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了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以低消耗电力显示图像,因此,作为电视机或监视器等的显示器等而被利用。然而,液晶显示装置,与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装置相比,对比度低。
于是,提出了重叠多个液晶面板,从而能够以与有机el显示装置相当的或其以上的对比度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重叠显示彩色图像的第一液晶面板和显示单色图像的第二液晶面板,从而能够提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040127号
然而,若重叠多个液晶面板,则发生视差,图像质量降低。为了抑制基于视差的图像质量的降低,可以考虑使多个液晶面板的间隔变窄,但是,若单纯地使多个液晶面板的间隔变窄(例如,使贴合多个液晶面板的粘接层的厚度变薄),则因多个液晶面板彼此的应力等而导致液晶面板的单元间隙不均匀,发生显示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基于显示不均匀的图像质量的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具有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在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重叠;以及图像处理部,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生成向所述第一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二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分配部,将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分配为用于生成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用于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第一不均匀校正部,对从所述分配部输出的所述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将生成的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液晶面板。
并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具有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在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重叠;以及图像处理部,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生成向所述第一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二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分配部,将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分配为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用于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分配图像信号;以及不均匀校正部,对从所述分配部输出的所述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将生成的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基于显示不均匀的图像质量的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处理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二液晶面板的伽马特性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生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生成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部的透射率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生成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生成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部的透射率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8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9a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第二液晶面板的伽马特性的图。
图19b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输入灰度与二液晶面板的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图20a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第一液晶面板的伽马特性的图。
图20b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输入灰度与第一液晶面板的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公开的基础的知识)
若重叠多个液晶面板(例如,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则按照第一液晶面板与第二液晶面板的间隔,发生视差,图像质量降低。于是,研究进行用于减少视差的图像处理。对于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18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18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10具备,第一液晶面板1020、第二液晶面板1030、以及图像处理部1080。并且,图像处理部1080具有,将输入图像信号分配为向第一液晶面板10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向第二液晶面板10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分配部1090。在此,分配意味着,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生成用于显示基于该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第二输出图像信号。
分配部1090具有,黑白图像生成部1091、伽马处理部1092、视差减少部1093、除法处理部1094、以及乘法器1095。并且,由除法处理部1094、以及乘法器1095构成计算部1096。而且,第一液晶面板1020,被配置在观察者侧,例如显示彩色图像。第二液晶面板1030,被配置在与第一液晶面板1020相比离观察者远的位置,例如显示单色图像。
黑白图像生成部1091,若获得输入图像信号,则利用输入图像信号的示出颜色信息的各个颜色的值(例如,rgb值:[r值,g值,b值])之中的最大值(r值,g值或b值),生成与黑白图像(单色图像)对应的黑白图像数据。具体而言,黑白图像生成部1091,对于与各个像素对应的rgb值,将该rgb值之中的最大值设定为其像素的值,从而生成黑白图像数据。黑白图像生成部1091,将生成的黑白图像数据输出到伽马处理部1092。
伽马处理部1092是,按照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灰度变换特性(伽马特性)将输入图像信号中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变换,并输出到视差减少部1093的处理部。伽马处理部1092,如图19a示出,将输入图像信号中包括的多个灰度值之中的第一灰度值以上的灰度值校正为第二灰度值。图19a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伽马特性的图,与黑白图像数据对应的灰度值(输入灰度)、以及与伽马校正后对应的灰度值(输出灰度)相关联。伽马处理部1092,例如,在输入灰度为256级灰度(第一灰度值的一个例子)以上时,将输出灰度决定为输出灰度的最大值即1023级灰度(第二灰度值的一个例子)。伽马处理部1092,具有基于图19a所示的灰度变换特性的变换表(查找表),利用该变换表决定与向视差减少部1093输出的黑白图像数据对应的灰度值。而且,第一灰度值,不仅限于256级灰度,按照第一液晶面板与第二液晶面板的间隔等,适当地决定。
图19b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输入灰度与二液晶面板1030的透射率(图19b的例子中,归一化合并透射率)的关系的图。如图19b示出,在输入灰度为256级灰度以上的情况下,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透射率为最大值。
再次参照图18,视差减少部1093,针对伽马处理部1092输出的灰度校正后的输入图像信号(具体而言,灰度校正后的黑白图像数据),进行减少基于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一图像、与基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二图像之间的视差的校正的处理部。视差减少部1093,若获得灰度变换后的黑白图像数据,则对黑白图像数据进行扩展高亮度区域的扩展滤波处理。扩展滤波处理是,例如,针对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各个像素(关注像素),将规定的滤波器尺寸(例如,数像素×数像素)内的亮度的最大值设定为其像素(关注像素)的亮度的处理。扩展滤波处理,针对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而被执行。通过所述扩展滤波处理,以整体扩展高亮度区域(例如白色区域)。据此,能够抑制在从斜方向看液晶显示装置1010时,因视差而发生看起来图像的轮廓为双重的双重图像等,发生视差而图像质量降低。而且,滤波器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定,并且,滤波器形状,不仅限于正方形,也可以是圆形等。
视差减少部1093,例如,由所谓max滤波器(最大值滤波器)实现。并且,max滤波器也可以是,滤波器尺寸为可变。视差减少部1093,按照第一液晶面板1020与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间隔,决定适当的滤波器尺寸,从而能够进行与该间隔对应的视差减少。
进行了扩展滤波处理的黑白图像数据,作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被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1030。并且,进一步,该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被输出到计算部1096(具体而言,除法处理部1094)。
计算部1096,针对输入图像信号,根据从视差减少部1093获得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生成用于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1020的彩色图像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计算部1096,以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由第一液晶面板1020显示的第一图像、与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由第二液晶面板1030显示的第二图像的合成图像,成为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方式,决定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具体而言,除法处理部1094,首先,若获得所述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例如,黑白图像的灰度值),则利用图20a示出的灰度变换特性,获得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对应的输出灰度。图20a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第一液晶面板1020的灰度变换特性(伽马特性)的图。而且,图20a示出的输入灰度意味着,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灰度值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除法处理部1094,参照校正表(查找表),获得用于校正所述的计算出的输出灰度来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校正值。在校正表中,输出灰度与校正值对应。校正表的校正值,在高灰度域(例如,256级灰度以上)中,与除法处理部1094的输入值的倒数对应而被设定。除法处理部1094,将获得的校正值输出到乘法器1095。
乘法器1095,根据获得的校正值,决定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灰度值。具体而言,乘法器1095,将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乘以校正值而获得的值决定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乘法器1095,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数据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1020。据此,第一液晶面板1020的各个像素的明度(例如,透射率)成为,反映了扩展滤波处理的明度。
图20b是示出比较例涉及的输入灰度与第一液晶面板1020的透射率(图20b的例子中,归一化合并透射率)的关系的图。
通过所述处理,基于视差的图像质量的降低减少,但是,根据规格会有进一步要求基于视差的图像质量的降低的抑制的情况。
于是,研究使第一液晶面板1020与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间隔变窄,从而抑制视差的发生本身。例如,直到不介意基于视差的画质质量的降低(例如,双重图像的发生)的程度为止,使第一液晶面板1020与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间隔变窄,从而能够省略所述视差减少部1093。
然而,若使粘接第一液晶面板1020与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粘接层(例如,oca:opticalclearadhesive)的厚度变薄,则不能由该粘接层吸收施加到第一液晶面板1020与第二液晶面板1030之间的工作应力等,因该应力而第一液晶面板10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至少一方的单元间隙(液晶层的厚度)成为不均匀。其结果为,在液晶显示装置1010发生起因于单元间隙等的显示不均匀(例如,亮度不均匀或颜色不均匀),画质质量降低。
