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焦谷氨酸(5-氧代脯氨酸)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的应用,还涉及利用焦谷氨酸的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和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具备未来潜力。由于机体的病变,其中的代谢物也会产生关联性变化,对由疾病引起的代谢物的变化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从代谢物中进一步发现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进而能够用于疾病的辅助治疗和疾病预防。血液是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常用样本,检测其中的代谢物已成为诊断疾病和评估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血液中含有大量的内源性代谢物,通过测量其变化规律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但血液样本在采集、存储和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变化而影响血液检测的准确性,进而直接影响临床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由于血液中的代谢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又加上采样人群的年龄、性别、地域等原始差异对血液的影响,因此对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的质量控制要求更加严格。代谢组学研究中血液样本质量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患者个体采血时的状态、采集环境、采集过程、采集后处理、运输和储存、检测时间等。血液样本采集时的质量控制一般是通过人员培训、采样标准化、器具质量控制等方式进行,例如空腹采血,采血前静坐5分钟等。血液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影响控制,需要严格的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并对各项检测仪器和试剂进行校准;对于检验后的结果要及时复合并设置备份。但由于血液采集后至检测,需经历保存、运输和样品处理过程,检验过程中的差异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极大的误差。因此,样本采集后的处理程序需将其标准化,寻找并监控其关键点,以保证用于检测的血液样本的稳定性。现有临床采血所检测常规项目中虽已有较为完整的质控流程,但代谢组学检测项目涉及到的分子种类繁多,对血液样本质量要求较常规检测有一定的区别,现有标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此。临床采血所检测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以溶血、凝血指标为主,相关方面的检测多以样本外观和细胞成分为标准。以血常规检测为例,由于其检测项目多为测试血液中各细胞组成的变化,主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及其分类,故其质控项目以如《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高质量要求》中规定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等细胞水平的参数为主。然而,血液样本即使满足了常规检测的质控条件,其代谢物在体外环境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某些成分本身不稳定或容易发生反应,即便在细胞层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也会因酶促、氧化等反应和代谢通路的细微变化带来各种分析前的不稳定性,在代谢组学研究中会导致疾病代谢物轮廓分析的误差,甚至可能发生假性结果。因此,对于样本采集后的处理过程中在遵循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应对重要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以减少用作检测的血液样本的变异,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高质量和可靠性。在血液样本采集后(尤其是大量血液样本采集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一般需要先在适当条件下保存,以促进血液的凝固(血清)或抗凝剂的抗凝(血浆),抑制其中代谢物的变化,之后再提取血清或血浆作为血液样品进行分析检测。血液样本保存过程中往往会因条件的不同引起代谢物的巨大差异变化,是整个过程中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血液样本可能会随着酶活性的增强而引发蛋白质降解和代谢途径的改变,从而导致某些化合物浓度的升高抑或降低。研究指出,室温下长时间的血液保存对一些代谢物的浓度和模式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保存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在保存过程中加以严格的质量监控并应用评估方法,方可有效保证血液样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对血液样品中代谢物检测的准确性。然而,目前尚未有一种针对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保存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的方法,尤其是对血液样本中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焦谷氨酸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的应用,通过所述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来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上述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由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与在基准中的含量的比值来表示,当该比值不超过1.036时,优选为0.549-1.036时,进一步优选为0.549-0.761时,所述