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谐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接收高级宽带卫星数字广播的调谐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中,电视信号以大约1ghz和2.1ghz之间的中频发送(视情况,该中频被称为if(中频)并用作表示中频和中频信号的术语)。然而,在计划于2018年开始作为实际广播使用的高级宽带卫星数字广播(视情况称为高级bs广播)中,if扩展到大约2.1ghz至3.2ghz的范围,以提供4k/8k超高清电视广播。

通常,频率的增加会降低例如依赖于接收设备的高频信号的信号强度,从而使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有所不同。该问题称为倾斜问题。此外,在过去的卫星信号接收频带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作为信号失真的主要分量的双重失真(或二次失真)。然而,当if扩展到3.2ghz时,过去由if引起的双重失真会扩展以干扰if频带。

此外,在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开始时,出现倾斜问题。因此,如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通过改善失真特性或在被高通滤波器隔开的卫星输入之前放置pin衰减器来解决倾斜问题。pin衰减器是使用pin二极管的高频衰减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待审公开no.2007-116358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关于高级bs广播中的频率扩展,使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pin衰减器不足以解决由于诸如双重失真之类的失真分量的增加和信号强度差的增加而导致的倾斜问题。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失真分量增加的调谐器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谐器装置,所述调谐器装置包括输入端子、分离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和调谐器。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分离器连接至输入端子,并用于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第一信号在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第二信号在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调谐器接收来自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调谐器装置,所述调谐器装置包括输入端子、分离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多路复用器、调谐器和输出端子。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分离器连接至输入端子,并用于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第一信号在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第二信号在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多路复用器对第一放大器输出的第五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第二放大器输出的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并对分离的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复用。第五信号在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的低频域中。第六信号在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的高频域中。调谐器接收来自多路复用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子连接至多路复用器。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调谐器装置,所述调谐器装置包括调谐器壳体、四个连接器和屏蔽部。调谐器壳体是金属的,并且具有基本矩形的主表面和沿主表面的外围设置的外围构件。四个连接器分别安装在调谐器壳体外侧主表面的四个拐角附近的区域。屏蔽部与调谐器壳体分离,并分别设置在调谐器壳体内侧四个拐角附近的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使提供给调谐器的信号较少地失真。应注意的是,本文描述的有益效果不必受到限制,并且可以是本文件中所描述的任何有益效果,或者可以是不同于本文件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内容不应解释为受以下描述中示出的有益效果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3是可以应用本技术的记录器的后面板的示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记录器的连接的示意性接线图。

图5是示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7是示出调谐器的示例配置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调谐器的示例配置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相对于过去的模型的信号端子32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的图。

图10是示出相对于增加了屏蔽结构的模型的信号端子32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的图。

图11是示出在旁路电容器额外地附接至图9中所示的模型的销连接端子的情况下,相对于信号端子32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的图。

图12是示出相对于增加了屏蔽结构的模型的信号端子11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的图。

图13包括示出用于验证由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的信号环境的图和示出验证结果的表。

图14是示出现有频域与根据本技术的新增频域之间的干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优选具体示例,并且受到各种优选技术限制。然而,除非在以下描述中明确指出本技术受到限制,否则本技术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将按以下顺序描述本技术。

<1.高级bs广播的问题>

<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

<3.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

<4.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

<5.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

<6.调谐器配置示例>

<7.变形例>

<1.高级bs广播的问题>

现在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高级bs广播的问题。图13示出了高级bs广播中的if的频率。例如,信道号bs-1的if的中心频率是1049.48mhz。依次设置信道号bs-3、bs-5、bs-7等至bs-23。信道号bs-23的if的中心频率是1471.44mhz。cs-if被设置在比该bs的if高的频带中。例如,信道号nd-2的if的中心频率是1613mhz,并且依次设置信道号nd-2、nd-4、nd-6等至nd-24。例如,信道号nd-24的if的中心频率是2053mhz。信道号bs-1至bs-23和nd-2至nd-24的if是现有的bs和cs广播信道,并且无线电波是右旋圆极化波。