于是,本申请发明人,认真研究能够使第一液晶面板1020与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间隔变窄来抑制基于视差的画质质量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基于使该间隔变窄而发生的显示不均匀的画质质量的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而且,发现了通过信号处理校正第一液晶面板10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至少一方发生的显示不均匀,从而能够解决所述问题。具体而言,发现了对分配部分配的图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抑制显示不均匀。
以下,对于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而且,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示出总括或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构成要素的连接形态、步骤、以及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不是限定本公开的宗旨。并且,对于以下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示出最上位概念的实施方案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被说明。
而且,各个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是严密示出的图。并且,在各个图中,对实际相同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会有省略或简化重复说明的情况。
(实施方式1)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1至图9进行说明。
[1-1.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全体的概略结构,参照图1至图5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中的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驱动器的结构。
如图1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第一液晶面板20,被配置在与观察者近的位置(前侧);第二液晶面板30,被配置在与第一液晶面板20相比离观察者远的位置(后侧);粘接层40,贴合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背光灯50,被配置在第二液晶面板30的背面侧(后侧);以及前机架60,从观察者侧覆盖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
由粘接层40贴合的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构成液晶显示部10a(液晶模块),与背光灯50一起,固定于中间框(图中未示出)以及后面框(图中未示出)等。液晶显示部10a是,具有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与该第一液晶面板20重叠的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部的一个例子。
第一液晶面板20是,主面板,显示用户视觉识别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彩色图像。另一方面,第二液晶面板30是,被配置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背面侧的副面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液晶面板30,将与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彩色图像对应的图像图样的单色图像(黑白图像),与该彩色图像同步显示。
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液晶驱动方式,例如,都也可以是ips方式或ffs方式等的横电场方式。并且,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都是,常黑,在施加电压时成为白显示,在没有施加电压时成为黑显示。
而且,粘接层40的厚度是,例如0.5mm以下。将粘接层40的厚度设为0.5mm以下,从而能够抑制所述说明的视差的发生。
如图2示出,在第一液晶面板20,为了将与输入图像信号对应的彩色图像显示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20a,而设置有第一源极驱动器21以及第一栅极驱动器22。
另一方面,在第二液晶面板30,为了将与输入图像信号对应的单色图像显示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0a,而设置有第二源极驱动器31以及第二栅极驱动器32。
如图1示出,背光灯50是,向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照射光的面光源。背光灯50是,例如,以led(lightemittingdiode)为光源的led背光灯,但是,不仅限于此。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背光灯50,是直下式,但是,也可以是侧入式。而且,背光灯50也可以,为了使来自光源的光扩散而具有扩散板(扩散薄膜)等的光学部件。
前机架60是,被配置在观察者侧(前方侧)的前面框。前机架60是,例如矩形状的框体。前机架60,由钢板或铝板等的刚性高的金属材料构成即可,但是,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
并且,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第一定时控制器71,对第一液晶面板20的第一源极驱动器21以及第一栅极驱动器22进行控制;第二定时控制器72,对第二液晶面板30的第二源极驱动器31以及第二栅极驱动器32进行控制;以及图像处理部80,向第一定时控制器71以及第二定时控制器72输出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80,接收从外部的系统(图中未示出)发送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执行规定的图像处理之后,向第一定时控制器71输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向第二定时控制器72输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并且,图像处理部80,向第一定时控制器71以及第二定时控制器72输出同期信号等的控制信号(图中未示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是,彩色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是,单色显示用的图像数据。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重叠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两个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因此,能够使黑变浓。据此,能够显示高对比度的图像。并且,液晶显示装置10是,例如hdr(highdynamicrange)对应电视机,作为背光灯50,也可以利用局部调光对应的直下式led背光灯。在此情况下,能够显示更加高对比度且高画质的彩色图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液晶面板20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20a显示彩色图像,第二液晶面板30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0a显示黑白图像,但是,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一液晶面板20在第一图像显示区域20a显示黑白图像,第二液晶面板30在第二图像显示区域30a显示彩色图像。并且,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都显示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
在此,对于液晶显示装置10的详细结构,参照图3进行说明。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首先,说明第一液晶面板20。如图3示出,第一液晶面板20具有,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第一液晶层24、以及一对第一偏振板25。
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的每一个是,例如玻璃基板,被配置为彼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之中的位于第二液晶面板30侧的第一透明基板23是作为用于形成tft(thinfilmtransistor)等的tft基板的第一tft基板23a,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之中的位于与第二液晶面板30侧相反侧的第一透明基板23是第一相对基板23b。
在第一tft基板23a的第一液晶层24侧的面,形成有设置了tft或布线等的第一tft层26。并且,在第一tft层26的平坦化层上,形成有用于向第一液晶层24施加电压的像素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面板20由ips方式驱动,因此,在第一tft基板23a,除了像素电极以外,还形成有相对电极。tft、像素电极以及相对电极等,被形成在各个像素。并且,以覆盖像素电极以及相对电极的方式形成有取向膜。
第一相对基板23b是,形成有滤色器27b的滤色器基板(cf基板),在第一相对基板23b的第一液晶层24侧的面,形成有具有第一黑矩阵27a以及滤色器27b的第一像素形成层27。
第一液晶层24,被密封在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之间。能够按照驱动方式适当地选择第一液晶层24的液晶材料。第一液晶层24的厚度是,例如,2.5μm至6μm,但是,不仅限于此。
第一像素形成层27,被配置在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黑矩阵27a以及滤色器27b,被配置在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之间。在第一黑矩阵27a,形成有构成像素的矩阵状的多个第一开口部。也就是说,多个第一开口部的每一个,与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对应。第一黑矩阵27a,例如,以各个第一开口部的平面视形状成为矩形状的方式,被形成为格子状。
滤色器27b,被形成在第一黑矩阵27a的第一开口部的内部。滤色器27b,例如,由红色用的滤色器、绿色用的滤色器、以及蓝色用的滤色器构成。各个颜色的滤色器,与各个像素对应。
一对第一偏振板25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薄膜状的偏振膜,被配置为夹住一对第一透明基板23。一对第一偏振板25,被配置为偏振方向彼此正交。也就是说,一对第一偏振板25,被配置为正交偏振。一对第一偏振板25各自的厚度是,例如,0.05mm至0.5mm,但是,不仅限于此。
接着,说明第二液晶面板30。第二液晶面板30具有,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第二液晶层34、以及一对第二偏振板35。
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的每一个是,例如玻璃基板,被配置为彼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之中的位于背光灯50侧的第二透明基板33是第二tft基板33a,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之中的位于第一液晶面板20侧的第二透明基板33是第二相对基板33b。第二tft基板33a的结构,与第一液晶面板20的第一tft基板23a同样。因此,在第二tft基板33a的第二液晶层34侧的面形成有第二tft层36,在第二tft层36的平坦化层上,在各个像素形成有像素电极以及相对电极。
在第二相对基板33b的第二液晶层34侧的面,形成有具有第二黑矩阵37a的第二像素形成层37。
第二液晶层34,被密封在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之间。第二液晶层34的厚度是,例如,2.5μm至6μm,但是,不仅限于此。
第二像素形成层37,被配置在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之间。也就是说,第二黑矩阵37a,被配置在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之间。在第二黑矩阵37a,形成有构成像素的矩阵状的多个第二开口部。也就是说,多个第二开口部的每一个,与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对应。第二黑矩阵37a,例如,以各个第二开口部的平面视形状成为矩形状的方式,被形成为格子状。
一对第二偏振板35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薄膜状的偏振膜,被配置为夹住一对第二透明基板33。一对第二偏振板35,被配置为正交偏振。一对第二偏振板35的每一个的厚度是,例如,0.05mm至0.5mm,但是,不仅限于此。
接着,对于图像处理部80的结构,还参照图4以及图5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处理部8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4示出,图像处理部80是,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处理部。图像处理部80具有,分配部90、以及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部80,除了比较例涉及的图像处理部1080以外,还具备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图像处理部80具有的特征是,第二液晶面板30的伽马特性、以及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中的处理。而且,在图4以后,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示出粘接层40、第一定时控制器71以及第二定时控制器72等。
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不对该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进行追加的信号处理,而输入到第一液晶面板20。例如,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和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特性,能够计算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该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时的第一图像中的显示不均匀的程度(例如,透射率的差)。