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符合要求;其中所述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上述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和焦谷氨酸在所述基准中的含量通过以下中的任一种方式测定: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上述应用中,当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测定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或测定焦谷氨酸在基准中的含量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或基准中提取血浆样品,将冷(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体积比3:1)溶液加入血浆,涡旋混匀后进行冰浴孵育;2)冰浴中存放,加入(甲醇:水,体积比3:1)溶液,涡旋并离心分层;3)样品分层后,取下层有机相至试管中;4)向步骤3)中的试管中加入冰甲醇,沉淀蛋白质;5)蛋白质沉淀后,将试管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试管中,并干燥过夜;干燥后获得待测物质的样品管;6)向样品管中加入水,并在室温下孵化;7)孵化后,将试管涡旋混匀,超声辅助处理,再将试管在室温下离心;8)从试管中取上清液至玻璃进样小瓶中,上机测定,获得质谱数据;9)由质谱数据中测量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或基准中的峰面积,分别作为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或基准中的含量。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其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和基准中的焦谷氨酸进行检测,以焦谷氨酸在该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和基准中的含量比值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指标,其中所述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上述检测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上述含量比值不超过1.036时(优选为0.549-1.036时,进一步优选为0.549-0.761时),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符合要求。上述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方法测定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和基准中的含量时,具体包括上述应用中提及的步骤。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其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多种代谢化合物进行检测得到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同步按上述应用中提及的方法测定焦谷氨酸在基准中的含量;从代谢化合物检测结果中按上述应用中的步骤9)获取焦谷氨酸的含量,计算焦谷氨酸在该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和在基准中的含量比值;将该含量比值作为评价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是否可用的指标,含量比值不超过1.036时(优选为0.549-1.036时,进一步优选为0.549-0.761时),该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可用,否则,该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不可用;其中所述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上述评价方法中,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多种代谢化合物进行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提取血浆样本,将冷(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体积比3:1)溶液加入血浆,涡旋混匀后进行冰浴孵育;(2)冰浴中存放,加入(甲醇:水,体积比3:1)溶液,涡旋并离心分层;(3)样品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相转移至试管中,干燥,获得脂质类物质,用于lc-ms脂质组检测,命名为脂质管;(4)取下层有机相至试管中;(5)向步骤4)中的试管中加入冰甲醇,沉淀蛋白质;(6)步骤5)中蛋白质沉淀后,将试管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试管中,并干燥过夜;干燥后获得极性化合物类物质,用于lc-ms极性组检测,命名为极性管;(7)脂质管和极性管中分别加入,并在室温下孵化;(8)孵化后,将试管涡旋混匀,超声辅助处理,再将试管在室温下离心;(9)从各试管中分别取上清液至玻璃进样小瓶中,使用液相色谱-质谱仪采集数据信息上机测定,获得各代谢化合物的lc-ms检测数据;(10)根据各代谢化合物的lc-ms检测数据,将各代谢化合物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的峰面积定义为各化合物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集合作为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焦谷氨酸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的应用,其以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与焦谷氨酸在基准(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中的含量的比值作为质检指标,数据表明,当该质检指标不超过1.036时,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符合要求。