当制粒装置出料结束后,可以滑动锅体并使锅体与流化筒体密封,以便进行流化干燥处理,由此可以有效解决湿法制粒产物堵塞管道影响出料和连续生产的问题。
下面参考图1-5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提升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升装置100包括基座110、提升器120和叉车130,叉车130与提升器120可拆卸相连,提升器120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沿基座110上下移动和/或旋转;由此可以通过提升器带动叉车进而带动原料上下移动和/或旋转,以便将原料移送至制粒装置的进料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湿法制粒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人体传感器400和控制器500,人体传感器400可以设在提升装置100上并感应叉车130与人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控制器500与提升装置100、人体传感器400和报警器600相连,控制器500可以基于叉车130与人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预设的叉车130与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并开启或关闭报警器600。湿法制粒装置的进料口通常设在装置的顶部,由于制粒装置较高,需要采用提升装置将原料提升至装置顶部进行加料,但提升装置通常采用悬挂或托举等方式将原料移送至进料口,存在有原料跌落及倾撒的风险,威胁周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可以利用人体传感器感应原料提升作业过程中是否有人体靠近叉车并及时使叉车停止并发出警报,以达到及时提醒人员远离原料升降区域,避免原料跌落及倾撒对周围人员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提升加料作业中,人体传感器400通过感应叉车130与人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来判断原料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当叉车与人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叉车与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时,控制器使驱动装置停止工作以使叉车和原料停止移动,同时开启报警器使报警器发出警报以提醒周围人员远离,避免加料过程中原料跌落及倾撒对周围人员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周围人员远离后与叉车之间的实际距离大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控制器关闭报警器,并开启驱动装置进而使叉车和盛料装置重新移动。优选地,如图2所示,人体传感器400可以设在叉车13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基座110可以为固定基座或活动基座,其中活动基座可旋转,提升器120可以沿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或提升器120可以沿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并随活动基座旋转而旋转。由此,可以通过提升器沿固定基座旋转来使叉车旋转,或通过活动基座自身旋转带动提升器旋转进而使叉车旋转,从而将原料直接移送至制粒装置的加料口。具体地,当基座110为固定基座时,提升器120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可以沿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和旋转,其中,提升器120可以同时沿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和旋转,也可以分别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当基座110为固定基座时,固定基座可以为圆柱体,圆柱体侧面上设有导轨:导轨可以沿圆柱体的高度方向旋转上升设置,提升器沿导轨旋转上升;或者导轨可以包括沿圆柱体高度方向设置的竖直导轨和沿圆柱体周向设置的水平导轨,提升器沿竖直导轨上下移动,并沿水平导轨旋转,优选水平导轨设在竖直导轨的上部和下部,由此更有利于实现提升器的上下移动和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示例,提升器120还可以套设在固定基座上,例如套设在圆柱体固定基座上,由此更有利于实现提升器的旋转。而当基座110为活动基座时,活动基座可旋转并带动提升器120旋转,例如,如图4所示,活动基座底部可以设有第三滚轮111,活动基座可以随第三滚轮111滑动旋转;再例如,活动基座可以穿插在提升装置100中并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旋转,从而带动提升器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叉车130与提升器120的连接方式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叉车130与提升器120可以穿插相连、螺栓相连或卡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叉车130可以包括支座131和设在支座上的支架132,支座131又可以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中空子支座,子支座可以与提升器120穿插相连,采用该设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原料或盛料装置的固定,二是可以通过穿插的方式使叉车与提升器相连,三是可以进一步降低叉车的自重,进而降低提升能耗。具体地,提升器120上可以设有两个货叉121,子支座与提升器120的货叉121匹配,由此叉车可以通过货叉与提升器可拆卸相连。进一步地,中空子支座的类型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子支座可以为金属方管或圆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支座131底部可以设有第四滚轮133,可以通过第四滚轮133滚动带动叉车130滑动,采用该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叉车在水平方向上的自主移动,还有利于通过滚轮滚动实现叉车与提升器的穿插相连和拆卸。