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发明涉及生物膜分离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



背景技术:

生物膜分离机是对生物膜进行分离的一种,也就是对附着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进行分离的设备,分离时是通过设备内部的滤层、膜壁孔、覆膜等进行分离。

现有技术生物膜由生命体、包菌层、菌群体组成,现有的设备在分离时是将生命体、包菌层与菌群体分离,使得生命体与包菌层分离不彻底,或者将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分离,使得包菌层与菌群体分离不彻底,无法将三者同时彻底分离,并且生物膜在分离筒过滤分离时处于静止状态导致过滤堵塞,造成二次分离不彻底,使得后期生物膜进行实验时会导致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结构包括分离机、探测器、支撑脚、进料阀体、操作面板,所述的分离机底端下设有支撑脚,所述的分离机和支撑脚螺纹连接,所述的分离机内部安装有探测器,所述的分离机顶端上设有进料阀体,所述的分离机和进料阀体活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机前端表面上安装有操作面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分离机由机体、多工位旋转机构、导料阀板、定位支架、吊板、多层过滤机构组成,所述的机体内部顶端上设有多工位旋转机构,所述的机体和多工位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的机体内部底端上设有多层过滤机构,所述的机体和多层过滤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与多层过滤机构通过导料阀板相配合,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四个定位支架,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和定位支架滑动配合,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上安装有吊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多工位旋转机构由第一电机、第一齿轮传动轴、吊杆、联动齿轮、分离筒组成,所述的第一电机底端下设有第一齿轮传动轴,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传动轴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轴另一端上设有分离筒,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轴和分离筒通过联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联动齿轮顶端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吊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分离筒表面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一齿轮圈,所述的分离筒和第一齿轮圈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导料阀板由拉槽、插板、密封阀片组成,所述的插板一端上设有拉槽,所述的插板顶端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五个密封阀片,所述的插板和密封阀片胶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由第二电机、第二齿轮传动轴、轻振机构、多层过滤筒、第二齿轮圈组成,所述的第二电机底端下设有第二齿轮传动轴,所述的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传动轴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轴另一端设有轻振机构,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轴和轻振机构相啮合,所述的轻振机构内侧上设有多层过滤筒,所述的轻振机构和多层过滤筒通过第二齿轮圈传动连接,所述的多层过滤筒与第二齿轮圈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轻振机构由环体、外齿环、内齿环、固定弹针组成,所述的环体内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内齿环与外齿环,所述的内齿环和外齿环均与环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的环体顶端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四个固定弹针,所述的环体和固定弹针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多层过滤筒由筒体、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夹线头、连线组成,所述的筒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所述的筒体表面右端上设有两个夹线头,所述的筒体和夹线头胶连接,所述的夹线头与夹线头之间通过连线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底端均设有弹线,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与弹线相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定位支架与轻振机构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夹线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不易损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分离筒与多层过滤筒上下均安装有轴承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弹线与连线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将生物膜导入分离筒内,通过操作面板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传动轴旋转,第一齿轮传动轴通过联动齿轮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圈,使得第一齿轮圈带动分离筒离心旋转,往分离筒内加入分离剂,让分离筒可以将生物膜大体分离出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将导料阀板通过拉槽拉出,让密封阀片脱离分离筒与多层过滤筒之间连接,使得分离筒内的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入多层过滤筒进行分离;当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入多层过滤筒内时,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轴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齿轮传动轴利用外齿环带动内齿环旋转,使得内齿环带动第二齿轮圈旋转,让第二齿轮圈带动多层过滤筒缓慢转动,避免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分离不彻底,通过第一过滤层将生命体拦截在多层过滤筒内部顶端上,把包菌层、菌群体送入下一层,再通过第二过滤层将菌群体过滤到多层过滤筒底端,为了避免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出现堵塞,利用环体带动固定弹针旋转,使得固定弹针碰撞连线,让连线利用振动传达到弹线上,弹线轻微的振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提高生物膜的分离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离机通过多工位旋转机构可以对生物膜同时进行多次分离工作,利用导料阀板可以直接将分后的生物膜导入多层过滤筒,避免生物膜在转移的时候出现损坏,利用多层过滤筒对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行分离过滤,通过第二电机让多层过滤筒缓慢旋转,避免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分离不彻底,利用固定弹针碰撞连线,让连线利用振动传达到弹线上,弹线轻微的振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提高生物膜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的正视剖面静止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的正视剖面工作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多工位旋转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料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多层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轻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层过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分离机-1、探测器-2、支撑脚-3、进料阀体-4、操作面板-5、机体-1a、多工位旋转机构-1b、导料阀板-1c、定位支架-1d、吊板-1e、多层过滤机构-1f、第一电机-1b1、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吊杆-1b3、联动齿轮-1b4、分离筒-1b5、第一齿轮圈-1b51、拉槽-1c1、插板-1c2、密封阀片-1c3、第二电机-1f1、第二齿轮传动轴-1f2、轻振机构-1f3、多层过滤筒-1f4、第二齿轮圈-1f5、环体-1f31、外齿环-1f32、内齿环-1f33、固定弹针-1f34、筒体-1f41、第一过滤层-1f42、第二过滤层-1f43、夹线头-1f44、连线-1f45、弹线-g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结构包括分离机1、探测器2、支撑脚3、进料阀体4、操作面板5,所述的分离机1底端下设有支撑脚3,所述的分离机1和支撑脚3螺纹连接,所述的分离机1内部安装有探测器2,所述的分离机1顶端上设有进料阀体4,所述的分离机1和进料阀体4活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机1前端表面上安装有操作面板5。