在高级bs广播中,使用左旋圆极化波。即,信道号bs-2、bs-4等至bs-24以及信道号nd-1、nd-3、nd-5等至nd-23是左旋圆极化波的信道。例如,信道号bs-2的中心频率是2241.66mhz,信道号bs-24的中心频率是2663.62mhz。此外,信道号nd-1的中心频率是2766mhz,信道号nd-23的中心频率是3206mhz。

图13示出了在测试关于本技术的信号强度差容限时的信号波形。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测试:为低于现有频域和新增频域的频带中的信道提供恒定的信号电平(例如,-30db),逐渐降低来自新增频域的上信道的信号电平,并确定最高频道nd-23能够实现接收的最低信号电平。结果,确保了在市场环境中所期望的高达20db的倾斜水平的容限。这使得可以确认本技术的有效性。

如图14中所示,由于现有频带中包括的相邻信道的if而产生双重失真。在图14中,频带(1.03ghz至1.49ghz)表示信道号bs-1至bs-23的频带,频带(1.6ghz至2.07ghz)表示信道号nd-2至nd-24的频带。此外,频带(2.22ghz至2.68ghz)表示信道号bs-2至bs-24的频带,频带(2.75ghz至3.22ghz)表示信道号nd-1至nd-23的频带。如箭头所示,由现有频带中包括的相邻信道的if产生的双重失真频带与扩展频带重叠,从而导致失真增加。例如,发生二阶失真,诸如(1500mhz 1600mhz=3100mhz)(1350mhz 1450mhz=2800mhz)。此外,在扩展频带中,相邻信道的if之间的频率差发生失真。这导致了这种失真影响现有频带的if的问题。本技术能够防止这种失真的发生。

此外,新增的高级bs广播的频域与诸如wi-fi(注册商标)装置和微波炉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设备的频域重叠。因此,与过去的调谐器装置相比,需要更高性能的屏蔽特性。特别是,针对调谐器产生的有害辐射引入了新的标准,并且肯定会引入更严格的规定。本技术采用抑制在新增频域中的有害辐射的配置。

<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描述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从rf信号输入端子11提供if信号。尽管未示出,但是if是由bs接收天线接收的转换器中的频率转换形成的。if经由用作连接电缆的同轴电缆被提供给rf信号输入端子11。

rf信号输入端子11例如是诸如f型连接器之类的同轴连接器。一种f型连接器连接至同轴电缆的一端,并且例如被称为f型连接器插头。另一种类型是f型连接器,其接收从f型连接器插头突出的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下文中称为芯线),并且例如被称为f型连接器插座。rf信号输入端子11是f型连接器插座。然而,rf信号输入端子11可以是除f型连接器之外的元件,诸如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连接器。

来自rf信号输入端子11的if被提供给双工器12。双工器12将输入if分离成不同频带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如图14中所示,第一信号的频带是包括现有的bs广播if频带((1.03ghz至1.49ghz)和(1.6ghz至2.07ghz))的频带(例如,0.95ghz至2.15ghz)(下文中视情况称为现有频域(在标记为“l”的一侧的输出))。第二信号的频带是包括(2.22ghz至2.68ghz)和(2.75ghz至3.22ghz)的频带(例如,2.15ghz至3.2ghz)(下文中视情况称为新增频域(在标记为“h”的一侧的输出))。

由双工器12分离的现有频域中的第一信号被诸如lna(低噪声放大器)13之类的第一放大器放大,并被提供给调谐器15的现有频域侧的输入,以用于接收现有的bs广播和高级bs广播。由双工器2分离的新增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被诸如lna14之类的第二放大器放大,并被提供给调谐器15的新增频域侧的输入,以用于接收现有的bs广播和高级bs广播。

