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5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具有可弯曲,对比度高,功耗低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像素电路是oled面板核心技术内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一般,oled面板中的oled是由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产生的电流进行驱动发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用于改善复位晶体管漏电导致的显示不良。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第一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还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发光器件、第四开关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复位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端均与第二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五开关晶体管、第六开关晶体管、第七开关晶体管、第八开关晶体管、第九开关晶体管、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的电压最大值与所述数据信号端的信号的电压最小值的差值小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像素电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二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三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

第四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二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三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其中一种像素电路通过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晶体管,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不直接与第一复位晶体管电连接,从而使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影响较小,进而可以改善由于第一复位晶体管漏电导致的显示不良。另一种像素电路通过设置了第二复位晶体管,从而可以使对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复位仅与第二复位信号端的信号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电压,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两端的电压差,从而可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并且使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电压的调整不会影响对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通常,像素电路中包括一个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的晶体管,以及一个用于对发光器件的阳极进行复位的晶体管。例如,如图1所示的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dt、发光器件l、第一晶体管t1至第六晶体管t6以及电容c。其中,电容c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vdd电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与第一复位参考信号端re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与扫描信号端gate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data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与扫描信号端gate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vdd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端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与第二复位参考信号端re2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端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发光器件l的阴极与第二电源端vss电连接。

第一晶体管t1用于在第一复位参考信号端re1的信号控制下,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第六晶体管t6用于在第二复位参考信号端re2的信号控制下,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发光器件l的阳极。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第一晶体管t1至第六晶体管t6均为p型晶体管,当然,第一晶体管t1至第六晶体管t6也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选取如图2所示的信号时序图中的第一阶段t1、第二阶段t2、第三阶段t3共三个阶段对如图1所示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下述描述中以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需要说明的是,1和0是逻辑电平,其仅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像素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而不是具体的电压值。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为vi,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为vdata,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为vth,第一电源端vdd的信号电压为vdd。

在第一阶段t1,re1=0,re2=1,gate=1,em=1。

re1=0,第一晶体管t1导通;re2=1,第六晶体管t6截止;gate=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截止;em=1,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截止;第一晶体管t1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对其进行复位。

在第二阶段t2,re1=1,re2=0,gate=0,em=1。

re1=1,第一晶体管t1截止;re2=0,第六晶体管t6导通;gate=0,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导通;em=1,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截止;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第二极导通,形成二极管结构,数据信号端data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电容c充电,直到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为vdata vth,驱动晶体管dt截止。第六晶体管t6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发光器件l的阳极,对其进行复位。

在第三阶段t3,re1=1,re2=1,gate=1,em=0。

re1=1,第一晶体管t1截止;re2=1,第六晶体管t6截止;gate=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截止;em=0,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导通;驱动晶体管dt在其栅极电压和源极电压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以使发光器件l发光。

驱动电流i满足如下公式:i=k(vgs-vth)2=k(vdata vth-vdd-vth)2=k(vdata-vdd)2,其中μn代表驱动晶体管dt的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栅氧化层电容,为驱动晶体管dt的宽长比,相同结构中这些数值相对稳定,可以算作常量。

其中,在第三阶段t3,也即发光阶段,第一晶体管t1两端的电压差为(vdata vth)-vi,实际应用中其电压差较大,容易导致第一晶体管t1漏电,影响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稳定性,造成显示不良。具体地,会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拉低,从而使驱动晶体管dt的驱动电流提高,造成亮点不良。示例性地,第一电源端vdd的信号电压vdd可以为4.6v,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vi可以为-3v,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可以为-1v,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最小值可以为3v,则第一晶体管t1两端的电压差至少为5v,第一晶体管t1的漏电流较大。当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提高时,第一晶体管t1的漏电流将会进一步增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dt和第一复位晶体管r1,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控制端与第一复位信号端reset1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还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m1,第一开关晶体管m1的第一端与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m1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端gate1电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m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通过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第二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晶体管m1,使得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不直接与第一复位晶体管r1电连接,从而使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信号的影响较小,进而可以改善由于第一复位晶体管r1漏电导致的显示不良。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开关晶体管m1在第一扫描信号端gate1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导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可以与第一开关晶体管m1的第一端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在第一扫描信号端gate1的信号控制下第一开关晶体管m1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m2、第三开关晶体管m3、发光器件l、第四开关晶体管m4以及存储电容c1;其中,