所述的分离机1由机体1a、多工位旋转机构1b、导料阀板1c、定位支架1d、吊板1e、多层过滤机构1f组成,所述的机体1a内部顶端上设有多工位旋转机构1b,所述的机体1a和多工位旋转机构1b相连接,所述的机体1a内部底端上设有多层过滤机构1f,所述的机体1a和多层过滤机构1f活动连接,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与多层过滤机构1f通过导料阀板1c相配合,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四个定位支架1d,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和定位支架1d滑动配合,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上安装有吊板1e。

所述的多工位旋转机构1b由第一电机1b1、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吊杆1b3、联动齿轮1b4、分离筒1b5组成,所述的第一电机1b1底端下设有第一齿轮传动轴1b2,所述的第一电机1b1和第一齿轮传动轴1b2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另一端上设有分离筒1b5,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和分离筒1b5通过联动齿轮1b4传动连接,所述的联动齿轮1b4顶端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吊杆1b3。

所述的分离筒1b5表面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一齿轮圈1b51,所述的分离筒1b5和第一齿轮圈1b51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导料阀板1c由拉槽1c1、插板1c2、密封阀片1c3组成,所述的插板1c2一端上设有拉槽1c1,所述的插板1c2顶端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五个密封阀片1c3,所述的插板1c2和密封阀片1c3胶连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将生物膜导入分离筒1b5内,通过操作面板5控制第一电机1b1带动第一齿轮传动轴1b2旋转,第一齿轮传动轴1b2通过联动齿轮1b4将动能传递给第一齿轮圈1b51,使得第一齿轮圈1b51带动分离筒1b5离心旋转,往分离筒1b5内加入分离剂,让分离筒1b5可以将生物膜大体分离出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将导料阀板1c通过拉槽1c1拉出,让密封阀片1c3脱离分离筒1b5与多层过滤筒1f4之间连接,使得分离筒1b5内的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入多层过滤筒1f4进行分离。

本实施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分离机1通过多工位旋转机构1b可以对生物膜同时进行多次分离工作,利用导料阀板1c可以直接将分后的生物膜导入多层过滤筒1f4,避免生物膜在转移的时候出现损坏。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由第二电机1f1、第二齿轮传动轴1f2、轻振机构1f3、多层过滤筒1f4、第二齿轮圈1f5组成,所述的第二电机1f1底端下设有第二齿轮传动轴1f2,所述的第二电机1f1和第二齿轮传动轴1f2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轴1f2另一端设有轻振机构1f3,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轴1f2和轻振机构1f3相啮合,所述的轻振机构1f3内侧上设有多层过滤筒1f4,所述的轻振机构1f3和多层过滤筒1f4通过第二齿轮圈1f5传动连接,所述的多层过滤筒1f4与第二齿轮圈1f5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轻振机构1f3由环体1f31、外齿环1f32、内齿环1f33、固定弹针1f34组成,所述的环体1f31内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内齿环1f33与外齿环1f32,所述的内齿环1f33和外齿环1f32均与环体1f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的环体1f31顶端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四个固定弹针1f34,所述的环体1f31和固定弹针1f34固定连接。

所述的多层过滤筒1f4由筒体1f41、第一过滤层1f42、第二过滤层1f43、夹线头1f44、连线1f45组成,所述的筒体1f4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所述的筒体1f41表面右端上设有两个夹线头1f44,所述的筒体1f41和夹线头1f44胶连接,所述的夹线头1f44与夹线头1f44之间通过连线1f45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底端均设有弹线g1,所述的第一过滤层1f42和第二过滤层1f43均与弹线g1相贴合。

所述的定位支架1d与轻振机构1f3滑动配合,所述的夹线头1f4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不易损坏,所述的分离筒1b5与多层过滤筒1f4上下均安装有轴承圈1b52,所述的弹线g1与连线1f45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原理:当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入多层过滤筒1f4内时,第二电机1f1通过第二齿轮传动轴1f2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齿轮传动轴1f2利用外齿环1f32带动内齿环1f33旋转,使得内齿环1f33带动第二齿轮圈1f5旋转,让第二齿轮圈1f5带动多层过滤筒1f4缓慢转动,避免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分离不彻底,通过第一过滤层1f42将生命体拦截在多层过滤筒1f4内部顶端上,把包菌层、菌群体送入下一层,再通过第二过滤层1f43将菌群体过滤到多层过滤筒1f4底端,为了避免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出现堵塞,利用环体1f31带动固定弹针1f34旋转,使得固定弹针1f34碰撞连线1f45,让连线1f45利用振动传达到弹线g1上,弹线g1轻微的振动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提高生物膜的分离效率。