调谐器15对现有频域和新增频域的每一者执行信号处理。连接用于对调谐器15的输出执行诸如解码之类的处理的信号处理部(未示出),以便最终获得ts(传输流)。双工器12、lna13和lna14相对于调谐器15形成rf输入侧电路。将包括rf输入侧电路和调谐器15的配置称为调谐器装置。或者,调谐器15可被配置为允许稍后描述的双工器获取rf信号输出以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复用,以获得信号并对所获得的信号执行处理。另一替代方案是将调谐器15配置为能够接收数字地面广播的调谐器。调谐器15的上述配置与稍后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调谐器15的配置相似。然而,为了简单起见,以下描述涉及bs广播调谐器。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双工器12将输入rf信号频带分频成现有频域和新增频域,从而将各个域中的信号提供给lna13和lna14。这防止了在lna13中产生的双重失真与在lna14的输出处提取的新增频域混合。同时,防止了在lna14中产生的低频失真与在lna13的输出处提取的现有频域混合。因此,允许调谐器15处理低失真if。这改善了接收信号的质量。

<3.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2描述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被应用于例如蓝光光盘(注册商标)记录器(以下简称为记录器)、硬盘记录器、或stb(机顶盒)。来自rf信号输入端子11的if被提供给双工器12,并且被频率分离成现有频域和新增频域。然后,现有频域中的第一信号被提供给lna13,并且新增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被提供给lna14。

分配器16和17连接至lna13和lna14的相应输出。分配器16将lna13的输出信号分支为两个信号,其中一个信号被提供给调谐器15的现有频域侧输入,另一个信号(第三信号)被提供给双工器18的一个输入端子。此外,分配器17将lna14的输出信号分支为两个信号,其中一个信号被提供给调谐器15的新增频域侧输入,另一个信号(第四信号)被提供给双工器18的另一输入端子。

双工器18对从分配器16接收的第三信号的现有频域进行频率分离,对从分配器17接收的第四信号的新增频域进行频率分离,对所得的分离信号进行频率复用,并将频率复用信号输出至rf信号输出端子19。rf信号输出端子19例如是f型连接器插座。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的输出处提取的if被提供给电视接收机的调谐器。双工器12、lna13和14、分配器16和17、以及双工器18形成rf输入侧电路。

图3示出了记录器30的后面板的示例。后面板上安装有用于bs广播的上述rf信号输入端子11和rf信号输出端子19。此外,用于数字地面广播的rf信号输入端子31和rf信号输出端子32设置在端子11和19附近。另外,用于数字输出的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输出端子33、电源输入端子34、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35、lan(局域网)端子36和音频/视频输入端子37安装在后面板上。

如图4中所示,天线输入被提供给记录器40。例如,bs/110度cs广播if和数字地面广播if被混合在一起并经由天线电缆引向房间中的电视终端51。分支滤波器52连接至电视终端51,并用于将混合信号分离成uhf频带if和bs/cs广播if。

bs/cs广播if经由天线电缆提供给记录器30的rf信号输入端子11,uhf频带if经由天线电缆提供给rf信号输入端子31。记录器30的rf信号输出端子19经由天线电缆连接至电视接收机的bs/cs广播天线输入端子41。记录器30的rf信号输出端子32经由天线电缆连接至电视接收机的数字地面广播天线输入端子42。此外,hdmi(注册商标)输出端子33经由hdmi(注册商标)电缆连接至电视接收机的hdmi(注册商标)输入端子43。

当进行上述连接时,可以观看来自电视接收机40的bs/110度cs广播和数字地面广播,并且可以使用记录器30将接收到的广播节目记录在硬盘上。此外,在记录器30和电视接收机40被配置为支持高级bs广播的情况下,可以观看高级bs广播(4k/8k广播)。应当注意,图3和图4中所示的记录器30的配置是示例配置,并且图4中所示的连接是示例连接。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减小提供给调谐器15的if的失真。此外,第二实施方式能够使双工器18消除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处提取的if的失真。由于新增的高级bs广播的频域与诸如wi-fi(注册商标)装置和微波炉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设备的频率重叠,因此与过去的调谐器相比,需要更高性能的屏蔽特性。特别是,针对调谐器产生的辐射引入了新的标准,并且肯定会引入更严格的规定。