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不对该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进行追加的信号处理,而输入到第二液晶面板。例如,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和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特性,能够计算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该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时的第二图像中的显示不均匀的程度(例如,透射率的差)。
而且,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是,从正面看液晶显示部10a时视觉识别的不均匀。
分配部90是,将输入图像信号,分配为用于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用于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处理部。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是,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用于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的处理部。由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用于抑制不均匀的处理,从而生成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配部90,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作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并且,说明第一分配图像信号是用于生成彩色图像的信号,第二分配图像信号是用于生成黑白图像的信号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并且,在此,分配意味着,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生成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第二分配图像信号。
分配部90具有,黑白图像生成部91、伽马处理部92、视差减少部93、除法处理部94、以及乘法器95。而且,从抑制基于视差的图像质量的降低的观点,说明分配部90具有视差减少部93的结构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具有视差减少部93。并且,在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分配部90也可以不具有黑白图像生成部91。并且,图中省略示出计算部。
对于黑白图像生成部91,与比较例涉及的黑白图像生成部1091同样,省略说明。黑白图像生成部91,将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的第一黑白图像数据输出到伽马处理部92。
伽马处理部92,与比较例涉及的伽马处理部1092不同之处是,用于处理的变换表(查找表)。其他,与伽马处理部1092同样。伽马处理部92是,灰度校正部的一个例子。
对于第二液晶面板30用的伽马特性,参照图5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二液晶面板30的伽马特性的图。横轴示出黑白图像的灰度值(输入灰度)。输入灰度,例如,在输入图像信号data为10比特的情况下,最小值为0级灰度,最大值为1023级灰度。纵轴示出,校正后的输入图像信号(向视差减少部93输出的信号)的灰度值(输出灰度)。输出灰度,例如,以与输入灰度相同的比特数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值为0级灰度,最大值为1023级灰度。
如图5示出,第二液晶面板30的伽马特性,与比较例涉及的第二液晶面板1030的伽马特性同样,具有多个灰度值之中的输入灰度为规定的值(例如,256级灰度,第一灰度值的一个例子)以上的灰度值成为,输出灰度为一定的值(例如,850级灰度,第二灰度值的一个例子)的特性。伽马处理部92,例如,某像素的输入灰度是512级灰度还是768级灰度,都将该像素的输出灰度变换为相同的值来输出。据此,能够抑制在输入图像信号中灰度值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部10a发生视差。
在此,伽马处理部92也可以,在输入灰度为规定的值以上时,将输出灰度变换为比该输出灰度值的最大值(本实施方式中,1023级灰度)低的值。换句话说,第二灰度值也可以是,比伽马处理部92能够输出的最大灰度值小的值。图5示出,伽马处理部92,在输入灰度为规定的值以上时,将输出灰度一律变换为大致850的例子。据此,在后述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能够进行更抑制显示不均匀的校正。而且,伽马处理部92也可以,如图19a示出,在输入灰度为规定的值以上时,将输出灰度变换为输出灰度的最大灰度值。
伽马处理部92,将校正第一黑白图像数据后的第二黑白图像数据输出到视差减少部93。
视差减少部93,与比较例涉及的视差减少部1093同样,省略详细说明,但是,对伽马处理部92输出的灰度校正后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具体而言,灰度校正后的第一黑白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减少基于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第一图像、与基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第二图像之间的视差的校正。视差减少部93,将根据第二黑白图像数据生成的第三黑白图像数据作为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输出到除法处理部94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配图像信号和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是相同的信号。即,换句话说,视差减少部93,向除法处理部94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
而且,对于除法处理部94以及乘法器95,与比较例涉及的除法处理部1094以及乘法器1095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是,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根据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抑制该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来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的处理部。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包括,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至少一方的显示不均匀。抑制该显示不均匀的校正包括,以减少该显示不均匀的方式变换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而且,图4的例子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还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获得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从而能够考虑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基于该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第二图像时的显示不均匀,校正第一分配图像信号。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是,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的第一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从分配部90直接获得第二分配图像信号。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具有,执行所述的第一不均匀校正的不均匀处理部101。
不均匀处理部101是,为了减少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而进行校正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的处理的处理部。不均匀处理部101,例如,具有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101a(也记载为第一lut101a)、以及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101b(也记载为第二lut101b),利用该第一lut101a以及第二lut101b,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并且,利用为了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而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获得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从而能够根据该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有效地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图像时的显示不均匀。
第一lut101a是,例如,第一液晶面板20的各个像素的每一个、且该像素的各个灰度值的每一个与输入灰度以及输出灰度对应的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彩色图像,因此,第一lut101a也可以具有,示出颜色信息的各个颜色的值(例如,[r值,g值,b值])的每一个与输入灰度以及输出灰度对应的多个表(例如,三个表)。
第二lut101b是,例如,第二液晶面板30的各个像素的每一个、且该像素的各个灰度值的每一个与输入灰度以及输出灰度对应的表。第一lut101a以及第二lut101b,根据事前重叠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由摄像装置等获得的亮度值以及色度的至少一方而被制作。亮度值以及色度值,按照各个像素的每一个、且该像素的各个灰度值的每一个而被获得。不均匀处理部101,例如,按照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进行用于抑制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
显示不均匀有,依赖于灰度值而该显示不均匀的程度(例如,与本来的明度的差异)变化的显示不均匀。如上所述,获得各个灰度值的每一个的亮度值,从而能够抑制如此依赖于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并且,获得的亮度值是,包括基于重叠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而产生的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至少一方的单元间隙(第一液晶层24以及第二液晶层34的至少一方的厚度)的不均匀的显示不均匀的值。
不均匀处理部101,例如,进行参照第一lut101a将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输入灰度)变换为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灰度值(输出灰度)的处理。将利用第一lut101a变换了灰度值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也记载为中间图像信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均匀处理部101,还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以及第二lut101b,对中间图像信号进行用于抑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第二lut101b也可以是,例如,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输入灰度、与对应于该输入灰度的中间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校正量对应的表。不均匀处理部101也可以,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以及第二lut101b,针对中间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每一个,获得用于校正该像素的灰度值的校正值,根据获得的校正值变换中间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从而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在此,校正值是,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值。
而且,不均匀处理部101的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处理的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定。不均匀处理部101也可以,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之后,对该处理所生成的图像信号进行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
如上所述,不均匀处理部101,利用第一lut101a、第二lut101b、以及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变换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各自发生的显示不均匀(在此,亮度不均匀以及颜色不均匀的至少一方)。换句话说,仅变更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各自显示的图像之中的、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的图像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所形成的合成图像的显示不均匀。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也可以,作为所述的第一不均匀校正,进行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至少一方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例如,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也可以,至少参照第一lut101a,变换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从而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也就是说,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也可以,将所述中间图像信号作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据此,能够至少减少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