第二开关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vdd电连接,第二开关晶体管m2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二开关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三开关晶体管m3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开关晶体管m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三开关晶体管m3的第二端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

第四开关晶体管m4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data电连接,第四开关晶体管m4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端gate2电连接,第四开关晶体管m4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vdd电连接,存储电容c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开关晶体管m2在发光控制信号端em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第一电源端vdd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导通。第三开关晶体管m3在发光控制信号端em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导通,从而使发光器件l在驱动晶体管dt产生的电流驱动下发光。

在具体实施时,第四开关晶体管m4在第二扫描信号端gate2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

在具体实施时,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处于浮接状态时,存储电容c1可以存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如图3所示,第一复位晶体管r1、第一开关晶体管至第四开关晶体管m4可以均为p型晶体管。当然,也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p型晶体管在低电平信号作用下导通,在高电平信号作用下截止;n型晶体管在高电平信号作用下导通,在低电平信号作用下截止。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上述各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metaloxidescmiconductor),在此不作限定。并且根据上述各晶体管的类型不同以及各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的不同,可以将上述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源极,第二端作为漏极,或者将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漏极,第二端作为源极,在此不作具体区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下述描述中以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需要说明的是,1和0是逻辑电平,其仅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像素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而不是具体的电压值。

下面以图3所示的像素电路的结构为例,结合图4所示的信号时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地,选取如图4所示的信号时序图中的第一阶段t1、第二阶段t2、第三阶段t3、第四阶段t4共四个阶段。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为vi,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为vdata,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为vth,第一电源端vdd的信号电压为vdd。

在第一阶段t1,reset1=0,gate1=1,gate2=1,em=0。

reset1=0,第一复位晶体管r1导通;gate1=1,第一开关晶体管m1截止;gate2=1,第四开关晶体管m4截止;em=0,第二开关晶体管m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第二开关晶体管m2导通,以将第一电源端vdd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对其进行复位。第一复位晶体管r1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则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经由第一复位晶体管r1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被提供给发光器件l的阳极,对其进行复位。

在第二阶段t2,reset1=0,gate1=0,gate2=1,em=1。

reset1=0,第一复位晶体管r1导通;gate1=0,第一开关晶体管m1导通;gate2=1,第四开关晶体管m4截止;em=1,第二开关晶体管m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截止。第一复位晶体管r1和第一开关晶体管m1导通,则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经由第一复位晶体管r1和第一开关晶体管m1被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对其进行复位。

在第三阶段t3,reset1=1,gate1=0,gate2=0,em=1。

reset1=1,第一复位晶体管r1截止;gate1=0,第一开关晶体管m1导通;gate2=0,第四开关晶体管m4导通;em=1,第二开关晶体管m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截止。

第一开关晶体管m1导通,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第二极导通,形成二极管结构。第四开关晶体管m4导通,将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存储电容cc进行充电,直到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为vdata vth,驱动晶体管dt截止。

在第三阶段时,若第一复位晶体管r1存在漏电流,由于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持续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进行充电,因此对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的信号的电压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在第四阶段t4,reset1=1,gate1=1,gate2=1,em=0。

reset1=1,第一复位晶体管r1截止;gate1=1,第一开关晶体管m1截止;gate2=1,第四开关晶体管m4截止;em=0,第二开关晶体管m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

第二开关晶体管m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m3导通,驱动晶体管dt产生驱动电流i以使发光器件l发光。

驱动电流i满足如下公式:i=k(vgs-vth)2=k(vdata vth-vdd-vth)2=k(vdata-vdd)2,其中,μn代表驱动晶体管dt的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栅氧化层电容,为驱动晶体管dt的宽长比,相同结构中这些数值相对稳定,可以算作常量。