<4.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5描述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第三实施方式应用于记录器或stb。此外,第三实施方式包括三个调谐器15a、15b和15c。当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调谐器时,可以同时录制两个或更多个节目。

来自rf信号输入端子11的if被提供给双工器12,并且被频率分离成现有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新增频域中的第二信号。然后,现有频域中的第一信号被提供给lna13,新增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被提供给lna14。分配器21连接至lna13的输出,分配器22和23连接至分配器21的输出。分配器24连接至lna14的输出,分配器25和26连接至分配器24的输出。

lna13的输出信号被分配器21分支成两个信号,并且每个分支的信号被分配器22和23进一步分支成两个信号。分配器22的一个输出信号(第三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9a提供给双工器18的现有频域侧输入。分配器22的另一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7a提供给调谐器15a的现有频域侧输入。分配器23的一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7b提供给调谐器15b的现有频域侧输入,分配器23的另一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7c提供给调谐器15c的现有频域侧输入。

lna14的输出信号被分配器24分支成两个信号,并且每个分支的信号被分配器25和26进一步分支成两个信号。分配器25的一个输出信号(第四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9b提供给双工器18的新增频域侧输入。分配器25的另一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8a提供给调谐器15a的新增频域侧输入。分配器26的一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8b提供给调谐器15b的新增频域侧输入,分配器26的另一个输出信号通过匹配电路28c提供给调谐器15c的新增频域侧输入。

双工器18对匹配电路29a的输出信号中的现有频域进行频率分离,对匹配电路29b的输出信号中的新增频域进行频率分离,对所得的分离信号进行频率复用,并将频率复用信号输出至rf信号输出端子19。rf信号输出端子19例如是f型连接器插座。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的输出处提取的if被提供给电视接收机的调谐器。

如参照图3和图4所描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可应用于记录器的bs广播或高级bs广播调谐器。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如上所述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减小提供给调谐器15a、15b和15c的if的失真。此外,第三实施方式还能够使双工器18消除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处提取的if的失真。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配置成使得匹配电路27a、27b和27c设置在调谐器15a、15b和15c的现有频域侧,并且使得匹配电路28a、28b和28c设置在调谐器15a、15b和15c的新增频域侧。因此,即使在调谐器的数量减少(例如,移除调谐器15b和15c从而仅留下调谐器15a)、连接至rf信号输出端子19的设备发生变化、或者由于调谐器15a、15b和15c的输入部的状态改变而发生阻抗改变的情况下,上述匹配电路也能够实现阻抗匹配。这样确保了其他连接端子或电路不受影响。

<5.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6描述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第四实施方式应用于记录器或stb。此外,第四实施方式包括三个调谐器115a、115b和115c。调谐器115a、115b和115c的输入未被分离成现有频域侧输入和新增频域侧输入。

来自rf信号输入端子11的if被提供给双工器12,并且被分离成现有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新增频域中的第二信号。然后,现有频域中的第一信号被提供给lna13,新增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被提供给lna14。lna13的输出和lna14的输出被提供给双工器118。双工器18对lna13的输出的现有频域中的第五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lna14的输出的新增频域中的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分离的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复用,并将频率复用信号输出至分配器121。因此,从双工器118输出的信号中去除了诸如二阶失真之类的带外失真。

分配器121的输出被提供给分配器122和123。由分配器122分支的两个输出之一被提供给匹配电路127a,另一个输出被提供给匹配电路129。rf信号输出端子19连接至匹配电路129。rf信号输出端子19例如是f型连接器插座。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的输出处提取的if被提供给电视接收机的调谐器。匹配电路127a的输出被提供给调谐器115a的if输入端子。

由分配器123分支的两个输出之一被提供给匹配电路127b,另一个输出被提供给匹配电路127c。匹配电路127b的输出被提供给调谐器115b的if输入端子,并且匹配电路127c的输出被提供给调谐器115c的if输入端子。

如参照图3和图4所描述的,第四实施方式可应用于记录器的bs广播调谐器或高级bs广播调谐器。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能够减小提供给调谐器115a、115b和115c的if的失真。此外,第四实施方式还能够使双工器118消除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处提取的if的失真。

