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因其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维修养护方便等优点,是目前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但是表面致密的沥青路面在雨天不能及时排水,容易出现水漂、水雾,增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根据调查发现,在高速公路上铺设的普通材料的路面的雨天事故率是晴天的9倍,而采用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后雨天事故可减少80%。使用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时,雨天车辆可操控性、行车速度等性能基本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在降低噪音方面,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可比普通密级配路面降低噪音3到5个分贝。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路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沥青路面在雨天难以快速排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在加强路用性能的同时快速排除路面雨水,提高路面强度和行车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乳化沥青透层、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防水粘结层和不透水底基层,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和基层之间设有竖直的钢管,钢管内填充有透水性的渣料,钢管外套接有加强肋板,并与钢管形成格栅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级配为ogfc-16,空隙率为20%~25%,厚度为4~6cm。
优选的,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厚度为0.02cm~0.05cm。
优选的,所述乳化沥青透层厚度为0.05cm~0.1cm。
优选的,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级配为ac-20c,厚度为6~8cm。
优选的,所述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级配为ac-25c,厚度为8~10cm。
优选的,所述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15~20cm。
优选的,所述防水粘结层为改性乳化沥青封层、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优选的,所述不透水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粒料或者密级配粒料,厚度为20~25cm。
优选的,所述钢管为螺纹管,外径为20~22mm,壁厚为2~3mm,钢管内填充有透水性渣料。
优选的,所述加强肋板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沿竖直钢管方向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结构各层材料性能特点以及结构组合形式,其在实现降噪排水的同时极大的提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避免了路面各层病害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直的钢管,与加强肋板形成格栅状结构,竖直的钢管既作为排水通道又作为“加强筋”,在实现降噪排水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各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基层之间的层间剥离或开裂,极大的提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避免了路面各层病害的发生,增加了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6、乳化沥青透层,7、沥青稳定碎石基层,8、防水粘结层,9、不透水底基层,10、钢管,11、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1、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5、乳化沥青透层6、沥青稳定碎石基层7、防水粘结层8和不透水底基层9,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7之间设有竖直的钢管10,钢管10内填充有透水性的渣料,钢管10外套接有加强肋板11,并与钢管10形成格栅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直的钢管,与加强肋板形成格栅状结构,竖直的钢管既作为排水通道又作为“加强筋”,在实现降噪排水的同时,可有效防止各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基层之间的层间剥离或开裂,极大的提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避免了路面各层病害的发生,增加了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
所述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1级配为ogfc-16,空隙率为20%~25%,厚度为4~6cm。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厚度为0.02cm~0.05cm。
所述乳化沥青透层6厚度为0.05cm~0.1cm。
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级配为ac-20c,厚度为6~8cm。
所述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5级配为ac-25c,厚度为8~10cm。
所述沥青稳定碎石基层7厚度为15~20cm。
所述防水粘结层8为改性乳化沥青封层、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所述不透水底基层9为水泥稳定粒料或者密级配粒料,厚度为20~25cm。
所述钢管10为螺纹管,外径为20~22mm,壁厚为3~4mm,采用螺纹管作为加强筋,可进一步提升钢管与各结构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
所述加强肋板11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沿竖直钢管10方向等间距分布,竖直的钢管与加强肋板形成的格栅状结构作为“加强筋”,可有效防止各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基层之间的层间剥离或开裂,极大的提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避免了路面各层病害的发生,增加了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结构各层材料性能特点以及结构组合形式,其在实现路面降噪排水的同时能极大的提升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以及路用性能,避免了路面各层病害的发生。
1.一种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1)、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5)、乳化沥青透层(6)、沥青稳定碎石基层(7)、防水粘结层(8)和不透水底基层(9),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7)之间设有竖直的钢管(10),钢管(10)内填充有透水性的渣料,钢管(10)外套接有加强肋板(11),并与钢管(10)形成格栅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上面层(1)级配为ogfc-16,空隙率为20%~25%,厚度为4~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厚度为0.02cm~0.05cm;乳化沥青透层(6)厚度为0.05cm~0.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级配为ac-20c,厚度为6~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5)级配为ac-25c,厚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稳定碎石基层(7)厚度为15~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结层(8)为改性乳化沥青封层、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底基层(9)为水泥稳定粒料或者密级配粒料,厚度为20~2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0)为螺纹管,外径为20~22mm,壁厚为2~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11)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沿竖直钢管(10)方向等间距分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