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5

本发明涉及病理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staining),也就是he染色,能够较好的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且he染色切片可较长时间的保存,被称作常规染色法。顾名思义,he染色盒由苏木素和伊红两种染色材料构成,其中苏木素为碱性染料,主要用于对细胞核进行染色,使之呈现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用于对细胞质和细胞间质进行染色,使之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病理切片染色机为病理检测中为实现he染色常用的一种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染色剂掉落在染色机的托盘、机架上,造成染色机污损,进而严重的影响了设备美观,不符合清洁实验室的要求,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除污剂、清洁剂等均不能有效的对染色污物进行有效的清理,而针对he染色的除污剂在市面上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具有除污效果好、成本低廉、易于配制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包含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4~6%;第二洗液包含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9~11%。

优选的,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3~77%的酒精内构成。

优选的,所述浓盐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0%。

优选的,所述第一洗液内还包含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盐酸酒精分化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jfc-2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

优选的,所述第二洗液内还包含第二渗透剂和第二促进剂,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oe-35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

优选的,所述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分别盛装在两个喷雾罐内。

优选的,所述除污剂组合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染色机的污染部位先后喷涂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其中一种洗液喷涂完毕后浸润20-25s,然后用无纺棉布快速的擦拭清理,接着用清水冲洗2-3遍,用无纺棉布擦干;然后用另一种洗液喷涂,浸润20-25s后,用无纺棉布快速擦拭清理;最后用清水冲洗2-3遍,自然晾干或擦干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1、能够彻底的对染色机上的染料进行快速清理,避免染料残留,使得染色机焕然一新,保持了实验室设备的清洁,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配方简单,选用的材料盐酸、酒精、氢氧化钠等均是化学实验室中能够快速轻易得到的材料,制备方式简单。

3、填补了目前市面上无染色机除污剂的空白,克服了传统除污剂、清洁剂对染色机上的苏木素、伊红染料的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完整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采用纯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5%,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质量百分浓度为25%的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内构成;第二洗液采用纯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10.5%。

实施例2

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采用纯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4.5%,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质量百分浓度为20%的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内构成;第二洗液采用纯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10%。

实施例3

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采用纯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5.5%,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5.5%的酒精内构成;第二洗液采用纯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9%。

实施例4

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包含盐酸酒精分化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盐酸酒精分化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jfc-2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6%,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7%的酒精内构成;第二洗液采用纯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11%。

实施例5

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采用纯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4%,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3%的酒精内构成;

第二洗液包括纯氢氧化钠溶液、第二渗透剂和第二促进剂,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oe-35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10%。

实施例6

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包含纯盐酸酒精分化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盐酸酒精分化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jfc-2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5%,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5%的酒精内构成;

第二洗液包括纯氢氧化钠溶液、第二渗透剂和第二促进剂,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oe-35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10%。

实施例7

分别选择6张玻片、6块abs塑料片、6块不锈钢片,共18块实验载片,将实验载片分为6组,每组各一张玻片、abs塑料片和不锈钢片;在每一块实验载片上分别滴上0.2ml的he染液,将染液在实验载片上均涂,确保染液不聚团,不以液珠形态呈现。自然晾干后,再用吹风机烘干。

将实施例1-6所述的6种除污剂组合,分别应用在6组实验载片上,按照下述方法对实验载片进行清理,清理方法如下:实验载片上先后喷涂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其中一种洗液喷涂完毕后浸润20-25s,然后用无纺棉布快速的擦拭清理,接着用清水冲洗2-3遍,用无纺棉布擦干;然后用另一种洗液喷涂,浸润20-25s后,用无纺棉布快速擦拭清理;最后用清水冲洗2-3遍,自然晾干或擦干即可。

再将美国庄臣公司旗下生产的某除污剂按照上述方式对另设的一组玻片、abs塑料片和不锈钢片进行对照试验。

操作完成后,直接对实验载片进行肉眼观察,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染料残留度以0-100的数值进行量化表示,残留越多,数值越大。

本发明主要通过第一洗液对苏木素染料进行去除,通过第二洗液对伊红染料进行去除,第一洗液中的渗透剂具有耐酸特性,第二洗液中的渗透剂具有耐碱特性。

根据上表不难看出,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除污剂而言,无论对玻片、abs塑料片和不锈钢片的清污性能均得到极大的提升,能够满足市面上95%以上的染色机除污需求,尤其是在渗透剂和促进剂加入后,利用渗透剂的夹带效果,能够促使洗液的主要功能成分快速的直达染料深层,除污效果更是得到明显改善。


技术特征:

1.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包含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4~6%;第二洗液包含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9~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由浓盐酸溶解在体积百分浓度为73~77%的酒精内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液内还包含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盐酸酒精分化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jfc-2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洗液内还包含第二渗透剂和第二促进剂,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渗透剂和第一促进剂的体积比为100:3:1.5,所述第一渗透剂为oe-35渗透剂,所述第一促进剂为月桂氮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分别盛装在两个喷雾罐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染色机除污剂组合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染色机的污染部位先后喷涂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其中一种洗液喷涂完毕后浸润20-25s,然后用无纺棉布快速的擦拭清理,接着用清水冲洗2-3遍,用无纺棉布擦干;然后用另一种洗液喷涂,浸润20-25s后,用无纺棉布快速擦拭清理;最后用清水冲洗2-3遍,自然晾干或擦干即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病理检测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机除污剂组合,具有除污效果好、成本低廉、易于配制的特点,包括第一洗液和第二洗液,所述第一洗液包含盐酸酒精分化液,所述盐酸酒精分化液的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4~6%;第二洗液包含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体积百分浓度为9~11%。本发明能够彻底的对染色机上的染料进行快速清理,避免染料残留,使得染色机焕然一新,保持了实验室设备的清洁,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配方简单,选用的材料盐酸、酒精、氢氧化钠等均是化学实验室中能够快速轻易得到的材料,制备方式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均;欧阳小峰;苏泰民;黄平;周雯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60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