本实施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多层过滤筒1f4对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行分离过滤,通过第二电机1f1让多层过滤筒1f4缓慢旋转,避免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分离不彻底,利用固定弹针1f34碰撞连线1f45,让连线1f45利用振动传达到弹线g1上,弹线g1轻微的振动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提高生物膜的分离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结构包括分离机(1)、探测器(2)、支撑脚(3)、进料阀体(4)、操作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机(1)底端下设有支撑脚(3),所述的分离机(1)和支撑脚(3)螺纹连接,所述的分离机(1)内部安装有探测器(2),所述的分离机(1)顶端上设有进料阀体(4),所述的分离机(1)和进料阀体(4)活动连接,所述的分离机(1)前端表面上安装有操作面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机(1)由机体(1a)、多工位旋转机构(1b)、导料阀板(1c)、定位支架(1d)、吊板(1e)、多层过滤机构(1f)组成,所述的机体(1a)内部顶端上设有多工位旋转机构(1b),所述的机体(1a)和多工位旋转机构(1b)相连接,所述的机体(1a)内部底端上设有多层过滤机构(1f),所述的机体(1a)和多层过滤机构(1f)活动连接,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与多层过滤机构(1f)通过导料阀板(1c)相配合,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四个定位支架(1d),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和定位支架(1d)滑动配合,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上安装有吊板(1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工位旋转机构(1b)由第一电机(1b1)、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吊杆(1b3)、联动齿轮(1b4)、分离筒(1b5)组成,所述的第一电机(1b1)底端下设有第一齿轮传动轴(1b2),所述的第一电机(1b1)和第一齿轮传动轴(1b2)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另一端上设有分离筒(1b5),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轴(1b2)和分离筒(1b5)通过联动齿轮(1b4)传动连接,所述的联动齿轮(1b4)顶端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吊杆(1b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筒(1b5)表面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一齿轮圈(1b51),所述的分离筒(1b5)和第一齿轮圈(1b51)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阀板(1c)由拉槽(1c1)、插板(1c2)、密封阀片(1c3)组成,所述的插板(1c2)一端上设有拉槽(1c1),所述的插板(1c2)顶端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五个密封阀片(1c3),所述的插板(1c2)和密封阀片(1c3)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过滤机构(1f)由第二电机(1f1)、第二齿轮传动轴(1f2)、轻振机构(1f3)、多层过滤筒(1f4)、第二齿轮圈(1f5)组成,所述的第二电机(1f1)底端下设有第二齿轮传动轴(1f2),所述的第二电机(1f1)和第二齿轮传动轴(1f2)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轴(1f2)另一端设有轻振机构(1f3),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轴(1f2)和轻振机构(1f3)相啮合,所述的轻振机构(1f3)内侧上设有多层过滤筒(1f4),所述的轻振机构(1f3)和多层过滤筒(1f4)通过第二齿轮圈(1f5)传动连接,所述的多层过滤筒(1f4)与第二齿轮圈(1f5)为一体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振机构(1f3)由环体(1f31)、外齿环(1f32)、内齿环(1f33)、固定弹针(1f34)组成,所述的环体(1f31)内外表面上分别设有内齿环(1f33)与外齿环(1f32),所述的内齿环(1f33)和外齿环(1f32)均与环体(1f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的环体(1f31)顶端表面上等距分布设有四个固定弹针(1f34),所述的环体(1f31)和固定弹针(1f3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过滤筒(1f4)由筒体(1f41)、第一过滤层(1f42)、第二过滤层(1f43)、夹线头(1f44)、连线(1f45)组成,所述的筒体(1f4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所述的筒体(1f41)表面右端上设有两个夹线头(1f44),所述的筒体(1f41)和夹线头(1f44)胶连接,所述的夹线头(1f44)与夹线头(1f44)之间通过连线(1f4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1f42)与第二过滤层(1f43)底端均设有弹线(g1),所述的第一过滤层(1f42)和第二过滤层(1f43)均与弹线(g1)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肿瘤筛选生物膜深度分离的生物膜分离机,其结构包括分离机、探测器、支撑脚、进料阀体、操作面板,分离机由机体、多工位旋转机构、导料阀板、定位支架、吊板、多层过滤机构组成,分离机通过多工位旋转机构可以对生物膜同时进行多次分离工作,利用导料阀板可以直接将分后的生物膜导入多层过滤筒,避免生物膜在转移的时候出现损坏,利用多层过滤筒对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进行分离过滤,通过第二电机让多层过滤筒缓慢旋转,避免生命体与包菌层、菌群体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分离不彻底,利用固定弹针碰撞连线,让连线利用振动传达到弹线上,弹线轻微的振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提高生物膜的分离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长君
技术研发日:2020.01.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973.html

最新回复(0)