[1-2.液晶显示装置的处理]
接着,对于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工作,参照图6至图9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工作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生成的图。
如图6示出,首先,液晶显示装置10,获得输入图像信号data(s10)。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80,接收从外部的系统(图中未示出)发送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从而获得该输入图像信号data。而且,将输入图像信号data设为用于显示彩色图像的图像信号。
图7的(a)是示出步骤s10中获得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的一个例子的图。横轴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部10a的各个像素的排列方向(水平方向为一个例子),纵轴示出灰度值。在图7的(a)的例子中示出,输入了在水平方向上相同的灰度值(768级灰度为一个例子)的例子。
而且,图像处理部8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第一分配图像信号(s20)。具体而言,分配部9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而且,分配部90,将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配部90,将显示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数据作为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
图7的(b)是示出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将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设为,例如,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相等的数据。
接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获得基于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分配图像信号)(s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均匀处理部101,从分配部90获得第二分配图像信号。对于第二分配图像信号,参照图8以及图9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生成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的图。
图8的(a)示出,输入图像信号data,与图7的(a)示出的信号同样。
图8的(b)是,从分配部90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设为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相等的数据。
图9的(b)示出,第二液晶面板30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图像时的该第二液晶面板30的透射率。而且,纵轴示出,将第二液晶面板30的透射率的最大值设为“1”时的比例。
如图9的(b)示出,第二液晶面板30的透射率,即使在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相等的情况下,也在该第二液晶面板30的水平位置的每一个不同。例如,水平位置的大致中央附近的透射率比周围的透射率低。这是因为,起因于第二液晶面板30的单元间隙的不均匀等的显示不均匀(亮度不均匀)的缘故。
接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执行用于减少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s40)。具体而言,不均匀处理部101,根据第一lut101a、第二lut101b以及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变换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以及第二lut101b,获得用于抑制在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基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图像时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的校正量。
不均匀处理部101,根据获得的校正量、以及第一lut101a,校正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据此,生成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
图7的(c)是示出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一个例子的图。也就是说,图7的(c)示出,进行用于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各个像素各自的像素值的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的一个例子。如图7的(c)示出,即使在分配部90生成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相等的情况下,也由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由按照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校正灰度值。
图9的(a)示出,第一液晶面板20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图像时的该第一液晶面板20的透射率。而且,纵轴示出,将第一液晶面板20的透射率的最大值设为“1”时的比例。
如图9的(a)示出,在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在第一液晶面板20中透射率按照水平位置不同。例如,水平位置的大致中央附近的透射率比周围的透射率高。这是,用于使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例如,起因于单元间隙的不均匀等的显示不均匀,至少包括亮度不均匀以及到颜色不均匀的一方的显示不均匀)难以看到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的处理的结果。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例如,在第二液晶面板30中存在比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示出的明度明亮的像素或包括多个像素的区域(以后,也记载为在明区域)的情况下,使第一液晶面板20中该像素或与明区域对应的像素或区域中包括的像素的灰度值比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示出的明度黑暗。
而且,图中没有详细示出,但是,图9的(a)示出的透射率是,也考虑到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值。换句话说,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以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的第一图像与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的第二图像的合成图像中减少显示不均匀的方式,校正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图9的(c)示出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具体而言,图9的(c)示出,在第一液晶面板20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第一图像、且第二液晶面板30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第二图像时的、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而且,纵轴示出,将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的最大值设为“1”时的比例。
如图9的(c)示出,即使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中发生显示不均匀,也通过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的图像处理,该显示不均匀减少。液晶显示装置10,即使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中存在显示不均匀,也能够再现输入图像信号data所示的图像。
[1-3.效果等]
如上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液晶显示部10a(显示部的一个例子),具有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第一液晶面板20重叠的第二液晶面板30;以及图像处理部8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而且,图像处理部80,具有:分配部90,将输入图像信号data,分配为用于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用于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以及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第一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对从分配部90输出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
据此,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成为,进行了用于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的信号。也就是说,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图像、与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在第二液晶面板30的图像的合成图像成为,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被抑制的图像。因此,根据液晶显示装置10,只要校正向第一液晶面板20侧输出的信号,就能够抑制基于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图像质量的降低。例如,在第一液晶面板20是显示彩色图像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的第一不均匀校正能够抑制液晶显示装置10的亮度不均匀以及颜色不均匀的至少一方。
并且,液晶显示装置10,不降低显示的准确性等的显示装置的基本性能,也能够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分配部90,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作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进一步,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
据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在第二液晶面板30发生依赖于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利用向该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具有,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101a、以及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101b。而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利用第一查找表101a以及第二查找表101b,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
据此,在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是依赖于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的处理量,并且,与根据运算进行不均匀校正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不均匀校正。例如,在查找表是,各个像素的每一个中输入灰度与输出灰度对应的表的情况下,能够更仔细地进行亮度不均匀以及颜色不均匀的至少一方的校正。
并且,分配部90,具有:伽马处理部92(灰度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将输入图像信号data包括的多个灰度值之中的第一灰度值以上的灰度值灰度校正为第二灰度值;以及视差减少部93,对伽马处理部92输出的灰度校正后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进行减少基于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第一图像、与基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第二图像的视差的校正。
据此,液晶显示装置10,进一步,能够显示视差被抑制的图像。例如,在粘接层40的厚度变薄的情况下,视差虽然减少,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视差。液晶显示装置10具有视差减少部93,因此,能够抑制虽减少但发生的视差。
并且,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彩色图像,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单色图像。