优选地,提升器120和叉车130位于最低工位时,货叉121的高度优选位于中空子支座内壁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由此通过滚轮133滚动可以更有利于叉车与提升装置的穿插相连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支架132可以为三角形支架,支架132可以固定原料或盛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三角形支架可以进一步提高叉车的稳定性,优选地,支架132与支座131的交点也可以呈三角形。进一步地,支架132可以与盛料装置活动相连,控制器500可以控制盛料装置倾倒旋转,即当叉车带动盛料装置移动到加料位置时,可以通过控制器500控制盛料装置旋转,进而实现原料的倾倒和盛料装置的复位,由此可以更有利于自动加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湿法制粒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900,第二距离传感器900可以设在提升装置100上并与控制器500相连,优选设在叉车130上,第二距离传感器500可以感应叉车130的移动高度,控制器500可以基于叉车130的移动高度和预设的叉车130的安全高度,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并开启或关闭报警器600。其中,预设的叉车的安全高度包括叉车与提升装置顶部的临界高度、叉车与提升装置底部的临界高度以及叉车距离制粒装置的临界高度,由此,当叉车的移动高度到达叉车上升或下降的临界高度、或叉车与制粒装置的临界高度时,控制器可以使叉车停止移动并发出报警提醒,从而有效避免叉车与提升装置顶部或底部撞击或脱轨,或与制粒装置撞击等的现象。优选地,在提升过程中,当叉车位置高于制粒装置的高度,且叉车与制粒装置之间的竖直距离大于叉车距离制粒装置的临界高度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使提升器旋转并带动叉车旋转,由此确保送料过程中叉车和盛料装置不会与制粒装置发生撞击。
制粒装置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制粒装置200的进料口210与提升装置100相连,由此可以将原料顺利供给至制粒装置中进行湿法制粒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湿法制粒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盛料装置700和第一距离传感器800,盛料装置700可以与叉车130可拆卸相连;第一距离传感器800可以设在制粒装置200上并与控制器500相连,优选设在制粒装置200的进料口210附近,第一距离传感器800可以感应盛料装置700与进料口210之间的相对距离,控制器500可以基于盛料装置700与进料口210之间的相对距离和预设的盛料装置700与进料口210之间的相对距离,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并开启或关闭报警器600。其中,所述相对距离包括盛料装置700和进料口210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湿法制粒装置的进料口通常设在装置的顶部,为避免盛料装置、叉车或提升器等在提升过程中与制粒装置相撞,提升装置与制粒装置之间通常存在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由此导致原料提升后与制粒装置进料口的距离较远,并且叉车旋转时,原料与进料口的相对位置不能精确控制,容易错失最佳加料工位。通过采用该设置,可以在提升加料作业中进一步利用第一距离传感器对盛料装置进行精确定位,当盛料装置与进料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均满足预设的距离时,即盛料装置移动至加料位置时,控制器使驱动装置停止工作以使叉车停止移动,同时开启报警器发出警报以提醒工作人员,避免叉车继续移动和/或旋转而错失最佳加料位置。
流化装置3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流化装置300包括上下布置且可分离的流化筒体310和锅体320,锅体320底部设有第一滚轮321,锅体320随第一滚轮321滑动并与制粒装置200的出料口220相连。由此,如图2所示,当制粒装置出料时,可以使流化装置的锅体和流化筒体分离,并利用第一滚轮滚动使锅体滑动以方便与制粒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例如可以将锅体滑动至制粒装置的出料口下方,以便不经管道直接将湿法制粒产物送入流化装置,如图3所示,而当制粒装置出料结束后,可以滑动锅体并使锅体与流化筒体密封,以便进行流化干燥处理,从而有效解决湿法制粒产物堵塞管道影响出料和连续生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制粒装置200和流化装置300可以与控制器500相连,控制器500可以基于制粒装置200的出料需求,控制锅体320的滑动以及与流化筒体310分离或密封,并开启或关闭报警器600。由此可以进一步有利于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当制粒装置200出料时,可以使锅体320滑动至制粒装置200的出料口220下方直接与所述制粒装置200的出料口220相连,或通过动力传输装置(未示出)使锅体320与制粒装置200的出料口220相连,其中动力传输装置可以为导轨或输送带等,当锅体与流化筒体分离后,通过动力传输将湿法制粒产物供给至流化装置的锅体中,也可以有效解决湿法制粒产物堵塞管道的问题。优选地,锅体320与出料口220可以为密封相连,锅体320和出料口320与动力传输装置的接口处也可以为密封相连,例如可以通过多点对准来密封,由此可以进一步有利于将湿法制粒产物充分供给至流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流化筒体310下部可以设有密封件或连接件,锅体320上部可以设有与密封件或连接件匹配的连接件或密封件,通过锅体320滑动使密封件与连接件分离或密封连接,由此可以实现流化筒体与锅体的分离和密封。