利用该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与焦谷氨酸在基准中的含量的比值的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和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通过对保存过程中或检测之前的血液样本中的焦谷氨酸的相对含量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进行判断和监控,对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保证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焦谷氨酸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图2为焦谷氨酸的质谱图;图3为不同保存条件下焦谷氨酸在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差异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首先提供焦谷氨酸(5-氧代脯氨酸,cas98-79-3)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的应用。具体的,可以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为检测手段,对保存过程中或检测前的血液样本中的焦谷氨酸的相对含量(即焦谷氨酸在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与焦谷氨酸在基准中的含量的比值)进行检测,根据其数值(或含量/浓度)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是否合格,还用于评价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是否可用。其中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购自上海毅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基准为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制定的标准参照样品,用于测定人体血浆中的代谢物质。本发明另一方面基于血液样本中的焦谷氨酸的相对含量,还提供一种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为血液样本的保存条件控制提供准确参考标准和判断依据。本发明另一方面还基于血液样本中的焦谷氨酸的相对含量,提供一种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可进行异常血液样本的初步筛查,为数据异常剔除、数据后期分析的提供支持。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到的各种生物材料的取得途径仅是提供一种试验获取的途径以达到具体公开的目的,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生物材料来源的限制。事实上,所用到的生物材料的来源是广泛的,任何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伦理能够获取的生物材料都可以按照实施例中的提示替换使用。实施例1:确定判断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1)分别在室温条件下(对照组)和4℃条件下(正常组)存放血液样本3小时,每组做6个重复;其中6个重复的血液样本分别来自于3个健康个体(年龄范围为25-52岁);2)从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液样本中各提取50μl血浆样品,同步从基准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中提取50μl血浆样品作为参照,将冷(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体积比3:1)溶液700μl(-20℃)加入各组血浆样品中,涡旋混匀后冰浴孵育15分钟;3)冰浴孵育后,加入(甲醇:水,体积比3:1)350μl,涡旋并离心5分钟(12000rpm,4℃)进行分层;4)各组样品分层后,分别将上层有机相350μl转移至2mleppendorf管中,在离心浓缩仪中干燥4小时,获得脂质类物质,-80℃条件下储存,用于lc-ms脂质组检测,作为脂质管;5)去除剩余上层溶液后,取下层有机相200μl至1.5mleppendorf管中;加入冰甲醇1.1ml,沉淀蛋白质(在-20℃孵育1小时);6)步骤5)中蛋白质沉淀后,将试管离心10分钟(4℃,12000rpm)后,取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1.5mleppendorf离心管中,并在离心浓缩仪中干燥过夜;干燥后获得极性化合物类物质,-80℃条件下储存,用于lc-ms极性组检测,作为极性管;8)干燥后各组脂质管和极性管中分别加入200μl水,并在室温下孵化15分钟;9)孵化后,将各试管分别涡旋混匀,超声辅助处理5分钟,再将试管在室温下离心5分钟(12000rpm);10)从各试管中分别取180μl上清液至2ml玻璃进样小瓶中,该上清液用作下一步检测样品;11)样品检测:使用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acquityuplci-class液相色谱系统(沃特世)和q-exactive质谱系统(赛默飞世尔科技))采集数据信息,获得各组检测样品中各化合物的lc-ms检测数据(包括质谱数据和液相色谱数据),其中质谱仪由电喷雾电离源(esi)和静电场轨道阱(orbitrap)质量分析仪组成。具体为:将玻璃进样小瓶中的3μl上清液注入经1.8μm,2.1mm×30mm的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分离。流动相a为含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均为色谱纯。下表1列出了液相色谱的洗脱梯度。表1:hsst3column,1.8μm,2.1mm×30mm色谱柱洗脱梯度12)数据处理:lc-ms数据的提取由compounddiscoverer(赛默飞世尔科技)数据处理软件,根据说明书操作完成;提取之后的lc-ms数据的分析使用rstudio软件,按照说明书操作完成,其中数据经多次筛选,包括去除同位素峰、源内碎裂的离子和同一物质的不同加合方式以及重复的化合物等。最终导出csv格式数据,再由rstudio分析。13)经处理后的数据用t-test方法分析独立样本间的重复性,并使用benjamini-hochberg方法对p值进行校正。该实施例中经compounddiscoverer注解后分别鉴定出168个脂质化合物和134个极性化合物(例如胆固醇、磷脂、焦谷氨酸、酪氨酸等化合物),并测量出了各化合物的含量(含量以对应化合物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的峰面积数值表示)。