据此,在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彩色图像、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单色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能够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以下,对于本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10,参照图10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而且,以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同样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会有省略或简化说明的情况。
如图10示出,本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的图像处理部180,代替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图像处理部80具备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而具有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不从分配部90直接获得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具体而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从而获得相当于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信息。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除了实施方式1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以外,还具有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从分配部90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信号预测部202。信号预测部202,例如,也可以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和分配部90中的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处理,预测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也可以对输入图像信号data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从而预测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而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获得信号预测部202预测的信号,利用获得的信号,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
信号预测部202被构成为,例如,能够进行与分配部90中的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处理同样的处理。信号预测部202也可以被构成为,例如,具有黑白图像生成部91、伽马处理部92、以及视差减少部93。
信号预测部202,将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不均匀处理部101。预测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与分配部90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也可以实际上相同,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与信号预测部202预测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也可以至少一部分的灰度值不同。
而且,在图6示出的步骤s30中,本变形例涉及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从该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具有的信号预测部202获得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
而且,信号预测部202,不仅限于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和分配部90中的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处理,预测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信号预测部202也可以,例如,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和第一分配图像信号,预测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的分配部90,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作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第一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还具有,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信号预测部202(预测部的一个例子)。而且,根据信号预测部202预测的信号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
据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200,在第二液晶面板30发生了依赖于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不将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从分配部90获得,也能够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
(实施方式2)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11至图15进行说明。
[2-1.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于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10的全体的概略结构,参照图11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同样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会有省略或简化说明的情况。
如图11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10的图像处理部280,代替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图像处理部80具备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而具有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配部90,将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作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并且,第二分配图像信号是,分配图像信号的一个例子。
分配部90的伽马处理部92也可以,如上说明,在输入灰度为规定的值以上时,将输出灰度变换为比该输出灰度的最大值(本实施方式中,1023级灰度)小的值。换句话说,第二灰度值也可以是,如图5示出,比伽马处理部92能够输出的最大灰度值小的值。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是,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不均匀校正,来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的处理部。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包括,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至少一方的显示不均匀。抑制该显示不均匀的校正包括,以减少该显示不均匀的方式变换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而且,在图11的例子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还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不均匀校正。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获得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从而能够考虑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基于该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第一图像时的显示不均匀,校正第二分配图像信号。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是,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的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从分配部90直接获得第一分配图像信号。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具有,执行所述的不均匀校正的不均匀处理部301。
输入到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通过伽马处理部92中的处理等,丢弃了输入图像信号data的规定的值以上的灰度值的信息(图5的例子中,256级灰度以上的信息),因此,难以根据第二分配图像信号预测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从分配部90获得第一分配图像信号(即,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
不均匀处理部301是,为了减少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而进行校正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的处理的处理部。不均匀处理部301,例如,具有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301a(也记载为第一lut301a)、以及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301b(也记载为第二lut301b),利用该第一lut301a以及第二lut301b,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不均匀校正。并且,利用为了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而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进行所述的不均匀校正。获得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从而能够根据该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有效地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图像时的显示不均匀。
不均匀处理部301,例如,参照第二lut301b进行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输入灰度),变换为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灰度值(输出灰度)的处理。将利用第二lut301b变换了灰度值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也记载为中间图像信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均匀处理部301,还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第一lut301a,对中间图像信号进行用于抑制所述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第一lut301a也可以是,例如,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输入灰度、与对应于该输入灰度的中间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校正量对应的表。不均匀处理部301也可以,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第一lut301a,在中间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每一个中,获得用于校正该像素灰度值的校正值,根据获得的校正值,变换中间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每一个的灰度值,从而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在此,校正值是,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值。
并且,如图5示出,第一黑白图像数据,将比最大灰度值(例如,1023级灰度)小规定值的灰度值(例如,850级灰度)作为上限灰度值而被生成。因此,在不均匀处理部301的处理中,不仅降低各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处理,也能够进行提高灰度值的处理。因此,根据液晶显示装置210,与仅进行降低各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处理的情况(即,在伽马处理部92,由图19a示出的表进行灰度校正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减少液晶显示部10a中的显示不均匀。
而且,不均匀处理部301中的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处理的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定。不均匀处理部301也可以,在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之后,对该处理所生成的图像信号进行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