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密封件和连接件的类型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密封件可以为设有密封圈的滑槽,连接件可以为第二滚轮,由此通过第二滚轮在滑槽内滑动可以实现流化筒体与锅体的分离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流化装置300的个数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流化装置300,由此当其中一个流化装置进行流化干燥的同时,可以向另一个流化装置中加料并进行流化干燥处理,由此可以使湿法制粒处理和流化干燥处理不间断进行,实现整个湿法制粒过程的连续进行。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湿法制粒系统可以具有以下优点:一、当制粒装置出料时,可以使流化装置的锅体和流化筒体分离,并利用第一滚轮滚动使锅体滑动以方便与制粒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例如可以将锅体滑动至制粒装置的出料口下方,以便不经管道直接将湿法制粒产物送入流化装置,而当制粒装置出料结束后,可以滑动锅体并使锅体与流化筒体密封,以便进行流化干燥处理,由此可以有效解决湿法制粒产物堵塞管道影响出料和连续生产的问题;二、提升装置上设置人体传感器可以感应提升作业过程中是否有人体靠近叉车,并且控制器基于叉车与人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预设的叉车与人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来间接控制叉车的移动或停止,并开启或关闭报警器,达到及时提醒人员远离原料升降区域,避免原料跌落及倾撒对周围人员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的目的;三、可以利用提升装置带动叉车进而带动原料沿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将原料直接移送至进料口位置,并且当原料位于进料口位置时,可以及时使提升器停止上下移动和/或旋转同时提醒工作人员,从而更有利于加料,降低操作难度;四、通过设置控制器还可以省去人工操作,实现原料和产品的自动移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一种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基座、提升器和叉车,所述叉车与所述提升器可拆卸相连,所述提升器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沿所述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
制粒装置,所述制粒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提升装置相连;
流化装置,所述流化装置包括上下布置且可分离的流化筒体和锅体,所述锅体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锅体随所述第一滚轮滑动并与所述制粒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筒体下部设有密封件或连接件,所述锅体上部设有与所述密封件或所述连接件匹配的连接件或密封件,所述锅体滑动使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件分离或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设有密封圈的滑槽,所述连接件为第二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人体传感器,设在所述提升装置上的人体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并确定人体与所述叉车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连有报警器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器根据人体与所述叉车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关闭或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装置和所述流化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制粒装置的出料需求,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锅体的滑动以及与所述流化筒体分离或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设在所述制粒装置上的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确定所述进料口与盛料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盛料装置盛放原料且与所述叉车可拆卸相连;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盛料装置之间的距离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停止或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在所述提升装置上的第二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并确定所述叉车的移动高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叉车的移动高度使所述报警器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关闭或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固定基座或活动基座,所述活动基座可旋转,所述提升器沿所述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和/或旋转,或所述提升器沿所述固定基座上下移动并随所述活动基座旋转而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为圆柱体,所述提升器套设在所述圆柱体上,
所述活动基座底部设有第三滚轮,所述活动基座随所述第三滚轮滑动旋转;或者所述活动基座穿插在所述提升装置中并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湿法制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与所述提升器穿插相连、螺栓相连或卡扣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