对血液样本在室温和4℃两组保存条件下测得其中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有一种代谢产物化合物,其在室温条件下保存3小时的血浆样品中的相对强度显著高于在4℃条件下保存3小时的血浆样品中的相对强度,并且经t-test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fdr=0.0495);而检测的其他化合物经t-test分析,在强度变化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如图1(纵坐标表示相对强度,横坐标表示保存时间)所示,示出了该化合物在不同保存条件(室温下保存3小时和4℃下保存3小时)下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图2示出了该代谢产物化合物的质谱图分析结果,确认该代谢产物化合物为焦谷氨酸(5-氧代脯氨酸)。血液样本在室温下长时间储存时,较之低温存储,γ-谷氨酰环转移酶的活性会增强,进而可诱导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引起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改变。焦谷氨酸存在于谷胱甘肽代谢中,正是由γ-谷氨酰二肽在γ-谷氨酰环转移酶的酶促作用下形成,可见血液样本在室温条件下长时间保存时,焦谷氨酸浓度的显著升高正是由于血液样本中细胞的凋亡引起的,因此焦谷氨酸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检测采集的血液样本错误条件下长时间储存的质检指示物。为了准确量化焦谷氨酸在室温条件下保存3小时的血液样本中和在4℃条件下保存3小时的血液样本中的含量,本发明人以焦谷氨酸在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与其在基准中的含量的比值作为相对含量指标,如图3所示,示出了该相对含量比值与保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图,显示焦谷氨酸在室温下保存3小时的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比在4℃下保存3小时的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更高。当血液样本在4℃下保存(即正确的保存条件)时,焦谷氨酸的相对含量比值不超过1.036(图3中示出的是0.549-1.036,优选为0.549-0.761),因此该数值可以作为判断采集的血液样本正确保存的指标,可用来判定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实施例2:焦谷氨酸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使用的血液样本为分别来自于肺癌患者、结肠癌、胃癌和健康患者(年龄范围33-55岁),4℃下保存,仅对各组血液样本中的焦谷氨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从各组血液样本中提取50μl血浆样品,同步从基准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中提取50μl血浆样品作为参照,将冷(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体积比3:1)溶液700μl(-20℃)加入各组血浆样品中,涡旋混匀后冰浴孵育15分钟;2)冰浴孵育后,加入(甲醇:水,体积比3:1)350μl,涡旋并离心5分钟(12000rpm,4℃)进行分层;3)各组样品分层后,取下层有机相200μl至1.5mleppendorf管中;加入冰甲醇1.1ml,沉淀蛋白质(在-20℃孵育1小时);4)步骤3)中蛋白质沉淀后,将试管离心10分钟(4℃,12000rpm)后,取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1.5mleppendorf离心管中,并在离心浓缩仪中干燥过夜;干燥后获得极性化合物类物质,-80℃条件下储存,用于lc-ms极性组检测,作为样品管;5)干燥后各组样品管中分别加入200μl水,并在室温下孵化15分钟;6)孵化后,将各试管分别涡旋混匀,超声辅助处理5分钟,再将试管在室温下离心5分钟(12000rpm);7)从各试管中分别取180μl上清液至2ml玻璃进样小瓶中,上机检测,获得焦谷氨酸的质谱数据;8)按照实施例1的数据处理方法从质谱数据中获得各组血液样本中以及基准中焦谷氨酸的含量(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的峰面积表示),并计算各组血液样本中焦谷氨酸的含量与基准中焦谷氨酸的含量的比值。测量结果如下表2所示,可见,无论是健康个体还是患病个体(例如肺癌、结肠癌或胃癌等),均可以使用代谢产物焦谷氨酸评价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保存质量,并具有与实施例相同的判断标准,即焦谷氨酸在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不超过1.036。据此,可以通过检测焦谷氨酸在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实现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为血液样本的保存条件控制提供准确参考标准和判断依据。表2:不同人群样本检测结果样本序号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值1女36肺癌0.6092男37肺癌0.5603女50肺癌0.6354女47健康0.6045男33健康0.5886女34胃癌0.5867男55胃癌0.7368男38结肠癌0.8209女55结肠癌0.911实施例3: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该实施例利用的是实施例1的代谢物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即检测多种代谢物数据的方法步骤),使用采自长沙某医院的一批血液样本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检测样品,检测结果中,以焦谷氨酸的相对含量比值不超过1.036作为质检指标,达标的血液样本获得的其它化合物的检测数据可作为代谢物组数据用于数据分析,不达标的血液样本获得的其它化合物的检测数据不可使用。下表3示出了血液样本的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结果,可见,可以通过检测焦谷氨酸在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来对异常血液样本的初步筛查,为数据异常剔除、数据后期分析的提供支持。