此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第四实施方式被配置成使得匹配电路127a、127b和127c设置在调谐器115a、115b和115c的输入侧。因此,即使在调谐器的数量减少、连接至rf信号输出端子19的设备变化、或者由于调谐器115a、115b和115c的输入部的状态改变而发生阻抗改变的情况下,上述匹配电路也能够实现阻抗匹配。这样确保了其他连接端子或电路不受影响。

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能够减小提供给调谐器115a、115b和115c的if的失真。此外,第四实施方式还能够使双工器118消除在rf信号输出端子19处提取的if的失真。

<6.调谐器配置示例>

上面已经描述的本技术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被配置成使得连接器和其上安装有调谐器电路部的电路板容纳在壳体中,并且盖被安装在调谐器壳体上方。现在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屏蔽调谐器装置的实施示例。图7是示出了电路板和盖被移除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电路板和支架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此外,以下描述假定容纳在调谐器壳体中的调谐器能够接收bs广播和数字地面广播两者。

用于屏蔽的支架71a和71b附接至调谐器壳体61的主表面62a。调谐器壳体61具有矩形的主表面62和外围构件(上表面板63a、底表面板63b以及侧表面板63c和63d)。外围构件沿着主表面62的四个侧面设置。调谐器壳体61是用作屏蔽壳体的金属盒状壳体。例如,调谐器壳体61的主表面62在高度方向上的宽度(上表面板63a与底表面板63b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图3中所示的记录器30的后面板的宽度,这样,在记录器的壳体内,不会在调谐器装置的上方或下方产生额外的空间。应当注意,调谐器壳体61可以旋转90度并且附接至诸如记录器之类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上下关系和左右关系互换。

通过使用在调谐器壳体61的主表面62的四个拐角附近的安装孔来附接四个同轴连接器,诸如f型连接器插座。更具体地,与前面的描述相对应,rf信号输入端子11和rf信号输出端子19(用于bs/cs广播)、rf信号输入端子31(在图7和图8中未示出)和rf信号输出端子32(用于数字地面广播)附接至主表面。连接器例如可以通过压接而附接。连接器的外导体包括铁、黄铜、锌或其他金属,并且机械地或电气地连接至调谐器壳体61。

与连接至各自的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芯线(中心导体)连接的连接件64、65、66和67突出到调谐器壳体61中。这些连接件64、65、66和67连接至电路板上的各个信号馈送部(未示出)。此外,底表面板63b具有许多用于接口的连接销68,以用于例如向外部电路发送数据和信号以及从外部电路接收数据和信号。连接销68附接至例如记录器或其中结合有调谐器装置的其他设备的电路板。

支架71a和71b例如通过弯曲具有屏蔽作用的金属板而获得,并且形状相同。设置与调谐器壳体61分离的支架71a和71b用于屏蔽的原因是:如果将调谐器壳体61形成为用于屏蔽的形状,则在调谐器壳体61中会产生间隙而削弱调谐器壳体61的屏蔽效果。支架71a和71b用于屏蔽目的,以避免上述问题。支架71a和71b包括耦接部72a和72b、屏蔽部73a、73b、74a和74b、以及支撑壁75a和75b。屏蔽部73a、73b、74a和74b形成在每个耦接部72a和72b的两端上。支撑壁75a和75b从相应耦接部72a和72b的大致中央部分大致垂直地构建。屏蔽部73a、73b、74a和74b均包括第一和第二板状构件。第一板状构件的一个端面接合至第二板状构件的一个端面。第一和第二板状构件的另一端面在调谐器壳体的拐角附近接合至外围构件的相应内表面。

屏蔽部73a包括与调谐器壳体61的上表面板63a大致平行地设置的壁76a和与侧表面板63c大致平行地设置的壁76a。屏蔽部73a设置成包围上表面板63a和侧表面板63c的端面接合在一起的拐角附近。因此,连接件64的周围被屏蔽部73a包围。此外,由于拐角的附近被电路板和壳体的上盖覆盖,因此可以屏蔽例如从连接件64辐射的电磁波。此外,底表面板63b和侧表面板63c的端面接合在一起的拐角附近(包括连接件65)被支架72b的屏蔽部74b包围。这使得可以屏蔽例如从连接件65辐射的电磁波。