如上所述,不均匀处理部301,利用第一lut301a、第二lut301b、以及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变换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分别发生的显示不均匀(在此,亮度不均匀)。换句话说,仅变更构成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分别显示的图像之中的、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的图像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从而能够抑制由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形成的合成图像的显示不均匀。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也可以,作为所述的不均匀校正,进行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至少一方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例如,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也可以,至少参照第二lut301b,变更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从而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也就是说,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也可以,将所述的中间图像信号作为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据此,至少能够减少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
[2-2.液晶显示装置的处理]
接着,对于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210的工作,参照图12至图15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10的工作的流程图。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生成的图。
如图12示出,首先,液晶显示装置210,获得输入图像信号data(s110)。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280,接收从外部的系统(图中未示出)发送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从而获得该输入图像信号data。
图13的(a)是示出步骤s110中获得的输入图像信号data的一个例子的图。横轴示出液晶显示装置210的液晶显示部10a的各个像素的排列方向(水平方向为一个例子),纵轴示出灰度值。在图13的(a)的例子中示出,在水平方向上输入相同的灰度值(768级灰度为一个例子)的例子。
而且,图像处理部28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第二分配图像信号(s120)。具体而言,分配部9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而且,分配部90,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配部90,将显示黑白图像的黑白图像数据作为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而且,分配部90,在没有视差减少部93的情况下,将伽马处理部92中进行灰度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
图13的(b)是示出,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二分配图像信号是,由图5的伽马特性变换灰度值之后的图像数据。因此,对于灰度值(输入灰度)为256级灰度以上的像素,输出一定的灰度值(输出灰度),因此,难以根据图13的(b)的图像数据计算输入图像信号data。也就是说,难以根据图13的(b)的图像数据计算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
接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获得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配图像信号)(s130)。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均匀处理部301,从分配部90直接获得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对于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参照图14以及图15进行说明。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生成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的图。
图14的(a)示出输入图像信号data,与图13的(a)示出的信号同样。
图14的(b)是,从分配部90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是,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相等的图像数据,以便于说明。
图15的(a)示出,第一液晶面板20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图像时的该第一液晶面板20的透射率。而且,纵轴示出,第一液晶面板20的透射率的最大值为“1”时的比例。
如图15的(a)示出,第一液晶面板20的透射率,即使在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相等的情况下,也在该第一液晶面板20的水平位置分别不同。例如,水平位置的大致中央附近的透射率比周围的透射率高。这是因为,起因于第一液晶面板20的单元间隙的不均匀等的显示不均匀(亮度不均匀)的缘故。
接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执行用于减少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处理(s140)。具体而言,不均匀处理部301,根据第一lut301a、第二lut301b以及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变换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像素值。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第一lut301a,获得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基于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图像时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的校正量。
不均匀处理部301,根据获得的校正量、以及第二lut301b,校正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据此,生成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
图13的(c)是示出,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一个例子的图。也就是说,图13的(c)示出,进行用于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各个像素各自的像素值的变换之后的图像数据的一个例子。如图13的(c)示出,即使在分配部90生成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相等的情况下,也由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按照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校正灰度值。
图15的(b)示出,第二液晶面板30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图像时的该第二液晶面板30的透射率。而且,纵轴示出,第二液晶面板30的透射率的最大值为“1”时的比例。
如图15的(b)示出,在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在第二液晶面板30中透射率按照水平位置不同。例如,水平位置的大致中央附近的透射率比周围的透射率低。这是,用于使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例如,起因于单元间隙的不均匀等的显示不均匀,即亮度不均匀)难以看到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的处理的结果。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例如,在第一液晶面板20中存在比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示出的明度明亮的像素或包括多个像素的区域(以后,也记载为在明区域)的情况下,使第二液晶面板30中该像素或与明区域对应的像素或区域中包括的像素的灰度值比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示出的明度黑暗。
而且,图中没有详细示出,但是,图15的(b)示出的透射率是,也考虑到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值。换句话说,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以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的第一图像与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的第二图像的合成图像中减少显示不均匀的方式,校正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
图15的(c)示出,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具体而言,图15的(c)示出,第一液晶面板20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第一图像、且第二液晶面板30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第二图像时的、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而且,纵轴示出,液晶显示部10a的透射率的最大值为“1”时的比例。
如图15的(c)示出,即使在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发生显示不均匀,也通过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的图像处理,减少该显示不均匀。液晶显示装置210,即使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中存在显示不均匀,也能够再现输入图像信号data所示的图像。
[2-3.效果等]
如上说明,液晶显示装置210,具备:液晶显示部10a(显示部的一个例子),具有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第一液晶面板20重叠的第二液晶面板30;以及图像处理部28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生成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而且,图像处理部280,具有:分配部90,将输入图像信号data,分配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以及用于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分配图像信号的一个例子);以及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对从分配部90输出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
据此,向第二液晶面板30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成为,进行了用于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不均匀校正的信号。也就是说,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20的图像、与根据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显示在第二液晶面板30的图像的合成图像成为,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被抑制的图像。因此,根据液晶显示装置210,只要校正向第二液晶面板30侧输出的信号,就能够抑制基于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图像质量的降低。例如,在第二液晶面板30是显示黑白图像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的不均匀校正能够抑制液晶显示装置210的亮度不均匀。
并且,液晶显示装置210,不降低显示的准确性等的显示装置的基本性能,也能够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分配部90,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作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进一步,根据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不均匀校正。
据此,在第一液晶面板20发生依赖于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利用向该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进行不均匀校正,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具有,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301a、以及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301b。而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利用第一查找表301a以及第二查找表301b,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不均匀校正。
据此,在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是依赖于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的处理量,并且,与根据运算进行不均匀校正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不均匀校正。例如,在查找表是,各个像素的每一个中输入灰度与输出灰度对应的表的情况下,能够更仔细地进行亮度不均匀的校正。
并且,第二灰度值是,比伽马处理部92(灰度校正部的一个例子)能够输出的最大灰度值小的值。