在第四阶段时,通过设置第一开关晶体管m1,可以降低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的影响,从而改善由于第一复位晶体管r1的漏电流导致的显示不良。即使第一复位晶体管r1存在的漏电流可能会对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的驱动电流造成影响,那么也仅仅会使驱动电流减小,也仅仅会使发光器件l的亮度变小,从而对于显示效果的影响低于亮点不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s501、第一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s502、第二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s503、第三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

s504、第四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电平可以为高电平,第二电平可以为低电平。或者第一电平为低电平,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进一步,结合图1所示的像素电路,若通过增加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vi来降低第一晶体管t1两端的电压差,从而改善第一晶体管t1漏电造成的显示不良。然而在第二阶段t2,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会被提供给发光器件l的阳极,如果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vi较高,第二电源端vss的信号电压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vi的差值较小,当差值小于发光器件的发光开启电压(在发光器件两端的电压差大于发光开启电压时,发光器件发光)时,会导致黑画面下亮度较高。若额外的设置一个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端代替参考电压信号端与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端电连接,并且只增加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vi,但这样会增加信号线的数量,造成布线难度提高和成本提高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如图6所示,包括复位电路和发光器件l,复位电路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复位电路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r2;第二复位晶体管r2的控制端与第一端均与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r2的第二端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通过设置了第二复位晶体管r2,从而可以使对发光器件l的阳极的复位仅与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的信号有关。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还包括:驱动晶体管dt、第五开关晶体管m5、第六开关晶体管m6、第七开关晶体管m7、第八开关晶体管m8、第九开关晶体管m9、存储电容c2;其中,

所述存储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vdd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第五开关晶体管m5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电连接,第五开关晶体管m5的控制端与第三复位信号端reset3电连接,第五开关晶体管m5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第六开关晶体管m6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六开关晶体管m6的控制端与扫描信号端gate电连接,第六开关晶体管m6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连接;

第七开关晶体管m7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data电连接,第七开关晶体管m7的控制端与扫描信号端gate电连接,第七开关晶体管m7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八开关晶体管m8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vdd电连接,第八开关晶体管m8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八开关晶体管m8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九开关晶体管m9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九开关晶体管m9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九开关晶体管m9的第二端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m5两端的电压差,从而可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m5的漏电流,进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复位晶体管r2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电连接,并使第二复位晶体管r2的控制端与第一端均与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电连接,从而使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的调整不会影响对发光器件l的阳极的复位,能够确保黑画面亮度足够低。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可以与扫描信号端gate为同一端。这样可以降低信号端的数量,减少布线占用空间。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复位晶体管r2可以根据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的信号对发光器件l的阳极进行复位。具体地,当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的信号为第二电平(例如高电平)时,第二复位晶体管r2截止;当第二复位晶体管r2的信号为第一电平(例如低电平)时,第二复位晶体管r2导通,将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导通,从而对其进行复位。

在具体实施时,第五开关晶体管m5在第三复位信号端reset3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

在具体实施时,第六开关晶体管m6在扫描信号端gate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第二极导通。

在具体实施时,第七开关晶体管m7在扫描信号端gate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

在具体实施时,第八开关晶体管m8在发光控制信号端em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第一电源端vdd与驱动晶体管dt的第一极导通。第九开关晶体管m9在发光控制信号端em的信号控制下处于导通状态时,可以将驱动晶体管dt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导通,从而可以使驱动晶体管dt产生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器件l发光。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的电压最大值vi(max)与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最小值vdata(min)的差值小于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vth:vi(max)-vdata(min)<vth。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如图6所示,第五开关晶体管m5至第八开关晶体管m8、第二复位晶体管r2可以均为p型晶体管。当然,也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p型晶体管在低电平信号作用下导通,在高电平信号作用下截止;n型晶体管在高电平信号作用下导通,在低电平信号作用下截止。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上述各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metaloxidescmiconductor),在此不作限定。并且根据上述各晶体管的类型不同以及各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的不同,可以将上述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源极,第二端作为漏极,或者将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漏极,第二端作为源极,在此不作具体区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下述描述中以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需要说明的是,1和0是逻辑电平,其仅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像素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而不是具体的电压值。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电压为vi,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为vdata,驱动晶体管dtdt的阈值电压为vth。