此外,上表面板63a和侧表面板63d的端面接合在一起的拐角附近(包括连接件66)被支架72a的屏蔽部74a包围。这使得可以屏蔽例如从连接件66辐射的电磁波。此外,底表面板63b和侧表面板63d的端面接合在一起的拐角附近(包括连接件67)被支架72b的屏蔽部73b包围。这使得可以屏蔽例如从连接件67辐射的电磁波。

支撑壁75a和75b的尖端连接至电路板的接地端子(未示出)。这使得可以牢固地支撑电路板并适当地将支架71a和71b接地。应当注意,必须屏蔽连接件64的连接至rf信号输入端子11以用于接收高级bs广播的if的输入的区域,以及连接件65的连接至rf信号输出端子19以用于输出高级bs广播的if的区域。此外,并不需要屏蔽连接件66、67的输入和输出数字地面广播的if的区域。然而,如果用于连接高级bs广播连接器的位置被固定,则在例如调谐器壳体旋转或要遵守从一个制造商到另一制造商的规格变化的情况下会带来不便。因此,通过屏蔽所有连接器的位置,提供了改进的通用性。

应当注意,用于屏蔽的支架71a和71b的形状仅仅是示例。支架71a和71b可具有各种其他形状。例如,可以使用四个分开的支架以便包围相应的四个拐角。

现在将参照图9和图10描述表示本技术的图7和8中所示的配置的屏蔽效果。作为示例,在中心频率为2.427ghz且频率范围为大约30mhz的新增频域的if信号被提供给rf信号输入端子11并从rf信号输出端子19输出的情况下,在用于数字地面广播的rf信号输出端子32处测量具有上述频率的干扰波的电平。图9示出了对于过去非屏蔽调谐器装置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图10示出了对于本技术的被屏蔽的调谐器装置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如上所述进行的测量结果表明,本技术将传输特性提高了约25db,并增强了屏蔽特性。

此外,现在将描述用于增强屏蔽效果的配置。在图7和图8中示出的连接销68作为天线有助于干扰波的辐射。为了抑制连接销68的影响,将在高级bs广播的频带中有效并且对每个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影响很小的小容量电容器作为旁路电容器插入连接销68中。该措施使得可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图11示出了在连接旁路电容器的情况下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从图11可以明显看出,通过实施上述措施而改善的传输特性比图9中所示的过去的传输特性好大约33db。

在由于空间限制而不能为连接销68提供旁路电容器并且同时所采用的配置如图7和图8中所示的情况下,优选地,在距连接销68一定距离的两个区域中的连接器被设置为用于bs广播的rf信号输入端子11和rf信号输出端子19。更具体地,应当优选地使用设置在上表面板63a和侧表面板63c的端面接合在一起的拐角附近(包括连接件64)以及上表面板63a和侧表面板63d的端面接合在一起的拐角附近(包括连接件66)的两个连接器作为用于bs广播的rf信号输入端子和rf信号输出端子。

图12示出了在使用距连接销68一定距离处设置的连接器的情况下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将输入端子11设置为卫星输入/输出端子使得可以减小销端子13的影响。图12示出了连接件64的干扰波的传输特性。从图12可以明显看出,以上述方式改善的传输特性比在图12中所示的过去的传输特性好大约28db。

以上已经描述的本技术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和调谐器配置使得即使在提供扩展到适应高级bs广播(4k/8k广播)的新增频域(2.1ghz至3.2ghz)的信号环境中,也可以使由信号强度差引起的接收性能劣化最小化,并创建具有优异的接收性能的模块。此外,如上所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和调谐器配置使得可以配置针对由if在新增频域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波的干扰和辐射产生优异的屏蔽效果的调谐器装置。