据此,在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能够进行提高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校正。因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与仅进行降低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校正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以下,对于本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10,参照图16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而且,以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10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同样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会有省略或简化说明的情况。
如图16示出,本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10的图像处理部380,代替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210的图像处理部280具备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而具有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不从分配部90直接获得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具体而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从而获得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除了实施方式2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300以外,还具有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从分配部90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信号预测部402。信号预测部402,例如,也可以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和分配部90中的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处理,预测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也可以对输入图像信号data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从而预测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而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利用信号预测部402预测的信号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不均匀校正。
信号预测部402被构成为,例如,能够进行与分配部90的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处理同样的处理。信号预测部402也可以被构成为,例如,具有黑白图像生成部91至乘法器95的每一个。
信号预测部402,将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不均匀处理部301。预测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与分配部90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也可以实际上相同,向第一液晶面板20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与信号预测部402预测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也可以至少一部分的灰度值不同。
而且,在图12示出的步骤s130中,本变形例涉及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将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从该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具有的信号预测部402获得。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10的分配部90,将第二分配图像信号(分配图像信号的一个例子)作为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还具有根据输入图像信号data预测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的信号预测部402(预测部的一个例子)。而且,根据信号预测部402预测的信号,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不均匀校正。
据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400,在第一液晶面板20发生了依赖于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不将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从分配部90获得,也能够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
(实施方式3)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17进行说明。
[3-1.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于实施方式3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10的全体的概略结构,参照图17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而且,以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同样的结构附上相同的符号,会有省略或简化说明的情况。
如图17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10的图像处理部480,代替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图像处理部80具备的显示不均匀校正部100,而具有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以及510。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是,对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来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的处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具有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501a(也记载为第一lut501a),利用该第一lut501a进行不均匀校正。而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不获得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也就是说,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根据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是,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将生成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20的第一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具有,执行所述的灰度值的校正的不均匀处理部501。
不均匀处理部501是,为了减少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而进行校正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的处理的处理部。具体而言,不均匀处理部501,利用第一lut501a、以及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校正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从而生成第一输出图像信号dat1。不均匀处理部501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校正是,第一不均匀校正的一个例子。
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是,对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来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的处理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具有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511a(也记载为第二lut511a),利用该第二lut511a进行不均匀校正。而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不获得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也就是说,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根据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进行校正。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是,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的第二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具有,执行所述的灰度值的校正的不均匀处理部511。
不均匀处理部511是,为了减少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而进行校正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的处理的处理部。具体而言,不均匀处理部511,利用第二lut511a、以及从分配部90获得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校正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各个像素各自的灰度值,从而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不均匀处理部511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校正是,第二不均匀校正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一方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主要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的另一方显示具有显示不均匀的图像。因此,若从斜方向看该液晶显示部10a,则看到显示不均匀。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分别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分别显示抑制了显示不均匀的图像。因此,即使从斜方向看该液晶显示部10a,也难以看到显示不均匀。
而且,如上所述,说明了进行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进行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减少液晶显示部10a的颜色不均匀,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减少液晶显示部10a的亮度不均匀的校正。
并且,在配置在第二液晶面板30的第一液晶面板侧的偏振板(例如,图3示出的配置在第一液晶面板侧的第二偏振板35)具有扩散层的情况下,难以仅由第二液晶面板30抑制高频的显示不均匀。因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也可以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高频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也可以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低频的显示不均匀的校正。也就是说,也可以在第一液晶面板20抑制高频的显示不均匀,在第二液晶面板30抑制低频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例如,在伽马处理部92根据图19a示出的伽马特性进行灰度校正的情况下,在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不能进行提高灰度值的校正。于是,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在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发生提高灰度值的校正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该校正。据此,不降低液晶显示部10a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也能够进行显示不均匀的抑制。
[3-2.效果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410还具备,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第二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对从分配部90输出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液晶显示部10a(显示部的一个例子)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将生成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dat2输出到第二液晶面板30。