下面以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的结构为例,结合图7所示的信号时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地,选取如图7所示的信号时序图中的第一阶段t1、第二阶段t2、第三阶段t3共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t1,reset3=0,reset2=1,gate=1,em=1。

reset3=0,第五开关晶体管m5导通;reset2=1,第二复位晶体管r2截止;gate=1,第六开关晶体管m6和第七开关晶体管m7截止;em=1,第八开关晶体管m8和第九开关晶体管m9截止;第五开关晶体管m5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对其进行复位。

在第二阶段t2,reset3=1,reset2=0,gate=0,em=1。

reset3=1,第五开关晶体管m5截止;reset2=0,第二复位晶体管r2导通;gate=0,第六开关晶体管m6和第七开关晶体管m7导通;em=1,第八开关晶体管m8和第九开关晶体管m9截止;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第二极导通,形成二极管结构,数据信号端data对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和存储电容c2充电,直到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为vdata vth,驱动晶体管dt截止。第二复位晶体管r2将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导通,对其进行复位。

在第三阶段t3,reset3=1,reset2=1,gate=1,em=0。

reset3=1,第一晶体管t1截止;reset2=1,第六晶体管t6截止;gate=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截止;em=0,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导通;驱动晶体管dt在其栅极电压和源极电压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以使发光器件l发光。

驱动电流i满足如下公式:i=k(vgs-vth)2=k(vdata vth-vdd-vth)2=k(vdata-vdd)2,其中,μn代表驱动晶体管dt的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栅氧化层电容,为驱动晶体管dt的宽长比,相同结构中这些数值相对稳定,可以算作常量。

在第二阶段t2中,第二复位信号端reset2的信号的电压可以为-6v。上一帧中发光器件l的阳极保留的电压范围约为-2.3v~2v,第二复位晶体管r2的阈值电压为0.5v,则发光器件l的阳极的电压会被复位至-5.5v,第二电源端vss的电压为-3.5v,则第二电源端vss的信号电压与发光器件l的阳极的电压差值为2v,可以确保黑画面的亮度足够低。

例如,数据信号端data的信号的电压最小值可以为3v,驱动晶体管dt的阈值电压可以为-1v,则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的电压的最大值可以小于2v,例如可以使参考电压信号端vinit的信号的电压为1.5v。在第三阶段t3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电压为2.3v,则此时第五开关晶体管m5两端电压差为0.8v,电压差很低,第五开关晶体管m5的漏电流很小,改善了由于第五开关晶体管m5漏电导致显示不良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s801、第一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s802、第二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s803、第三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电平可以为高电平,第二电平可以为低电平。或者第一电平为低电平,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像素电路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其中一种像素电路通过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晶体管,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不直接与第一复位晶体管电连接,从而使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影响较小,进而可以改善由于第一复位晶体管漏电导致的显示不良。另一种像素电路通过设置了第二复位晶体管,从而可以使对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复位仅与第二复位信号端的信号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电压,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两端的电压差,从而可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并且使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电压的调整不会影响对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复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第一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发光器件、第四开关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4.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复位电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端均与第二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五开关晶体管、第六开关晶体管、第七开关晶体管、第八开关晶体管、第九开关晶体管、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的电压最大值与所述数据信号端的信号的电压最小值的差值小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二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三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

第四阶段,对第一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一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扫描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10.一种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二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

第三阶段,对第三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第二复位信号端加载第二电平的信号,对发光控制信号端加载第一电平的信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其中一种像素电路通过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设置第一开关晶体管,从而使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影响较小,进而可以改善由于第一复位晶体管漏电导致的显示不良。另一种像素电路通过设置了第二复位晶体管,从而可以使对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复位仅与第二复位信号端的信号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电压,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两端的电压差,从而可以降低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漏电流,进而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并且使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电压的调整不会影响对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李子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3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