表3: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评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焦谷氨酸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质检指示物的应用,通过所述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来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相对含量由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与在基准中的含量的比值来表示,当该比值不超过1.036时,优选为0.549-1.036时,进一步优选为0.549-0.761时,所述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符合要求;其中所述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和焦谷氨酸在所述基准中的含量通过以下中的任一种方式测定: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测定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或测定焦谷氨酸在基准中的含量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或基准中提取血浆样品,将冷(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体积比3:1)溶液加入血浆,涡旋混匀后进行冰浴孵育;
2)冰浴中存放,加入(甲醇:水,体积比3:1)溶液,涡旋并离心分层;
3)样品分层后,取下层有机相至试管中;
4)向步骤3)中的试管中加入冰甲醇,沉淀蛋白质;
5)蛋白质沉淀后,将试管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试管中,并干燥过夜;干燥后获得待测物质的样品管;
6)向样品管中加入水,并在室温下孵化;
7)孵化后,将试管涡旋混匀,超声辅助处理,再将试管在室温下离心;
8)从试管中取上清液至玻璃进样小瓶中,上机测定,获得质谱数据;
9)由质谱数据中测量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或基准中的峰面积,分别作为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或基准中的含量。
5.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和基准中的焦谷氨酸进行检测,以焦谷氨酸在该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和基准中的含量比值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指标,其中所述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液相色谱质谱(l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量比值不超过1.036时(优选为0.549-1.036时,进一步优选为0.549-0.761时),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符合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方法测定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和基准中的含量时,具体包括权利要求4提及的步骤。
9.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多种代谢化合物进行检测得到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同步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测定焦谷氨酸在基准中的含量;从代谢化合物检测结果中按权利要求4的步骤9)获取焦谷氨酸的含量,计算焦谷氨酸在该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和在基准中的含量比值;将该含量比值作为评价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是否可用的指标,含量比值不超过1.036时(优选为0.549-1.036时,进一步优选为0.549-0.761时),该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可用,否则,该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不可用;其中所述基准为nistsrm1950人冰冻血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多种代谢化合物进行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提取血浆样本,将冷(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体积比3:1)溶液加入血浆,涡旋混匀后进行冰浴孵育;
(2)冰浴中存放,加入(甲醇:水,体积比3:1)溶液,涡旋并离心分层;
(3)样品分层后,取上层有机相转移至试管中,干燥,获得脂质类物质,用于lc-ms脂质组检测,命名为脂质管;
(4)取下层有机相至试管中;
(5)向步骤4)中的试管中加入冰甲醇,沉淀蛋白质;
(6)步骤5)中蛋白质沉淀后,将试管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一个新的试管中,并干燥过夜;干燥后获得极性化合物类物质,用于lc-ms极性组检测,命名为极性管;
(7)脂质管和极性管中分别加入,并在室温下孵化;
(8)孵化后,将试管涡旋混匀,超声辅助处理,再将试管在室温下离心;
(9)从各试管中分别取上清液至玻璃进样小瓶中,使用液相色谱-质谱仪采集数据信息上机测定,获得各代谢化合物的lc-ms检测数据;
(10)根据各代谢化合物的lc-ms检测数据,将各代谢化合物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的峰面积定义为各化合物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中的含量,集合作为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焦谷氨酸作为判断代谢组学血液样本孵育质量的质检指示物的应用,属于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技术领域。以焦谷氨酸在代谢组学血液样本和基准中的含量比值作为质检指标,当该比值不超过1.036时,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符合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代谢组学血液样本质量的监控方法和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代谢组学血液样本的质量进行判断和监控,并保证血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琰;克里兹托夫;杰斯蒂娜;但聪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脉图精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