据此,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双方进行校正,从而与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第二分配图像信号的一方进行校正的情况相比,能够分散显示不均匀校正部的处理。例如,在第一液晶面板20显示彩色图像、第二液晶面板30显示黑白图像的情况下,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对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校正颜色不均匀的处理,并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对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校正亮度不均匀的处理,从而与双方的处理由一个显示不均匀校正部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显示不均匀校正部各自的处理量。因此,根据液晶显示装置410,能够有效地抑制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00(第一不均匀校正部的一个例子),具有用于抑制第一液晶面板2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501a,利用该第一查找表501a进行第一不均匀校正。并且,显示不均匀校正部510,具有用于抑制第二液晶面板30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511a,利用该第二查找表511a进行第二不均匀校正。
据此,第一液晶面板20以及第二液晶面板30分别能够,将显示不均匀被抑制的图像显示。因此,能够抑制在从斜方向看液晶显示部10a时看到液晶显示部10a的显示不均匀。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各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以下,也记载为实施方式等)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公开,不仅限于所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等中也可以,视差减少部包括黑白图像生成部。也就是说,也可以由伽马处理部伽马校正后的输入图像信号输入到黑白图像生成部。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了,显示不均匀校正部,抑制使粘接层的厚度变薄时发生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也可以,抑制在构成液晶显示部的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的每一个独立地发生的显示不均匀(例如,在贴合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之前在各个自液晶面板发生的显示不均匀)。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了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由oca等的粘接层贴合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也可以,利用能够以规定的间隔固定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的固定部件而被固定。也可以是,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的外周部分由框架等固定。并且,也可以在从正面看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时,仅在没有贴上偏振板的外侧区域形成粘接层(即,框状的粘接层)。换句话说,也可以在第一液晶面板中贴在第二液晶面板侧的偏振板、与第二面板中贴在第一液晶面板侧的偏振板之间的至少一部分是空气层。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了在查找表中,各个像素各自的输入灰度与输出灰度对应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查找表也可以是,将图像分割为多个虚拟块,分解的每个虚拟块的输入灰度与输出灰度对应的表。例如,将显示不均匀的形态类似的多个像素设为一个虚拟块,从而能够减少查找表的信息量,并且,抑制显示不均匀。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了显示不均匀处理部,利用查找表进行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不均匀校正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显示不均匀校正部也可以,例如,对灰度值以规定的常数进行运算,从而进行不均匀校正。例如,在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是不依赖于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下等有效的。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了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两个液晶面板的例子,但是,不仅限于此。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具备,例如,三个以上的液晶面板。
并且,一对第一透明基板以及一对第二透明基板是,玻璃基板,但是,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透明树脂基板等。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各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者执行适于各个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个构成要素也可以,处理器等的程序执行部,读出并执行由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记录介质记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处理器,由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包括lsi(largescaleintegration)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构成。多个电子电路,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设置在多个芯片。多个芯片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多个装置。
并且,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多个处理的顺序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并行地进行多个处理。
另外,对所述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任意组合个个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来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公开中。
符号说明
10、110、210、310、410液晶显示装置
10a液晶显示部(显示部)
20第一液晶面板
20a第一图像显示区域
21第一源极驱动器
22第一栅极驱动器
23第一透明基板
23a第一tft基板
23b第一相对基板
24第一液晶层
25第一偏振板
26第一tft层
27第一像素形成层
27a第一黑矩阵
27b滤色器
30第二液晶面板
30a第二图像显示区域
31第二源极驱动器
32第二栅极驱动器
33第二透明基板
33a第二tft基板
33b第二相对基板
34第二液晶层
35第二偏振板
36第二tft层
37第二像素形成层
37a第二黑矩阵
40粘接层
50背光灯
60前机架
71第一定时控制器
72第二定时控制器
80、180、280、380图像处理部
90分配部
91黑白图像生成部
92伽马处理部(灰度校正部)
93视差减少部
94除法处理部
95乘法器
100、200、300、400、500、510显示不均匀校正部
101、301、501、511不均匀处理部
101a、301a、501a第一查找表
101b、301b、511a第二查找表
202、402信号预测部
data输入图像信号
dat1第一输出图像信号
dat2第二输出图像信号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部,具有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在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重叠;以及
图像处理部,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生成向所述第一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二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
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
分配部,将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分配为用于生成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一分配图像信号、以及用于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以及
第一不均匀校正部,对从所述分配部输出的所述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将生成的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液晶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分配部,将所述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部,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对所述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分配部,将所述第二分配图像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部,还具有根据所述输入图像信号预测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预测部,根据所述预测部预测的信号,对所述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部,具有用于抑制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以及用于抑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利用所述第一查找表以及所述第二查找表,对所述第一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二不均匀校正部,
所述第二不均匀校正部,对从所述分配部输出的所述第二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将生成的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部,具有用于抑制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利用该第一查找表进行所述第一不均匀校正,
所述第二不均匀校正部,具有用于抑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利用该第二查找表进行所述第二不均匀校正。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部,具有第一液晶面板以及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在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背面侧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重叠;以及
图像处理部,根据输入图像信号,生成向所述第一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向所述第二液晶面板输出的第二输出图像信号,
所述图像处理部,具有:
分配部,将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分配为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以及用于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分配图像信号;以及
不均匀校正部,对从所述分配部输出的所述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抑制所述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的不均匀校正,从而生成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将生成的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不均匀校正部,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对所述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所述不均匀校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分配部,将所述分配图像信号作为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一液晶面板,
所述不均匀校正部,还具有根据所述输入图像信号预测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预测部,根据所述预测部预测的信号,对所述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所述不均匀校正。
10.如权利要求7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不均匀校正部,具有用于抑制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一查找表、以及用于抑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显示不均匀的第二查找表,利用所述第一查找表以及所述第二查找表,对所述分配图像信号进行所述不均匀校正。
11.如权利要求1至3、或5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分配部具有灰度校正部以及视差减少部,
所述灰度校正部,将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包括的多个灰度值之中的第一灰度值以上的灰度值灰度校正为第二灰度值,
所述视差减少部,对所述灰度校正部输出的所述灰度校正后的所述输入图像信号,进行减少基于所述第一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一图像、与基于所述第二输出图像信号的第二图像之间的视差的校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第二灰度值是,比所述灰度校正部能够输出的最大灰度值小的值。
13.如权利要求1至3、或5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液晶面板显示彩色图像,
所述第二液晶面板显示单色图像。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