此外,当连接器分别设置在调谐器壳体的拐角并被适当地屏蔽时,可以在高级bs广播的新增频域中自由地设置用于处理if的连接器,并形成高度通用的配置。

<7.变形例>

尽管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进行各种修改。此外,例如,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结合前述实施方式提及的配置、方法、过程、形状、材料和数值可以彼此组合。

应当注意,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调谐器装置,包括:

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

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并且用于对所述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

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和

调谐器,所述调谐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

(2)根据(1)所述的调谐器装置,进一步包括:

多路复用器,所述多路复用器在对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低频域中的第三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的高频域中的第四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进行频率复用;和

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多路复用器。

(3)根据(1)或(2)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调谐器的输入侧设置有匹配电路。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卫星数字广播是高级bs广播。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调谐器能够接收数字地面广播。

(6)一种调谐器装置,包括:

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

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并且用于对所述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

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多路复用器,所述多路复用器对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低频域中的第五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的高频域中的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复用;

调谐器,所述调谐器接收来自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和

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多路复用器。

(7)根据(6)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调谐器的输入侧设置有匹配电路。

(8)根据(6)或(7)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卫星数字广播是高级bs广播。

(9)根据(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调谐器能够接收数字地面广播。

(10)一种调谐器装置,包括:

调谐器壳体,所述调谐器壳体是金属的并且具有基本矩形的主表面和沿所述主表面的外围设置的外围构件;

四个连接器,所述四个连接器分别安装在所述调谐器壳体外侧的所述主表面的四个拐角附近的区域;和

屏蔽部,所述屏蔽部与所述调谐器壳体分离,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调谐器壳体内侧的四个拐角附近的区域。

(11)根据(10)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部包括:

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一个端面彼此接合,并且

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另一端面和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另一端面分别接合至所述调谐器壳体的拐角附近的所述外围构件的相应内表面。

[参考符号列表]

11……rf信号输入端子,12、18……双工器

13、14……lna,15、15a、15b、15c、115a、115b、115c……调谐器,

19……rf信号输出端子,27a、27b、27c……匹配电路,

28a、28b、28c……匹配电路,29a、29b……匹配电路,30……记录器,31……rf信号输入端子,32……rf信号输出端子,

40……电视接收机,61……调谐器壳体,64、65、66、67……连接件,68……连接销,71a、71b……支架,73a、73b……屏蔽部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谐器装置,包括:

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

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并且用于对所述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

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和

调谐器,所述调谐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装置,进一步包括:

多路复用器,所述多路复用器对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低频域中的第三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的高频域中的第四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进行频率复用;和

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多路复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调谐器的输入侧设置有匹配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卫星数字广播是高级bs广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调谐器能够接收数字地面广播。

6.一种调谐器装置,包括:

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

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并且用于对所述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

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多路复用器,所述多路复用器对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低频域中的第五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对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的高频域中的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进行频率复用;

调谐器,所述调谐器接收来自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和

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多路复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在所述调谐器的输入侧设置有匹配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卫星数字广播是高级bs广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调谐器能够接收数字地面广播。

10.一种调谐器装置,包括:

调谐器壳体,所述调谐器壳体是金属的并且具有基本矩形的主表面和沿所述主表面的外围设置的外围构件;

四个连接器,所述四个连接器分别安装在所述调谐器壳体外侧的所述主表面的四个拐角附近的区域;和

屏蔽部,所述屏蔽部与所述调谐器壳体分离,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调谐器壳体内侧的四个拐角附近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谐器装置,其中

所述屏蔽部包括:

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一个端面彼此接合,并且

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另一端面和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另一端面分别接合至所述调谐器壳体的拐角附近的所述外围构件的相应内表面。

技术总结
公开了一种调谐器装置,所述调谐器装置包括输入端子、分离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和调谐器。输入端子接收卫星数字广播的接收信号的输入。分离器连接至输入端子,并用于对在接收信号的低频域中的第一信号和在接收信号的高频域中的第二信号进行频率分离。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分别放大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调谐器接收来自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入。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俊和;安藤崇裕;村山宜弘;高桑浩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3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